CN206183923U - 便携式触球筐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触球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3923U
CN206183923U CN201621181780.5U CN201621181780U CN206183923U CN 206183923 U CN206183923 U CN 206183923U CN 201621181780 U CN201621181780 U CN 201621181780U CN 206183923 U CN206183923 U CN 2061839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ing
upper ring
sleeve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817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桂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uch ball (Xiamen) sports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Days Village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Days Village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Days Village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817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39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39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39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环圈和上环圈,下环圈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组件与上环圈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固定上环圈并能进行折叠,每个支撑组件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和铰接机构,上连杆的第一端枢接在上环圈上,下连杆的第一端枢接在下环圈上,上连杆的第二端通过铰接机构与下连杆的第二端相枢接;上连杆与下连杆能转动至位于同一轴向的第一位置,并对上环圈进行支撑固定;上连杆与下连杆能向靠近上环圈中心的方向进行转动,并使上环圈向靠近下环圈的方向收拢折叠。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触球筐能够打开和折叠,便于携带、运输和储存,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Description

便携式触球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触球筐。
背景技术
触球筐一般应用于投射触球的运动中,触球筐通常具有一定的高度和体积,现有的触球筐由于结构固定,使得触球筐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携带,影响触球筐的储存和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便于储存和运输的便携式触球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便携式触球筐,包括下环圈和上环圈,下环圈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组件与上环圈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固定上环圈并能进行折叠,每个支撑组件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和铰接机构,上连杆的第一端枢接在上环圈上,下连杆的第一端枢接在下环圈上,上连杆的第二端通过铰接机构与下连杆的第二端相枢接;
上连杆与下连杆能转动至位于同一轴向的第一位置,并对上环圈进行支撑固定;上连杆与下连杆能向靠近上环圈中心的方向进行转动,并使上环圈向靠近下环圈的方向收拢折叠。
进一步地,所述下环圈通过三个支撑组件与所述上环圈连接,三个支撑组件沿上环圈的周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环圈和上环圈均水平设置,下环圈和上环圈之间同轴设置,下环圈的直径大于上环圈的直径。
进一步地,当所述上连杆转动至与所述下连杆位于同一轴向的第一位置,上连杆第二端的端面能与下连杆第二端的端面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连杆的第二端,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连杆的第二端,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枢接,当上连杆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连接件能与第二连接件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固定套设在上连杆的第二端,第一套筒向远离所述上环圈中心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一枢接板,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固定套设在下连杆的第二端,第二套筒向远离所述上环圈中心的方向凸出形成两个第二枢接板,第一枢接板枢接在两个第二枢接板之间,两个第二枢接板之间形成一能收容第一枢接板的让位空间。
进一步地,当所述上连杆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套筒能与第二套筒相抵靠;所述上连杆与下连杆能向靠近所述上环圈中心的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枢接板能转动至两个第二枢接板之间的让位空间内并抵靠在所述第二套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向靠近所述上环圈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凸出部,该凸出部具有一斜面,当所述上连杆转动至第一位置,该斜面与上连杆的夹角成钝角,当上连杆转动至第二位置,该斜面能转动至水平朝下的位置。
进一步地,每个支撑组件还包括两对抱夹,两对抱夹的第一端分别固定抱合在上连杆的第一端和下连杆的第一端,两对抱夹的第二端分别枢接在下环圈和上环圈上。
进一步地,每对抱夹的第二端相对应地分别设有两端敞开的槽孔,每对抱夹上的槽孔共同形成一枢接孔,所述下环圈和上环圈分别枢接在两对抱夹形成的枢接孔中。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组件的打开和折叠,能实现上环圈和下环圈的打开的折叠,在支撑组件打开时,支撑组件能对上环圈进行支撑固定,进而可以进行触球(例如篮球)的投篮运动,当支撑组件折叠时,上环圈能向靠近下环圈的方向收拢折叠,从而缩短触球筐的高度、减小触球筐的体积,便于携带、运输和储存,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携式触球筐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便携式触球筐中抱夹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便携式触球筐,如图1所示,包括下环圈1和上环圈2,下环圈1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组件与上环圈2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固定上环圈2并能进行折叠,上环圈2上沿上环圈的周向挂设若干个挂钩,优选的,可以挂设18个,挂钩上挂设有球网(图中未示出),每个支撑组件包括上连杆31、下连杆32和铰接机构,上连杆31的第一端枢接在上环圈2上,下连杆32的第一端枢接在下环圈1上,上连杆31的第二端通过铰接机构与下连杆32的第二端相枢接;
如图1所示,上连杆31与下连杆32能转动至位于同一轴向的位置,并对上环圈2进行支撑固定;上连杆31与下连杆32能向靠近上环圈2中心的方向进行转动,并使上环圈2向靠近下环圈1的方向收拢折叠。
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组件的打开和折叠,能实现上环圈和下环圈的打开的折叠,在支撑组件打开时,支撑组件能对上环圈进行支撑固定,进而可以进行触球(例如篮球)的投篮运动,当支撑组件折叠时,上环圈能向靠近下环圈的方向收拢折叠,从而缩短触球筐的高度、减小触球筐的体积,便于携带、运输和储存,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下环圈1通过三个支撑组件与所述上环圈2连接,三个支撑组件沿上环圈2的周向均匀布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下环圈1和上环圈2均水平设置,下环圈1和上环圈2之间同轴设置,下环圈1的直径大于上环圈2的直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当所述上连杆31转动至与所述下连杆32位于同一轴向的第一位置,上连杆31第二端的端面能与下连杆32第二端的端面相抵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铰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34,第一连接件33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连杆31的第二端,第二连接件34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连杆32的第二端,第一连接件33与第二连接件34相枢接,当上连杆31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连接件33能与第二连接件34相抵靠。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33包括第一套筒331,第一套筒331固定套设在上连杆31的第二端,第一套筒331向远离所述上环圈2中心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一枢接板332,第二连接件34包括第二套筒341,第二套筒341固定套设在下连杆32的第二端,第二套筒341向远离所述上环圈2中心的方向凸出形成两个第二枢接板342,第一枢接板332枢接在两个第二枢接板342之间,两个第二枢接板342之间形成一能收容第一枢接板332的让位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当所述上连杆31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套筒331能与第二套筒341相抵靠;所述上连杆31与下连杆32能向靠近所述上环圈2中心的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枢接板332能转动至两个第二枢接板342之间的让位空间内并抵靠在所述第二套筒341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套筒341向靠近所述上环圈2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凸出部343,该凸出部343具有一斜面3431,当所述上连杆31转动至第一位置,该斜面3431与上连杆31的夹角成钝角,当上连杆31转动至第二位置,该斜面3431能转动至水平朝下的位置。
本实施例上连杆与下连杆能向靠近所述上环圈中心的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由于凸出部的斜面能转动至水平朝下的位置,因此凸出部可以起到支撑整个触球筐的作用,进而保证触球筐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整体受力均匀,避免发生变形,起到保护触球筐的作用。当所述上连杆转动至第一位置,斜面与上连杆的夹角成钝角,不会影响投入上环圈的触球的掉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支撑组件还包括两对抱夹,每对抱夹具有两个抱夹35组成,两个抱夹35固定抱合在一起,两对抱夹的第一端分别固定抱合在上连杆31的第一端和下连杆32的第一端,两对抱夹的第二端分别枢接在下环圈1和上环圈2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每对抱夹的第二端相对应地分别设有两端敞开的槽孔351,每对抱夹上的槽孔351共同形成一枢接孔,所述下环圈1和上环圈2分别枢接在两对抱夹形成的枢接孔中。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环圈和上环圈,下环圈通过至少两个支撑组件与上环圈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支撑固定上环圈并能进行折叠,每个支撑组件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和铰接机构,上连杆的第一端枢接在上环圈上,下连杆的第一端枢接在下环圈上,上连杆的第二端通过铰接机构与下连杆的第二端相枢接;
上连杆与下连杆能转动至位于同一轴向的第一位置,并对上环圈进行支撑固定;上连杆与下连杆能向靠近上环圈中心的方向进行转动,并使上环圈向靠近下环圈的方向收拢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圈通过三个支撑组件与所述上环圈连接,三个支撑组件沿上环圈的周向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圈和上环圈均水平设置,下环圈和上环圈之间同轴设置,下环圈的直径大于上环圈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连杆转动至与所述下连杆位于同一轴向的第一位置,上连杆第二端的端面能与下连杆第二端的端面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连杆的第二端,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连杆的第二端,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相枢接,当上连杆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连接件能与第二连接件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固定套设在上连杆的第二端,第一套筒向远离所述上环圈中心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一枢接板,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固定套设在下连杆的第二端,第二套筒向远离所述上环圈中心的方向凸出形成两个第二枢接板,第一枢接板枢接在两个第二枢接板之间,两个第二枢接板之间形成一能收容第一枢接板的让位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连杆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套筒能与第二套筒相抵靠;所述上连杆与下连杆能向靠近所述上环圈中心的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枢接板能转动至两个第二枢接板之间的让位空间内并抵靠在所述第二套筒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向靠近所述上环圈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一凸出部,该凸出部具有一斜面,当所述上连杆转动至第一位置,该斜面与上连杆的夹角成钝角,当上连杆转动至第二位置,该斜面能转动至水平朝下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组件还包括两对抱夹,两对抱夹的第一端分别固定抱合在上连杆的第一端和下连杆的第一端,两对抱夹的第二端分别枢接在下环圈和上环圈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触球筐,其特征在于,每对抱夹的第二端相对应地分别设有两端敞开的槽孔,每对抱夹上的槽孔共同形成一枢接孔,所述下环圈和上环圈分别枢接在两对抱夹形成的枢接孔中。
CN201621181780.5U 2016-11-03 2016-11-03 便携式触球筐 Active CN2061839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1780.5U CN206183923U (zh) 2016-11-03 2016-11-03 便携式触球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81780.5U CN206183923U (zh) 2016-11-03 2016-11-03 便携式触球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3923U true CN206183923U (zh) 2017-05-24

Family

ID=58733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81780.5U Active CN206183923U (zh) 2016-11-03 2016-11-03 便携式触球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39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70408U (zh) 一种婴儿床
CN202068690U (zh) 带电脑操作台的控制机柜
CN206183923U (zh) 便携式触球筐
US7600276B2 (en) Baby crib including a top frame unit that can be disassembled
CN203873242U (zh) 一种可折叠游戏桌
CN202720883U (zh) 可折叠便携式乐谱架
CN103587562B (zh) 一种捆式行李车
CN209075983U (zh) 一种折叠式多功能乒乓球对练台
CN103660770A (zh) 便携式户外画板
CN204500273U (zh)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旅行衣架
CN203128882U (zh) 折叠式晾衣架
CN204995256U (zh) 一种上下分离式折叠烧烤炉
CN204889526U (zh) 衣架
CN201936106U (zh) 一种由异形伞骨架支撑的矩形柔光箱
CN101744440A (zh) 一种基于异形伞伞骨的新型x形伸缩节设计
CN203693075U (zh) 折叠童床
CN204849411U (zh) 一种折叠式小件晾架
CN207130501U (zh) 一种支撑稳定的落地式晾衣架
CN207980339U (zh) 一种排球训练用的多方位球网固定架
CN205665510U (zh) 一种立式投影幕
CN205353556U (zh) 一种快速折叠幕
CN110727320B (zh) 一种便于折叠收放的智能终端设备
CN208359818U (zh) 一种学前教育折叠式多功能画板
CN210842497U (zh) 一种可开合的屏风支架
CN210014185U (zh) 一种桥梁荷载试验挠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1

Address after: Dragon and Tiger Mountain Siming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No. 821 V12 361000

Patentee after: Touch ball (Xiamen) sports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Yuehua Road, Huli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No. 101 and the wind villa office building two floor

Patentee before: Xiamen days village Invest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