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1552U -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1552U
CN206181552U CN201621211482.6U CN201621211482U CN206181552U CN 206181552 U CN206181552 U CN 206181552U CN 201621211482 U CN201621211482 U CN 201621211482U CN 206181552 U CN206181552 U CN 206181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region
signal
circuit board
wiring
isolation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114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114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1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1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15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及移动终端;该电路板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该本体上的隔离槽,其中,该本体包括被该隔离槽隔离的第一布线区及第二布线区,该第一布线区用于传输第一信号,该第二布线区用于传输第二信号,该第一布线区与第二布线区被该隔离槽隔离以减小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干扰。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路板的本体设置的隔离槽,将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进行物理空间隔离,因此可以有效的降低信号线之间在传输信号时所产生的信号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维持电路的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组件,是电子产品中各电路元件和器件的支撑件。电路板上一般会设置排布各种类型的信号线,用于建立电路元件和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然而,各种信号线之间在传输信号时易于产生相互之间的信号干扰,进而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故,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及移动终端,可以降低各种信号线之间在传输信号时产生的信号干扰,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包括:
本体;
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隔离槽;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被所述隔离槽隔离的第一布线区及第二布线区,所述第一布线区用于传输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布线区用于传输第二信号,所述第一布线区与第二布线区被所述隔离槽隔离以减小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干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板,连接器,以及如上所述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用于布置电气线路,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主板建立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该本体上的隔离槽,其中,该本体包括被该隔离槽隔离的第一布线区及第二布线区,该第一布线区用于传输第一信号,该第二布线区用于传输第二信号,该第一布线区与第二布线区被该隔离槽隔离以减小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干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路板的本体设置的隔离槽,将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进行物理空间隔离,有效的降低了信号线之间在传输信号时所产生的信号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维持电路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Y-Z平面上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性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可以理解,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元件或层。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表述,否则单数形式“一”和“该”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进一步地,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表明该特征、整体、步骤、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元件、组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增加。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该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可为但并不局限于手机、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或媒体播放器、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移动终端。本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路板100上设置排布若干信号线,用于建立电路元件和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100为矩形。可以理解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10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如正方形、菱形、多边形等。
可以理解的是,该电路板100可以为包括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Circuit,FPC)、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等。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路板100可以为单面板,即该电路板100的本体10具有单层导电层;该电路板100也可以为双面板,即该电路板100的本体10具有双层导电层;该电路板100也可以为多面板,即该电路板100的本体10具有多层导电层。该电路板100中的布线区包括所有的导电层。
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100包括本体10和设置在本体10上的隔离槽13。为了更好地说明该电路板的具体结构,在此定义长度方向X、宽度方向Y以及厚度方向Z。具体的,该隔离槽13沿平行于该本体10的长度方向X排布。也即该隔离槽13的长度等于该本体10。本实施例中,该隔离槽13为一狭长的矩形凹槽,其具有均一的宽度。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中,该隔离槽13的宽度可以沿该本体的宽度方向Y逐渐减小或逐渐递增。本实施例中,该隔离槽13设置在该本体10的中部。可以理解的,实施例中,该隔离槽13也可以沿本体10的长度方向X设置于特定比例处,比如1/3,1/4处等。
其中,该隔离槽13将该本体10隔离形成相互间隔的第一布线区11及第二布线区12。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布线区11和该第二布线区12沿本体10的长度方向X并排设置。也即该第一布线区11和该第二布线区12沿本体的长度方向相互间隔。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布线区11的面积等于该第二布线区12的面积,从而保证了各自线路布置的独立性其中,该第一布线区11用于传输第一信号,该第二布线区12用于传输第二信号。该第一布线区11与第二布线区12被该隔离槽13隔离以减小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干扰。
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隔离槽13将位于该电路板100的本体10上的布线区内某一层导电层分割为两个分离的子导电层。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布线区11包括第一子导电层111,该第二布线区12包括第二子导电层121。该第一子导电层111与该第二子导电层121沿该本体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该第一子导电层111的面积与该第二子导电层121的面积相等。该第一子导电层111的上表面与该第二子导电层121的上表面齐平。其中,该第一子导电层111用于传输第一信号,该第二子导电层121用于传输第二信号,该第一子导电层111与第二子导电层121被该隔离槽13隔离以减小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干扰。
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布线区11上进一步设置有附加传输层112,其中,该附加传输层112用于传输第一信号。本实施例中,该附加传输层112沿本体10的长度方向X设置,该附加传输层112的面积等于该第一布线区11的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布线区11可以包括该附加传输层112以及该第一子导电层111,也即该第一布线区11的附加传输层112与该第一子导电层111一体成型设置。可以理解的,该第一布线区11也可以仅包括该第一子导电层111,该附加传输层112可以作为独立的组件铺设在该第一布线区11的表面上。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信号线在该第一布线区11上的附加传输层112中进行布线,第二信号线在该第二布线区12内的第二子导电层121中进行布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附加传输层113的表面与该第二布线区12的表面之间形成高度差,从而形成台阶。也即,该第一布线区11的上表面高于该第二布线区12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该第二信号为敏感信号。
该干扰信号是指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信号,会对其他信号造成干扰,导致被干扰的信号失真,且该干扰信号对周围噪声不敏感、自身抗干扰能力强的信号。例如,该干扰信号可以为电磁信号,高压信号,大电流信号等,该高压信号可以为高压充电信号。该敏感信号是指对周围的噪声非常敏感,极易受到干扰的信号。例如,该述敏感信号可以为低压信号,通用串行总线阻抗信号,高速差分信号,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保证该本体10下表面的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在该第一布线区11上进一步设置附加传输层112,其中,该附加传输层112用于设置第一信号线,该第二布线区12用于设置第二信号线,以此增大该第一信号线与该第二信号线之间的爬电距离,以减小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之间的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维持电路的正常运行。
其中,该爬电距离为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该爬电距离为该第一信号线与该第二信号线之间的沿绝缘表面测量的最短距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附加传输层112设置于该第一布线区11上远离该第二布线区12的一侧。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该电路板100,包括本体10,以及设置在该本体10上的隔离槽13;其中,该本体10包括被该隔离槽13隔离的第一布线区11及第二布线区12,该第一布线区11上进一步设置有附加传输层112,该附加传输层112设置于该第一布线区11上远离该第二布线区12的一侧。其中,该附加传输层112用于传输第一信号,该第二布线区12用于传输第二信号。
本实施例中,该附加传输层112沿本体10的长度方向X设置,该附加传输层112的长度等于该第一布线区11的长度,该附加传输层112的宽度小于该第一布线区11的宽度,该附加传输层112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布线区11的面积。
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信号线在该附加传输层112中进行布线,该第二信号线在该第二布线区12内的第二子导电层121中进行布线。
本实施方式通过将该附加传输层112设置于该第一布线区11上远离该第二布线区12的一侧,以增大该第一信号和该第二信号在平面上与空间上的距离,以减小该第一信号与该第二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维持电路的正常运行。
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附加传输层112可以设置于该第一布线区11上远离该第二布线区12一侧的边缘位置。另外,该附加传输层112也可以设置于该第二布线区12上远离该第一布线区11的一侧。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施例,请参阅图3,图3为图2在Y-Z平面上的剖面图。
该本体10可以沿厚度方向Z进行结构划分,该本体10从上至下可以包括上表面101、导电层(第N至第一导电层)、基板103、以及下表面102,该隔离槽13包括底壁131以及侧壁132。该隔离槽13的底壁131可以从该本体10的上表面101贯穿该本体10的导电层,以单面板为例,将该本体10的第一导电层分割成第一子导电层111与第二子导电层121,且将该本体10分割成第一布线区11以及第二布线区12,其中,该第一布线区11包括第一子导电层111及附加传输层112,该第二布线区12包括第二子导电层121。该隔离槽13的底壁131与基板103的上表面1031齐平,或者该隔离槽13的底壁131低于该基板103的上表面1031,以实现导电层的隔离,该第一布线区11与该第二布线区12可以通过该基板103保持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隔离槽13贯穿该本体10,在该第一布线区11及第二布线区12之间形成中空的隔离槽13。即该隔离槽13的底壁131从该本体10的上表面101贯穿至该本体10的下表面102,将该本体10分割成第一布线区11以及第二布线区12,两个布线区可以为相互不连接的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隔离槽13的设置方向与该第一布线区11及第二布线区12的布线方向不相交。例如,该隔离槽13设置的方向可以与该第一布线区11及第二布线区12上的布线方向平行。
一些实施方式中,该隔离槽13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可以设置有连接器,该连接器用于与电路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布线区11分为三层,其中,中间层用于传输第一信号,上下两层用于设置地线。请参阅图4及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板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第一布线区11分为三层,其中,该第一布线区11包括第一子导电层111以及属于该附加传输层112的两个子附加传输层;其中,第一子附加传输层112a作为该第一布线区11的中间层,用于传输第一信号;第二子附加传输层112b作为该第一布线区11的上层,用于设置地线;第一子导电层111作为该第一布线区11的下层,用于设置地线。
如图5所示,该第一布线区11分为三层,其中,该第一布线区11包括第一子导电层111,第三子导电层113,以及该附加传输层112;其中附加传输层112作为该第一布线区11的上层,用于设置地线;该第三子导电层113作为该第一布线区11的中间层,用于传输第一信号;该第一子导电层111作为该第一布线区11的下层,用于设置地线。该第二布线区12还包括第二子导电层121以及第四子导电层123,其中,用于传输第二信号的信号线可以设置在该第二子导电层121上,也可以设置在该第四子导电层123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板,连接器,以及电路板。
其中,该电路板用于布置电气线路,该电路板通过该连接器与该主板建立电性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电气线路可以包括高压信号,低压信号,敏感信号,干扰信号等信号线,以及地线等。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包括主板300a和300b,连接器200a和200b,以及电路板100。
其中,该电路板100用于布置电气线路,该电路板100的一端通过该连接器200a与该主板300a建立电性连接,该电路板100的另一端通过该连接器200b与该主板300b建立电性连接。
该电路板100的本体10包括被隔离槽13隔离的第一布线区11及第二布线区12,该第一布线区11用于布置第一信号线,该第二布线区12用于布置第二信号线,该第一布线区11与第二布线区12被该隔离槽13隔离以减小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干扰。
该第一布线区11中的第一信号线的一端通过该连接器200a与该主板300a建立电性连接,该第一信号线的另一端通过该连接器200b与该主板300b建立电性连接。
该第二布线区12中的第二信号线的一端通过该连接器200a与该主板300a建立电性连接,该第二信号线的另一端通过该连接器200b与该主板300b建立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路板100的本体10设置的隔离槽13,将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进行物理空间隔离,有效的降低了信号线之间在传输信号时所产生的信号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维持移动终端的正常运行。
综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该,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隔离槽;其中,
所述本体包括被所述隔离槽隔离的第一布线区及第二布线区,所述第一布线区用于传输第一信号,所述第二布线区用于传输第二信号,所述第一布线区与第二布线区被所述隔离槽隔离以减小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干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区上进一步设置有附加传输层,其中,所述附加传输层用于传输第一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传输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布线区的表面之间形成高度差,从而形成台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为干扰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敏感信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线区分为三层,其中,中间层用于传输第一信号,上下两层用于设置地线。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布线区上远离所述第二布线区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贯穿所述本体,在所述第一布线区及第二布线区之间形成中空的隔离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布线区及第二布线区的布线方向不相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与电路电性连接。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连接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用于布置电气线路,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主板建立电性连接。
CN201621211482.6U 2016-11-10 2016-11-10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1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11482.6U CN206181552U (zh) 2016-11-10 2016-11-10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11482.6U CN206181552U (zh) 2016-11-10 2016-11-10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1552U true CN206181552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114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81552U (zh) 2016-11-10 2016-11-10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15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5300A (zh) * 2016-11-10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9379543A (zh) * 2018-09-21 2019-02-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及其射频信号处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5300A (zh) * 2016-11-10 2017-02-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6455300B (zh) * 2016-11-10 2023-09-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9379543A (zh) * 2018-09-21 2019-02-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及其射频信号处理装置
CN109379543B (zh) * 2018-09-21 2021-03-23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及其射频信号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9197B (zh) 具有屏蔽结构之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71655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12612371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5828588B (zh) 一种移动终端和用于改善其显示屏emc性能的装置
CN105353921B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CN106405956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444192B2 (en)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US20110256763A1 (en) Mitigation of crosstalk resonances in interconnects
CN108780368A (zh)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445230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2479995A (zh) 天线结构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3633460A (zh) 软性电路排线插接结构
CN106155411A (zh)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6663899B (zh) 包括改进回波损耗的低阻抗传输线段的通信连接器及相关方法
CN206181552U (zh)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1448361B (zh) 印刷电路板、具有其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08341A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8268176A (zh) 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
CN206270925U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7925467U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6549269A (zh) 电连接器
CN106455300A (zh) 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2707834B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感应层的制造方法
CN105896128B (zh) 柔性电路板连接接口及柔性电路板结构
CN205016739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