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0584U - 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80584U
CN206180584U CN201621200559.XU CN201621200559U CN206180584U CN 206180584 U CN206180584 U CN 206180584U CN 201621200559 U CN201621200559 U CN 201621200559U CN 206180584 U CN206180584 U CN 206180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integral type
power supply
connection sheet
conducting str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005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翔
雷全学
曾瑞
崔利俊
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Kangpu D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mp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mpt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mpt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2005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80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80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80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包括防雷本体、L/N接线端组件及PE接线端组件,防雷本体包括外壳、触动件、热脱扣组件、弹性件及导电件,触动件上设有抵接端、触发端及连接端,抵接端与热脱扣件连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和连接端连接,连接端与外壳转动连接,导电件的一端与L/N接线端组件连接,导电件的另一端与热脱扣组件焊接,形成焊接点;热脱扣组件与PE接线端组件连接,热脱扣组件与抵接端抵接,且触发端朝外延伸有延伸段,延伸段的下端抵接有轻触开关,轻触开关连接有遥信输出接口。本实用新型实现多个防雷本体并联的浪涌电流泄放回路的路经相等,解决了并联防雷本体的均流问题,直观的判断防雷结本体的使用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器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
背景技术
防雷器,也叫浪涌保护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其中电源防雷器主要是针对电源系统所选用的浪涌保护,用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避免设备或元器件的损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的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等一系列由雷击引起的破坏。
标称通流量40kA以上的三相四线电源防雷器都是采用双压敏电阻并联或者双气体放电管并联的方式来加大通流量,虽然并联的压敏电阻或气体放电管都是筛选启动电压相同的器件进行并联,但是由于电流泄放回路的路经不相等,从而造成了并联器件的分流不平均,并联的压敏电阻或气体放电管不能同时流过相同的浪涌电流;并且,电源防雷器内的所有防雷结构都采用同一个热脱扣保护和模块劣化指示窗口,造成无法准确得知各个防雷结构的使用情况,并且无法对每个防雷结构都进行防火保护。
中国专利201510970309.8公开的一种防火防爆型三相电源防雷器,包括设置有防雷电路的线路板,其还包括一采用全金属材质制成的防雷器外壳,所述线路板安装在所述防雷器外壳内。本发明的防火防爆型三相电源防雷器采用全金属材质的防雷器外壳,电源防雷器的电路板及元器件全部置于金属外壳中。该金属外壳能起到防火防爆的作用,增加电源防雷器在工作时的安全性。并且外壳结构设计简洁,在安装维护方面更加方便。
上述的专利仅仅利用外壳对电路板及元器件起到防火的作用,当电路板或元器件起火时,无法起到防火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实现多个防雷结构并联的浪涌电流泄放回路的路经相等,解决了并联防雷结构的均流问题,同时各个防雷结构采用独立的热脱扣保护和透明指示窗,可以更加直观的判断防雷结构的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包括防雷本体、L/N接线端组件以及PE接线端组件,所述防雷本体包括外壳、触动件、热脱扣组件、弹性件以及导电件,所述触动件上设有抵接端、触发端以及连接端,所述抵接端与所述热脱扣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L/N接线端组件连接,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热脱扣组件焊接,形成焊接点,并构成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热脱扣组件的电性连接;所述热脱扣组件与所述PE接线端组件连接,所述热脱扣组件与所述抵接端抵接,且所述触发端朝外延伸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下端抵接有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连接有遥信输出接口;当通过的电流超过限定值时,所述焊接点受热熔化,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触动件朝靠近所述弹性件的固定端方向移动,所述触动件下压所述热脱扣组件,所述延伸段下压所述轻触开关,所述遥信输出接口输出信号。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触动件呈三角形状布置,且所述触动件的三个端角分别形成所述抵接端、所述触发端以及所述连接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热脱扣组件包括弹性段以及固定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PE接线端组件连接,所述弹性段沿自上而下朝靠近所述固定段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弹性段的两侧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弹性段围合形成凹槽,所述触动件的抵接端嵌入在所述凹槽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导电件为压敏电阻或气体放电管,所述压敏电阻或气体放电管上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弹性段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弹性段之间形成焊接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L/N接线端组件包括若干个L/N导电片,所述L/N导电片的侧端设有L/N缺口,所述L/N导电片与所述导电件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PE接线端组件包括PE导电片,所述PE导电片的侧端设有PE缺口,且所述PE导电片与所述固定段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包括防雷器壳体,所述防雷器壳体内设有容纳腔,若干个所述防雷本体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防雷器壳体包括底壳以及上盖,所述上盖连接在所述底壳的上端,底壳和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上盖上设有若干个透明指示窗;所述底壳内设有若干个竖挡板以及横挡板,且最外侧边的所述竖挡板的外侧设有附加竖挡板,所述附加竖挡板与相邻的所述竖挡板之间设有间隙。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一体式电源防雷器还包括中间连接片,所述中间连接片呈条形状布置,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中间连接片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片与所述PE导电片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一体式电源防雷器还包括中间连接片,所述中间连接片包括压敏电阻连接段以及气体放电管连接段,所述压敏电阻连接段以及所述气体放电管连接段分别呈条形状布置,且所述压敏电阻连接段以及所述气体放电管连接段之间连接有竖连接段,所述竖连接段嵌入在所述间隙,相邻的所述防雷本体通过所述中间连接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通过防雷本体、L/N接线端组件以及PE接线端组件,当通过的电流超过限定值时,焊接点受热熔化,弹性件推动所述触动件朝靠近弹性件的固定端方向移动,触动件下压热脱扣组件,延伸段下压轻触开关,遥信输出接口输出信号,L/N导电片的L/N缺口以及PE导电片的PE缺口,使并联防雷本体的浪涌电流泄放回路的路经相等,设置实现多个防雷结构并联的浪涌电流泄放回路的路经相等,解决了并联防雷本体的均流问题,同时各个防雷本体采用独立的热脱扣保护和透明指示窗,可以更加直观的判断防雷本体的使用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雷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带压敏电阻);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雷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带压敏电阻);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雷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带压敏电阻);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雷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带气体放电管);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雷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带气体放电管);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雷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带气体放电管);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的电路原理框图一(4P+0模式);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的电路原理框图一(3P+1模式);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去除上盖、4P+0模式);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去除上盖、3P+1模式);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中间连接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运用在3P+1模式);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外壳 11 连接端
12 弹性件 13 抵接端
14 固定段 15 弹性段
16 过渡连接片 17 挡板
18 连接片 19 延伸段
20 触动件 21 触发端
23 凸柱 22 压敏电阻
24 气体放电管 25 上盖
26 透明指示窗 27 底壳
28 遥信输出接口 29 L/N导电片
30 L/N缺口 31 PE导电片
32 PE缺口 33 中间连接片
34 气体放电管连接段 35 竖连接段
36 压敏电阻连接段 37 间隙
38 附加竖挡板 39 安装柱
40 竖挡板 41 区域
42 横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1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可以运用在电源防雷器中,实现多个防雷本体并联的浪涌电流泄放回路的路经相等,解决了并联防雷结构的均流问题,同时各个防雷结构采用独立的热脱扣保护和模块劣化指示窗口,可以更加直观的判断防雷结构的使用情况。
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包括防雷本体、L/N接线端组件以及PE接线端组件,所述防雷本体包括外壳10、触动件20、热脱扣组件、弹性件12以及导电件,所述触动件20上设有抵接端13、触发端21以及连接端11,所述抵接端13与所述热脱扣件连接,所述弹性件12的一端与所述外壳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端11连接,所述连接端11与所述外壳10转动连接,形成触动件20的杠杆支点,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L/N接线端组件连接,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与热脱扣组件焊接,形成焊接点,并构成导电件与热脱扣组件的电性连接;所述热脱扣组件与所述PE接线端组件连接,所述热脱扣组件与所述抵接端13抵接,且所述触发端21朝外延伸有延伸段19,所述延伸段19的下端抵接有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连接有遥信输出接口28。
当通过的电流超过限定值时,所述焊接点受热熔化,所述弹性件12推动所述触动件20朝靠近弹性件12的固定端方向移动,触动件20下压热脱扣组件,延伸段19下压轻触开关,遥信输出接口28输出信号。
更进一步的,所述触动件20呈三角形状布置,且触动件20的三个端角分别形成上述的抵接端13、触发端21以及连接端11。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上述的触动件20可以呈四边形等其他形状布置。
另外,所述热脱扣组件包括弹性段15以及固定段14,所述固定段14与所述PE接线端组件连接,所述弹性段15沿自上而下朝靠近固定段14方向倾斜布置,所述弹性段15的两侧设有挡板17,两个所述挡板17与所述弹性段15围合形成凹槽,所述触动件20的抵接端13嵌入在所述凹槽内,沿着凹槽抵接弹性段15,再推动弹性段15下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为压敏电阻22,所述压敏电阻22上设有连接片18,所述连接片18与所述弹性段15连接,所述连接片18与所述弹性段15之间形成焊接点,当有漏电流或浪涌电流发生时,压敏电阻22发热,当温度达到焊接点的熔点温度时,弹性件12拉动触动件20,触动件20再下压热脱扣组件,切断主回路,防止压敏电阻22因过热而发生起火现象。
所述外壳10内设有凸柱23,所述触发端21与所述凸柱23连接。
另外,于其他实施例,所述导电件为气体放电管24,所述气体放电管24上设有连接片18,所述连接片18与所述弹性段15连接,所述连接片18与所述弹性段15之间形成焊接点,当有漏电流或浪涌电流发生时,气体放电管24发热,当温度达到焊接点的熔点温度时,弹性件12拉动触动件20,触动件20再下压热脱扣组件,切断主回路,防止气体放电管24因过热而发生起火现象。
上述的L/N接线端组件包括若干个L/N导电片29,所述L/N导电片29的侧端设有L/N缺口30,所述L/N导电片29与所述导电件连接。
另外,所述PE接线端组件包括PE导电片31,所述PE导电片31的侧端设有PE缺口32,且PE导电片31与所述固定段14连接。
另外,所述固定段14连接有过渡连接片16,所述过渡连接片16与所述PE导电片31连接。
上述的L/N导电片29的下端以及PE导电片31的下端分别连接有接线端子,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
L/N导电片29的L/N缺口30以及PE导电片31的PE缺口32,使并联防雷本体的浪涌电流泄放回路的路经相等,解决了并联防雷本体的均流问题,使并联的压敏电阻22或气体放电管24可以同时流过相同的浪涌电流,加大了防雷结构的标准通流量和使用寿命。
另外,轻触开关的下端设有遥信PCBA板,遥信输出接口28连接在遥信PCBA板上。所述遥信PCBA板的下端封盖有遥信PCBA塑胶盖板,起到保护的作用。
上述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通过防雷本体、L/N接线端组件以及PE接线端组件,当通过的电流超过限定值时,所述焊接点受热熔化,所述弹性件12推动所述触动件20朝靠近弹性件12的固定端方向移动,触动件20下压热脱扣组件,延伸段19下压轻触开关,遥信输出接口28输出信号,L/N导电片29的L/N缺口30以及PE导电片31的PE缺口32,使并联防雷本体的浪涌电流泄放回路的路经相等,设置实现多个防雷本体并联的浪涌电流泄放回路的路经相等,解决了并联防雷本体的均流问题,同时各个防雷结构采用独立的热脱扣保护和透明指示窗26,可以更加直观的判断防雷本体的使用情况。
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包括防雷器壳体,所述防雷器壳体内设有容纳腔,若干个防雷本体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上述的防雷器壳体包括底壳27以及上盖25,所述上盖25通过扣位结构连接在所述底壳27的上端,所述底壳27和上盖25围合形成上述的容纳腔,所述上盖25上设有若干个透明指示窗26。
具体的,所述透明指示窗26通过扣位结构连接在上盖25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扣位结构包括设置底壳27的上端或透明指示窗26外端的卡勾以及设置上盖25的两侧或上端的卡槽,所述卡勾卡设在卡槽内,实现可拆卸式的连接。
所述底壳27的下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内设有槽条,所述凸块的外端设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设有驱动卡扣件朝外移动复位的复位弹簧,将该防雷器通过悬挂连接件挂在所指定的位置后,复位弹簧被压缩,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驱动卡扣件压紧悬挂连接件,使得悬挂更加稳固。
所述底壳27内设有若干个竖挡板40以及横挡板42,所述竖挡板40与所述横挡板42将容纳腔分割成若干个用于对应放置防雷本体、L/N导电片29以及PE导电片31的区域41,且最外侧边的竖挡板40的外侧设有附加竖挡板38,该附加竖挡板38与相邻的竖挡板40之间设有间隙37,用于放置L/N导电片29以及PE导电片31的区域41设有安装柱39,通过螺丝将L/N导电片29以及PE导电片31分别锁定在安装柱39上,使得L/N导电片29以及PE导电片31与底壳27连接更加稳固。
如图8所示的4P+0模式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的电路原理图,由四个带压敏电阻22的防雷本体、四个L/N导电片29以及PE导电片31,每个带压敏电阻22的防雷本体都连接有一个L/N导电片29,所有的带压敏电阻22的防雷本体都与PE导电片31连接,同时还包括一个遥信输出接口28,该遥信输出接口28与所有的带压敏电阻22的防雷本体连接,由于采用的四个防雷本体的导电件均为压敏电阻22,因此称之为“4P+0”模式。
参照图10,该图10的结构由图8的电路图转化而得,此模式中,所述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还包括中间连接片33,所述中间连接片33呈条形状布置,所述固定段14与中间连接片33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片33与所述PE导电片31连接。
如图9所示的3P+1模式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的电路原理图,由三个带压敏电阻22的防雷本体、一个带气体放电管24的防雷本体、四个L/N导电片29以及PE导电片31,每个防雷本体都连接有一个L/N导电片29,三个带压敏电阻22的防雷本体并联后与一个带气体放电管24的防雷本体串联,并且,所有防雷本体都与PE导电片31连接,同时还包括一个遥信输出接口28,该遥信输出接口28与所有防雷本体连接,由于采用三个带压敏电阻22的防雷本体和一个带气体放电管24的防雷本体,因此称之为“3P+1”模式。
参照图11,该图的结构由图8的电路图转化而得,此模式中,所述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还包括中间连接片33,如图12所示,所述中间连接片33包括压敏电阻连接段36以及气体放电管连接段34,该压敏电阻连接段36以及气体放电管连接段34分别呈条形状布置,且压敏电阻连接段36以及气体放电管连接段34之间连接有竖连接段35,竖连接段35嵌入在间隙37,压敏电阻连接段36、竖连接段35以及气体放电管连接段34形成Z字形,相邻的防雷本体通过中间连接片33连接。
具体的,带压敏电阻22的所述防雷本体分别与压敏电阻连接段36连接,带气体放电管24的所述防雷本体以及相邻的带压敏电阻22的所述防雷本体通过气体放电管连接段34连接。
上述的3P+1模式或者4P+0模式防雷器,可以通过更换中间连接片33来实现模式的转换。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雷本体、L/N接线端组件以及PE接线端组件,所述防雷本体包括外壳、触动件、热脱扣组件、弹性件以及导电件,所述触动件上设有抵接端、触发端以及连接端,所述抵接端与所述热脱扣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所述L/N接线端组件连接,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热脱扣组件焊接,形成焊接点,并构成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热脱扣组件的电性连接;所述热脱扣组件与所述PE接线端组件连接,所述热脱扣组件与所述抵接端抵接,且所述触发端朝外延伸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下端抵接有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连接有遥信输出接口;当通过的电流超过限定值时,所述焊接点受热熔化,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触动件朝靠近所述弹性件的固定端方向移动,所述触动件下压所述热脱扣组件,所述延伸段下压所述轻触开关,所述遥信输出接口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件呈三角形状布置,且所述触动件的三个端角分别形成所述抵接端、所述触发端以及所述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脱扣组件包括弹性段以及固定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PE接线端组件连接,所述弹性段沿自上而下朝靠近所述固定段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弹性段的两侧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弹性段围合形成凹槽,所述触动件的抵接端嵌入在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压敏电阻或气体放电管,所述压敏电阻或气体放电管上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弹性段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弹性段之间形成焊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N接线端组件包括若干个L/N导电片,所述L/N导电片的侧端设有L/N缺口,所述L/N导电片与所述导电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E接线端组件包括PE导电片,所述PE导电片的侧端设有PE缺口,且所述PE导电片与所述固定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包括防雷器壳体,所述防雷器壳体内设有容纳腔,若干个所述防雷本体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器壳体包括底壳以及上盖,所述上盖连接在所述底壳的上端,底壳和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上盖上设有若干个透明指示窗;所述底壳内设有若干个竖挡板以及横挡板,且最外侧边的所述竖挡板的外侧设有附加竖挡板,所述附加竖挡板与相邻的所述竖挡板之间设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还包括中间连接片,所述中间连接片呈条形状布置,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中间连接片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片与所述PE导电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还包括中间连接片,所述中间连接片包括压敏电阻连接段以及气体放电管连接段,所述压敏电阻连接段以及所述气体放电管连接段分别呈条形状布置,且所述压敏电阻连接段以及所述气体放电管连接段之间连接有竖连接段,所述竖连接段嵌入在所述间隙,相邻的所述防雷本体通过所述中间连接片连接。
CN201621200559.XU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 Active CN206180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0559.XU CN206180584U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0559.XU CN206180584U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80584U true CN206180584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2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00559.XU Active CN206180584U (zh) 2016-10-28 2016-10-28 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805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363A (zh) * 2017-12-28 2018-06-22 广东立信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型电涌保护器及其复合电涌保护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9363A (zh) * 2017-12-28 2018-06-22 广东立信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型电涌保护器及其复合电涌保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3534A (zh) 具有转盘且具有用于延长过压元件的寿命的额外的电子组装的冗余过压电路断路器
CN103168330A (zh) 电压浪涌放电器
CN204089185U (zh) 防浪涌保护器
CN204361039U (zh) 脱离与遮弧装置及设有其的小体积高安全性电涌保护器
CN103580019A (zh) 用于电路板的防浪涌保护器
CN107634511B (zh) 电涌保护模块及电涌保护器
RU242185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щиты от перенапряжения
CN206180584U (zh) 一种一体式电源防雷器
CN104505319A (zh) 脱离与遮弧装置及设有其的小体积高安全性电涌保护器
CN101847858B (zh) 报警可靠的防雷保险丝及其浪涌过电压保护装置
CN201466676U (zh) 一种电力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保护器
CN106655139B (zh) 浪涌保护器
CN202167433U (zh) 电涌保护器隔弧装置
CN203466554U (zh) 高冲击耐受电涌保护器
CN208062787U (zh) 一种大通流电源防浪涌保护器
CN201681780U (zh) 报警可靠的防雷保险丝及其浪涌过电压保护装置
CN21165573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源防雷箱
CN107978495A (zh) 一种断路器的保护装置
CN207303999U (zh) 交流电源浪涌保护器
CN208638024U (zh) 一种并联浪涌保护器
CN208337140U (zh) 一种电路板用电涌保护器
CN209419217U (zh) 一种新型电源电涌保护器
CN205945049U (zh) 一种免维护充电桩电源防雷器
CN204858551U (zh) 一种多功能直流电源防雷模块
CN206040559U (zh) 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0

Address after: Room 129-130, first floor, building 1, Jiangyue garden, Waihai street, Jiangha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men Kangpu Du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A, building 10, room 1001, room 1-17 (office only), main building, fragrant square, North Road, overseas Chinese city, Shenzhen, Guangdong,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OMPT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