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80545U - 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 - Google Patents
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80545U CN206180545U CN201621185495.0U CN201621185495U CN206180545U CN 206180545 U CN206180545 U CN 206180545U CN 201621185495 U CN201621185495 U CN 201621185495U CN 206180545 U CN206180545 U CN 2061805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mount
- support bar
- power transmission
- high stability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部安装固定架,固定架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架的下端与支撑杆铰接,支撑杆的两端均安装一个配重柱,配重柱的中部开设环形槽,固定架的内侧开设固定槽和导线槽,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部安装固定架,固定架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架的下端与支撑杆铰接,支撑杆的两端均安装一个配重柱,配重柱的中部开设环形槽,固定架的内侧开设固定槽和导线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震锤,具体地说是一种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
背景技术
防振锤,是为了减少导线因风力扯起振动而设的。高压架空线路杆位较高,档距较大,当导线受到风力作用时,会发生振动。导线振动时,导线悬挂处的工作条件最为不利。由于多次振动,导线因周期性的弯折会发生疲劳破坏。当架空线路档距大于120米时,一般采用防震锤防震。现有的防震锤不能高效的抵消外部震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中部安装固定架,固定架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架的下端与支撑杆铰接,支撑杆的两端均安装一个配重柱,配重柱的中部开设环形槽,固定架的内侧开设固定槽和导线槽,导线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导线槽与固定槽相通,固定架上安装螺母,螺母上安装螺栓,螺栓上安装夹持板,夹持板的一侧设置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凹槽,凹槽位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凹槽能与导线槽配合,两个配重柱的下部均安装关节轴承,关节轴承的外圈与配重柱连接,关节轴承的内圈安装旋转杆,两个旋转杆的下端安装平衡柱,平衡柱的两侧分别和两个旋转杆配合,平衡柱的下部安装两个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平衡柱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配重球。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配重柱的中部开设环形槽,环形槽位于配重柱的侧周。所述螺栓与夹持板之间安装氯丁橡胶环。所述固定架的下部安装固定管,固定管套在支撑杆上,固定管能在支撑杆上滑动。所述固定架的下部与固定管铰接,固定架与固定管的铰接点转轴与支撑杆所在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配重柱通过关节轴承安装平衡柱,平衡柱可以在配重柱受到震动时进行二次摆动,从而大大提高了防震锤抵消外部震动的效果。平衡柱自身较长,可以使自身质量均匀地分布在配重柱下方,在配重柱受到震动时,平衡柱可以整体摆动,对震动进行缓冲,提高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球与弹簧结合可以对配重柱进行二次缓冲,同时对平衡柱的震动进行缓冲,提高对输电线的综合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凹槽位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可以提高夹持板的活动范围,使夹持板和固定架结合可以更加紧密的夹住输电线。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可以方便导线槽更加贴合导线的外部轮廓,避免划伤导线,本实用新型的螺母与螺栓配合可以方便调节夹持板。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中部安装固定架4,固定架4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架4的下端与支撑杆3铰接,支撑杆3的两端均安装一个配重柱1,配重柱1的中部开设环形槽2,固定架4的内侧开设固定槽5和导线槽6,导线槽6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导线槽6与固定槽5相通,固定架4上安装螺母7,螺母7上安装螺栓13,螺栓13上安装夹持板11,夹持板11的一侧设置第一凸起8、第二凸起10和凹槽9,凹槽9位于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10之间,凹槽9能与导线槽6配合,两个配重柱1的下部均安装关节轴承15,关节轴承15的外圈与配重柱1连接,关节轴承15的内圈安装旋转杆15,两个旋转杆15的下端安装平衡柱16,平衡柱16的两侧分别和两个旋转杆15配合,平衡柱16的下部安装两个弹簧18,弹簧18的一端与平衡柱16连接,弹簧18的另一端连接配重球17。
本实用新型的配重柱1通过关节轴承15安装平衡柱16,平衡柱16可以在配重柱1受到震动时进行二次摆动,从而大大提高了防震锤抵消外部震动的效果。平衡柱16自身较长,可以使自身质量均匀地分布在配重柱1下方,在配重柱1受到震动时,平衡柱16可以整体摆动,对震动进行缓冲,提高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球17与弹簧18结合可以对配重柱1进行二次缓冲,同时对平衡柱16的震动进行缓冲,提高对输电线的综合缓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凹槽9位于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10之间可以提高夹持板11的活动范围,使夹持板11和固定架4结合可以更加紧密的夹住输电线。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槽6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可以方便导线槽6更加贴合导线的外部轮廓,避免划伤导线,本实用新型的螺母7与螺栓13配合可以方便调节夹持板11。
所述配重柱1的中部开设环形槽2,环形槽2位于配重柱1的侧周。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槽2位于配重柱1的中部可以使配重柱1的重量分布在两侧,提高配重柱1的稳定效果。
所述螺栓13与夹持板11之间安装氯丁橡胶环12。本实用新型的氯丁橡胶环12可以有效对螺栓13与夹持板11进行缓冲,相较于弹簧垫圈,氯丁橡胶环12被压缩后仍然具有很大的弹性余量,从而提高夹持板11与输电线配合的稳固程度。
所述固定架4的下部安装固定管14,固定管14套在支撑杆3上,固定管14能在支撑杆3上滑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14与支撑杆3配合可以有效减少固定架4水平向的晃动,从而提高了固定架4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架4的下部与固定管14铰接,固定架4与固定管14的铰接点转轴与支撑杆3所在直线垂直。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4的下部与固定管14铰接可以方便配重柱1通过竖直方向摆动对输变电路的震动进行缓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5)
1.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中部安装固定架(4),固定架(4)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架(4)的下端与支撑杆(3)铰接,支撑杆(3)的两端均安装一个配重柱(1),配重柱(1)的中部开设环形槽(2),固定架(4)的内侧开设固定槽(5)和导线槽(6),导线槽(6)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导线槽(6)与固定槽(5)相通,固定架(4)上安装螺母(7),螺母(7)上安装螺栓(13),螺栓(13)上安装夹持板(11),夹持板(11)的一侧设置第一凸起(8)、第二凸起(10)和凹槽(9),凹槽(9)位于第一凸起(8)和第二凸起(10)之间,凹槽(9)能与导线槽(6)配合,两个配重柱(1)的下部均安装关节轴承(15),关节轴承(15)的外圈与配重柱(1)连接,关节轴承(15)的内圈安装旋转杆(15),两个旋转杆(15)的下端安装平衡柱(16),平衡柱(16)的两侧分别和两个旋转杆(15)配合,平衡柱(16)的下部安装两个弹簧(18),弹簧(18)的一端与平衡柱(16)连接,弹簧(18)的另一端连接配重球(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柱(1)的中部开设环形槽(2),环形槽(2)位于配重柱(1)的侧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3)与夹持板(11)之间安装氯丁橡胶环(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的下部安装固定管(14),固定管(14)套在支撑杆(3)上,固定管(14)能在支撑杆(3)上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4)的下部与固定管(14)铰接,固定架(4)与固定管(14)的铰接点转轴与支撑杆(3)所在直线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85495.0U CN206180545U (zh) | 2016-11-04 | 2016-11-04 | 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85495.0U CN206180545U (zh) | 2016-11-04 | 2016-11-04 | 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80545U true CN206180545U (zh) | 2017-05-17 |
Family
ID=58681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85495.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80545U (zh) | 2016-11-04 | 2016-11-04 | 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80545U (zh) |
-
2016
- 2016-11-04 CN CN201621185495.0U patent/CN206180545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5674B (zh) | 基于单摆模型改善输电杆塔抗风稳定性的调质阻尼系统 | |
CN202611007U (zh) | 一种悬吊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控制装置 | |
CN104590029B (zh) | 电力机车及受电弓 | |
CN213573170U (zh) | 一种稳固性强的装配式建筑支撑座 | |
CN109826894A (zh) | 一种弹簧式面减震装置 | |
CN216976004U (zh) | 一种高强度装配式减震支吊架 | |
CN108649312B (zh) | 一种通信工程用天线支架 | |
CN206180546U (zh) | 输变电路防震锤 | |
CN206180545U (zh) | 高稳定性输变电路防震锤 | |
CN214330151U (zh) | 一种抗震型通讯铁塔 | |
CN205424105U (zh) | 一种可调节高度且缓冲性能好的管道吊架 | |
CN206180547U (zh) | 辅助调整输变电路防震锤 | |
CN209626908U (zh) | 一种卡紧防跑位的预绞式防震锤 | |
CN106498661A (zh) | 减振支撑机构及滚筒洗衣机 | |
CN207010184U (zh) | 一种高压电力金具 | |
CN206785062U (zh) | 一种组合式建筑物减震隔震装置 | |
CN202487966U (zh) | 回旋式自平衡防绕击避雷针 | |
CN209427920U (zh) | 一种电梯缆绳防摆动装置 | |
WO2020258619A1 (zh) | 一种防止种子分级机剧烈晃动的机构 | |
CN209638441U (zh) | 一种便于安装固定的球阀 | |
CN111877834A (zh) | 一种通信塔阻尼器 | |
CN206346044U (zh) | 减振支撑机构及滚筒洗衣机 | |
CN208857673U (zh) | 一种桥梁大型构建物用共振减震器 | |
CN219412056U (zh) | 一种建筑工程用抗震支座 | |
CN212080356U (zh) | 一种具有较强悬挂稳定性的镀锌钢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608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