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7944U - 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7944U
CN206177944U CN201621208560.7U CN201621208560U CN206177944U CN 206177944 U CN206177944 U CN 206177944U CN 201621208560 U CN201621208560 U CN 201621208560U CN 206177944 U CN206177944 U CN 206177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ulation
layer
pervious bed
analogue means
l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2085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恒松
罗征鹏
张育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Educatio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212085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7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7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79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它包括地表径流区(1)、植被缓冲层(2)、降雨模拟装置(3)、裸露岩土层(4)、落水洞(5)、坡度调节器(9)、透水层(12)、地下河露头点(6)、接水口(7)、玻璃透视板(8)、可移动底盘(10)和隔水基座层(11);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喀斯特环境中特殊的地表与地下二元环境条件,从而辅助解释与提供模拟在真实环境中因各种环境条件差异并带来相似条件下精准的水土流失数据,并具有模拟透明化、数值精确、模拟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轻便,使用方便,经久耐用等特点。

Description

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喀斯特环境模拟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喀斯特地形分布于世界各个地区的可溶性岩石地区,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喀斯特分布面积约为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环境最为恶劣、人地矛盾最为突出的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下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山区。因当地百姓不科学的生产发展方式以及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山区高差巨大等因素,加之喀斯特环境独有的二元及脆弱性所导致的水土流失现象尤为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如何模拟条件迥异的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并得出准确的水土流失数据服务于喀斯特研究,帮助人们理解喀斯特环境与地下水土流失形成机理,指导人们能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实现因地制宜的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能够清楚且精准的展示喀斯特环境中特殊的地表与地下二元构造的环境条件差异,从而辅助解释与提供模拟在真实环境中因各种环境条件差异并带来相似条件下精准的水土流失数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它包括位于装置上部的模拟地表层和位于装置下部的模拟地下层,在所述的模拟地表层设置有地表径流区、植被缓冲层、降雨模拟装置、裸露岩土层、落水洞、坡度调节器和透水层,在模拟地下层设置有地下河露头点、接水口、玻璃透视板、可移动底盘和隔水基座层;地表径流区位于装置的内侧,植被缓冲层呈零星分布,降雨模拟装置位于装置最上端,坡度调节器位于透水层的下方,坡度调节器根据模拟需求将透水层的坡度在0~15度之间进行调节,接水口与可移动底盘相连并可以随可移动底盘一起抽出。
上述的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中,所述的透水层活动安装在装置的内壁上,透水层的数量至少为2块,可以根据模拟需求进行替换,每块透水层的模拟裂隙度介于5~15%之间。
上述的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中,透水层也可以由两层构成,两层皆具有裂隙,通过错位的方式进行裂隙度控制。
前述的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中,优选的,所述的透水层数量为3块,3块透水层的模拟裂隙度分别为5%、10%、15%,分别用于模拟5%、10%、15%的裂隙度。
前述的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中,所述的降雨模拟装置选用带细孔的PVC管,细孔一致向下用于提供模拟雨水输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模拟透明化、过程明了清楚、数值精确。与传统的模拟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模拟过程实现了全程可视化,从雨水输入——水滴下渗——汇水产流——二元漏失的所有过程可向科研、工作、学习者一一阐明,对于解释喀斯特地区缺水、缺土的问题给出简单明了而又掷地有声的答案。本装置内将地表径流由落水洞直接引出,得以与地表裂隙漏失区分,使得出的两者数值更为可靠,而由于可移动底盘的存在,可在模拟最后将底盘抽出,将剩余的流失水土尽数收集,模拟数值更加精准。
2.适用范围广、降低了模拟成本。由于本实用新型具备的可调节结构,使用范围不再拘泥于固定条件数值下的死板模拟,可根据科研工作者的需求对自然环境中迥异的环境条件进行灵活的适应性模拟。一方面方便做出对比研究,另一方面也因为该装置可以“一机多用”从而降低了传统模拟中不必要的成本花费。
3.结构简单、轻便,使用方便,经久耐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没有复杂的工艺步骤,容易制作,而且本装置的植被缓冲层、裸露岩土层及透水层所需材料随处可取又可循环利用、制作成本低、轻便耐用并且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经久耐用,不容易损坏。本实用新型也可因需求在户内外移动使用,可以根据需要随便放置,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端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降雨流线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整个装置的外形为长方体状,共分为上层及下层两层,以模拟喀斯特环境中特殊的地表、地下二元环境。它包括位于装置上部的模拟地表层和位于装置下部的模拟地下层,在模拟地表层设置有地表径流区1、植被缓冲层2、降雨模拟装置3、裸露岩土层4、落水洞5、坡度调节器9和透水层12,地表径流区1位于装置的内侧与水土渗漏区域区分,植被缓冲层2按模拟石漠化程度需求呈零星分布,植被缓冲层2材料可任意选择如真实苔藓、有叶树枝等。降雨模拟装置3位于装置最上端,降雨模拟装置3选用带细孔的PVC管,细孔一致向下用于提供模拟雨水输入。透水层12通过卡槽活动安装在装置的内壁上,透水层12的数量至少为2块,每块透水层12的模拟裂隙度介于5~15%之间,根据模拟需要可以进行替换,方便模拟各种自然环境条件,得出精确的数据。本例中的透水层12数量设置为3块,材料选用塑化泡沫板,3块透水层12的模拟裂隙度分别为5%、10%、15%,分别用于模拟5%、10%、15%的裂隙度,每块透水层12单独安装。坡度调节器9位于透水层12的下方,坡度调节器9可以根据模拟需求将透水层12的坡度在0~15度之间进行调节,通过坡度调节器9和可调节的透水层12可以实现模拟条件可调节。在模拟地下层设置有地下河露头点6、接水口7、玻璃透视板8、可移动底盘10和隔水基座层11,玻璃透视板8和坡度调节器9作为两部分的契合处。通过玻璃透视板8可以将整个装置的内部构造及水土流失过程向观看者一一阐明。接水口7与可移动底盘10相连并可以随可移动底盘10一起抽出,方便收集地表径流或地表渗漏地下所带走的水土,提供严谨的水土流失数值,接水口7的材料可选用合金板等隔水材料。
实施例2:整个装置的外形为长方体状,共分为上层及下层两层,以模拟喀斯特环境中特殊的地表、地下二元环境。它包括位于装置上部的模拟地表层和位于装置下部的模拟地下层,在模拟地表层设置有地表径流区1、植被缓冲层2、降雨模拟装置3、裸露岩土层4、落水洞5、坡度调节器9和透水层12,其中的地表径流区1位于装置的内侧与水土渗漏区域区分,植被缓冲层2按模拟石漠化程度需求呈零星分布,植被缓冲层2材料可任意选择如真实苔藓、有叶树枝等。降雨模拟装置3位于装置最上端。降雨模拟装置3选用带细孔的PVC管,细孔一致向下用于提供模拟雨水输入。坡度调节器9位于透水层12的下方,坡度调节器9可以根据模拟需求将透水层12的坡度在0~15度之间进行调节。在模拟地下层设置有地下河露头点6、接水口7、玻璃透视板8、可移动底盘10和隔水基座层11,接水口7与可移动底盘10相连并可以随可移动底盘10一起抽出,接水口7的材料可选用合金板等隔水材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整个透水层12由两层构成,两层皆具有裂隙,通过错位的方式进行裂隙度控制。

Claims (5)

1.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包括位于装置上部的模拟地表层和位于装置下部的模拟地下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模拟地表层设置有地表径流区(1)、植被缓冲层(2)、降雨模拟装置(3)、裸露岩土层(4)、落水洞(5)、坡度调节器(9)和透水层(12),在模拟地下层设置有地下河露头点(6)、接水口(7)、玻璃透视板(8)、可移动底盘(10)和隔水基座层(11);地表径流区(1)位于装置的内侧,植被缓冲层(2)呈零星分布,降雨模拟装置(3)位于装置的最上端,坡度调节器(9)位于透水层(12)的下方,坡度调节器(9)根据模拟需求将透水层(12)的坡度在0~15度之间进行调节,接水口(7)与可移动底盘(10)相连并可以随可移动底盘(10)一起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层(12)活动安装在装置的内壁上,透水层(12)的数量至少为2块,根据模拟需求可以进行替换,每块透水层(12)的模拟裂隙度介于5~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层(12)由两层构成,两层皆具有裂隙,通过错位的方式进行裂隙度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层(12)数量为3块,3块透水层(12)的模拟裂隙度分别为5%、10%、15%,用于模拟5%、10%、15%裂隙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雨模拟装置(3)选用带细孔的PVC管,细孔一致向下用于提供模拟雨水输入。
CN201621208560.7U 2016-11-09 2016-11-09 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7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8560.7U CN206177944U (zh) 2016-11-09 2016-11-09 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208560.7U CN206177944U (zh) 2016-11-09 2016-11-09 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7944U true CN206177944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3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20856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7944U (zh) 2016-11-09 2016-11-09 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794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1486A (zh) * 2016-11-09 2017-03-15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CN107367298A (zh) * 2017-05-23 2017-11-21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演变过程的监测方法
CN108918383A (zh) * 2018-07-17 2018-11-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喀斯特地区岩溶裂隙土壤蠕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0379280A (zh) * 2019-07-22 2019-10-25 江西欣绿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水土流失模拟演示车
CN110672816A (zh) * 2019-10-23 2020-01-10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适于喀斯特地区的野外便携式坡面土壤侵蚀实验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01486A (zh) * 2016-11-09 2017-03-15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CN106501486B (zh) * 2016-11-09 2019-04-12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US10338273B2 (en) 2016-11-09 2019-07-02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Adjustable karst underground water and soil loss simulation apparatus
CN107367298A (zh) * 2017-05-23 2017-11-21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演变过程的监测方法
CN107367298B (zh) * 2017-05-23 2019-09-13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演变过程的监测方法
CN108918383A (zh) * 2018-07-17 2018-11-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喀斯特地区岩溶裂隙土壤蠕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8918383B (zh) * 2018-07-17 2020-11-03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喀斯特地区岩溶裂隙土壤蠕动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0379280A (zh) * 2019-07-22 2019-10-25 江西欣绿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水土流失模拟演示车
CN110672816A (zh) * 2019-10-23 2020-01-10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适于喀斯特地区的野外便携式坡面土壤侵蚀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1486B (zh) 一种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CN206177944U (zh) 可调节式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模拟装置
Yang et al. Late Quaternary palaeoenvironment change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along the Keriya River, Xinjiang,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mountain glaciation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in foreland desert regions
CN102150596B (zh) 构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
Gong et al. Development of soil classification in China
Korhola et al.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carbon accumulation and CH4 emission during nine millennia in a raised mire
Pazukhin et al. The Serpukhovian Stage in the Verkhnyaya Kardailovka Section, South Urals
von Wehrden et al. Plant communities of the southern Mongolian Gobi
CN103377196B (zh)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岩相古地理资料处理方法
Martín-Closas et al. Plant taphonomy and paleoecology of Late Pennsylvanian intramontane wetlands in the Graissessac-Lodève basin (Languedoc, France)
CN108133507A (zh) 基于三维点云扫描技术的临夏砖雕数字化信息采集方法
Church et al. An exhumed erosion surface in the Jemez Mountains, New Mexico
Mabbutt The physiography and surface geology of the Hopefield fossil site
CN205804272U (zh) 一种生态系统净水模型
CN206736669U (zh) 一种仿古透水砖
CN205804070U (zh) 一种红砂岩石路基结构
Jones A phytosociological study of Widdybank Fell in Upper Teesdale
Aldbaa Potential land use in the new reclamation areas at wadi El-Rayan depression and its environs, El-Fayum governorate, Egypt
Wang et al.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Van Leusen et al. Protohistoric to Roman settlement on the Lepine margins near Ninfa (south Lazio, Italy)
Lehmkuhl et al. Geomorphological map of the Wüstebach (Nationalpark Eifel, Germany)—an example of human impact on mid-European mountain areas
CN204047407U (zh) 景观织物垫
CN207531498U (zh) 一种园林幼苗培育床
Cuyler Travis Peak Formation of Central Texas
Hodor et al. Modern green technologies and solution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7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