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5267U - 一种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5267U
CN206175267U CN201621164078.8U CN201621164078U CN206175267U CN 206175267 U CN206175267 U CN 206175267U CN 201621164078 U CN201621164078 U CN 201621164078U CN 206175267 U CN206175267 U CN 206175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upporting mechanism
threading hole
type face
support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40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辉
潘保远
宋钦勇
吴迪
吴一迪
程竹
韦兴春
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211640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5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5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5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具体实施要点如下:考虑整台电风扇的重量集中在风扇本体部分和底座部分,此两部分的重心最好设计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保持平稳;控制线路从底座开始走空心支撑杆,穿过角度转换器,沿着过线柱,连接到风扇的电机;角度调节器采用两个可内外包含的空心球。小的空心球和连接杆合成为一体,大的可以和风扇一体,大小空心球间填充小滚珠,以便灵活转动;小空心球起到支撑作用,大的空心球起到角度调节作用;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组合,使风扇达到水平360°调节吹风的目的,可用性更高,新的外观设计可以给人不同的欣赏体验,可以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风扇的摇头结构比较复杂,无法应用于小型风扇,不方便调整风向。
以座式的小台扇为例,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产品在支撑底座不挪动的情况下,只能朝着一面吹风,若想得到不同角度的风向则需要整个挪动风扇,当放置地方面积有限时,则无法改变吹风朝向,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扇,其角度调节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特别适合小型风扇,能够在不移动其支撑机构的情况下,对其吹风方向进行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扇,包括风扇本体、支撑机构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角度调节器;
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件,和套设在其外的第二件;两者中的一个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另一个连接于所述风扇本体;
所述第一件的外壁具有第一型面,所述第二件的内壁具有第二型面,所述第一型面和所述第二型面配合使得所述第一件够在所述第二件内活动;
且所述第一件开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件开设有同所述第一穿线孔配合的第二穿线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型面和所述第二型面均为球面。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器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之间的滚珠。
优选的,所述第一件和所述第二件均为球形,所述第一穿线孔经过所述第一件的球心,所述第二穿线孔经过所述第二件的球心。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具有空心结构,所述风扇的线缆布设在其中。
优选的,所述风扇本体和所述支撑机构的重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优选的,还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的过线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件和所述支撑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件和所述风扇本体连接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风扇为座式风扇,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所述风扇本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立式装配的圆弧结构,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所述风扇本体通过所述角度调节器吊装于所述弧形支撑杆的顶部。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其角度调节器通过两个嵌套组成件之间的型面活动配合,从而实现风扇本体相对于支撑机构的转动,改变吹风朝向;同时,其穿线孔结构便于布设风扇线缆,避免了与活动部件发生干涉;本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适合小型风扇,能够在不移动其支撑机构的情况下,对其吹风方向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式风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式风扇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调节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调节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调节器与过线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风扇本体;2为底座;3为支撑杆;4为角度调节器,41为第一件,42为第二件,43为穿线孔;5为过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其角度调节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特别适合小型风扇,能够在不移动其支撑机构的情况下,对其吹风方向进行调整。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其核心改进点在于,包括风扇本体1、支撑机构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角度调节器4,其结构可以参照图1-图5所示;
其中,角度调节器4包括:第一件41,和套设在其外的第二件42;两者中的一个连接于支撑机构,另一个连接于风扇本体1;
第一件41的外壁具有第一型面,第二件42的内壁具有第二型面,第一型面和第二型面配合使得第一件41能够在第二件42内活动;需要说明的是,角度调节器4具有限位结构,以防止第一件41从第二件42内脱离出来,具体可以通过上述型面的配合实现;
且第一件41开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二件42开设有同第一穿线孔配合的第二穿线孔;这样一来,风扇的线缆(比如控制线路、电源线缆等)就可以从中穿过,不会与第一件41和第二件42运动发生干涉。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其角度调节器4通过两个嵌套组成件之间的型面活动配合,从而实现风扇本体1相对于支撑机构的转动,改变吹风朝向;同时,其穿线孔结构便于布设风扇线缆,避免了与活动部件发生干涉;本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优点,特别适合小型风扇,能够在不移动其支撑机构的情况下,对其吹风方向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水平360°调整吹风角度的座式风扇设计。
型面活动配合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具有棱角的多面体和相对圆润的曲面结构,通过合适的尺寸关系还可借助摩擦力实现自定位。作为优选,第一型面和第二型面均为球面,从而可以实现更多角度的自由调节,风扇本体1通过角度调节器4在重力的作用下吊装于弧形支撑杆3,能在水平360°调整吹风方向。第一件41起到支撑作用,第二件42起到角度调节作用。第一型面的外径尺寸应不大于第二型面的内径尺寸;具体可以为过盈配合借助摩擦力实现自定位。第二件42的第二型面为对应面积大于半球的球面,与球形第一型面配合实现对第一件41的限位防止脱出,其结构可以参照图3和图4所示。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型面和第二型面之间具有间隙;角度调节器4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件41和第二件42之间的滚珠,以便灵活转动。
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件41和第二件42均为球形,第一穿线孔经过第一件41的球心,第二穿线孔经过第二件42的球心。即风扇的线缆是沿第一件41和第二件42的中线轴线布设的,上述两件围绕线缆进行相对转动,不会与其发生干涉。如图4所示,穿线孔43(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为沿竖直方向开设的空心柱结构,以便于在水平360°调整吹风方向。
作为优选,支撑机构具有空心结构,风扇的线缆布设在其中,再经由角度调节器4的穿线孔43连接至风扇本体1,如此隐藏式的走线方式能够对线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精简结构,外观整洁。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的支撑杆3截面可以设计成圆,椭圆等形状且为空心,因支撑杆3需要支撑风扇扇叶及电机部分,则此杆受力较多,可以采用韧性和硬度较大的材料,如不锈钢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风扇本体1和支撑机构的重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保持平稳。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讲的竖直方向是针对风扇的正常装配状态而言。具体的,风扇本体1和支撑机构关于同一竖直面结构对称。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整台电风扇的重量集中在风扇主体1部分和支撑机构的底座2部分,此两部分的重心最好设计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还包括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过线柱5,其一端同风扇本体1的线缆配合,另一端同支撑机构的线缆配合,以对布设在其中的线缆进行更好的保护。作为优选,过线柱5和穿线孔43均为沿竖直方向开设的,以便于在水平360°调整吹风方向。具体的,控制线路从底座2开始走空心支撑杆3,穿过角度转换器4,沿着过线柱5,连接到风扇本体1的电机。
作为优选,第一件41和支撑机构连接为一体式结构,第二件42和风扇本体1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以便于装配。
在本方案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中,风扇为座式风扇,支撑机构包括底座2和支撑杆3,其中的支撑杆3设置在底座2和风扇本体1之间。通过前述结构,实现不移动风扇底座2,也能水平360°调整吹风方向。当然,本设计还可用于其他风扇结构,比如支撑机构端部为夹子的小型便携风扇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的技术方案,支撑杆3为立式装配的圆弧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立式是指其径面为沿竖直方向;风扇本体1通过角度调节器4吊装于弧形支撑杆3的顶部,底座2连接于支撑杆3的底部,位于风扇本体1的下方。作为优选,支撑杆3为与风扇本体1同心的圆弧结构,这样一来两者的重心重合,有利于保持稳定。考虑到风扇本体1的重心位置偏离底座2,可以将底座2连接支撑杆3的一侧设计得重量偏重些;具体将底座2的上表面设计成一定角度倾斜的曲面,底座2的上表面高的位置重量要加重,保障风扇能平稳放置。此风扇借用了地球仪的设计思路,把单一的吹风角度,调整为360°,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其吹风角度调整的设计思路源自于地球仪,其整个外形的设计感觉也源自地球仪,具体实施要点如下:
1、考虑整台电风扇的重量集中在风扇本体部分和底座部分,此两部分的重心最好设计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保持平稳;
2、支撑杆截面可以设计成圆,椭圆等形状且为空心,因支撑杆需要支撑风扇及电机部分,则此杆受力较多,建议采用韧性和硬度较大的材料,如不锈钢等;
3、控制线路从底座开始走空心支撑杆,穿过角度转换器,沿着过线柱,连接到风扇的电机;
4、角度调节器采用两个可内外包含的空心球。小的空心球和连接杆合成为一体,大的可以和风扇一体,大小空心球间填充小滚珠,以便灵活转动;小空心球起到支撑作用,大的空心球起到角度调节作用;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组合,使风扇达到水平360°调节吹风的目的,可用性更高,新的外观设计可以给人不同的欣赏体验,可以更好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本体(1)、支撑机构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角度调节器(4);
所述角度调节器(4)包括:第一件(41),和套设在其外的第二件(42);两者中的一个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另一个连接于所述风扇本体(1);
所述第一件(41)的外壁具有第一型面,所述第二件(42)的内壁具有第二型面,所述第一型面和所述第二型面配合使得所述第一件(41)能够在所述第二件(42)内活动;
且所述第一件(41)开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件(42)开设有同所述第一穿线孔配合的第二穿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面和所述第二型面均为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器(4)还包括填充在所述第一件(41)和所述第二件(42)之间的滚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件(41)和所述第二件(42)均为球形,所述第一穿线孔经过所述第一件(41)的球心,所述第二穿线孔经过所述第二件(42)的球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具有空心结构,所述风扇的线缆布设在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本体(1)和所述支撑机构的重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的过线柱(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件(41)和所述支撑机构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件(42)和所述风扇本体(1)连接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座式风扇,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2)和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设置在所述底座(2)和所述风扇本体(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为立式装配的圆弧结构,所述底座(2)连接于所述支撑杆(3)的底部,所述风扇本体(1)通过所述角度调节器(4)吊装于所述弧形支撑杆(3)的顶部。
CN201621164078.8U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风扇 Active CN206175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4078.8U CN206175267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4078.8U CN206175267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5267U true CN206175267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8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4078.8U Active CN206175267U (zh) 2016-11-01 2016-11-01 一种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52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923A (zh) * 2016-11-01 2018-05-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
CN109538511A (zh) * 2018-12-21 2019-03-29 林健森 一种两用风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5923A (zh) * 2016-11-01 2018-05-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扇
CN109538511A (zh) * 2018-12-21 2019-03-29 林健森 一种两用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5267U (zh) 一种风扇
CN201040170Y (zh) 折叠式支架
US20110085903A1 (en) Omnidirectional electric fan
CN206563163U (zh) 一种三脚架
CN108005923A (zh) 一种风扇
CN206183917U (zh) 羽毛球网架
CN207186169U (zh) 一种防滑伸缩式老年拐杖
CN110253625A (zh) 仿人机器人腰关节和仿人机器人
CN209488784U (zh) 一种线阵音响
CN206081577U (zh) 一种新型台球杆临时存放架
CN203720520U (zh) 一种投影机支架
CN209790788U (zh) 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
CN209692853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升降手机支架
CN207708464U (zh) 一种便携式网球初学者挥拍训练器
CN208031794U (zh) 一种可折叠式羽毛球网架
CN208465119U (zh) 一种固定羽毛球拦网的器材
CN207307114U (zh) 羽毛箭
CN207752456U (zh) 一种鼠标专用转动连接器及改良式多维运动鼠标
CN206228885U (zh) 高尔夫球杆头及高尔夫球杆
CN207886671U (zh) 一种滑梯球架摇马三合一儿童玩具
CN208493144U (zh) 一种改进型活动式高尔夫球袋底盘
CN207384861U (zh) 一种体育教师用的跨栏结构
CN207804941U (zh) 高尔夫球杆套件、铁杆、劈起、挖起、沙坑和64°杆
CN209677849U (zh) 一种多功能的低音提琴凳
CN207010931U (zh) 一种带有可调麦架的音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