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70935U -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 Google Patents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70935U
CN206170935U CN201620774902.5U CN201620774902U CN206170935U CN 206170935 U CN206170935 U CN 206170935U CN 201620774902 U CN201620774902 U CN 201620774902U CN 206170935 U CN206170935 U CN 206170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en
rotation pearl
profit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749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硕
鲍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7749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70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70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709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结构合理,设置精巧,创新设置的抽吸油墨管、旋珠卡板a、旋珠卡板b和润墨旋珠,可替代圆珠笔、中性笔笔尖“球珠”和“球座体”功能,只需在普通弹性金属薄板上钻孔,润墨旋珠就能配套使用,自由旋转运行,不再需要精密设备、高难工艺和特殊材料生产制造,大大降低技术难度和对加工设备及原材料的苛刻要求,从而更经济实用。同时,本实用新型兼具钢笔和圆珠笔、中性笔的优点,使用中性油墨,书写流畅顺滑,采用新颖独特的筒状活塞抽吸油墨方式和较大容量抽吸油墨管,可循环使用,既方便携带,又无需担心笔头球珠磨损渗漏油墨,避免大量废弃整个笔芯造成浪费,更低碳环保,满足各种场合书写要求,市场需求广泛。

Description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墨书写类文具,具体为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钢笔和圆珠笔以其携带方便,书写便利而深受欢迎,尤其是圆珠笔和更为新颖的中性笔、宝珠笔,以其结构简单、使用简便、书写轻松流畅的特点,更是广泛普及和流行。不过,钢笔书写短时间内需要不断添加墨水,普通钢笔还因为笔尖材质和制造工艺原因带来书写实施的诸多不便,而圆珠笔和中性笔虽然结构更简单,使用更便利,但其最重要的构件笔尖“球珠”及其配套的“球座体”的制造需要精密设备、特别工艺和特殊材料,制造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据资料介绍,中国现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几百亿支,产量上已是名列前茅的制笔大国,但关键设备和原材料却高度依赖进口,小小圆珠笔笔头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核心技术长期以来都掌握在国外少数企业手中。同时,即使质量最好的圆珠笔或中性笔,因其“球珠”与“球座体”的长时间接触磨损,也会造成油墨渗漏或“球珠”脱落,因而圆珠笔、中性笔的笔芯只是一次性的,抽吸油墨管内的油墨用完,包括核心构件“球珠”及“珠座体”金属笔头在内的笔芯即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环保低碳的社会发展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兼具钢笔的持久耐用和圆珠笔、中性笔便利好用的特点,其笔尖润墨旋珠,只需在普通弹性金属薄板加工钻孔就能配套使用,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不再需要精密的设备、高难的工艺和特殊的材料生产制造,旋珠卡板a、旋珠卡板b以及润墨旋珠功能类同圆珠笔、中性笔的笔尖“球珠”和“球座体”,但可以避免笔尖“球珠”因磨损而漏油等困扰,润墨旋珠可长时间持久使用,同时,采用新颖独特的筒状活塞抽吸油墨方式,不再频繁的更换笔芯,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更绿色环保,经济实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包括笔杆组件及顶塞设置插拔活动管、笔杆套;所述笔杆组件及顶塞通过拔出与插入方式与抽吸油墨管活动连接,通过卷簧式尼龙拉线与抽吸油墨管设置的活塞底托固定连接,顶端还设置下插孔,并通过配置的下推插杆与抽吸油墨管设置的筒状活塞活动连接;所述拨插活动管外侧通过阻尼橡胶圈与笔杆套活动连接,内侧与抽吸油墨管固定连接,并在一侧设置推插杆收存插口;所述笔杆套上端内侧与阻尼橡胶圈活动连接,下端内侧固定设置接插密封圈、限位档卡、弹性蓄墨圈、圆孔弹性板,还设置多个开放吸墨口与外部连通;所述弹性蓄墨圈下侧与固定设置的圆孔弹性板固定连接;所述圆孔弹性板与笔头组件及卡管设置的渗墨管活动连接;所述抽吸油墨管上端外侧与拨插活动管固定连接,末端与接插密封圈和限位档卡活动连接,其管壁内侧设置筒状活塞和活塞底托并灌入油脂浮塞,所述活塞底托通过连线悬挂于筒状活塞下端;所述笔头组件及卡管设置渗墨管、蓄墨海绵块、润墨毛刷、旋珠卡板a、旋珠卡板b和润墨旋珠;所述渗墨管上端固定连接圆孔弹性板,下端固定连接旋珠卡板a,通过中心圆孔并经蓄墨海绵块向下渗透油墨,再通过润墨毛刷与润墨旋珠活动连接;所述旋珠卡板a、旋珠卡板b正中设置圆形珠孔;所述润墨旋珠处于旋珠卡板a与旋珠卡板b之间,与旋珠卡板a和旋珠卡板b设置的圆形珠孔内径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推插杆长度短于下插孔至抽吸油墨管末端管口的长度,向下推压下推插杆,其头部抵近笔杆组件及顶塞设置的下插孔的进口时,抽吸油墨管内筒状活塞筒状活塞、活塞底托和油脂浮塞位移至抽吸油墨管末端,但油脂浮塞距离抽吸油墨管管口仍有一定的保留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抽吸油墨管内侧设置活塞档卡。
进一步的,所述笔头组件及卡管与旋珠卡板a和旋珠卡板b固定连接,并通过内牙螺纹与渗墨管活动连接,在润墨旋珠(1-5)因长时间使用磨损后,可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润墨旋珠球体直径大于旋珠卡板a和旋珠卡板b的卡孔内径,润墨旋珠的球体上下四分之一处的切面与旋珠卡板a和旋珠卡板b的卡孔内径活动连接,书写实施中,润墨旋珠可任意方向无限制旋转,并在旋转中通过与润墨毛刷连续不断接触,蹭蘸油墨,完成书写。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蓄墨圈、蓄墨海绵块采用弹力适中的特制材料,能够充分吸收渗透蓄积粘度适中的中性油墨。
本实用新型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结构合理,设置精巧,创新设置的筒状活塞、旋珠卡板a、旋珠卡板b和润墨旋珠,可替代圆珠笔、中性笔的笔尖“球珠”和“球座体”功能,只需在普通弹性金属薄板上钻孔,润墨旋珠就能配套使用,在旋珠卡板a、旋珠卡板b之间旋转运行,完成书写。生产制造不再需要精密设备、高难工艺和特殊材料,大大降低技术难度和对加工设备及原材料的苛刻要求,从而有效节约资源和生产成本。同时,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兼具钢笔和圆珠笔、中性笔的优点,使用中性油墨,书写流畅顺滑,采用新颖独特的筒状活塞抽吸油墨方式,配置较大容量的可循环使用的抽吸油墨管,既方便携带使用,又无需担心笔头球珠磨损渗漏油墨,避免大量废弃整个笔芯造成资源浪费,更低碳环保,可更好地满足各种场合的书写要求,市场需求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 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 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 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5是图4 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 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2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8是图7 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 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2 实施例三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 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包括笔杆组件及顶塞1-1、抽吸油墨管2-1和笔头组件及卡管2-7,其特征是:所述笔杆组件及顶塞1-1设置插拔活动管1-2、笔杆套1-3;所述笔杆组件及顶塞1-1通过拔出与插入方式与抽吸油墨管2-1活动连接,通过卷簧式尼龙拉线2-12与抽吸油墨管2-1设置的活塞底托2-13固定连接,顶端还设置下插孔2-9,并通过配置的下推插杆2-8与抽吸油墨管2-1设置的筒状活塞2-11活动连接;所述拨插活动管1-2外侧通过阻尼橡胶圈2-2与笔杆套1-3活动连接,内侧与抽吸油墨管2-1固定连接,并在一侧设置推插杆收存插口4-1;所述笔杆套1-3上端内侧与阻尼橡胶圈2-2活动连接,下端内侧固定设置接插密封圈2-4、限位档卡2-5、弹性蓄墨圈2-14、圆孔弹性板2-15,还设置多个开放吸墨口1-4与外部连通;所述弹性蓄墨圈2-14下侧与固定设置的圆孔弹性板2-15固定连接;所述圆孔弹性板2-15与笔头组件及卡管2-7设置的渗墨管2-16活动连接;所述抽吸油墨管2-1上端外侧与拨插活动管1-2固定连接,末端与接插密封圈2-4和限位档卡2-5活动连接,其管壁内侧设置筒状活塞2-11和活塞底托2-13并灌入油脂浮塞2-3,所述活塞底托2-13通过连线悬挂于筒状活塞2-11的下端;所述笔头组件及卡管2-7设置渗墨管2-16、蓄墨海绵块2-17、润墨毛刷2-6、旋珠卡板a2-18、旋珠卡板b2-19和润墨旋珠1-5;所述渗墨管2-16上端固定连接圆孔弹性板2-15,下端固定连接旋珠卡板a2-18,通过中心圆孔并经蓄墨海绵块2-17向下渗透油墨,在通过润墨毛刷2-6与润墨旋珠1-5活动连接;所述旋珠卡板a2-18、旋珠卡板b2-19正中设置圆形珠孔;所述润墨旋珠1-5处于旋珠卡板a2-18与旋珠卡板b2-19之间,与旋珠卡板a2-18和旋珠卡板b2-19设置的圆形珠孔内径活动连接。
所述下推插杆2-8长度短于下插孔2-9至抽吸油墨管2-1末端管口的长度,向下推压下推插杆2-8,其头部抵近笔杆组件及顶塞1-1设置的下插孔2-9的进口时,抽吸油墨管2-1内筒状活塞筒状活塞2-11、活塞底托2-13和油脂浮塞2-3位移至抽吸油墨管2-1末端,但油脂浮塞2-3距离抽吸油墨管2-1管口仍有一定的保留空间。
所述抽吸油墨管2-1内侧设置活塞档卡2-10。
所述笔头组件及卡管2-7与旋珠卡板a2-18和旋珠卡板b2-19固定连接,并通过内牙螺纹与渗墨管2-16活动连接,在润墨旋珠(1-5)因长时间使用磨损后,可进行更换。
所述润墨旋珠1-5球体直径大于旋珠卡板a2-18和旋珠卡板b2-19的卡孔内径,润墨旋珠1-5的球体上下四分之一处的切面与旋珠卡板a2-18和旋珠卡板b2-19的卡孔内径活动连接,书写实施中,润墨旋珠1-5可任意方向无限制旋转,并在旋转中通过与润墨毛刷2-6连续不断接触,蹭蘸油墨,完成书写。
所述弹性蓄墨圈2-14、蓄墨海绵块2-17采用弹力适中的特制材料,能够充分吸收渗透蓄积粘度适中的中性油墨。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书写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抽吸油墨管2-1中的油墨在空气压力和重力作用下,通过接插密封圈2-4,并经弹性蓄墨圈2-14向下渗溢油墨,再经由渗墨管2-16、蓄墨海绵块2-17和润墨毛刷2-6与润墨旋珠1-5活动连接。书写实施,润墨旋珠1-5与旋珠卡板a2-18与旋珠卡板b2-19设置的圆形珠孔内径活动连接,可任意方向无限制旋转,并在旋转中通过与润墨毛刷2-6密切接触蹭蘸油墨,同时连续不断接触碾压书写纸面形成墨迹,完成书写。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抽吸油墨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抽吸油墨管2-1中的油墨使用完后,从推插杆收存插口4-1中拔出下推插杆2-8 并插入下插孔2-9,下压推送推插杆2-8,其头部笔杆组件及顶塞1-1设置的下插孔2-9的进口时,抽吸油墨管2-1内的筒状活塞2-11、活塞底托2-13和油脂浮塞2-3位移至抽吸油墨管2-1末端,但油脂浮塞2-3距离抽吸油墨管2-1管口仍有一定的保留空间,再拔出笔杆上端的拨插活动管1-2带动抽吸油墨管2-1,致其末端管口向上提升位移至笔杆套1-3设置的开放吸墨口1-4上方,再将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插入另行配置的油墨瓶,同时拔出笔杆组件及顶塞1-1,并通过卷簧式尼龙拉线2-12上拉活塞底托2-13,并带动筒状活塞2-11、和油脂浮塞2-3上移,同步开始进行油墨抽吸,上拉卷簧式尼龙拉线2-12至出现设定警示颜色线段时,活塞底托2-13、筒状活塞2-11、上移至抽吸油墨管2-1内侧设置的活塞档卡2-10处,完成抽吸油墨,再次拔出推插杆2-8,插入推插杆收存插口4-1,以备下次使用,再下推拨插活动管1-2并带动抽吸油墨管2-1向下位移,致其末端管口下移至笔杆套1-3设置限位档卡2-5处,同时,将笔杆组件及顶塞1-1推压插入抽吸油墨管2-1,即可实施书写。
本实用新型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结构合理,设置精巧,创新设置的筒状活塞2-1、旋珠卡板a2-18、旋珠卡板b2-19和润墨旋珠1-5,可替代圆珠笔、中性笔的笔尖“球珠”和“球座体”功能,只需在普通弹性金属薄板上钻孔,润墨旋珠1-5就能配套使用,在旋珠卡板a2-18、旋珠卡板b2-19之间旋转运行,完成书写。生产制造不再需要精密设备、高难工艺和特殊材料,大大降低技术难度和对加工设备及原材料的苛刻要求,从而有效节约资源和生产成本。同时,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兼具钢笔和圆珠笔、中性笔的优点,使用中性油墨,书写流畅顺滑,采用新颖独特的筒状活塞2-11抽吸油墨方式,配置较大容量的可循环使用的抽吸油墨管2-1,可循环使用,既方便携带使用,又无需担心笔头球珠磨损渗漏油墨,避免大量废弃整个笔芯造成资源浪费,更低碳环保,可更好地满足各种场合的书写要求,市场需求广泛。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具体实施例举方式,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所述内容,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精神和设计构思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某种修改、补充或类似的等同替换,而仅在形式上的修改、补充和替代,其均应被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包括笔杆组件及顶塞(1-1)、抽吸油墨管(2-1)和笔头组件及卡管(2-7),其特征是:所述笔杆组件及顶塞(1-1)设置插拔活动管(1-2)、笔杆套(1-3);所述笔杆组件及顶塞(1-1)通过拔出与插入方式与抽吸油墨管(2-1)活动连接,通过卷簧式尼龙拉线(2-12)与抽吸油墨管(2-1)设置的活塞底托(2-13)固定连接,顶端还设置下插孔(2-9),并通过配置的下推插杆(2-8)与抽吸油墨管(2-1)设置的筒状活塞(2-11)活动连接;所述拨插活动管(1-2)外侧通过阻尼橡胶圈(2-2)与笔杆套(1-3)活动连接,内侧与抽吸油墨管(2-1)固定连接,并在一侧设置推插杆收存插口(4-1);所述笔杆套(1-3)上端内侧与阻尼橡胶圈(2-2)活动连接,下端内侧固定设置接插密封圈(2-4)、限位档卡(2-5)、弹性蓄墨圈(2-14)、圆孔弹性板(2-15),还设置多个开放吸墨口(1-4)与外部连通;所述弹性蓄墨圈(2-14)下侧与固定设置的圆孔弹性板(2-15)固定连接;所述圆孔弹性板(2-15)与笔头组件及卡管(2-7)设置的渗墨管(2-16)活动连接;所述抽吸油墨管(2-1)上端外侧与拨插活动管(1-2)固定连接,末端与接插密封圈(2-4)和限位档卡(2-5)活动连接,其管壁内侧设置筒状活塞(2-11)和活塞底托(2-13)并灌入油脂浮塞(2-3),所述活塞底托(2-13)通过连线悬挂于筒状活塞(2-11)下端;所述笔头组件及卡管(2-7)设置渗墨管(2-16)、蓄墨海绵块(2-17)、润墨毛刷(2-6)、旋珠卡板a(2-18)、旋珠卡板b(2-19)和润墨旋珠(1-5);所述渗墨管(2-16)上端固定连接圆孔弹性板(2-15),下端固定连接旋珠卡板a(2-18),通过中心圆孔并经蓄墨海绵块(2-17)向下渗透油墨,再通过润墨毛刷(2-6)与润墨旋珠(1-5)活动连接;所述旋珠卡板a(2-18)、旋珠卡板b(2-19)正中设置圆形珠孔;所述润墨旋珠(1-5)处于旋珠卡板a(2-18)与旋珠卡板b(2-19)之间,与旋珠卡板a(2-18)和旋珠卡板b(2-19)设置的圆形珠孔内径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其特征是:所述下推插杆(2-8)长度短于下插孔(2-9)至抽吸油墨管(2-1)末端管口的长度,向下推压下推插杆(2-8),其头部抵近笔杆组件及顶塞(1-1)设置的下插孔(2-9)的进口时,抽吸油墨管(2-1)内筒状活塞筒状活塞(2-11)、活塞底托(2-13)和油脂浮塞(2-3)位移至抽吸油墨管(2-1)末端,但油脂浮塞(2-3)距离抽吸油墨管(2-1)管口仍有一定的保留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其特征是:所述抽吸油墨管(2-1)内侧设置活塞档卡(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其特征是:所述笔头组件及卡管(2-7)与旋珠卡板a(2-18)和旋珠卡板b(2-19)固定连接,并通过内牙螺纹与渗墨管(2-16)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其特征是:所述润墨旋珠(1-5)球体直径大于旋珠卡板a(2-18)和旋珠卡板b(2-19)的卡孔内径,润墨旋珠(1-5)的球体上下四分之一处的切面与旋珠卡板a(2-18)和旋珠卡板b(2-19)的卡孔内径活动连接,书写实施中,润墨旋珠(1-5)可任意方向无限制旋转,并在旋转中通过与润墨毛刷(2-6)连续不断接触,蹭蘸油墨,完成书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其特征是:所述弹性蓄墨圈(2-14)、蓄墨海绵块(2-17)采用弹力适中的特制材料,能够充分吸收渗透蓄积粘度适中的中性油墨。
CN201620774902.5U 2016-07-22 2016-07-22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0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4902.5U CN206170935U (zh) 2016-07-22 2016-07-22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74902.5U CN206170935U (zh) 2016-07-22 2016-07-22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70935U true CN206170935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74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7490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70935U (zh) 2016-07-22 2016-07-22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709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6310U (zh) 水彩笔
CN205387008U (zh) 免换芯圆环旋珠笔
CN206170935U (zh)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CN105620086A (zh) 双层珠孔板万向旋珠笔
CN106042719A (zh) 抽吸油墨管润墨旋珠笔
CN106915177A (zh) 一种可便捷添加墨水的中性笔笔芯
CN202463255U (zh) 瓶笔书写工具
CN205915847U (zh) 平旋挂架t形轮圈笔头
CN202669291U (zh) 一种书写笔
CN206297307U (zh) 一种可便捷添加墨水的中性笔笔芯
CN215590341U (zh) 一种中性笔头的改进结构
CN202896006U (zh) 自来墨毛笔
CN202480630U (zh) 多用钢笔
CN202439392U (zh) 随意笔
CN201189767Y (zh) 超细型顺滑笔头
CN204136619U (zh) 直液式教学书写笔
CN2868701Y (zh) 自带墨汁的毛笔
CN209666661U (zh) 多功能圆珠笔
CN206086065U (zh) 悬挂旋环轮珠笔头
CN203032263U (zh) 笔筒
CN202463251U (zh) 一种新式中性笔
CN102371815A (zh) 一种双头水笔
CN201863548U (zh) 钢笔式毛笔
CN201165116Y (zh) 双头中性笔
CN201833694U (zh) 一种新型墨水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