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5984U - 滑动式扣具 - Google Patents

滑动式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65984U
CN206165984U CN201621073843.5U CN201621073843U CN206165984U CN 206165984 U CN206165984 U CN 206165984U CN 201621073843 U CN201621073843 U CN 201621073843U CN 206165984 U CN206165984 U CN 206165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perforation
press
press elemen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738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勋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Nifco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filed Critical Taiwan Industrial Fasten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6210738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65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65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65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滑动式扣具,于母扣基座内部的通道两个侧壁面朝外贯设有相对型式的两个穿孔,且其中一穿孔内定位有按压元件,而另一穿孔内则定位有抵持元件,再于按压元件与抵持元件间撑抵有弹性元件,而该按压元件底面处为沿着通道方向所剖设的穿槽一侧壁面处形成有第一卡齿,再于穿槽两侧处分别形成有外露于穿孔处的按压部及供按压部连动侧向抵压于弹性元件上的推移部,便可将公扣的基部一侧所朝外延伸的齿条穿入至通道内且位于穿槽中,并由弹性元件弹性撑抵于按压元件使其第一卡齿啮合于齿条侧边处的第二卡齿上呈一定位,即可通过按压按压元件来进行在齿条上作滑动位移动作,以调整结合物开口呈现束紧或松开状态,进而达到便于单手操作的效果。

Description

滑动式扣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式扣具,尤其涉及母扣的通道两侧边分别设有穿孔,并于两个穿孔内分别定位有按压元件及抵持元件,而按压元件及抵持元件间抵持有弹性元件,且公扣的齿条为穿入至通道内与按压元件相互啮合,以达到方便按压、便于单手操作及更具实用性效果。
背景技术
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则有不同的扣合方式,并可同时分别应用于衣物、鞋子或袋子上,而扣具通常是利用绳索来穿设于其内,并将绳索两端的头部穿出后,即可利用一扣具为由绳索一端的头部外径套入,使扣具沿绳索外径表面移动,用以方便调整衣物、鞋子或袋子等的开口大小使用。
再者,一般衣物(如外套、运动服、手套、雨衣等)为了方便于穿着或调节袖口大小,大都会利用一粘扣带(通称为魔术贴)车缝于袖口处,以防止外部强风或雨水由袖口处进入衣物内,且因两片尼龙带上为分别编织有多个小勾环及绒毛小环孔,当两片尼龙粘贴时,便可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具有耐用、容易拉开、质轻、可轻洗等优点,并在使用者在雪地或寒冷潮湿的天候环境下配戴保暖手套或防滑手套时,也可方便直接拉扯于粘扣带来调整其松紧度而不需将手套脱下,以有效防止手部外露造成冻伤的情况发生,所以,粘扣带被广泛应用于特殊需求或使用环境来取代一般按式钮扣、扣钩、钮扣和绳索。
只是该常用粘扣带粘贴时,使用者当下只能凭着感觉拉动于常用粘扣带来调整其松紧度,无法确实得知是否已调整至适当松紧位置,而需要再次进行拉开作粘贴动作,并于经由多次的反复拉开、粘贴后,其绒毛小环孔容易被剥离而粘住在小勾环上,或是在小勾环上沾粘有衣物的棉絮或异物,因而影响整体粘贴效果,并造成常用粘扣带使用久了便会失去原有的粘扣性,若欲清除常用粘扣带上的绒毛、棉絮或异物等则需花费好一番功夫才能清理干净,且清理后粘扣性恢复的效果相当有限,使用没多久又逐渐失去原有的粘扣性,也有使用者将衣物送回成衣厂商或坊间车缝的工作室进行更换,并使常用粘扣带上的缝线去除后,便可将常用粘扣带换掉,再将新的粘扣带来车缝于衣物上,但此种更换粘扣带方式不仅相当的耗费工时与成本,其整体使用上方便性也将大打折扣,而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创作人有鉴于上述问题与缺点,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验及修改,设计出此种滑动式扣具的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该母扣内部的通道两个侧边处为剖设有贯通至通道内的两个穿孔,并于两个穿孔内分别定位有按压元件及抵持元件,且按压元件及抵持元件间弹性撑抵有弹性元件,再于按压元件底面处沿着通道方向所剖设的穿槽一侧壁面处形成有第一卡齿,而穿槽两侧处分别形成有外露于穿孔处的按压部及供按压部连动侧向抵压于弹性元件上的推移部,便可将公扣的基部一侧处所朝外延伸的齿条穿入至通道内且位于穿槽中,并由弹性元件弹性撑抵于按压元件使其第一卡齿啮合于齿条侧边处的第二卡齿上呈一定位,即可通过按压按压元件来将母扣于齿条上进行滑动位移动作,以调整结合物开口松紧度,进而达到便于单手操作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当使用者欲束紧结合物开口时,将母扣朝公扣的基部的方向移动,并由齿条的第二卡齿来推抵于穿槽的第一卡齿上,以连动推移部抵压于弹性元件上呈一弹性变形,而使第二卡齿越过第一卡齿,再通过弹性元件弹性撑抵使按压元件自动复位,同时第一卡齿便啮合于另一第二卡齿上,以结合物开口处变小而呈现束紧状态,并由母扣的按压元件配合公扣的齿条作多次活动卡持定位,让使用者调整时产生一定的段落手感,以确实得知已完成调整到位,同时改善有如粘扣带因多次反复拉开、粘贴后便会失去原有的粘扣性且不易清理所产生问题与缺点,以达到整体使用上更为方便且顺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欲松开结合物开口时,为先按压于母扣的按压元件上,以使按压元件的第一卡齿与齿条的第二卡齿形成分离状态,并向外拉动母扣于公扣的齿条上作滑动位移,再释放按压元件使第一卡齿再次啮合于齿条的第二卡齿上,由于滑动位移时,其按压元件的第一卡齿与齿条的第二卡齿为呈分离状态,以达到母扣于公扣上进行滑移的过程中并不会发出声响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该母扣基座的两个穿孔及公扣齿条的多个第二卡齿相对两个外侧壁面的啮合面为相对型式设计,且抵持元件及弹性元件换至另一穿孔中也可使用而无方向性使用限制,所以母扣的基座、抵持元件、弹性元件及公扣左右方向皆可共享,仅需开发一套模块便可同时使用,以降低整体制造成本,进而达到减少模具开发及保养、维修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母扣按压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母扣位移中的侧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母扣位移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母扣
11、基座
111、通道
112、穿孔
1121、开口
1122、导斜面
1123、卡持壁
113、第一定位部
1131、第一定位片
12、按压元件
121、穿槽
122、第一卡齿
1221、导引面
123、按压部
1231、扣合块
124、推移部
1241、定位柱
13、抵持元件
131、限位槽
132、定位块
133、抵压面
14、弹性元件
2、公扣
21、基部
211、第二定位部
2111、第二定位片
22、齿条
221、第二卡齿
2211、啮合面
222、导轨片
2221、挡块
3、结合物
31、对接面
32、调整带
4、车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现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2、3、4和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使用状态图及母扣按压前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母扣1及公扣2,其中:
该母扣1为包括基座11、按压元件12、抵持元件13及弹性元件14,其中该基座11内部为具有贯通通道111,并于通道111两个侧壁面朝外贯设有相对型式的两个穿孔112,且其中一穿孔112内定位有按压元件12,而另一穿孔112内则定位有抵持元件13,再于按压元件12与抵持元件13间弹性撑抵有弹性元件14,而该按压元件12底面处为沿着通道111方向剖设有对应于通道111处形成相连通的穿槽121,并于穿槽121一侧壁面处形成有第一卡齿122,且按压元件12位于穿槽121两侧处分别形成有外露于穿孔112处的按压部123及供按压部123连动侧向抵压于弹性元件14上的推移部124。
上述基座11的穿孔112位于开口1121两个侧壁面处向内形成有相对的导斜面1122,且穿孔112分别位于导斜面1122内侧并相邻于通道111处形成有卡持壁1123,而基座11相对于穿孔112另侧处设有第一定位部113,且第一定位部113具有从基座11一侧延伸的第一定位片1131;而该按压元件12的第一卡齿122一侧形成有倾斜的导引面1221,再于按压部123两侧相邻于穿槽121处设有供挡止于穿孔112的卡持壁1123呈一定位的扣合块1231,又按压元件12的推移部124上凸设有供弹性元件14套接的定位柱1241;另该抵持元件13一侧凹设有供弹性元件14一端抵持的限位槽131,并于限位槽131一侧凸设有供挡止于穿孔112的卡持壁1123呈一定位的多个定位块132,而抵持元件13相对于多个定位块132对侧表面形成有抵压面133。
该公扣2为具有基部21,并于基部21一侧设有具第二定位片2111的第二定位部211,而基部21相对于第二定位部211另侧处朝外延伸有具多个第二卡齿221的齿条22,且第二卡齿221相对两个外侧壁面形成有对称的啮合面2211,再于齿条22底部两侧处皆朝外形成有平整状的导轨片222,且导轨片222相对于基部21对侧末端底面处凸设有挡块2221。
当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先将公扣2的齿条22朝母扣1的通道111开口处穿入,其齿条22的第二卡齿221便会进入至按压元件12的穿槽121中,并由第二卡齿221的啮合面2211抵贴且推抵于第一卡齿122的导引面1221上,且可通过导轨片222位于通道111处作滑动位移,让使用者推动于公扣2上时可易于滑动且整体动作更为顺畅,而第一卡齿122受到第二卡齿221推抵的作用后便会连动推移部124沿着穿孔112内壁面处侧向抵压于弹性元件14上呈一弹性变形,且待第二卡齿221越过第一卡齿122,便可由弹性元件14弹性撑抵于按压元件12上自动复位,同时将第一卡齿122依序啮合于另一第二卡齿221上呈一定位,以完成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组装,此种母扣1与按压元件12两件式结构设计,即可利用弹性元件14弹性撑抵于按压元件12上来提高其啮合于公扣2的齿条22上的力量,且因齿条22穿入通道111内的方向与按压元件12啮合的方向形成垂直,可使公扣2整体的抗拉强度增加,更能有效防止公扣2受到外力拉动时所轻易造成齿条22脱出于母扣1的通道111外的情况发生,并具有公扣2固持牢靠、确实定位而不易松动或滑脱于母扣1外的效果,整体操作上更为方便且顺手。
请搭配参阅图4、5、6和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母扣按压前的侧视剖面图、母扣位移中的侧视剖面图及母扣位移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扣可应用于成衣、袋体(如背包、手提包或收纳袋等)、鞋体或其它结合物3上的开口处使用,而若以应用于成衣的袖口处并以左手作为说明时,该母扣1的按压元件12为依使用习惯上的考虑而定位于基座11远离结合物3开口一侧的穿孔112中,而抵持元件13则定位于相邻结合物3开口一侧的穿孔112中,即可将公扣2基部21第二定位部211一侧延伸的第二定位片2111利用车缝线4以车缝的方式车缝于结合物3开口外围处的对接面31上结合成为一体,并将母扣1基座11第一定位部113一侧延伸的第一定位片1131也利用车缝线4以车缝的方式车缝于调整带32上结合成为一体,上述仅为一种较佳的实施状态,且于实际应用时,也可由铆接、螺丝锁固、化学粘着剂、高周波热熔接或其它等效结合方式实施,但此种车缝方式具有可增加调节扣结合于结合物3上的便利性,并使母扣1及公扣2可完全服贴于结合物3表面上,整体的外表更为美观与平整,且于车缝后可达到结构稳定、定位确实以及缩短工时而降低成本的效用。
当使用者欲束紧结合物3开口时,先捏持母扣1表面,使其朝公扣2的基部21的方向移动,并由齿条22的第二卡齿221来推抵于穿槽121的第一卡齿122上,以连动推移部124沿着穿孔112内壁面处侧向抵压于弹性元件14上呈一弹性变形,而使第二卡齿221越过第一卡齿122,再通过弹性元件14弹性撑抵于按压元件12上自动复位,同时第一卡齿122便啮合于另一第二卡齿221上呈一定位,即可通过调整母扣1使结合物3开口处变小而呈现束紧状态,并由母扣1的按压元件12配合公扣2的齿条22作多次活动卡持定位,让使用者调整时产生一定的段落手感,以确实得知已完成调整到位,同时改善有如粘扣带因多次反复拉开、粘贴后便会失去原有的粘扣性且不易清理所产生的问题与缺点,整体使用上更为方便且顺手。
然而,当使用者欲松开结合物3开口时,仅需透两指来按压于母扣1按压元件12的按压部123与抵持元件13的抵压面133上,并连动推移部124往抵持元件13的限位槽131底面处移动,以使弹性元件14上呈一弹性压缩变形,便可将按压元件12的第一卡齿122与齿条22的第二卡齿221形成分离状态,即可供使用者再向外拉动于母扣1,使按压元件12的穿槽121沿着公扣2的齿条22作滑动位移的调整,且待母扣1调整至定位后,便可释放按压元件12且通过弹性元件14所具的弹性复位力来使第一卡齿122再次啮合于齿条22的第二卡齿221上呈一定位,让使用者可依各种用途及使用场所对齿条22作预定齿距的调整,以调整结合物3开口大小与松紧度,且公扣2可通过齿条22的导轨片222相对于基部21对侧末端底面处所凸设的挡块2221来防止母扣1于滑动位移的过程中脱离出公扣2的齿条22外部,此种旁开式滑动扣为结合旁开扣可方便使用者两指按压于母扣1的按压元件12上进行调节或解开公扣2的齿条22,以及滑动式扣具使齿条22穿入至母扣1的通道111内可易于滑动位移而便于单手操作,并配合按压元件12可增加整体抗拉强度的功能,且母扣1通过按压按压元件12来于公扣2的齿条22上进行滑移过程中并不会发出声响,进而提升其使用上的机能与效果,更具产品竞争力。
再请参阅图8、9和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侧视剖面图及使用状态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为应用于成衣袖口处并以右手作为说明,先将母扣1及公扣2以相对于左手相反方向结合于结合物3上,其因使用习惯上的考虑,所以需将母扣1的按压元件12定位于基座11远离结合物3开口一侧的穿孔112中,而抵持元件13则定位于相邻结合物3开口一侧的穿孔112中,但由于按压元件12的第一卡齿122需配合齿条22上的多个第二卡齿221作滑动位移,所以第一卡齿122的导引面1221需改设于对侧处,以配合第二卡齿221的啮合面2211作滑动,然而,因基座11的两个穿孔112及齿条22的多个第二卡齿221相对两个外侧壁面的啮合面2211为相对型式设计,且抵持元件13及弹性元件14换至另一穿孔112中也可使用而无方向性的使用限制,所以母扣1的基座11、抵持元件13、弹性元件14及公扣2左右方向皆可共享,即只需开发一套模块便可同时使用,以此大幅降低整体的制造成本,进而可达到减少模具开发及保养、维修成本的目的,更符合经济效益。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滑动式扣具在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实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为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

Claims (8)

1.一种滑动式扣具,包括母扣及公扣,其中:
该母扣为包括基座、按压元件、抵持元件及弹性元件,其中该基座内部具有贯通的通道,并于通道两个侧壁面朝外贯设有相对型式的两个穿孔,再于基座相对于穿孔另侧处设有结合于预设结合物开口外围处调整带上的第一定位部,且其中一穿孔内定位有按压元件,而另一穿孔内则定位有抵持元件,再于按压元件与抵持元件间弹性撑抵有弹性元件,而该按压元件底面处为沿着通道方向剖设有对应于通道处形成相连通的穿槽,并于穿槽一侧壁面处形成有第一卡齿,且按压元件位于穿槽两侧处分别形成有外露于穿孔处的按压部及供按压部连动侧向抵压于弹性元件上的推移部;
该公扣为具有基部,并于基部一侧设有供结合于预设结合物开口外围处对接面上的第二定位部,而基部相对于第二定位部另侧处朝外延伸有穿入至通道内且位于穿槽中的齿条,且齿条表面上设有形成有供第一卡齿啮合于其上或按压元件按压时与第一卡齿形成分离状态的多个第二卡齿,再于第二卡齿相对两个外侧壁面形成有对称的啮合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扣具,其中该基座的穿孔位于开口两个侧壁面处向内形成有相对的导斜面,且穿孔分别位于导斜面内侧并相邻于通道处形成有卡持壁,而该按压元件的按压部两侧相邻于穿槽处设有供挡止于卡持壁呈一定位的扣合块,且该抵持元件一侧凹设有供弹性元件一端抵持的限位槽,并于限位槽一侧凸设有供挡止于另一穿孔的卡持壁呈一定位的多个定位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式扣具,其中该母扣的抵持元件相对于多个定位块对侧表面形成有抵压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扣具,其中该基座的第一定位部为具有从基座一侧延伸的第一定位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扣具,其中该按压元件的第一卡齿一侧为形成有倾斜状且供抵贴于啮合面上的导引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式扣具,其中该按压元件的推移部上为凸设有供弹性元件套接的定位柱。
7.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滑动式扣具,其中该基部的第二定位部为具有从基部一侧延伸的第二定位片。
8.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滑动式扣具,其中该公扣的齿条底部两侧处皆朝外形成有于穿槽内作滑动位移的导轨片,且导轨片相对于基部对侧末端底面处凸设有挡块。
CN201621073843.5U 2016-09-23 2016-09-23 滑动式扣具 Active CN206165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3843.5U CN206165984U (zh) 2016-09-23 2016-09-23 滑动式扣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73843.5U CN206165984U (zh) 2016-09-23 2016-09-23 滑动式扣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65984U true CN206165984U (zh) 2017-05-17

Family

ID=5867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73843.5U Active CN206165984U (zh) 2016-09-23 2016-09-23 滑动式扣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6598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8083A (zh) * 2017-07-27 2017-11-0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调用窗户安装板
CN107692417A (zh) * 2017-09-30 2018-02-16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表扣和手表
CN110974659A (zh) * 2019-11-25 2020-04-10 黎雷 一种肺炎治疗仪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8083A (zh) * 2017-07-27 2017-11-0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调用窗户安装板
CN107328083B (zh) * 2017-07-27 2022-12-13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调用窗户安装板
CN107692417A (zh) * 2017-09-30 2018-02-16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表扣和手表
CN107692417B (zh) * 2017-09-30 2023-11-07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表扣和手表
CN110974659A (zh) * 2019-11-25 2020-04-10 黎雷 一种肺炎治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65984U (zh) 滑动式扣具
US11744333B2 (en) Segmented attachment device
JP3084683U (ja)
TW200608914A (en) A slide fastener
CN201045910Y (zh) 附有双面钮扣的拉链头结构
US11284678B2 (en) Ratchet belt system having interchangeable faceplates and method therefor
CN205432403U (zh) 绳眼绳带扣
TWM582781U (zh) 滑動式扣具
JP3245848U (ja)
CN202774503U (zh) 调节扣
CN202048139U (zh) 绳带钩扣
US20160286882A1 (en) Boonie hat having selectively fastenable brim
CN2137884Y (zh) 休闲运动鞋扣件
CN210611224U (zh) 扣具
JP3913711B2 (ja) ウエストサイズの調節具
CN205492826U (zh) 一种防卡拉链头
CN201219608Y (zh) 挂扣钥匙包
CN109091186B (zh) 皮肤吻合器
CN2358711Y (zh) 组合式帽子结构
KR101227263B1 (ko) 굳은살 예방밴드
CN206005976U (zh) 可组装成短背心或长背心的内衣结构
CN2272678Y (zh) 手表配挂带
CN206303289U (zh) 一种鞋子
CN205624511U (zh) 一种脚背镂空裤袜
USD502428S1 (en) Cover member for slide fasten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