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61408U - 一种线虫分离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虫分离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161408U CN206161408U CN201621131670.8U CN201621131670U CN206161408U CN 206161408 U CN206161408 U CN 206161408U CN 201621131670 U CN201621131670 U CN 201621131670U CN 206161408 U CN206161408 U CN 2061614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tank
- auxiliary water
- auxiliary
- main
-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41000244206 Nematoda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包括主水槽和至少一个辅助水槽,所述主水槽的下端开设有主出水口,每个所述辅助水槽的下端均开设有辅助出水口,所述主水槽和至少一个所述辅助水槽依次串联连接,其中所述主水槽位于首端,且位于末端的所述辅助水槽的辅助出水口连接有漏斗,所述主水槽和每个所述辅助水槽上均固定有水平的钢丝网,所述钢丝网将所述主水槽上下划分为土壤空间和初滤空间,所述钢丝网将所述辅助水槽上下划分为待滤空间和过滤空间,每个所述钢丝网的上侧均覆盖有一层滤纸。能够有效的提高线虫溶液的洁净度,并提高线虫的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虫分离设备,主要应用于对土壤内的线虫分离。
背景技术
世界上用于土壤自由生活类线虫的分离装置主要是依靠贝尔曼漏斗在操作室内直接进行,而分离得到的线虫溶液较为浑浊,会影响对线虫的观察,此外现有的方法分离线虫的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虫分离设备,能够有效的提高线虫溶液的洁净度,并提高线虫的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包括主水槽和至少一个辅助水槽,所述主水槽的下端开设有主出水口,每个所述辅助水槽的下端均开设有辅助出水口,所述主水槽和至少一个所述辅助水槽依次串联连接,其中所述主水槽位于首端,且位于末端的所述辅助水槽的辅助出水口连接有漏斗,所述主出水口与下一个所述辅助水槽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上一个所述辅助水槽的辅助出水口与下一个所述辅助水槽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主水槽和每个所述辅助水槽上均固定有水平的钢丝网,所述钢丝网将所述主水槽上下划分为土壤空间和初滤空间,所述钢丝网将所述辅助水槽上下划分为待滤空间和过滤空间,每个所述钢丝网的上侧均覆盖有一层滤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辅助水槽的数量为2个。
优选的,所述主水槽和至少一个所述辅助水槽上下设置,且所述主水槽位于最上方,上游的辅助水槽位于下游的辅助水槽的上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管道为软管,每个所述软管上均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相应的软管的通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阀门为夹子或流量调节器,所述漏斗的末端也连接有夹子或流量调节器。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自由端均伸至相应的辅助水槽的待滤空间内,且所述软管的自由端均与相应的滤纸抵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初滤空间和所述过滤空间的高度为1-5c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水槽下端的主出水口的数量为3个,且每个所述主出水口均通过一个所述管道与下一个所述辅助水槽连通,除了末端的辅助水槽,其他的辅助水槽的下端均开设有3个辅助出水口,且每个所述辅助出水口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管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位于末端的所述辅助水槽与所述漏斗为一体共同组成漏斗水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个主水槽和至少一个辅助水槽的设置,在实际应用时,土壤位于主水槽内的土壤空间内,向主水槽内加水,水渗过土壤,并通过滤纸进入到初滤空间内,由于线虫具有趋水性的特点,线虫便会跟随水分进入到初滤空间内,从而实现了线虫与土壤的分离,而此时初滤空间内必然也混有一定的土壤,造成溶液的浑浊,因而此时将初滤空间内的溶液依次导入到辅助水槽内,对溶液进行多次过滤,过滤出溶液中的土壤,便于后期对溶液中线虫的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水槽;2、第一辅助水槽;3、第二辅助水槽;4、漏斗;5、管道;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包括主水槽1和辅助水槽,辅助水槽的数量为1-3个(优选2个),主水槽1的下端开设有主出水口,辅助水槽的下端开设有辅助出水口,辅助水槽的数量以2个为例,2个辅助水槽分别为第一辅助水槽2和第二辅助水槽3,主水槽1的主出水口连接有管道5,管道5的自由端与第一辅助水槽2连通,第一辅助水槽2的辅助出水口通过管道5与第二辅助水槽3连通;
主水槽1和每个辅助水槽内均固定有水平的钢丝网,钢丝网将主水槽1上下划分为土壤空间和初滤空间,钢丝网将相应的辅助水槽上下划分为待滤空间和过滤空间,每个钢丝网上均覆盖有一层滤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土壤平铺在主水槽1内,具体而言平铺在主水槽1的滤纸上,由于滤纸放置在钢丝网上,因而土壤的重力实际作用在钢丝网上,依靠钢丝网托住滤纸和土壤,向主水槽1内加水,水进入到土壤内,土壤内的线虫随着水分向下渗透,经过滤纸进入到初滤空间内,而进入到初滤空间内混有一定的土壤,造成溶液的浑浊,再将初滤空间内的溶液通过管道5导入到第一辅助水槽2内,溶液从待滤空间进入到过滤空间内,通过滤纸对溶液进行进一次过滤,进而将溶液中的土壤滤出,能够提高溶液的洁净度,再通过第二辅助水槽3进行过滤,最终得到洁净度较高的溶液,从而方便观察溶液内的线虫。
主水槽1和两个辅助水槽上下设置,也就是从上到下依次为主水槽1、第一辅助水槽2和第二辅助水槽3,这样溶液在其重力的作用下便可自行的从主水槽1经过第一辅助水槽2、第二辅助水槽3,最终进入到漏斗4中,无需额外提供动力。
发明人考虑到,为了保证能够充分的将土壤中的线虫充分收集起来,还作以下改进。
管道5均采用软管,每个软管上均安装有阀门6,用以控制相应软管的通断。
具体的讲就是,初始阶段将主水槽1与第一辅助水槽2之间的软管上的阀门6关闭,水进入到主水槽1内便会储存到初滤空间内,直至水正好到达注水槽的滤纸处,停止加水,保持一段时间(通常为12h),为土壤内的线虫提供充足的时间进入到初滤空间内。
时间完毕后,打开主水槽1与第一辅助水槽2之间的阀门6,初滤空间的溶液便会进入到第一辅助水槽2内,此时第一辅助水槽2与第二辅助水槽3之间的软管上的阀门6处于关闭状态,溶液经过第二辅助水槽3内的滤纸进行过滤,静置一段时间(通常为12h),再打开第一辅助水槽2与第二辅助水槽3之间的阀门6,第一辅助水槽2内的溶液进入到第二辅助水槽3内,进行过滤后直接进入到漏斗4内,此时漏斗4内的溶液就为得到的较为洁净的溶液,并且能够保证溶液内线虫的充足。
所述阀门6为夹子或流量调节器,所述漏斗4的末端也连接有夹子或流量调节器。软管的成本较低,其次软管通常为透明材质,便于直接观察软管内的溶液,流量调节器为点滴所用的流量调节器,为现有技术,其具体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采用流量调节器,方便调节软管内溶液的流速,防止溶液流速过快而冲破滤纸,确保效果。
所述软管的自由端均伸至相应的辅助水槽的待滤空间内,且所述软管的自由端均与相应的滤纸抵触。可防止溶液对滤纸的冲击,保证滤纸的正常使用。
所述主水槽1下端的主出水口的数量为3个,且每个所述主出水口均通过一个所述管道5与下一个所述辅助水槽连通(第一辅助水槽2),除了末端的辅助水槽(第二辅助水槽3),其他的辅助水槽(第一辅助水槽2)的下端均开设有3个辅助出水口,且每个所述辅助出水口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管道5。
溶液流出时可同时经过多个管道5流出,增大流速,缩短时间。
第二辅助水槽3与漏斗4为一体共同组成漏斗水槽,这样就省略了第二辅助水槽3开辅助出水口的麻烦,结构更为简单。
所述初滤空间和所述过滤空间的高度为1-5cm。
Claims (9)
1.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水槽和至少一个辅助水槽,所述主水槽的下端开设有主出水口,每个所述辅助水槽的下端均开设有辅助出水口,所述主水槽和至少一个所述辅助水槽依次串联连接,其中所述主水槽位于首端,且位于末端的所述辅助水槽的辅助出水口连接有漏斗,所述主出水口与下一个所述辅助水槽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上一个所述辅助水槽的辅助出水口与下一个所述辅助水槽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主水槽和每个所述辅助水槽上均固定有水平的钢丝网,所述钢丝网将所述主水槽上下划分为土壤空间和初滤空间,所述钢丝网将所述辅助水槽上下划分为待滤空间和过滤空间,每个所述钢丝网的上侧均覆盖有一层滤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水槽的数量为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槽和至少一个所述辅助水槽上下设置,且所述主水槽位于最上方,上游的辅助水槽位于下游的辅助水槽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软管,每个所述软管上均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相应的软管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夹子或流量调节器,所述漏斗的末端也连接有夹子或流量调节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自由端均伸至相应的辅助水槽的待滤空间内,且所述软管的自由端均与相应的滤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空间和所述过滤空间的高度为1-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槽下端的主出水口的数量为3个,且每个所述主出水口均通过一个所述管道与下一个所述辅助水槽连通,除了末端的辅助水槽,其他的辅助水槽的下端均开设有3个辅助出水口,且每个所述辅助出水口均连接有一个所述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线虫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末端的所述辅助水槽与所述漏斗为一体共同组成漏斗水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31670.8U CN206161408U (zh) | 2016-10-17 | 2016-10-17 | 一种线虫分离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31670.8U CN206161408U (zh) | 2016-10-17 | 2016-10-17 | 一种线虫分离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161408U true CN206161408U (zh) | 2017-05-10 |
Family
ID=58654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3167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61408U (zh) | 2016-10-17 | 2016-10-17 | 一种线虫分离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16140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99282A (zh) * | 2017-11-29 | 2018-05-08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一种植物组织中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分离方法 |
CN110068494A (zh) * | 2019-04-28 | 2019-07-30 | 石河子大学 | 一组土壤线虫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 |
-
2016
- 2016-10-17 CN CN201621131670.8U patent/CN2061614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99282A (zh) * | 2017-11-29 | 2018-05-08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一种植物组织中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分离方法 |
CN110068494A (zh) * | 2019-04-28 | 2019-07-30 | 石河子大学 | 一组土壤线虫提取装置及提取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61408U (zh) | 一种线虫分离设备 | |
CN103931468A (zh) | 一种新型储水发电的灌溉装置 | |
CN204031890U (zh) | 菌棒注水机 | |
CN207297073U (zh) | 一种用于矿井的通风降尘装置 | |
CN202435976U (zh) | 一种水体过滤器 | |
CN205492162U (zh) | 一种繁养小丑鱼的设备 | |
CN201826184U (zh) | 新型电熨斗 | |
CN106105837A (zh) | 一种节水植物盆 | |
CN103061403B (zh) | 一种雨水分离调蓄系统 | |
CN203139706U (zh) | 一种胶囊压缩侧向流纤维束过滤装置 | |
CN105217183A (zh) | 一种储油罐的沉淀物清理结构 | |
CN203170112U (zh) | 一种多级过滤器 | |
CN106015710B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连接阀 | |
CN204932983U (zh) | 一种虹吸过滤设备 | |
CN204000802U (zh) | 一种水利管道 | |
CN206895521U (zh) | 一种羊舍供水机构 | |
CN207928787U (zh) | 浅层介质过滤器 | |
CN208613159U (zh) | 一种用于自动补液或清洗的集成管路系统 | |
CN208184833U (zh) | 一种拖拉机散热器 | |
CN205925181U (zh) | 组合式差压型自动连续过滤装置 | |
CN207606039U (zh) | 一种节水型农业大棚清洗装置 | |
CN205360682U (zh) | 一种可持续分离的油水分离装置 | |
CN205378638U (zh) | 分流式灌溉试验装置 | |
CN207877914U (zh) | 一种金刚线生产设备的循环水箱 | |
CN103734075A (zh) | 一种水产养殖用池塘的进排水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