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8376U - 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8376U
CN206158376U CN201621198386.2U CN201621198386U CN206158376U CN 206158376 U CN206158376 U CN 206158376U CN 201621198386 U CN201621198386 U CN 201621198386U CN 206158376 U CN206158376 U CN 206158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nnecting rod
stub
drive
i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83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亮
张涛
付旭东
刘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UCHUANGWEIL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nail Housekeep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nail Housekeep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nail Housekeep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983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8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8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83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器、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主销、触发轮和副销,所述锁芯装置还包括开关I、开关II和开关III,所述开关I、开关II和开关III均位于驱动组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结构改进的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能够有效实现实时反馈门锁状态的功能,从而使门锁主人在自己开锁或关锁过程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确定门锁的四种状态,提高门锁的安全性,避免出现门未锁严的状况。

Description

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防盗门的安全性越来越低,传统的机械防盗门因为留有锁孔,很容易被不法分子进行开锁。同时带有锁孔的门锁需要住户随时带着钥匙,一旦丢失则无法进门。另外对于门锁主人而言也很难确定在自己开关门时门锁的实际状态——已经关闭还是尚在打开之中,其安全性不高。而现有的电子防盗门,基本更多的将研究重点放在加密方式上,却很少关注门锁本身的开关状态,从而不能给门锁主人一个直观的门锁开关状态,造成有些人主观认为门锁已关,实际上门锁尚在打开状态,造成不法人员可以轻松进入房间,给房间主人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由此可见,能否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针对智能门锁的锁芯装置做出进一步改进,以增加房屋住户监控门锁状态的功能,有效避免房屋住户在锁门时未锁严的状况,提高门锁使用安全性,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能够向房屋住户提供门锁的全开、全关、未关严和开门失败的四种状态,防止房屋住户在锁门时存在未锁严的情况,以提高门锁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锁芯装置,包括壳体和依次连接在壳体上的控制器、电机和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主销、触发轮和副销,所述锁芯装置还包括开关I、开关II和开关III,所述开关I、开关II和开关III均与壳体连接且均位于驱动组件上;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分别驱动主销、触发轮和副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同时分别触发开关I发送主销在伸出位置的信号或在回收位置的信号至控制器、触发开关II发送触发轮在伸出位置的信号或在回收位置的信号至控制器、触发开关III发送副销在伸出位置的信号或在回收位置的信号至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根据开关I、开关II和开关III发送的信号生成门锁状态信号,并将门锁状态信号输出。
本实用新型锁芯装置,通过设置三个开关,实时监控主销、触发轮和副销的位置状态,以判断门锁状态,反馈信息准确,结构设计合理,有效解决的人们在锁门时存在门未所严的状况而不自知。
当主销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使开关I发送A信号至控制器,当主销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使开关I发送B信号至控制器;
当所述触发轮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I使开关II发送A信号至控制器,当所述触发轮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I使开关II发送B信号至控制器;
当所述副销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II使开关III发送A信号至控制器,当所述副销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II使开关III发送B信号至控制器;
所述门锁状态信号包括门开信号、门关信号、门未关严信号和开门失败信号;
当控制器接接收到开关I发送的A信号、开关II发送的B信号和开关III发送的A信号时,则控制器生成门锁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开关I发送的B信号、开关II发送的A信号和开关III发送的B信号时,则控制器生成门开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开关I发送的A信号、开关II发送的A信号和开关III发送的A信号时,则控制器生成门未关严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开关I发送的B信号、开关II发送的B信号和开关III发送的B信号时,则控制器生成开门失败信号。
通过合理设计收发信号关系,建立合理状态代码,通过开关I、开关II和开关III发送的信号来准确获取门锁状态,并告知使用者。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组件和主销连接板,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主销固定连接在主销连接板上,所述开关I位于主销连接板上,所述主销固定板在传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带动主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所述传动组件驱动触发轮和副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驱动连接板、连杆组件、触发轮传动机构和副销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连接板分别与电机、连杆组件和主销连接板连接,所述驱动连接板在电机的作用下沿丝杆模组运动同时驱动主销连接板和主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所述触发轮传动机构通过连杆组件与副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连接板通过连杆组件使触发轮传动机构和副销传动机构分别驱动触发轮和副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所述开关II位于触发轮传动机构上,所述开关III位于副销传动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各部件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准确驱动主销、触发轮和副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的同时,能够合理设置开关I、开关II和开关III的合理位置,以实现门锁状态的准确监控。
进一步的,所述主销连接板设置有条形通孔I,所述开关I的触发件位于所述条形通孔I内且位于条形通孔I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轮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触发轮推杆、开关II拨杆和触发轮,所述连杆组件一端与触发轮推杆连接,所述触发轮推动杆与开关II拨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所述副销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副销推板和副销,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副销推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II拔杆上设置条形通孔II,所述开关II的触发件位于所述条形通孔II内且位于条形通孔II的一端;所述副销推板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开关III的触发件位于所述弧形槽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杆I、连杆II和连杆III,所述连杆I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滑槽I,所述连杆II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直滑槽I上,所述连杆I的另一端与触发轮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III的一端分别与连杆II和副销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连杆II与连杆III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
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各连接部件和驱动方式设计巧妙合理,在进行开门和关门时,能够准确驱动主销、触发轮和副销运动至相应位置,来实现开门和关门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丝杆模组与驱动连接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连接板上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杆III位于限位件的运动行程上,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限位件I和限位件II,所述限位板位于限位件I和限位件II之间,当所述主销由伸出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时,所述限位板与限位件I相接触,同时与连杆III相接触,限位件驱动连杆III逆时针转动,连杆III驱动连杆II顺时针转动,使扭力弹簧张开,连杆III驱动副销位于回收位置,连杆II驱动触发轮位于伸出位置;当所述主销由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时,所述限位板与限位件II相接触同时与连杆III相分离,扭力弹簧回位,连杆III顺时针转动,连杆II逆时针转动,使连杆II驱动触发轮位于回收位置,连杆III驱动副销位于伸出位置;
所述驱动连接板上设置有竖直滑槽II,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竖直滑槽II内。
通过限位件的设置,能够使本实用新型锁芯装置有效实现各驱动组件的准确驱动,准确驱动主销、触发轮和副销驱动至适当位置。
一种门锁,包括壳体和锁芯装置,锁芯装置为上述的锁芯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结构改进的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能够有效实现实时反馈门锁状态的功能,从而使门锁主人在自己开锁或关锁过程中可以一目了然的确定门锁的四种状态,提高门锁的安全性,避免出现门未锁严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锁芯装置在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锁芯装置在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控制器;2、电机;3、主销;4、触发轮;5、副销;6、开关I;7、开关II;8、开关III;9、主销连接板;10、驱动连接板;11、条形通孔I;12、触发轮推杆;13、开关II拨杆;14、弹簧;15、副销推板;16、条形通孔II;17、弧形槽;18、连杆I;19、连杆II;20、连杆III;21、竖直滑槽I;22、扭力弹簧;23、限位板;24、限位件I;25、限位件II;26、竖直滑槽II;27、滑块;28、丝杆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锁芯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和依次连接在壳体上的控制器1、电机2和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主销3、触发轮4和副销5,所述锁芯装置还包括开关I6、开关II7和开关III8,所述开关I、开关II和开关III均与壳体连接且均位于驱动组件上;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分别驱动主销、触发轮和副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同时分别触发开关I发送主销在伸出位置的信号或在回收位置的信号至控制器、触发开关II发送触发轮在伸出位置的信号或在回收位置的信号至控制器、触发开关III发送副销在伸出位置的信号或在回收位置的信号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开关I、开关II和开关III发送的信号生成门锁状态信号,并将门锁状态信号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当主销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使开关I发送A信号至控制器,当主销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使开关I发送B信号至控制器;
当所述触发轮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I使开关II发送A信号至控制器,当所述触发轮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I使开关II发送B信号至控制器;
当所述副销位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II使开关III发送A信号至控制器,当所述副销位于回收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触发开关III使开关III发送B信号至控制器;
所述门锁状态信号包括门开信号、门关信号、门未关严信号和开门失败信号;
当控制器接接收到开关I发送的A信号、开关II发送的B信号和开关III发送的A信号时,则控制器生成门锁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开关I发送的B信号、开关II发送的A信号和开关III发送的B信号时,则控制器生成门开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开关I发送的A信号、开关II发送的A信号和开关III发送的A信号时,则控制器生成门未关严信号;当控制器接收到开关I发送的B信号、开关II发送的B信号和开关III发送的B信号时,则控制器生成开门失败信号。
例如所述信号A可以为高频信号0,则信号B为低频信号1,具体如表1所示,或者所述信号A可以为低频信号1,则信号B为高频信号0,具体如表2所示。
表1状态代码表
表2状态代码表
分别对应表1状态代码表的门锁状态信号见表3所示,对应表2状态代码表的门锁状态信号见表4所示。
表3对应表1状态代码表的门锁状态信号
表4对应表2状态代码表的门锁状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组件和主销连接板9,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主销固定连接在主销连接板上,所述开关I位于主销连接板上,所述主销固定板在传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带动主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所述传动组件驱动触发轮和副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驱动连接板10、连杆组件、触发轮传动机构和副销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连接板分别与电机、连杆组件和主销连接板连接,所述驱动连接板在电机的作用下沿丝杆模组运动同时驱动主销连接板和主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所述触发轮传动机构通过连杆组件与副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连接板通过连杆组件使触发轮传动机构和副销传动机构分别驱动触发轮和副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当锁芯由开锁状态变为锁定状态时,如图1所示,用户发送关门信息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关门信息驱动电机,所述电机带动驱动连接板向右运动,此时主销连接板在驱动连接板带动下向右运动,从而使主销伸出,同时驱动连接板撞击开关I,开关I发送信号A至控制器,此时在驱动连接板的作用下,进一步通过连杆组件驱动触发轮传动机构,在触发轮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使触发轮回收,同时撞击开关II,开关II发送信号B至控制器;通过连杆组件驱动副销传动机构,在副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使副销伸出,副销传动机构撞击开关III,开关III发送信号A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同时接收到了开关I发送的信号A、开关II发送的信号B和开关III发送的信号A,这控制器生成门锁信号,并将门锁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如果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为开关I发送的信号A、开关II发送的信号A和开关III发送的信号A,则控制器生成门未关严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
当锁芯由锁定状态变为开锁状态时,如图2所示,用户发送开门信息至控制,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开门信息驱动电机,所述电机带动驱动连接板向左运动,此时主销连接板在驱动连接板带动下向左运动,从而使主销回收,同时驱动连接板撞击开关I,开关I发送信号B至控制器,此时在驱动连接板的作用下,进一步通过连杆组件驱动触发轮传动机构,在触发轮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使触发轮伸出,同时撞击开关II,开关II发送信号A至控制器;通过连杆组件驱动副销传动机构,在副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使副销回收,副销传动机构撞击开关III,开关III发送信号B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同时接收到了开关I发送的信号B、开关II发送的信号A和开关III发送的信号B,这控制器生成门锁信号,并将门锁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如果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为开关I发送的信号B、开关II发送的信号B和开关III发送的信号B,则控制器生成门开失败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开关II位于触发轮传动机构上,所述开关III位于副销传动机构上。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主销连接板设置有条形通孔I11,所述开关I的触发件位于所述条形通孔I内且位于条形通孔I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触发轮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触发轮推杆12、开关II拨杆13和触发轮,所述连杆组件一端与触发轮推杆连接,所述触发轮推动杆与开关II拨杆之间通过弹簧14连接;
所述副销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副销推板15和副销,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副销推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开关II拔杆上设置条形通孔II16,所述开关II的触发件位于所述条形通孔II内且位于条形通孔II的一端;所述副销推板上设置有弧形槽17,所述开关III的触发件位于所述弧形槽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杆I18、连杆II19和连杆III20,所述连杆I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滑槽I21,所述连杆II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直滑槽I上,所述连杆I的另一端与触发轮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III的一端分别与连杆II和副销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连杆II与连杆III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22。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连接板上连接有限位板23,所述连杆III位于限位件的运动行程上,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限位件I24和限位件II25,所述限位板位于限位件I和限位件II之间,当所述主销由伸出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时,所述限位板与限位件I相接触,同时与连杆III相接触,限位件驱动连杆III逆时针转动,连杆III驱动连杆II顺时针转动,使扭力弹簧张开,连杆III驱动副销位于回收位置,连杆II驱动触发轮位于伸出位置;当所述主销由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时,所述限位板与限位件II相接触同时与连杆III相分离,扭力弹簧回位,连杆III顺时针转动,连杆II逆时针转动,使连杆II驱动触发轮位于回收位置,连杆III驱动副销位于伸出位置;
所述驱动连接板上设置有竖直滑槽II26,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滑块27,所述滑块位于竖直滑槽II内。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丝杆模组28与驱动连接板连接。
当锁芯由开锁状态变为锁定状态时,如图1所示,用户发送关门信息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关门信息驱动电机,电机驱动丝杠模组运动,丝杠模组带动驱动连接板向右运动;此时,主销连接板在驱动连接板带动下向右运动,从而使主销伸出,同时驱动连接板撞击开关I,发送信号A给控制器;限位板在驱动连接板带动下向右向下运动,限位板朝向远离连杆III的方向运动,使限位板与连杆III之间的作用力减小,此时,扭力弹簧释放能量,即扭力弹簧两脚回位,使连杆III顺时针运动,从而推动副销推板向右运动是副销运动到伸出位置,同时副销推板撞击开关III,开关III发送信号A至控制器;在扭力弹簧作用下,连杆III带动连杆III顺时针转动,连杆II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连杆I及触发轮推杆向左运动,带动触发轮运动至回收位置,同时触发轮推杆撞击开关II,发送信号B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同时接收到了开关I发送的信号A、开关II发送的信号B和开关III发送的信号A,这控制器生成门锁信号,并将门锁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如果控制器接收到的信号为开关I发送的信号A、开关II发送的信号A和开关III发送的信号A,则控制器生成门未关严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移动终端。
以上驱动组件在伸出位置至回收位置之间运动过程中带动相应开关运动,从而发出信号至控制器,从而监测到主销副销及触发轮是否运动到指定位置。
当锁芯由锁定状态变为开锁状态时,如图2所示,用户发送开门信息至控制,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开门信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运动带动丝杠模组及驱动连接板向左运动;此时,主销连接板在驱动连接板的带动下向左运动从而使主销运动至回收位置,主销连接板撞击开关I,开关I发送信号B至控制器;限位板在驱动连接板的带动下向左向上运动,此时限位板与连杆III相接触,从而推动连杆III逆时针运动,连杆III带动连杆副销推板向左运动使副销运动至回收位置,副销推板撞击开关III,开关III发送信号B至控制器;连杆III带动连杆II做顺时针运动从而推动连杆I机触发轮推杆向右运动使触发轮运动至伸出位置,触发轮推杆触发开关II,开关II发送信号A至控制器,同时扭力弹簧蓄能,即扭力弹簧两脚张开。此时开门动作完成。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锁,包括壳体和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锁芯装置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锁芯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锁芯装置,包括壳体和依次连接在壳体上的控制器(1)、电机(2)和驱动组件,以及与驱动组件连接的主销(3)、触发轮(4)和副销(5),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装置还包括开关I(6)、开关II(7)和开关III(8),所述开关I、开关II和开关III均与壳体连接且均位于驱动组件上;
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分别驱动主销、触发轮和副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同时分别触发开关I发送主销在伸出位置的信号或在回收位置的信号至控制器、触发开关II发送触发轮在伸出位置的信号或在回收位置的信号至控制器、触发开关III发送副销在伸出位置的信号或在回收位置的信号至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组件和主销连接板(9),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主销固定连接在主销连接板上,所述开关I位于主销连接板上,所述主销固定板在传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带动主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所述传动组件驱动触发轮和副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驱动连接板(10)、连杆组件、触发轮传动机构和副销传动机构,所述驱动连接板分别与电机、连杆组件和主销连接板连接,所述驱动连接板在电机的作用下沿丝杆模组运动同时驱动主销连接板和主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所述触发轮传动机构通过连杆组件与副销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连接板通过连杆组件使触发轮传动机构和副销传动机构分别驱动触发轮和副销在伸出位置和回收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所述开关II位于触发轮传动机构上,所述开关III位于副销传动机构上;所述主销连接板设置有条形通孔I(11),所述开关I的触发件位于所述条形通孔I内且位于条形通孔I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轮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触发轮推杆(12)、开关II拨杆(13)和触发轮, 所述连杆组件一端与触发轮推杆连接,所述触发轮推动杆与开关II拨杆之间通过弹簧(14)连接;
所述副销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副销推板(15)和副销,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副销推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II拔杆上设置条形通孔II(16),所述开关II的触发件位于所述条形通孔II内且位于条形通孔II的一端;所述副销推板上设置有弧形槽(17),所述开关III的触发件位于所述弧形槽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杆I(18)、连杆II(19)和连杆III(20),所述连杆I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滑槽I(21),所述连杆II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竖直滑槽I上,所述连杆I的另一端与触发轮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III的一端分别与连杆II和副销推板转动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上,所述连杆II与连杆III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连接板上连接有限位板(23),所述连杆III位于限位件的运动行程上,所述壳体上固定连接有限位件I(24)和限位件II(25),所述限位板位于限位件I和限位件II之间,当所述主销由伸出位置运动至回收位置时,所述限位板与限位件I相接触,同时与连杆III相接触,限位件驱动连杆III逆时针转动,连杆III驱动连杆II顺时针转动,使扭力弹簧张开,连杆III驱动副销位于回收位置,连杆II驱动触发轮位于伸出位置;当所述主销由回收位置运动至伸出位置时,所述限位板与限位件II相接触同时与连杆III相分离,扭力弹簧回位,连杆III顺时针转动,连杆II逆时针转动,使连杆II驱动触发轮位于回收位置,连杆III驱动副销位于伸出位置;
所述驱动连接板上设置有竖直滑槽II(26),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滑块(27),所述滑块位于竖直滑槽II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通过丝杆模组(28)与驱动连接板连接。
9.一种门锁,包括壳体和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锁芯装置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锁芯装置。
CN201621198386.2U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8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8386.2U CN206158376U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8386.2U CN206158376U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8376U true CN206158376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8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838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8376U (zh) 2016-11-04 2016-11-04 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83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7319A (zh) * 2016-11-04 2017-02-22 北京蜗牛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芯装置、含其的门锁状态检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7319A (zh) * 2016-11-04 2017-02-22 北京蜗牛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锁芯装置、含其的门锁状态检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0535U (zh) 一种tm卡智能锁
CN206530165U (zh) 一种电控锁
CN205143139U (zh) 一种新型宠物笼门
CN102923554A (zh) 一体式轿门锁门刀
CN206158376U (zh) 一种锁芯装置及含其的门锁
CN105715120A (zh) 一种智能锁体及含有该锁体的门锁系统
CN203430207U (zh) 一种遥控门禁系统
CN106437319A (zh) 一种锁芯装置、含其的门锁状态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2897753U (zh) 一体式轿门锁门刀
CN206385928U (zh) 一种自动遥控门锁
CN202299700U (zh) 一种判断锁体锁开状态的检测装置
CN205193931U (zh) 硬币回收钱箱的安全互锁机构
CN205577641U (zh) 一种智能锁体及含有该锁体的门锁系统
CN201053246Y (zh) 多方向自动锁闭的锁体
CN207116268U (zh) 一种柱上开关闭锁机构及柱上开关
CN203783269U (zh) 电子密码锁的电控锁栓控制装置
CN201367783Y (zh) 汽车手套箱锁
CN208267586U (zh) 一种智能枪弹柜联动互锁手柄离合机构
CN203230268U (zh) 高低压配电柜门禁锁
CN203296523U (zh) 对开门保险柜联动锁机构
CN203201300U (zh) 一种插芯锁的防撬结构
CN207620509U (zh) 一种带智能门锁开关的智能门后把手
CN201560638U (zh) 密码保险防盗门锁装置
CN201351407Y (zh) 应急锁加密联动电子密码锁
CN206376627U (zh) 一种四向开防盗锁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28

Address after: 100095 room 801, 1 building, 3 Haidian Avenu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810L-10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UCHUANGWEILA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floor 8, 402 building, 100 Bay Bay,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812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nail housekeeping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