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5228U -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 Google Patents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5228U
CN206155228U CN201621137662.4U CN201621137662U CN206155228U CN 206155228 U CN206155228 U CN 206155228U CN 201621137662 U CN201621137662 U CN 201621137662U CN 206155228 U CN206155228 U CN 206155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housing
self
cap
retur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376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月强
冯永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Guanghua Rongcha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Guanghua Rongch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Guanghua Rongcha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Guanghua Rongcha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376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5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5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522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包括拉线、壳体以及与所壳体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壳盖,拉线依次穿过壳体以及壳盖的顶部并与所述壳盖内部卡接,壳盖和壳体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壳体上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有转盘以及与转盘固接的旋钮,所壳体上还固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缠绕旋钮设置,所述转盘盘面上通过第二转动轴连接有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之间通过环绕固定在转盘上凸起的第三弹性件相连,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壳盖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均啮合设置的棘轮。本实用新型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能够实现自动回位。

Description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弹簧座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背景技术
空气弹簧座椅具有高度调节功能,通过设置不同的档位,旋转手柄,通过档位调节,对拉线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座椅高度的任意调节,每旋转一次手柄,座椅高度相对应的发生一次改变,多次旋转手柄,手柄的位置不同,会给使用的人员带来不便。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弹簧座椅的拉线手柄机构使用时多次旋转手柄,手柄的位置不同,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手柄自动回位,而不影响拉线长度的拉线手柄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以解决现有情况下,空气弹簧座椅具有高度调节功能,通过设置不同的档位,旋转手柄,通过档位调节,对拉线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座椅高度的任意调节,每旋转一次手柄,座椅高度相对应的发生一次改变,多次旋转手柄,手柄的位置不同,会给使用的人员带来不便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能够在拉线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使手柄实现自动回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包括拉线、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壳盖,所述拉线依次穿过壳体以及壳盖的顶部并与所述壳盖内部卡接,所述壳盖和壳体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
所述壳体上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有转盘以及与转盘固接的旋钮,所述壳体上还固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缠绕所述旋钮设置,所述转盘盘面上通过第二转动轴连接有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件为环绕固定在转盘上的凸起设置,所述壳体上还对称设置有能够限制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摆动范围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所述壳盖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均啮合设置的棘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固定在凸台底端的第一弹簧齿条以及底部和顶部分别与壳盖表面和第一弹簧齿条啮合设置的第二弹簧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固接在壳体上,其中间位置为缠绕旋钮多圈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力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片。
进一步地,所述壳盖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转动轴的第一通孔和以及用于与拉线卡接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转动轴的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以及壳盖均为圆盘形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以解决现有情况下,空气弹簧座椅具有高度调节功能,通过设置不同的档位,旋转手柄,通过档位调节,对拉线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座椅高度的任意调节,每旋转一次手柄,座椅高度相对应的发生一次改变,多次旋转手柄,手柄的位置不同,会给使用的人员带来不便的问题。调节座椅高度时,顺时针转动旋钮,带动转盘以及第一棘爪与第二棘爪共同转动,在第一限位块的作用下,第一棘爪底端向靠近转盘圆心的位置运动脱离棘轮上的齿状结构,第二棘爪带动棘轮以及壳体转动,壳体顺时针转动,拉线下调以带动档位变化,座椅高度发生改变,旋钮旋转时,带动缠绕在其上的扭力弹簧发生扭转,由于扭力弹簧中积蓄了弹性势能,当无外力作用在旋钮上时,扭力弹簧由于要恢复弹性形变,使旋钮回转,旋钮回转带动转盘以及第一棘爪与第二棘爪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一棘爪与棘轮上的齿状结构啮合,然而,由于第一弹簧齿条为固定设置,第二弹簧齿条与第一弹簧齿条和壳盖外表面啮合设置,壳盖在第一弹性件总体作用下,保持不动,第一棘爪与第二棘爪分别与棘轮啮合,拉线长度不动。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能够在拉线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使手柄实现自动回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的壳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 20-壳盖; 30-拉线;
40-第一转动轴; 50-第一弹性件;
51-第一弹簧齿条; 52-第二弹簧齿条;
11-凸台; 12-转盘; 13-第一限位块;
14-第二限位块; 15-旋钮; 16-第二弹性件;
17-第三通孔;
121-第二转动轴; 122-第一棘爪; 123-第二棘爪;
124-凸起; 125-第三弹性件;
21-棘轮; 22-第一通孔; 23-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的壳体1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于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的壳盖2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包括拉线30、壳体10以及与上述壳体10通过第一转动轴40转动连接的壳盖20,上述拉线30依次穿过壳体10以及壳盖20的顶部并与上述壳盖20内部卡接,上述壳盖20和壳体10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50;上述壳体10上通过第一转动轴40连接有转盘12以及与转盘12固接的旋钮15,上述壳体10上还固接有第二弹性件16,上述第二弹性件16为缠绕上述旋钮15设置,上述转盘12盘面上通过第二转动轴121连接有第一棘爪122和第二棘爪123,上述第一棘爪122和第二棘爪123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125相连,上述第三弹性件125为环绕固定在转盘12上的凸起124设置,上述壳体10上还对称设置有能够限制第一棘爪122和第二棘爪123摆动范围的第一限位块13和第二限位块14;上述壳盖20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棘爪122和第二棘爪123均啮合设置的棘轮21。由于转盘12为圆形,第一限位块13和第二限位块14以及第一棘爪122和第二棘爪123均以转盘12直径为中线对称设置在转盘12盘面上。
进一步地,上述壳体10顶端设置有凸台11。进一步地,上述凸台11与壳体10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弹性件50包括固定在凸台11底端的第一弹簧齿条51以及底部和顶部分别与壳盖20表面和第一弹簧齿条51啮合设置的第二弹簧齿条52。第一弹簧齿条51和第二弹簧齿条52的配合使用,以能够在旋钮15回转时,固定壳盖20,防止壳盖20回转,带动拉线30调节座椅高度的档位。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弹性件16两端固接在壳体10上,其中间位置为缠绕旋钮15多圈设置。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弹性件16为扭力弹簧。扭力弹簧是一种机械蓄力结构,通过对材质柔软、韧度较大的弹性材料的扭曲或旋转进行蓄力,使旋钮15具有一定的机械能以能够实现自动回位。
进一步地,上述第三弹性件125为弹簧片。弹簧片为常见弹簧,在此处的作用是防止第一棘爪122和第二棘爪123与棘轮21啮合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棘爪122和第二棘爪123脱离啮合运行的轨道。
进一步地,上述壳盖2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转动轴40的第一通孔22和以及用于与拉线30卡接的第二通孔23。进一步地,上述壳体1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转动轴40的第三通孔17。进一步地,上述壳体10以及壳盖20均为圆盘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流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以解决现有情况下,空气弹簧座椅具有高度调节功能,通过设置不同的档位,旋转手柄,通过档位调节,对拉线30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座椅高度的任意调节,每旋转一次手柄,座椅高度相对应的发生一次改变,多次旋转手柄,手柄的位置不同,会给使用的人员带来不便的问题。调节座椅高度时,顺时针转动旋钮15,带动转盘12以及第一棘爪122与第二棘爪123共同转动,在第一限位块13的作用下,第一棘爪122底端向靠近转盘12圆心的位置运动脱离棘轮21上的齿状结构,第二棘爪123带动棘轮21以及壳体10转动,壳体10顺时针转动,拉线30下调以带动档位变化,座椅高度发生改变,旋钮15旋转时,带动缠绕在其上的扭力弹簧发生扭转,由于扭力弹簧中积蓄了弹性势能,当无外力作用在旋钮15上时,扭力弹簧由于要恢复弹性形变,使旋钮15回转,旋钮15回转带动转盘12以及第一棘爪122与第二棘爪123逆时针转动,此时,第一棘爪122与棘轮21上的齿状结构啮合,然而,由于第一弹簧齿条51为固定设置,第二弹簧齿条52与第一弹簧齿条51和壳盖20外表面啮合设置,壳盖20在第一弹性件50总体作用下,保持不动,第一棘爪122与第二棘爪123分别与棘轮21啮合,拉线30长度不动。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能够在拉线30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使手柄实现自动回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线、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的壳盖,所述拉线依次穿过壳体以及壳盖的顶部并与所述壳盖内部卡接,所述壳盖和壳体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件;
所述壳体上通过第一转动轴连接有转盘以及与转盘固接的旋钮,所述壳体上还固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缠绕所述旋钮设置,所述转盘盘面上通过第二转动轴连接有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所述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之间通过第三弹性件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件为环绕固定在转盘上的凸起设置,所述壳体上还对称设置有能够限制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摆动范围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
所述壳盖内部设置有与第一棘爪和第二棘爪均啮合设置的棘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固定在凸台底端的第一弹簧齿条以及底部和顶部分别与壳盖表面和第一弹簧齿条啮合设置的第二弹簧齿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两端固接在壳体上,其中间位置为缠绕旋钮多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力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件为弹簧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转动轴的第一通孔和以及用于与拉线卡接的第二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转动轴的第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以及壳盖均为圆盘形结构。
CN201621137662.4U 2016-10-19 2016-10-19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55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7662.4U CN206155228U (zh) 2016-10-19 2016-10-19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37662.4U CN206155228U (zh) 2016-10-19 2016-10-19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5228U true CN206155228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3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37662.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55228U (zh) 2016-10-19 2016-10-19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522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265A (zh) * 2016-10-19 2017-05-10 河北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CN111742170A (zh) * 2018-02-22 2020-10-02 斯瓦戈洛克公司 具有流动调整机构的流动控制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265A (zh) * 2016-10-19 2017-05-10 河北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CN106627265B (zh) * 2016-10-19 2019-07-12 河北光华荣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CN111742170A (zh) * 2018-02-22 2020-10-02 斯瓦戈洛克公司 具有流动调整机构的流动控制装置
CN111742170B (zh) * 2018-02-22 2022-07-15 斯瓦戈洛克公司 具有流动调整机构的流动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62092B1 (en)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ith a planetary positio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for the blades
CN206155228U (zh)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CN106627265A (zh) 带自动回位功能的可调拉线手柄机构
CN106224185A (zh) 一种蓄能装置
CN103439872B (zh) 陀飞轮行星时钟机构
CN205956528U (zh) 一种带齿轮的阀门
CN102072293A (zh) 减速机构及其采用的传动装置
CN108471191B (zh) 一种低阻尼谐波减震电机
CN206694399U (zh) 转轴装置及显示器支架
US7643381B2 (en) One-movement balanced hands clock
CN206144724U (zh) 一种蓄能装置
CN207992697U (zh) 指针逆跳结构及钟表
CN207715688U (zh) 内置扭簧的圆柱齿轮
CN204790321U (zh) 手表时分针行星显示传动机构
CN201097132Y (zh) 三针塔钟机芯
CN203434923U (zh) 一种输电塔用自追踪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3399445U (zh) 一种数码发电机手柄的连接结构
CN207129130U (zh) 一种机臂限位结构
CN208443501U (zh) 一种便于更换弹簧的物理实验用弹簧测力计
CN205013208U (zh) 一种用于生物动能拖拉式发电系统的增速转子系统
CN106292242A (zh) 一种手表时分针行星显示传动机构
CN20765036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测试检验装置
CN20954374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变桨实训平台
CN108445729A (zh) 一种刻度指示系统、方法以及手表
CN215487497U (zh) 一种发条驱动的洁面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