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1308U - 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 - Google Patents

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1308U
CN206151308U CN201620722751.9U CN201620722751U CN206151308U CN 206151308 U CN206151308 U CN 206151308U CN 201620722751 U CN201620722751 U CN 201620722751U CN 206151308 U CN206151308 U CN 206151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
press section
spring coil
nu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27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Pione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Pione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Pione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Pione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227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1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1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13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其由连续且向外鼓起的弹簧丝绕成,弹簧圈底部开口端相对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按压部,所述弹簧丝压缩收叠时,各圈弹簧丝由内向外环绕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按压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所述按压部分别以能翻折并扣合在所述弹簧圈相对两侧外表面上的方式活动设置在所述弹簧圈上,使弹簧圈保持压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使至少一个按压部翻转扣合在弹簧圈的一面,至少一个按压部翻转扣合在弹簧圈的另一面,这样就能使弹簧圈保持压扁状态,无需借助其他辅助件,都能实现自收纳功能,收叠时占用空间较小。

Description

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桃剥壳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坚果开壳器。
背景技术
核桃,又称胡桃,羌桃,为胡桃科植物。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核桃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对人体有益,可强健大脑。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
核桃等上述坚果,其外壳坚硬,吃起来比较费事,目前大多使用夹子将核桃坚硬的外壳夹开,这样比较费力,实用性不强;即使夹开果壳,也很容易将果壳和果仁夹碎,要么果壳和果仁混杂在一起,要么果仁还会嵌在果壳里,很难从果壳里抠出果仁。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申请了一种坚果开壳器,包括弹簧圈、敲锤、提手、按压部和底座,弹簧圈连续的弹簧丝构成,弹簧圈的底部开口罩在底座上,且该开口端相对的弹簧圈两外侧分别设置按压部;敲锤的一端位于弹簧圈内,敲锤的另一端连接位于弹簧圈顶部外侧的提手,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凹陷形成容纳坚果的容置腔。
因此,有必要针对这种坚果开壳器,研发一种使用时能使果仁和果壳分离,不用收叠时既不占用空间又收纳便捷的弹簧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叠时不占用空间且收纳便捷的坚果开壳器的弹簧圈。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其由连续且向外鼓起的弹簧丝绕成,弹簧圈底部开口端相对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按压部,所述弹簧丝压缩收叠时,各圈弹簧丝由内向外环绕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按压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所述按压部分别以能翻折并扣合在所述弹簧圈相对两侧外表面上的方式活动设置在所述弹簧圈上,使弹簧圈保持压扁。
所述按压部为两个。
两个按压部相对设置在最外圈的所述弹簧丝上。
所述按压部翻折并扣合在所述弹簧圈上,且所述按压部的端部延伸至外圈的所述弹簧丝上。
以弹簧圈向外鼓起的一面为正面,至少一个所述按压部向该弹簧圈的正面翻折并扣合在所述弹簧圈的正面上,且所述按压部的端部延伸至外圈的所述弹簧丝上。
以弹簧圈向外鼓起的一面为正面,至少一个所述按压部向该弹簧圈的正面翻折并扣合在所述弹簧圈的正面上,且所述按压部的端部至少延最内圈的所述弹簧丝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益效果:
由于弹簧圈的弹簧丝压缩收叠时,各圈弹簧丝内外环绕且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弹簧圈的弹簧丝压缩收叠时,各圈弹簧丝内外环绕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收叠时占用空间较小;而且使至少一个按压部翻转扣合在弹簧圈的一面,至少一个按压部翻转扣合在弹簧圈的另一面,这样就能使弹簧圈保持压扁状态,无需借助其他辅助件,都能实现自收纳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敲锤与提手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敲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簧圈收纳于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簧圈自收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勾挂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弹簧圈
11 挡圈
12 回挡片
2 敲锤
21 外螺纹柱
调节结构 22
夹片 221
23 锤头
231 弧面
232 锤尖
24 锤杆
3 提手
4 按压部
5 底座
50 收纳腔
51 凹腔
52 容置腔
53 固定部
6 凸片
61 钩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弹簧圈1、敲锤2、提手3、按压部4和用于放置核桃的底座5。
弹簧圈1的上端为直筒形弹簧圈,弹簧圈1的下端呈锥形弹簧圈,直筒形弹簧圈的内部设置敲锤2,敲锤2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柱21,提手3旋接在外螺纹柱21上,且提手3设置在弹簧圈1的上部,弹簧圈1的底部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按压部4,弹簧圈1的下端卡接底座5。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底座5的中部设置有凹腔51,弹簧圈1的下端边缘通过两侧的按压部4卡接在凹腔51的内部。
进一步的,敲锤2的下端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下端穿过直筒形弹簧圈,且锥形结构的下端直径大于直筒形弹簧圈的内径,可以将敲锤2固定在弹簧圈1的上端。
本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候把核桃放在底座5中间,使弹簧圈1和底座5卡住,然后向外拉提手3,利用弹簧的回弹力,使弹簧圈1中的敲锤2击到核桃上,这样核桃就打开了。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坚果开壳器也包括弹簧圈1、敲锤2、提手3、按压部4和底座5。弹簧圈1由连续的弹簧丝构成,弹簧圈1的底部开口罩在底座5上,且该开口端相对的弹簧圈1两外侧分别设置按压部4。弹簧圈1和敲锤2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弹簧圈1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一圈挡圈11。当敲击坚果时,挡圈11既可防止敲碎的果壳从弹簧圈1内向外飞溅,还可防止弹簧圈1的弹簧丝夹到按在按压部4处的手指。
挡圈11与弹簧圈1的弹簧丝的接触面设置有缓冲垫(图中未给出)。当敲击坚果时,缓冲垫可以吸收弹簧圈1的弹簧丝与挡圈11撞击的冲力,减少对按压部4处的手指的冲击感。而且,还可以降低弹簧圈1的弹簧丝与挡圈11撞击时产生的噪声。
弹簧圈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回挡片12。较佳地,回挡片12设置在弹簧圈1中间一截的弹簧丝上,还可间隔、错落地设置在弹簧圈1上。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挡住向外飞溅的果壳,也可避免向外飞溅的果壳夹在弹簧丝之间。
弹簧圈1的弹簧丝压缩收叠时,各圈弹簧丝内外环绕且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弹簧圈2的弹簧丝压缩收叠时,各圈弹簧丝内外环绕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收叠时占用空间较小。
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容纳弹簧圈的收纳腔50,这样不用时,可将弹簧圈1压扁放在收纳腔50内。
按压部4以能上下翻折、折扣的方式活动设置在弹簧圈1上,当弹簧圈1压扁放在收纳腔内时,向外翻折按压部4,使按压部4贴在底座5的外表面上,通过按压部4使弹簧圈1被压扁收纳在收纳腔内。
底座5上以能向底座5的底部翻折、折扣的方式活动设置有凸片6,该凸片6的作用类似于上述按压部4,将该凸片6向底座5的底部翻折、折扣,使弹簧圈1被压扁收纳在收纳腔内。如图6所示,凸片6可设置1个,1个凸片6向底座5的底部翻折、折扣后,其端部的钩部61恰好能勾在底座5的上设置的卡部上,从而将压扁的弹簧圈1稳稳收纳在收纳腔内。收纳时,提手3可拆下来,也可不拆下来。若提手3不拆下来,收纳腔内也可对应提手3设置容纳提手3的凹部,这样可尽量使压扁、收纳占用较少空间。
如图7所示,收纳腔50内可设置多个固定部53,固定部53能勾住压缩收叠时的弹簧圈1。收纳时,弹簧圈1压扁,2个固定部53分别勾在按压部4上。其他的2个或3个固定部53可间隔、错开分别勾在弹簧圈1的内外圈弹簧丝上。当然也可配合凸片6,使弹簧圈1压扁并收纳在收纳腔50内。
较佳地,如图6a所示,拆下提手3,使按压部4分别翻折扣在弹簧圈1的相对2侧表面,这样,通过2个相对错开对拆的按压部4,即可将弹簧圈1压扁成一个平面,也可使弹簧圈1扁成收纳在挡圈11内。
敲锤2的一端位于弹簧圈1内,敲锤2的另一端连接位于弹簧圈1顶部外侧的提手3。敲锤2包括锤杆24和锤头23,锤杆24连接提手3。锤头23的端面呈凹陷的弧面231,较佳地,弧面231与坚果的尖部形状相吻合。锤头23的端面还可凸设若干个锤尖231,多个锤尖231还可沿着弧面231的边缘设置。当锤头23向下运动敲击坚果时,弧面231恰好能罩在坚果外壳上,避免在敲击过程中坚果窜位、偏倒。锤尖231可增加瞬间的击打力,不必用力向上提拉提手3,也可将坚果的果壳敲碎。
锤杆24上设置有调节锤头23与底座5顶面间距的调节结构22。调节结构22包括两个夹片221,两个夹片221通过卡扣结构或旋卡结构活动设置锤杆24上。例如,锤杆24上设置有凸块,两个夹片221上分别开有与该凸块相适配的凹口。两个夹片221旋转一个方向,使凹口对准凸块,两个夹片221就可以从置锤杆24上取下。当两个夹片221套在锤杆24上时,两个夹片221旋转一个方向,就可固定在锤杆24上。
锤杆24上沿着锤杆2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凸块,装配时,锤头2位于弹簧圈1内,调节两个夹片221在锤杆24上的高低位置,然后将两个夹片221夹在弹簧圈1顶部的弹簧丝上。这样根据坚果的种类、果壳厚薄、果壳大小等,对应调节锤头2与底座5顶面之间的间距。这样既省力,具有更高的通用性。
底座5的顶面由含有纳米银的材料制成,可以起到消毒、杀菌、抗菌的作用。底座5的顶面中部凹陷形成容纳坚果的容置腔52。较佳地,容置腔52的形状与核桃的尖部形状相吻合。例如,核桃的果壳是由两个果壳对接的,两个果壳对接处形成接合缝,将核桃一端的尖部向下可立在容置腔52内,核桃另一端的尖部朝上,恰好对着锤头2,这样锤头2向下敲击,能从这个最佳的角度敲击核桃,使核桃的果壳完全裂开,并与果仁分离,而且用力适当,还能获得没有碎成四分五裂的果仁,甚至获得完整的果仁。
容置腔52的顶面边缘部分向中心部分倾斜,便于敲开的果壳向内滑落、收拢、收集,避免果壳四处散落。
实施例三
如图6a所示,本实施例与前面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弹簧圈采用能自收纳弹簧圈。
弹簧圈1由连续且向外鼓起的弹簧丝绕成,弹簧圈1底部开口端相对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按压部4。弹簧丝压缩收叠时,各圈弹簧丝由内向外依次环绕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按压部4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按压部4分别以能翻折并扣合在弹簧圈相对两侧外表面上的方式活动设置在弹簧圈上,使弹簧圈保持压扁状态。
当弹簧圈1没有压扁时,按压部4可向内或向外翻折,并对应扣合在弹簧圈1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当弹簧圈1压扁时,按压部4的端部可延伸至最外圈的弹簧丝1上。例如,按压部4为两个,两个按压部相对设置在最外圈的弹簧丝上。按压部翻折并扣合在弹簧圈上,且两个按压部的端部分别延伸至外圈的弹簧丝上。
以弹簧圈1向外鼓起的一面为正面,弹簧圈1的另一面为反面,至少一个按压部向弹簧圈1的正面翻折并扣合在弹簧圈1上,且按压部4的端部延伸至外圈的弹簧丝上。较佳地,至少一个按压部向弹簧圈1的正面翻折并扣合在弹簧圈1上,且按压部4的端部至少延最内圈的弹簧丝上。
采用本实施例,使至少一个按压部翻转扣合在弹簧圈的正面,至少一个按压部翻转扣合在弹簧圈的反面,这样就能使弹簧圈保持压扁状态,无需借助其他辅助件,都能实现自收纳功能。
综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其一,将坚果放在容置腔内,且使坚果的接合缝或裂开缝朝向敲锤,提拉提手到一定高度,放松提手后,敲锤向下直接敲击在坚果的接合缝或裂开缝处,这样可使坚果沿着接合缝或裂开缝裂开,果仁基本上就能与果壳完全分离,很少会出现果仁嵌在果壳里的情形。本实用新型的坚果开壳器,其结构新颖,可以将核桃外壳轻松剥开,方便儿童和老年人使用,实用性强。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坚果开壳器,不仅限用于敲开核桃,还可以用于敲开松子、杏仁、腰果、碧根果,奇异果等坚果,所以使用范围更广,更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无论是老人或小孩都可以灵活操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更加方便人们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其由连续且向外鼓起的弹簧丝绕成,弹簧圈底部开口端相对的两外侧分别设置有按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丝压缩收叠时,各圈弹簧丝由内向外环绕且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按压部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所述按压部分别以能翻折并扣合在所述弹簧圈相对两侧外表面上的方式活动设置在所述弹簧圈上,使弹簧圈保持压扁;以弹簧圈向外鼓起的一面为正面,至少一个所述按压部向该弹簧圈的正面翻折并扣合在所述弹簧圈的正面上,且所述按压部的端部延伸至外圈的所述弹簧丝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其特征在于:两个按压部相对设置在最外圈的所述弹簧丝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翻折并扣合在所述弹簧圈上,且所述按压部的端部延伸至外圈的所述弹簧丝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其特征在于:以弹簧圈向外鼓起的一面为正面,至少一个所述按压部向该弹簧圈的正面翻折并扣合在所述弹簧圈的正面上,且所述按压部的端部至少延最内圈的所述弹簧丝上。
CN201620722751.9U 2016-07-11 2016-07-11 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1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2751.9U CN206151308U (zh) 2016-07-11 2016-07-11 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2751.9U CN206151308U (zh) 2016-07-11 2016-07-11 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1308U true CN206151308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4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275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1308U (zh) 2016-07-11 2016-07-11 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1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15413U (zh) 限力减震装置
CN206151308U (zh) 坚果开壳器的自收纳弹簧圈
CN206111917U (zh) 坚果开壳器的弹簧圈
CN206102500U (zh) 坚果开壳器的底座
CN105935263A (zh) 坚果开壳器
CN203154280U (zh) 珠宝指压棒
CN209547839U (zh) 一种核桃去壳的机械装置
CN212282143U (zh) 一种按摩锤
CN207322590U (zh) 一种豆筋卷辊
CN208677919U (zh) 一种推背艾灸棒
CN208492679U (zh) 一种艾条自动给进器具
CN206228168U (zh) 一种草莓去茎去蒂装置
CN202636728U (zh) 一种坚果破壳钳
KR200251763Y1 (ko) 쑥봉 성형장치
CN206577322U (zh) 收球装置
CN106037540B (zh) 核桃开启器
CN208942815U (zh) 双头按摩锤
CN201375442Y (zh) 可侧置暖瓶塞
CN210748897U (zh) 砸核桃器
CN203852580U (zh) 温灸器及艾条清灰工具
CN209712666U (zh) 一种核桃破壳装置
CN213219116U (zh) 一种新型火龙罐
CN201131672Y (zh) 一种干果破壳器
CN207666829U (zh) 按摩器的结构
CN201814442U (zh) 坚果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