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0256U - 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0256U
CN206150256U CN201621191733.9U CN201621191733U CN206150256U CN 206150256 U CN206150256 U CN 206150256U CN 201621191733 U CN201621191733 U CN 201621191733U CN 206150256 U CN206150256 U CN 206150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avity
harmful
screen door
f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917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继芳
王永芳
白辉
董志平
董立
李志勇
全建章
郑直
刘磊
甘耀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ra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ra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6211917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0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0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02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属于害虫监测或防治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两块在上腔体内沿竖直面对称设置且底部与下腔体上端面固定连接的透明导向板,与上腔体相对应的框型固定架顶部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都固定有透光板、且另外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都设置有纱门,透明导向板的侧面与对应侧的透光板贴合固定使透明导向板、纱门及透光板之间的空腔形成为上捕虫腔,两块透明导向板之间形成上窄下宽的空腔且该空腔与下腔体连通形成下诱虫腔,诱蝇容器位于下诱虫腔内,两块透明导向板上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与上捕虫腔连通的进虫口。诱捕效果好,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害虫监测或防治装置技术领域,涉及到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
背景技术
蝇类害虫种类繁多,其中一些蝇类害虫能够钻蛀农作物心叶使其成为枯心苗,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因此蝇类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不容忽视。如果用化学农药防治这些蝇类害虫,不仅费时费力,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会使农产品上存在残留药物,对食用者的身体产生危害,另外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采用非化学方法捕捉蝇类害虫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诱捕效果好,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包括内部设有诱蝇容器的诱蝇器本体,关键是:所述的诱蝇器本体包括内部分为上、下腔体的框型固定架,还包括两块在上腔体内沿竖直面对称设置且底部与下腔体上端面固定连接的透明导向板,与上腔体相对应的框型固定架顶部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都固定有透光板、且另外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都设置有纱门,透明导向板的侧面与对应侧的透光板贴合固定使透明导向板、纱门及透光板之间的空腔形成为上捕虫腔,两块透明导向板之间形成上窄下宽的空腔且该空腔与下腔体连通形成下诱虫腔,诱蝇容器位于下诱虫腔内,两块透明导向板上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与上捕虫腔连通的进虫口。
与下腔体相对应的框型固定架四周都固定有不锈钢防护网,不锈钢防护网网孔的边长为1~1.5cm。
所述纱门的一侧与框型固定架铰接、另一侧固定有磁扣并借助磁扣与框型固定架锁紧固定。
所述的框型固定架包括位于上、下腔体之间、由方形管组成的框型结构,透明导向板与纱门分别位于方形管的内、外侧,透明导向板下端与位于其外侧的方形管固定连接使方形管上端面形成为落蝇平台。
所述的落蝇平台的宽度为1.6~2cm。
所述的透明导向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进虫口的宽度为0.4~0.6cm。
纱门上的纱网是孔径为0.05~0.07cm的不锈钢网。
所述的透光板位于框型固定架内侧,纱门位于框型固定架外侧,纱门与框型固定架之间设置有与纱门固定连接的密封条。
所述的诱蝇容器为放置在下腔体内的不锈钢盆,不锈钢盆的上端面到下腔体上端面之间的竖直距离为2.5~3.5cm。
所述的框型固定架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蝇类害虫趋腐趋臭的特性,在下诱虫腔内放置装有腐鱼等诱饵的诱蝇容器,蝇类害虫就会集聚取食,根据蝇类害虫向上起飞的习性,蝇类害虫只能在下诱虫腔内向上飞行,然后经过两块透明导向板之间的进虫口进入上捕虫腔内,蝇类害虫一旦进入上捕虫腔内就不容易飞出来,保证了诱捕蝇类害虫的高效性。取虫时,向纱门上喷施杀虫剂,死亡的蝇类沉落在上捕虫腔底部的落蝇平台上,可取出分类计数,用于蝇类害虫的监测,或者是直接深埋。下腔体四周的不锈钢防护网可以避免田间小型动物对腐鱼的破坏。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诱蝇容器,2代表落蝇平台,3代表透明导向板,4代表框型固定架,5代表不锈钢防护网,6代表透光板,7代表纱门,8代表磁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包括内部设有诱蝇容器1的诱蝇器本体,诱蝇器本体包括内部分为上、下腔体的框型固定架4,还包括两块在上腔体内沿竖直面对称设置且底部与下腔体上端面固定连接的透明导向板3,框型固定架4是由不锈钢方管焊接而成的,稳固可靠,不易倾倒。框型固定架4的长度和宽度相等,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当长度和宽度都是30~35cm时,下腔体的高度为20~25cm,上腔体的高度为45~55cm,这个尺寸既能保证诱到足够蝇类,也有利于搬运,与该尺寸框型固定架4相对应的,诱蝇容器1的内径大于等于20cm,足够大的容积可以内置足够多的腐鱼,而且有利于腐鱼气味挥发,利用蝇类害虫的趋腐趋臭性进行蝇类诱集。
与上腔体相对应的框型固定架4顶部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都固定有透光板6、且另外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都设置有纱门7,纱门7的一侧与框型固定架4铰接、另一侧固定有磁扣8并借助磁扣8与框型固定架4锁紧固定,开关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纱门7上的纱网是孔径为0.05~0.07cm的不锈钢网,既可以起到通风、防护的效果,又可以有效防止蝇类穿过纱网上的网孔逃出。透明导向板3和透光板6都是玻璃板或透明的塑料板,有利于透光及观察。透明导向板3的侧面与对应侧的透光板6贴合固定使透明导向板3、纱门7及透光板6之间的空腔形成为上捕虫腔,两块透明导向板3之间形成上窄下宽的空腔且该空腔与下腔体连通形成下诱虫腔,诱蝇容器1位于下诱虫腔内,两块透明导向板3上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与上捕虫腔连通的进虫口。
诱蝇容器1为放置在下腔体内的不锈钢盆,不锈钢盆的上端面到下腔体上端面之间的竖直距离为2.5~3.5cm,优选为3cm,这个距离既能使腐鱼等诱饵的气味挥发出去,把蝇类诱过来,还能保证蝇类取食完后不会大量从不锈钢盆的上沿飞走,而是向上起飞后经过进虫口飞入上捕虫腔内。取虫时,向纱门7上喷施杀虫剂,死亡的蝇类沉落在透明导向板3与纱门7之间,打开纱门7,可取出分类计数,用于蝇类害虫的监测,或者是直接深埋。
与下腔体相对应的框型固定架4四周都固定有不锈钢防护网5,防止田间小型动物破坏不锈钢盆,不锈钢防护网5网孔的边长为1~1.5cm,既可以防止小动物伸爪子抓不锈钢盆里的鱼,又不影响蝇类进入。
框型固定架4包括位于上、下腔体之间、由方形管组成的框型结构,此处的方形管也是采用的不锈钢方管,取材方便,而且诱捕器整体材质都相同,外形更加美观,透明导向板3与纱门7分别位于方形管的内、外侧,透明导向板3下端与位于其外侧的方形管固定连接使方形管上端面形成为落蝇平台2。进入上捕虫腔内的蝇类死后会落到这个落蝇平台2上,需要清理时打开纱门7将其扫出来即可,如果没有这个落蝇平台2的话,一开门蝇类就会掉到地上,所以落蝇平台2要有足够大的宽度,将落蝇平台2的宽度设置为1.6~2cm,优选为1.8cm。另外,框型结构还可以承重增大框型固定架4整体的强度,同时可以将不锈钢防护网5与框型结构固定在一起,从而提高诱捕器整体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当框型固定架4尺寸一定时,透明导向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越大,则为了使进虫口的宽度足够小,所需透明导向板3的高度越高,则上捕虫腔的容积也就越小;反之,透明导向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越小,则上捕虫腔的容积也就越大,所以综合考虑后,将夹角α设置为45°~60°,进虫口的宽度设置为0.4~0.6cm,使得蝇类可以轻易地通过进虫口进入上捕虫腔内,但是想通过进虫口再返回下诱虫腔然后逃出去的机率却很低。
透光板6位于框型固定架4内侧,借助玻璃胶与框型固定架4粘接,避免搬运时透光板6的边角划伤手臂。纱门7位于框型固定架4外侧,纱门7与框型固定架4之间设置有与纱门7固定连接的密封条,可以提高密封效果,防止蝇类从纱门7与框型固定架4之间的缝隙处逃出。

Claims (10)

1.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包括内部设有诱蝇容器(1)的诱蝇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蝇器本体包括内部分为上、下腔体的框型固定架(4),还包括两块在上腔体内沿竖直面对称设置且底部与下腔体上端面固定连接的透明导向板(3),与上腔体相对应的框型固定架(4)顶部及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都固定有透光板(6)、且另外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都设置有纱门(7),透明导向板(3)的侧面与对应侧的透光板(6)贴合固定使透明导向板(3)、纱门(7)及透光板(6)之间的空腔形成为上捕虫腔,两块透明导向板(3)之间形成上窄下宽的空腔且该空腔与下腔体连通形成下诱虫腔,诱蝇容器(1)位于下诱虫腔内,两块透明导向板(3)上端之间的间隙形成与上捕虫腔连通的进虫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其特征在于:与下腔体相对应的框型固定架(4)四周都固定有不锈钢防护网(5),不锈钢防护网(5)网孔的边长为1~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纱门(7)的一侧与框型固定架(4)铰接、另一侧固定有磁扣(8)并借助磁扣(8)与框型固定架(4)锁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型固定架(4)包括位于上、下腔体之间、由方形管组成的框型结构,透明导向板(3)与纱门(7)分别位于方形管的内、外侧,透明导向板(3)下端与位于其外侧的方形管固定连接使方形管上端面形成为落蝇平台(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蝇平台(2)的宽度为1.6~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导向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45°~60°,进虫口的宽度为0.4~0.6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纱门(7)上的纱网是孔径为0.05~0.07cm的不锈钢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板(6)位于框型固定架(4)内侧,纱门(7)位于框型固定架(4)外侧,纱门(7)与框型固定架(4)之间设置有与纱门(7)固定连接的密封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蝇容器(1)为放置在下腔体内的不锈钢盆,不锈钢盆的上端面到下腔体上端面之间的竖直距离为2.5~3.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型固定架(4)的长度和宽度相等。
CN201621191733.9U 2016-10-28 2016-10-28 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0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1733.9U CN206150256U (zh) 2016-10-28 2016-10-28 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91733.9U CN206150256U (zh) 2016-10-28 2016-10-28 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0256U true CN206150256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6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9173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0256U (zh) 2016-10-28 2016-10-28 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02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3303A (zh) * 2021-07-15 2021-08-27 陈继恩 林区昆虫诱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3303A (zh) * 2021-07-15 2021-08-27 陈继恩 林区昆虫诱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42093U (zh) 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
CN203251825U (zh) 农田害虫捕杀装置
CN111480632A (zh) 一种蝗虫监测诱捕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6629815U (zh) 一种昆虫捕捉装置
CN206150256U (zh) 农业有害蝇类诱捕器
CN206949324U (zh) 集寄生蜂、不育雄虫与me释放一体的橘小实蝇防治装置
CN210054351U (zh) 一种昆虫计数诱捕器
CN108013001B (zh) 一种阻断福寿螺世代交替的捕获装置及方法
CN216314984U (zh) 一种林业用新型防治害虫装置
CN213369507U (zh) 一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预设杀虫装置
CN105028364B (zh) 一种小绿叶蝉诱捕器
CN111567494B (zh) 一种中药材种植用杀虫装置
CN212545210U (zh) 一种蝗虫监测诱捕仪
CN108064831A (zh) 一种可全天候捕虫器
CN207692800U (zh) 发光吸入式诱杀果蝇装置
CN206136975U (zh) 一种带有内扣的烟叶灭虫器
CN207201475U (zh) 一种设有防虫网的重楼育苗大棚
CN209330960U (zh) 一种环保灭蚊水箱
CN112931461A (zh) 一种烟草工业设备除虫装置
CN206213075U (zh) 一种烟叶灭虫器
CN207707118U (zh) 一种适用于农业的立杆式杀虫灯
CN206061927U (zh) 一种改进的虫鼠诱捕装置
CN215454858U (zh) 一种林业用害虫捕捉器
CN215074905U (zh) 一种大棚蔬菜培育用防虫害装置
CN205848421U (zh) 土盒型板栗雪片象诱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