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0200U -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 Google Patents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0200U
CN206150200U CN201621161500.4U CN201621161500U CN206150200U CN 206150200 U CN206150200 U CN 206150200U CN 201621161500 U CN201621161500 U CN 201621161500U CN 206150200 U CN206150200 U CN 206150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phon
cylinder body
baffle
plate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615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益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1615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0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0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02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用于盛放鱼和水,所述第二缸体被分割为过滤室、加热室、硝化菌培养室、循环动力室,在硝化菌培养室内设置透气隔板,并通过透气石为硝化菌培养室提供氧气,从而为陶瓷环内的硝化菌提供足够的氧气,又由于从加热室进入硝化菌培养室的水是从上往下流动的,而氧气是从下往上扩散的,从而使得陶瓷环内的硝化菌既可以得到充沛的氧气,以提高硝化菌的活性,又可以与水充分接触,来分解水中的腐败生物滋生的毒素,双重保障,使得经过硝化菌培养室的水被充分净化消毒,还富含氧气。

Description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小型水族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水族缸也有采用背滤式的,因为背滤式的鱼缸的过滤系统及其他辅助装置不会外漏,使得鱼缸美观整洁。
由于陶瓷环所培养的硝化菌需要足够的氧气才能存活,才能提高活性,进而分解水中的毒素,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陶瓷环直接堆放在硝化菌培养室中,硝化菌需要的氧气只能从水中吸取,使得硝化菌缺氧、失活,不能达到对水进行净化的目的,久而久之使得水中毒素增加,水质变差,水中缺氧,鱼儿死亡。
发明内容
有必要提出一种为硝化菌供氧的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一种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由背面挡板分割成为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用于盛放鱼和水,所述第二缸体被分割为过滤室、加热室、硝化菌培养室、循环动力室,所述过滤室内放置过滤棉,所述加热室内放置加热棒,所述硝化菌培养室内放置陶瓷环,所述循环动力室内放置循环泵,在所述过滤室与第一缸体之间的背面挡板的底部开设底部虹吸口,所述底部虹吸口将第一缸体与过滤室连通,在所述过滤室与第一缸体之间的背面挡板的背面设置过滤虹吸板,所述过滤虹吸板与背面挡板之间不接触,以形成过滤虹吸通道,所述过滤虹吸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壁密封连接,所述过滤虹吸板的顶部的高度低于过滤室与第一缸体之间的背面挡板的高度,以使从底部虹吸口进入的水沿着滤虹吸通道从过滤虹吸板的顶部翻越进入过滤室内,在所述过滤室与加热室之间设置第一挡板、第一虹吸板,第一挡板与第一虹吸板之间不接触,以形成第一虹吸通道,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密封连接,第一挡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虹吸板的顶部,所述第一虹吸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不接触,以预留第一虹吸口,使得过滤室的水从第一虹吸口进入第一虹吸通道,然后从第一挡板的顶部翻越进入加热室,在所述加热室与硝化菌培养室之间设置第二挡板、第二虹吸板,第二挡板与第二虹吸板之间不接触,以形成第二虹吸通道,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密封连接,第二挡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二虹吸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虹吸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不接触,以预留第二虹吸口,使得加热室的水从第二虹吸口进入第二虹吸通道,然后从第二挡板的顶部翻越进入进入硝化菌培养室,在所述硝化菌培养室与循环动力室之间设置第三挡板、第三虹吸板,第三挡板与第三虹吸板之间不接触,以形成第三虹吸通道,所述第三挡板的底部与第三缸体的底部密封连接,第三挡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三虹吸板的顶部,所述第三虹吸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不接触,以预留第三虹吸口,使得硝化菌培养室的水从第三虹吸口进入第三虹吸通道,然后从第三挡板的顶部翻越进入循环动力室,循环泵的进水口设置在循环动力室的底部,循环泵的出水口端穿过所述背面挡板进入第一缸体的内部,在硝化菌培养室的底部水平设置透气隔板,以将硝化菌培养室的底部隔离形成透气腔,在透气腔内放置透气石,陶瓷环放置在透气隔板的上方,一根气管的一端穿过透气隔板伸入透气腔以与透气石连接,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外界打氧泵,透气石为多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部虹吸口为梳齿状。
优选的,还在所述过滤室与第一缸体之间的背面挡板的顶部设置顶部滤油口,顶部滤油口与过滤室连通,所述顶部滤油口为梳齿状。
优选的,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端还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背面挡板进入第一缸体的内部,所述出水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的开设方向朝向第一缸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透气石为硝化菌培养室提供氧气,外界的打氧泵为透气石供氧,从透气石扩散出来的氧气穿过透气腔、透气隔板进入硝化菌培养室,并从硝化菌培养室的底部向上扩散,从而为陶瓷环内的硝化菌提供足够的氧气。又由于从加热室进入硝化菌培养室的水是从上往下流动的,而氧气是从下往上扩散的,从而使得陶瓷环内的硝化菌既可以得到充沛的氧气,以提高硝化菌的活性,又可以与水充分接触,来分解水中的腐败生物滋生的毒素,双重保障,使得经过硝化菌培养室的水被充分净化消毒,还富含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表达过滤虹吸通道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4沿着B-B的截面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第一缸体10、第二缸体20、过滤室21、第一挡板211、第一虹吸板212、第一虹吸通道213、第一虹吸口214、底部虹吸口215、过滤虹吸板216、过滤虹吸通道217、顶部滤油口218、加热室22、第二挡板221、第二虹吸板222、第二虹吸通道223、第二虹吸口224、硝化菌培养室23、第三挡板231、第三虹吸板232、第三虹吸通道233、第三虹吸口234、透气隔板235、气管236、循环动力室24、循环泵241、出水管242、背面挡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包括缸体,缸体由背面挡板30分割成为第一缸体10和第二缸体20,第一缸体10用于盛放鱼和水,第二缸体20被分割为过滤室21、加热室22、硝化菌培养室23、循环动力室24,过滤室21内放置过滤棉,加热室22内放置加热棒,硝化菌培养室23内放置陶瓷环,循环动力室24内放置循环泵241。
在过滤室21与第一缸体10之间的背面挡板30的底部开设底部虹吸口215,底部虹吸口215将第一缸体10与过滤室21连通,在过滤室21与第一缸体10之间的背面挡板30的背面设置过滤虹吸板216,过滤虹吸板216与背面挡板30之间不接触,以形成过滤虹吸通道217,过滤虹吸板216的底部与第二缸体20的底壁密封连接,过滤虹吸板216的顶部的高度低于过滤室21与第一缸体10之间的背面挡板30的高度,以使从底部虹吸口215进入的水沿着滤虹吸通道从过滤虹吸板216的顶部翻越进入过滤室21内。
在过滤室21与加热室22之间设置第一挡板211、第一虹吸板212,第一挡板211与第一虹吸板212之间不接触,以形成第一虹吸通道213,第一挡板211的底部与第二缸体20的底部密封连接,第一挡板211的顶部低于第一虹吸板212的顶部,第一虹吸板212的底部与第二缸体20的底部不接触,以预留第一虹吸口214,使得过滤室21的水从第一虹吸口214进入第一虹吸通道213,然后从第一挡板211的顶部翻越进入加热室22。
在加热室22与硝化菌培养室23之间设置第二挡板221、第二虹吸板222,第二挡板221与第二虹吸板222之间不接触,以形成第二虹吸通道223,第二挡板221的底部与第二缸体20的底部密封连接,第二挡板221的顶部低于第二虹吸板222的顶部,第二虹吸板222的底部与第二缸体20的底部不接触,以预留第二虹吸口224,使得加热室22的水从第二虹吸口224进入第二虹吸通道223,然后从第二挡板221的顶部翻越进入进入硝化菌培养室23。
在硝化菌培养室23与循环动力室24之间设置第三挡板231、第三虹吸板232,第三挡板231与第三虹吸板232之间不接触,以形成第三虹吸通道233,第三挡板231的底部与第三缸体的底部密封连接,第三挡板231的顶部低于第三虹吸板232的顶部,第三虹吸板232的底部与第二缸体20的底部不接触,以预留第三虹吸口234,使得硝化菌培养室23的水从第三虹吸口234进入第三虹吸通道233,然后从第三挡板231的顶部翻越进入循环动力室24。
循环泵241的进水口设置在循环动力室24的底部,循环泵241的出水口端穿过背面挡板30进入第一缸体10的内部,还在硝化菌培养室23的底部水平设置透气隔板235,以将硝化菌培养室23的底部隔离形成透气腔在透气腔内放置透气石,陶瓷环放置在透气隔板235的上方,一根气管236的一端穿过透气隔板伸入透气腔以与透气石连接,气管236的另一端连接外界打氧泵,透气石为多孔结构。
进一步,底部虹吸口215为梳齿状。避免将体型较小的鱼吸入过滤室21。
进一步,还在过滤室21与第一缸体10之间的背面挡板30的顶部设置顶部滤油口218,顶部滤油口218与过滤室21连通,顶部滤油口218为梳齿状。漂浮在第一缸体10内水面上的油污等漂浮垃圾可以从顶部滤油口218进入过滤室21。
进一步,循环泵241的出水口端还设置出水管242,出水管242穿过背面挡板30进入第一缸体10的内部,出水管242的侧壁上均匀开设过水孔,过水孔的开设方向朝向第一缸体10的底部。如此出水管242可以将循环泵241泵出的水打入第一缸体10内,从过水孔流出的水具有一定的压力,还可以对第一缸体10的底部的污物进行冲刷,已达到清理缸体的目的。
使用该水族缸时,启动循环泵241,在循环泵241的抽吸的作用力下,第一缸体内的水从底部虹吸口215进入过滤虹吸通道217,然后翻越过滤虹吸板216进入过滤室21,然后依次蛇形进入加热室22、硝化菌培养室23、循环动力室24,再由循环泵241打入第一缸体,此过程使得水依次经过了过滤室21的过滤、加热室22的加热、硝化菌培养室23的过滤消毒,再进入第一缸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所述缸体由背面挡板分割成为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用于盛放鱼和水,所述第二缸体被分割为过滤室、加热室、硝化菌培养室、循环动力室,所述过滤室内放置过滤棉,所述加热室内放置加热棒,所述硝化菌培养室内放置陶瓷环,所述循环动力室内放置循环泵,在所述过滤室与第一缸体之间的背面挡板的底部开设底部虹吸口,所述底部虹吸口将第一缸体与过滤室连通,在所述过滤室与第一缸体之间的背面挡板的背面设置过滤虹吸板,所述过滤虹吸板与背面挡板之间不接触,以形成过滤虹吸通道,所述过滤虹吸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壁密封连接,所述过滤虹吸板的顶部的高度低于过滤室与第一缸体之间的背面挡板的高度,以使从底部虹吸口进入的水沿着滤虹吸通道从过滤虹吸板的顶部翻越进入过滤室内,在所述过滤室与加热室之间设置第一挡板、第一虹吸板,第一挡板与第一虹吸板之间不接触,以形成第一虹吸通道,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密封连接,第一挡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一虹吸板的顶部,所述第一虹吸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不接触,以预留第一虹吸口,使得过滤室的水从第一虹吸口进入第一虹吸通道,然后从第一挡板的顶部翻越进入加热室,在所述加热室与硝化菌培养室之间设置第二挡板、第二虹吸板,第二挡板与第二虹吸板之间不接触,以形成第二虹吸通道,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密封连接,第二挡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二虹吸板的顶部,所述第二虹吸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不接触,以预留第二虹吸口,使得加热室的水从第二虹吸口进入第二虹吸通道,然后从第二挡板的顶部翻越进入进入硝化菌培养室,在所述硝化菌培养室与循环动力室之间设置第三挡板、第三虹吸板,第三挡板与第三虹吸板之间不接触,以形成第三虹吸通道,所述第三挡板的底部与第三缸体的底部密封连接,第三挡板的顶部低于所述第三虹吸板的顶部,所述第三虹吸板的底部与第二缸体的底部不接触,以预留第三虹吸口,使得硝化菌培养室的水从第三虹吸口进入第三虹吸通道,然后从第三挡板的顶部翻越进入循环动力室,循环泵的进水口设置在循环动力室的底部,循环泵的出水口端穿过所述背面挡板进入第一缸体的内部,在硝化菌培养室的底部水平设置透气隔板,以将硝化菌培养室的底部隔离形成透气腔,在透气腔内放置透气石,陶瓷环放置在透气隔板的上方,一根气管的一端穿过透气隔板伸入透气腔以与透气石连接,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外界打氧泵,透气石为多孔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虹吸口为梳齿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其特征在于:还在所述过滤室与第一缸体之间的背面挡板的顶部设置顶部滤油口,顶部滤油口与过滤室连通,所述顶部滤油口为梳齿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端还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所述背面挡板进入第一缸体的内部,所述出水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过水孔,所述过水孔的开设方向朝向第一缸体的底部。
CN201621161500.4U 2016-11-01 2016-11-01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0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1500.4U CN206150200U (zh) 2016-11-01 2016-11-01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61500.4U CN206150200U (zh) 2016-11-01 2016-11-01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0200U true CN206150200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4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6150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50200U (zh) 2016-11-01 2016-11-01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02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1529A (zh) * 2016-11-01 2017-04-19 牛益庆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1529A (zh) * 2016-11-01 2017-04-19 牛益庆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05748U (zh) 一种家庭乌龟生态饲养箱
CN202310894U (zh) 循环过滤水族养殖缸
CN207135987U (zh) 一种气提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CN206433596U (zh) 多功能多级生化过滤水族箱
CN207047058U (zh) 一种用于鱼池内的过滤净化器
CN206150200U (zh)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CN208807391U (zh) 懒人式盆景鱼缸
CN204244924U (zh) 用于鳗鱼养殖的净化系统
CN106561529A (zh) 背滤富氧型家用水族缸
CN206150199U (zh) 设置活动盖板的小型鱼缸
CN210247662U (zh) 一种荷花栽种用盆栽装置
CN205455390U (zh) 一种淋水养殖装置
CN210841182U (zh) 一种生态鱼缸
CN213044793U (zh) 一种观赏鱼养殖净水装置
CN207355256U (zh) 鱼菜共生隔断柜
CN204409285U (zh) 水产养殖用水净化系统
CN206651221U (zh) 一种淡水鱼类鱼苗孵化器
CN106577442A (zh) 照明可拆卸式鱼缸
CN109392819A (zh) 一种棒花鱼培育池充气水循环的装置与方法
CN212013762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幼苗培养装置
CN214299687U (zh) 一种外置鱼缸过滤器
CN205874046U (zh)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污染物的处理装置
CN206368094U (zh) 植物源水净化装置
CN107711668A (zh) 一种新型水循环鱼缸
CN205623945U (zh) 一种自动化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