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50190U -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50190U
CN206150190U CN201621015236.3U CN201621015236U CN206150190U CN 206150190 U CN206150190 U CN 206150190U CN 201621015236 U CN201621015236 U CN 201621015236U CN 206150190 U CN206150190 U CN 206150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groove
sorting
pond
sor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152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翔
向光红
何林
黄刚
黎贤访
王改会
陈小虎
邓润兴
朱虹
徐刚
胡敏
汪亚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152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50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50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50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60Ecological corridors or buffer zon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涉及鱼道工程领域。它包括分拣室,分拣槽,放归槽,恢复池和放流管;所述分拣室设置于观察室上方,所述分拣槽分别连接提升闸室和所述恢复池;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提升闸室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恢复池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有分拣台设置于所述分拣槽一侧;所述放归槽与所述分拣槽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一端与所述恢复池相通;所述放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和鱼道主体。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分拣或分拣效率低、捕捞和分析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且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鱼类采集后的分拣鉴定测量工作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

Description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道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是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在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鱼类洄游通道的阻隔影响;过鱼设施作为一项缓解大坝阻隔效应的鱼类保护措施在国际上采用已有300多年,主要类型包括鱼道、升鱼机、提升闸室和集、运鱼系统等;其中鱼道的过鱼效果最佳,使用范围也最广,我国已建的过鱼设施中鱼道约占90%。
鱼道的监测一直是鱼道运行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开展鱼道建设研究的历史较短,过鱼对象和国外也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的监测资料对我国鱼道设计的参考价值有限,因此对我国鱼道运行效果的监测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的监测方案基本上都是在鱼道侧壁直接设置观察室,对鱼道中洄游鱼群进行观察,仅能够进行观察和计数,无法采集、分拣鱼类,也无法对鱼类种类进行鉴别和测量等;目前使用的视频、红外监控也无法实现对鱼类种类的鉴别和测量等工作。
按照现有技术,如果需要对过鱼种类、规格进行鉴定时,一般分为两种方法:一是需要用网对若干池室进行拦截,使用渔具渔网将其中的鱼类捕捞出来;二是将鱼道出口闸门关闭,将部分池式的水排空再将鱼取出进行分拣、统计;以上两种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仅能够对瞬时的若干池室的鱼进行分拣、分析,分拣量小,分拣效率低,如果需要完整分拣、统计,则需要多次捕捞;(2)分拣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且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3)鱼类采集后的分拣鉴定测量工作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
如何使鱼道的鱼类采集、鉴定更为高效,减少鱼类受伤及死亡率,更好地实现鱼道观察室的多功能化是一个技术性难题;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鱼道监测效率,更好保护鱼类,并给其它工程鱼道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具备监测、分拣、科研等功能,进行鱼类分拣、统计时不需要排空鱼道中的水,不影响鱼道正常运行,对鱼类伤害小,分拣、鉴定、测量后的鱼类仍放归鱼道中,不影响鱼类资源,进行科研无损分拣,方便安装各种超声波及PIT标志,达到鱼道监测和科研需求。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拣室,分拣槽,放归槽,恢复池和放流管;所述分拣室设置于观察室上方,所述分拣槽分别连接提升闸室和所述恢复池;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提升闸室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恢复池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有分拣台设置于所述分拣槽一侧;所述放归槽与所述分拣槽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一端与所述恢复池相通;所述放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和鱼道主体。实现避免采集鱼类的风险功能,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有利于鱼类的恢复和放归至鱼道主体内,减小对鱼类的损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拣槽为矩形渠道,且由所述提升闸室端向所述恢复池端倾斜。便于对鱼类进行分拣及分析;有利于分拣、分析后的鱼类顺利地进入恢复池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归槽向所述恢复池倾斜。有利于分拣、分析后的鱼类顺利地进入恢复池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恢复池为一个水池,且底板呈倾斜状;所述恢复池向所述鱼道主体倾斜;所述放流管呈倾斜状,且向所述鱼道主体倾斜。供鱼类放流前恢复并消除应激反应;便于恢复后的鱼类顺利地进入鱼道主体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放流管闸门设置于所述放流管上端。有利于对放流的鱼类进行监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有分拣槽分隔板放置于所述分拣槽中。以便不同工作人员同时开展分拣和计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拣槽工作时,保持所述分拣槽中有0.1m以上的水深,且所述提升闸室中水位与所述分拣槽保持一致。保持过程带水操作,对鱼类损伤降到最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放归槽30工作时,保持所述放归槽30中有0.05m以上的水深。有利于鱼类的放归,保持过程带水操作,对鱼类损伤降到最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恢复池31工作时,保持所述恢复池31中有0.5m以上的水深。保持过程带水操作,对鱼类损伤降到最低;供鱼类放流前恢复并消除应激反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具备监测、分拣、科研等功能;能够随时对鱼道主体中的鱼进行捕捞和分析,采集分析量大,分析效率高;完整统计不需要多次捕捞;不需要使用渔具渔网对鱼类进行捕捞,同时克服了效率低的缺点;避免了分拣鉴定测量工作时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的弊端;
(2)进行鱼类分拣、统计时不需要排空鱼道中的水,不影响鱼道正常运行;避免了将鱼道出口闸门关闭,将部分池式的水排空再将鱼取出进行分拣、统计,既影响鱼道正常运行、又对鱼类造成伤害的弊端;
(3)采样过程没有人工捕捞,大部分过程带水操作,对鱼类损伤降到最低;避免了捕捞和分析过程中使用网具易对鱼产生的伤害,且由于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情况;
(4)对鱼类伤害小,分拣、鉴定、测量后的鱼类仍放归鱼道中,不影响鱼类资源;避免因捕捞导致鱼类受伤或死亡,影响鱼类资源的情况;
(5)进行科研无损分拣,方便安装各种超声波及PIT标志,以达到鱼道监测和科研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集池侧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向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B向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鱼道主体,12-提升闸室,17-观察室,28-分拣室,29-分拣槽,30-放归槽,31-恢复池,32-放流管,33-分拣槽进口闸门,34-分拣槽出口闸门,35-分拣槽分隔板,36-分拣台,37-放流管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拣室28,分拣槽29,放归槽30,恢复池31和放流管32;所述分拣室28设置于观察室17上方,所述分拣槽29分别连接提升闸室12和所述恢复池31;所述分拣槽29与所述提升闸室12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33,所述分拣槽29与所述恢复池31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34,有分拣台36设置于所述分拣槽29一侧;所述放归槽30与所述分拣槽29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30一端与所述恢复池31相通;所述放流管32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31和鱼道主体1。所述分拣槽29为矩形渠道,且由所述提升闸室12端向所述恢复池31端倾斜。所述放归槽30向所述恢复池31倾斜。所述恢复池31为一个水池,且底板呈倾斜状;所述恢复池31向所述鱼道主体1倾斜;所述放流管32呈倾斜状,且向所述鱼道主体1倾斜。有放流管闸门37设置于所述放流管32上端。有分拣槽分隔板35放置于所述分拣槽29中。所述分拣槽29工作时,保持所述分拣槽29中有0.1m以上的水深,且所述提升闸室12中水位与所述分拣槽29保持一致。所述放归槽30工作时,保持所述放归槽30中有0.05m以上的水深。所述恢复池31工作时,保持所述恢复池31中有0.5m以上的水深。
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在鱼类分拣前先完成鱼类采集工作;关闭分拣槽29与恢复池31之间的分拣槽出口闸门34,开启分拣槽29与提升闸室12之间的分拣槽进口闸门33;缓慢提升提升箱13,直至一定数量的鱼类沿倾斜的提升箱13底板进入分拣槽29;当鱼类进入分拣槽29后,关闭分拣槽29与提升闸室12之间的分拣槽进口闸门33;根据分拣槽29中鱼类数量及参与分拣的工作人员数量,在分拣槽29中放置分拣槽分隔板35;当开展鱼类标记、解剖工作时,根据鱼类的活跃程度在分拣槽29中加入鱼类麻醉剂;将鱼类从分拣槽29中取出,放在分拣台36上开展种类鉴定、测量、称量、解剖、标记等工作;打开放归槽30靠近提升闸室12端的水龙头;将完成鉴定称量后的鱼类放入放归槽30中,鱼类通过放归槽30的倾斜底板自然流入恢复池31中;使分拣后的鱼类在恢复池31中进行恢复;鱼类在恢复池31中恢复后,打开放流管闸门37,将恢复池中的鱼类通过放流管32放流至鱼道主体1中,至此分拣工作结束。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Claims (8)

1.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拣室(28),分拣槽(29),放归槽(30),恢复池(31)和放流管(32);所述分拣室(28)设置于观察室(17)上方,所述分拣槽(29)分别连接提升闸室(12)和所述恢复池(31);所述分拣槽(29)与所述提升闸室(12)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33),所述分拣槽(29)与所述恢复池(31)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34),有分拣台(36)设置于所述分拣槽(29)一侧;所述放归槽(30)与所述分拣槽(29)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30)一端与所述恢复池(31)相通;所述放流管(32)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31)和鱼道主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槽(29)为矩形渠道,且由所述提升闸室(12)端向所述恢复池(31)端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归槽(30)向所述恢复池(31)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池(31)为一个水池,且底板呈倾斜状;所述恢复池(31)向所述鱼道主体(1)倾斜;所述放流管(32)呈倾斜状,且向所述鱼道主体(1)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有放流管闸门(37)设置于所述放流管(32)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有分拣槽分隔板(35)放置于所述分拣槽(29)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归槽(30)工作时,保持所述放归槽(30)中有0.05m以上的水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池(31)工作时,保持所述恢复池(31)中有0.5m 以上的水深。
CN201621015236.3U 2016-08-31 2016-08-31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 Active CN206150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5236.3U CN206150190U (zh) 2016-08-31 2016-08-31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5236.3U CN206150190U (zh) 2016-08-31 2016-08-31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50190U true CN206150190U (zh) 2017-05-10

Family

ID=58650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15236.3U Active CN206150190U (zh) 2016-08-31 2016-08-31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5019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214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8824406A (zh) * 2018-07-25 2018-11-16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适用于升船机过鱼的集鱼装置及方法
DE102021101195A1 (de) 2020-01-21 2021-07-22 Fishcon Gmbh Vorrichtung zum Erfassen von Wasserorganisme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2142A (zh) * 2016-08-31 2016-12-07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6172142B (zh) * 2016-08-31 2022-01-14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8824406A (zh) * 2018-07-25 2018-11-16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适用于升船机过鱼的集鱼装置及方法
CN108824406B (zh) * 2018-07-25 2021-03-16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适用于升船机过鱼的集鱼装置及方法
DE102021101195A1 (de) 2020-01-21 2021-07-22 Fishcon Gmbh Vorrichtung zum Erfassen von Wasserorganismen
DE102021101195B4 (de) 2020-01-21 2024-06-20 Fishcon Gmbh Vorrichtung zum Erfassen von Wasserorganisme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57686U (zh)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观察采集分拣的系统
CN106172142A (zh)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06150190U (zh)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
CN106172274A (zh) 对鱼道中洄游鱼类进行观察采集的系统及其方法
Gurtz et al. Substrate‐Mediated Response of Stream Invertebrates to Disturbance: Ecological Archives E065-002
CN106192867B (zh)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观察采集分拣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4285918A (zh) 拖网选择性渔获分离装置
CN207369918U (zh) 一种用于沿海滩涂贝类采集的捕捞机器人
Brown et al. A vacuum benthos sampler suitable for diverse habitats
Cambray et al. Dispersal of fishes via the Orange-Fish tunnel, South Africa
CN103004680A (zh) 一种养殖池底、表排污及病鱼、死鱼自动收集装置
Meister Fish protection and guidance at water intakes with horizontal bar rack bypass systems
CN205399366U (zh) 一种手动负压水面清污装置
CN110552414B (zh) 一种用于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地面排水结构
CN206713720U (zh) 一种改进的生猪养殖场
CN112816468A (zh) 一种智能检测立式小便池
CN207118478U (zh) 一种分蜂团负压收捕装备
CN105010256A (zh) 一种捕鱼装置
CN105724348A (zh) 一种稻飞虱田间捕捉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Bednarski et al. Age structure and reproductive activity of the Blue Sucker in the Milk River, Missouri River drainage, Montana
CN209985012U (zh) 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装置
CN206453027U (zh) 一种适用于溪流生境的鱼类资源调查的捕捞渔具
Pigg Fishes in the Kiamichi River, Oklahoma
CN203748477U (zh) 浮游生物采集器
CN216571870U (zh) 一种紧凑型磁核污水悬浮物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