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6160U - 蒸汽喷射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蒸汽喷射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6160U
CN206146160U CN201621026113.XU CN201621026113U CN206146160U CN 206146160 U CN206146160 U CN 206146160U CN 201621026113 U CN201621026113 U CN 201621026113U CN 206146160 U CN206146160 U CN 206146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cylinder
heating system
drying cylinder
e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261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贺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Xin Great Do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Xin Great Do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Xin Great Do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Xin Great Do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261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6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6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6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喷射加热系统,包括烘筒以及与所述烘筒连通的给汽管和回水管,于所述给汽管的进气端连接有蒸汽引射器,所述回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闪蒸罐,所述闪蒸罐经由低压乏汽管路与所述蒸汽引射器的抽气口连通,于所述闪蒸罐上设有疏水器,于所述蒸汽引射器的进气口连接有高压蒸汽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闪蒸罐可将烘筒内的冷凝水与蒸汽的汽水混合物引至烘筒外进行分离,提高了烘筒的加热烘干效果;同时,设置蒸汽引射器又可将分离出的蒸汽与高压蒸汽混合后打入烘筒内,提高了蒸汽的回收利用率,有效降低了能源浪费。

Description

蒸汽喷射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喷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纺织物加工过程中,烘干工序必不可少,一般烘干工序的用汽量约占总用汽量的50%,而传统的烘干设备不仅普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同时也存在由于加热方式不合理,而导致设备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不但影响了工艺速度,也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
牛仔烘干机一般由三柱烘干组成,每柱十二支烘筒,每柱十二支烘筒共用一个给汽管和一个回水管,且在回水管的末端装设一个疏水器。而在实际生产中因每支烘筒的换热效能不一致,导致烘筒内产生冷凝水的速度不一致,致使烘筒在一定蒸汽压力下有水排水,没水排汽,使得给汽管与回水管的压力相近,使整个管路出现“汽阻”现象,若烘筒的虹吸管出现问题,甚至会加重“汽阻”现象,导致烘筒内产生的冷凝水排不出去,使烘筒的温度降低,影响烘干效率。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每个烘筒分别配置一个疏水器,“汽阻”现象虽有所改善,但疏水器本身具有3%—4%的泄漏量,由于疏水器的大量使用,会导致蒸汽随疏水器的排水而大量泄漏。另外,由于烘筒内压力较高,冷凝水排放过程会因压力释放而产生大量二次蒸汽,泄漏的蒸汽和排放的二次蒸汽,都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蒸汽喷射加热系统,以提高蒸汽利用率及加热烘干效率,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蒸汽喷射加热系统,包括烘筒以及与所述烘筒连通的给汽管和回水管,所述给汽管的进气端连接有蒸汽引射器,所述回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闪蒸罐,所述闪蒸罐经由低压乏汽管路与所述蒸汽引射器的抽气口连通,于所述闪蒸罐上设有疏水器,所述蒸汽引射器的进气口与高压蒸汽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单元、串接于所述高压蒸汽管道上的比例控制阀以及设于所述烘筒处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比例控制阀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联接。
进一步的,所述烘筒为并联设于所述给汽管与回水管之间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烘筒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两端的筒盖,所述筒盖内凹盖合于所述筒体的两端,于所述筒体内插设有与所述回水管连通的虹吸管。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呈两端细中间粗的橄榄球状。
进一步的,于所述筒体内设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呈螺旋状的扰流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喷射加热系统,通过设置闪蒸罐可将烘筒内的冷凝水和蒸汽的汽水混合物引至烘筒外进行分离,提高了烘筒的加热烘干效果;同时,设置蒸汽引射器又可将分离出的蒸汽与高压蒸汽混合后打入烘筒内,提高了蒸汽的回收利用率,有效降低了能源浪费。
(2)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使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烘筒的温度,通过控制比例控制阀而调节高压蒸汽的进气量,从而可提高烘筒的加热烘干效果。
(3)设置多个烘筒,可提高该蒸汽喷射加热系统的加热烘干效率。
(4)筒盖内凹盖合于筒体的两端,可提高烘筒的保温效果。
(5)筒体设成橄榄球状,可使纺织物经过筒体时呈弧形,从而可避免织物折皱。
(6)设置螺旋状的扰流板,可对进入烘筒内的蒸汽进行扰流,从而可使蒸汽均匀分布于筒体内,可提高筒体表面温度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蒸汽喷射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烘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烘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烘筒,11-筒体,12-扰流板,13-左法兰轴,14-进气头,141-出口,142-进口,15-左筒盖,16-右筒盖,17-右法兰轴,2-回水管,3-闪蒸罐,4-疏水器,5-低压乏汽管路,6-高压蒸汽管道,7-截止阀,8-比例控制阀,9-蒸汽引射器,91-排气口,92-扩压段,93-混合段,94-吸收段,95-进气口,96-抽气口,10-给汽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喷射加热系统,如图1中所示,其包括烘筒1以及与烘筒1连通的给汽管10和回水管2。于给汽管10的进气端连接有蒸汽引射器9,该蒸汽引射器9采用现有结构即可,如图2中所示,其包括吸收段94、混合段93及扩压段92,且于吸收段94上形成有进气口95和抽气口96,于扩压段92的自由端形成有排气口91。给汽管10的进气端即与蒸汽引射器9的排气口91相连,且于进气口95处连接有高压蒸汽管道6,抽气口96与回水管2的出水端之间经由低压乏汽管路5连接有闪蒸罐3,且于闪蒸罐3上设有疏水器4。为了提高本蒸汽喷射加热系统的使用效果,烘筒1还为并联设于给汽管10与回水管2之间的多个。
本蒸汽喷射加热系统,通过设置闪蒸罐3可将烘筒1内的冷凝水与蒸汽的汽水混合物引至烘筒1外进行分离,提高了烘筒1的加热烘干效果;同时,设置蒸汽引射器9又可将烘筒1内排出的低压蒸汽及闪蒸罐3内分离的二次蒸汽经由低压乏汽管路5引至蒸汽引射器9中,并与高压蒸汽混合后打入烘筒1内,从而可使烘筒1内的蒸汽处于动态回转中,可提高蒸汽的回收利用率,并有效降低能源浪费。
为了提高本实施例的自动化效果,本蒸汽喷射加热系统还设有括控制单元串接与高压蒸汽管道6上的比例控制阀8、压力表以及截止阀7,以及设于烘筒1处的用于检测烘筒1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且比例控制阀8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联接。由此,可使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参数,通过控制比例控制阀8的开度,而调节进入蒸汽引射器9的高压蒸汽量,以提高本蒸汽引射器9的蒸汽利用率及烘筒1的加热烘干效果。
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烘筒1包括筒体11、设于筒体11两端的筒盖,且筒盖内凹盖合于筒体11的两端,以降低筒体11散热率而提高筒体11的保温效果。为便于描述,将筒盖分别称为图3所示状态下的左筒盖15及右筒盖16。且于右筒盖16上固连有右法兰轴17,于右法兰轴17外周面上套设有轴承。于左筒盖15上固连有左法兰轴13,于左法兰轴13的外周面上也套设有轴承,以便于烘筒1在动力驱使下转动。于左法兰轴13的自由端连接有进气头14,于进气头14上形成有与给汽管10相接的进口142,以及与回水管2相接的出口141,于出口141处还连接有延伸至筒体11内部的的虹吸管,以通过虹吸管将筒体11内的冷凝水引至回水管2内。
本实施例中,于筒体11内还设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呈螺旋状的扰流板,以对进入烘筒1内的蒸汽进行引流,而使蒸汽均匀分布于筒体11内,从而提高筒体11表面温度的均匀性,进而提高纺织物的烘干效果。为了提高烘筒1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的筒体11还可设置呈图4中所示的两端细中间粗的橄榄球状,以使纺织物经过筒体11时呈弧形,而避免折皱。当然,本实施中的筒体11除了为筒状及橄榄球状,筒体11还可呈圆锥形等其他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蒸汽喷射加热系统,包括烘筒以及与所述烘筒连通的给汽管和回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汽管的进气端连接有蒸汽引射器,所述回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闪蒸罐,所述闪蒸罐经由低压乏汽管路与所述蒸汽引射器的抽气口连通,于所述闪蒸罐上设有疏水器,所述蒸汽引射器的进气口与高压蒸汽管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喷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射加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串接于所述高压蒸汽管道上的比例控制阀以及设于所述烘筒处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比例控制阀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喷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筒为并联设于所述给汽管与回水管之间的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喷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筒包括筒体、设于所述筒体两端的筒盖,所述筒盖内凹盖合于所述筒体的两端,于所述筒体内插设有与所述回水管连通的虹吸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喷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呈两端细中间粗的橄榄球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喷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筒体内设有沿其轴向延伸设置的呈螺旋状的扰流板。
CN201621026113.XU 2016-08-31 2016-08-31 蒸汽喷射加热系统 Active CN206146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6113.XU CN206146160U (zh) 2016-08-31 2016-08-31 蒸汽喷射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6113.XU CN206146160U (zh) 2016-08-31 2016-08-31 蒸汽喷射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6160U true CN206146160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19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26113.XU Active CN206146160U (zh) 2016-08-31 2016-08-31 蒸汽喷射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61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4474A (zh) * 2021-07-12 2021-09-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汽液喷射器增压闪蒸技术的汽源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4474A (zh) * 2021-07-12 2021-09-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汽液喷射器增压闪蒸技术的汽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62928U (zh) 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CN204162934U (zh) 一种多功能快速干衣柜
CN106139944B (zh) 蒸汽混合器
CN206146160U (zh) 蒸汽喷射加热系统
WO2017101218A1 (zh) 一种对织物于缸内进行预处理的设备及方法
CN201351240Y (zh) 蒸汽熨斗的蒸汽加热系统
CN208764001U (zh) 一种环保型多通道射水抽气器
CN204982534U (zh) 造纸烘干部的蒸汽回收系统
CN202220293U (zh) 整烫专用节能锅炉
CN106567234A (zh) 一体式加热和蒸汽发生器及具有它的干衣机
CN206298571U (zh) 一种制酒系统余热回收装置
CN208884062U (zh) 一种涤纶长丝束生产用卷曲机
CN206941081U (zh) 一种用于短纤维卷曲定型的松弛热定型机
CN104908152A (zh)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加工系统及其中的废水余热使用方法
CN208332239U (zh) 节能乏汽回收系统
CN207849984U (zh) 一种不锈钢器皿的自动清洗烘干机
CN209443204U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新型蒸纱装置
CN204780303U (zh) 缩绒烘干环保型一体机
CN207035924U (zh) 分压式热网加热器
CN206337463U (zh) 造纸烘干部的蒸汽烘干系统
CN205077316U (zh) 除氧器和凝结水箱蒸汽回用系统
CN203162924U (zh) 一种烘干房热蒸汽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8151638U (zh) 一种纺织印染烘燥机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5262259U (zh) 精制棉生产热交换装置
CN205832651U (zh) 一种闭路循环喷雾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