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5889U - 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 - Google Patents

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5889U
CN206145889U CN201621157647.6U CN201621157647U CN206145889U CN 206145889 U CN206145889 U CN 206145889U CN 201621157647 U CN201621157647 U CN 201621157647U CN 206145889 U CN206145889 U CN 206145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ide wall
ventilation fan
heat preserving
duct clap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576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11576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5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5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58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涉及电器制造领域。其中,包括机壳、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热交换件。机壳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第二侧壁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第一风机设置于室外进风口一侧,第二风机设置于室外出风口一侧,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正反设置。机壳还包括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由热交换件隔开,且沿热交换件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这种智能保温建筑,采用智能保温换气扇且包括一墙体,智能保温换气扇安装在墙体的通风口上。该装置能减少换气时的热量损失,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空气清新,有益于人体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给人们创造了冬暖夏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但是人们为了节省能源常常都紧闭门窗,与外界之间缺少新的气体交换,会造成室内空气的含氧量低、有异味、对人类的健康会造成威胁,如果打开门窗自然换气通风,能量的散失太大,并且天气突然变热时,室内的衣物、家具之类的会变得潮湿,减短使用寿命。
传统意义上的换气扇,能解决室内外空气交换,保证空气的流畅转换,但是,与此同时室内外的温差较大则会导致能量的快速流失,造成能源的浪费,也不利于保温,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室内外空气流通以及保温的换气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其能够提供一种因四季室内外温差大,减少换气时的热量损失,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空气新鲜、舒适宜人、有益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温换气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保温换气扇,其包括机壳、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热交换件。机壳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设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第二侧壁设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第一风机设置于室外进风口一侧,第二风机设置于室外出风口一侧,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正反设置。机壳还包括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进风通道连通室外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出风通道连通室内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由热交换件隔开,且沿热交换件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柱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柱体,机壳还包括第三侧壁以及和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第一柱体沿第三侧壁连接于机壳上,第二柱体沿第四侧壁连接于机壳上,热交换件呈S形依次缠绕在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风道隔板和至少一个第二风道隔板,第一风道隔板连接于第三侧壁上,且沿第四侧壁方向延伸,第二风道隔板连接于第四侧壁上,且沿第三侧壁方向延伸,热交换件、第一风道隔板以及第二风道隔板形成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第三风道隔板和第四风道隔板,第三风道隔板一侧连接于室外进风口和室内进风口之间的第一侧壁上,第三风道隔板与第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与热交换件的一端连接,第四风道隔板的一侧连接于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之间的第二侧壁上,第四风道隔板与第二侧壁相对的另一侧与热交换件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机壳还包括底壁和与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热交换件、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一风道隔板、第二风道隔板、第三风道隔板以及第四风道隔板和底壁与顶壁之间垂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电控盒,电控盒位于机壳的外侧,且安装于第三侧壁上靠近第一侧壁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一风道隔板、第二风道隔板、第三风道隔板以及第四风道隔板与机壳之间的连接为焊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防护网罩,防护网罩安装于第一侧壁上,并覆盖在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热交换件为亲水铝箔制成的换热片体。
一种智能保温建筑,其包括上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墙体,墙体上设有通风口,智能保温换气扇安装在通风口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保温换气扇包括机壳、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热交换体,其中,机壳包括第一壁体和与第一壁体相对设置的第二壁体,第一壁体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第二壁体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第一风机设置在室外进风口一侧,第二风机设置在室外出风口一侧,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正反设置,机壳还包括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进风通道连通室外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出风通道连接室内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之间由热交换件隔开,且沿热交换件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在进行通风换气时,室外空气从进风通道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从出风通道进入室外,在通道内通过热交换件进行热交换,减少热量流失,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空气新鲜,舒适宜人,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保温换气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保温换气扇结构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保温换气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保温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图标:100-智能保温换气扇;110-机壳;111-进风通道;112-室外进风口;113-出风通道;114-室外出风口;116-室内出风口;118-室内进风口;122-第一风机;124-第二风机;130-热交换件;142-第一柱体;144-第二柱体;152-第一风道隔板;154-第二风道隔板;162-第三风道隔板;164-第四风道隔板;170-电控盒;180-防护网罩;200-智能保温换气扇;300-智能保温建筑;31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保温换气扇100,其包括机壳110、第一风机122、第二风机124以及热交换件130。
其中,所述机壳110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室外进风口112和室外出风口114,所述第二侧壁设有室内出风口116和室内进风口118,作为一种方式,所述室外进风口112与所述室内出风口116位置相对应,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与所述室内进风口118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室外进风口112、所述室内出风口116、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以及所述室内进风口118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可以为正方形、也可以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室外进风口112、所述室内出风口116、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以及所述室内进风口118的形状为圆形,并且风口的大小因通风需求的大小而定。
所述第一风机122可以设置于所述室内出风口116一侧,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室外进风口112一侧,所述第二风机124可以设置于所述室内进风口118一侧,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122设置于所述室外进风口112一侧,所述第二风机124设置于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一侧,通过这种设置方式,节约室内空间,在维修时,也便于在室外进行维修。同时,所述第一风机122与所述第二风机124正反设置,即所述第一风机122位于所述室外进风口112一侧,且面向室内,使室外空气能在所述第一风机122的作用下进入室内,所述第二风机124位于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一侧,且面向室外,使室内空气能在所述第二风机124的作用下排出室内,形成空气流通。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机壳110还包括进风通道111和出风通道113,所述进风通道111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112和所述室内出风口116,所述出风通道113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118和所述室外出风口114,所述进风通道111和所述出风通道113之间由所述热交换件130隔开,且沿所述热交换件130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其中,所述热交换件130位于所述机壳110的中央,所述进风通道111和所述出风通道113位于所述热交换件130的两侧,当室外空气在所述第一风机122的作用下从所述室外进风口112通过所述进风通道111进入所述室内出风口116,室内空气在所述第二风机124的作用下从所述室内进风口118通过所述出风通道113进入所述室外出风口114时,室外空气在所述进风通道111内流通时,会将一分部能量传递到所述热交换件130上,室内空气在所述出风通道113内流通时,会将一部分能量传递到所述热交换件130上,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在所述热交换件130上逆流相遇,通过所述热交换件130进行热量交换,交换后的室内空气被排除,室外空气进入室内,从而在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还能基本保持室内温度恒定不变。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热交换件130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如导热硅脂、导热硅胶、石墨垫片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件130为亲水铝箔制成的换热片体,亲水铝箔对铝箔进行亲水处理,通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在铝箔的表面覆膜一层亲水层,冷凝水在亲水铝箔上会迅速散开,不会凝结成水珠,从而可以增大热交换面积,加快制冷制热的速度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柱体142和至少一个第二柱体144,所述机壳110还包括第三侧壁以及和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一柱体142沿所述第三侧壁连接于所述机壳110上,所述第二柱体144沿所述第四侧壁连接于所述机壳110上,所述热交换件130呈S形依次缠绕在所述第一柱体142和所述第二柱体144上,其中,由于所述热交换件130为亲水铝箔制成的换热片体,因此,当室内风力和室外风力较大时,所述热交换件130会承受不住,容易损坏,作为一种方式,增加所述第一柱体142和所述第二柱体144,所述热交换件130缠绕在所述第一柱体142和所述第二柱体144上,可增加所述热交换件130的抗风能力,延长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100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第一柱体142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柱体144至少一个,多个柱体可以延长空气流通的路径与时间,保证热交换充分。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100还包括电控盒170,所述电控盒170位于所述机壳110外侧,且安装于所述第三侧壁上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在所述机壳110上安装电控盒170,可随时从所述电控盒170上观测检修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100的工作状态,所述电控盒170位于所述机壳110第三侧壁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节约室内空间,且方便操作。
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100还包括防护网罩180,所述防护网罩180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上,并覆盖所述室外进风口112和所述室外出风口114,其中,所述防护网罩180由金属栅网制成,可防止人手直接接触到加热元件将人体烫伤发生事故,同时,也可以方式室外杂物通过所述室外进风口112和所述室外出风口114进入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100。
智能保温换气扇100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保温换气扇100包括机壳110,第一风机122,第二风机124以及热交换件130,通过第一风机122与第二风机124的正反设置,形成进风通道111和出风通道113之间的空气逆流,并在位于机壳110中央的热交换件130上发生热量交换,在进行空气流通交换时减少热量流失,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空气新鲜,舒适宜人,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保温换气扇20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智能保温换气扇100大致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智能保温换气扇2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风道隔板152和至少一个第二风道隔板154,所述第一风道隔板152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上,且沿所述第四侧壁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风道隔板154连接于所述第四侧壁上,且沿所述第三侧壁方向延伸,所述热交换件130、所述第一风道隔板152以及所述第二风道隔板154形成所述进风通道111和所述出风通道113,其中,所述第一风道隔板152位于所述进风通道111中,所述第二风道隔板154位于所述出风通道113中,形成更加狭窄的风道,使气流缓慢紊流移动,空气在通道中的换热时间大大延长,因此换热更充分,大幅度提高热回收效率,使得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100的保温效果更加的显著,同时,所述第一风道隔板152位于所述进风通道111一侧,有效的阻挡室外风力对所述热交换件130的直接作用,所述第二风道隔板154位于所述出风通道113的一侧,有效的阻挡室内风力对所述热交换件130的直接作用,从而有效的保护所述热交换件130,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200还包括第三风道隔板162和第四风道隔板164,所述第三风道隔板162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室外进风口112和所述室外出风口114之间的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三风道隔板162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热交换件13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风道隔板164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室内出风口116和所述室内进风口118之间的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四风道隔板164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热交换件130的另一端相连,其中,在所述室外进风口112、所述室外出风口114、所述室内出风口116以及所述室内进风口118的位置处用风道隔板来代替所述热交换件130,也有助于对所述热交换件130的保护,延长所述热交换件13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10还包括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所述热交换件130、所述第一柱体142、所述第二柱体144、所述第一风道隔板152、所述第二风道隔板154、所述第三风道隔板162以及所述第四风道隔板164和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之间垂直连接,其中,垂直连接,能够增加所述热交换件130的空气的交换面积,是热交换更加的充分。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第一柱体142、所述第二柱体144、所述第一风道隔板152、所述第二风道隔板154、所述第三风道隔板162以及所述第四风道隔板164与机壳110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扣件连接、粘合连接、螺栓连接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体142、所述第二柱体144、所述第一风道隔板152、所述第二风道隔板154、所述第三风道隔板162以及所述第四风道隔板164与机壳1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保温建筑300,所述智能保温建筑300包括智能保温换气扇200和墙体310,所述墙体310设有通风口,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200安装在所述通风口上,通过这种方式,能为建筑物在保证空气流通的同时,还能有效的保证室内温度,不浪费能源的同时,保护人体健康。
智能保温换气扇200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保温换气扇100包括机壳110,第一风机122,第二风机124以及热交换件130,通过第一风机122与第二风机124的正反设置,形成进风通道111和出风通道113之间的空气逆流,并在位于机壳110中央的热交换件130上发生热量交换,同时加入风道隔板,有效的保护热交换件130不受破坏,通风口采用了狭小的风道,内部通道加大,使气流缓慢紊流移动,空气在模块中的换热时间大大延长,因此换热更充分,大幅度提高热回收效率,在进行空气流通交换时减少热量流失,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空气新鲜,舒适宜人,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进行通风换气时,室外空气从进风通道进入室内,室内空气从出风通道进入室外,在通道内通过热交换件进行热交换,减少热量流失,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空气新鲜,舒适宜人,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保温换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热交换件,所述机壳包括第一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所述第二侧壁设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室外进风口一侧,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室外出风口一侧,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二风机正反设置,所述机壳还包括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出风通道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之间由所述热交换件隔开,且沿所述热交换件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保温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柱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柱体,所述机壳还包括第三侧壁以及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所述第一柱体沿所述第三侧壁连接于所述机壳,所述第二柱体沿所述第四侧壁连接于所述机壳,所述热交换件呈S形依次缠绕在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保温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风道隔板和至少一个第二风道隔板,所述第一风道隔板连接于所述第三侧壁上,且沿所述第四侧壁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风道隔板连接于所述第四侧壁上,且沿所述第三侧壁方向延伸,所述热交换件、所述第一风道隔板以及所述第二风道隔板形成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出风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保温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第三风道隔板和第四风道隔板,所述第三风道隔板一侧连接于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之间的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三风道隔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热交换件一端连接,所述第四风道隔板一侧连接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之间的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四风道隔板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热交换件的另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保温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底壁和与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所述热交换件,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一风道隔板、所述第二风道隔板、所述第三风道隔板以及所述第四风道隔板和所述底壁与所述顶壁之间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保温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位于所述机壳外侧,且安装于所述第三侧壁上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保温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所述第一风道隔板、所述第二风道隔板、所述第三风道隔板以及所述第四风道隔板与所述机壳之间的连接为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保温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还包括防护网罩,所述防护网罩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上,并覆盖所述室外进风口和所述室外出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保温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件为亲水铝箔制成的换热片体。
10.一种智能保温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保温换气扇,所述智能保温建筑包括墙体,所述墙体设有通风口,所述智能保温换气扇安装在所述通风口上。
CN201621157647.6U 2016-10-24 2016-10-24 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5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7647.6U CN206145889U (zh) 2016-10-24 2016-10-24 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57647.6U CN206145889U (zh) 2016-10-24 2016-10-24 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5889U true CN206145889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3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5764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5889U (zh) 2016-10-24 2016-10-24 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58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5988A (zh) * 2017-10-18 2018-01-12 邯郸市金格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多层板穿钉高效恒温换气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5988A (zh) * 2017-10-18 2018-01-12 邯郸市金格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多层板穿钉高效恒温换气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02633U (zh) 一种适用于宿舍楼的机械通风空调装置
CN109768348A (zh) 高寒地区储能集装箱热管理系统
CN207132498U (zh) 被动式蒸发冷却通风空调系统
CN108061338A (zh) 一种具有排湿功能的热交换系统
CN206145889U (zh) 智能保温换气扇及智能保温建筑
CN104006468B (zh) 基于蒸发冷却与水幕外墙相结合的蓄冷空调装置
CN206593220U (zh) 一种热交换窗式新风机
CN211119676U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4313447U (zh) 新风换气机
CN208042405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空调墙
CN110966677A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6724389U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式水冷多联空调系统
CN206609153U (zh) 一种热交换式的冷热两用风扇
CN211781734U (zh) 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空调机组
CN212138787U (zh) 基于两级蒸发冷却和鹅卵石蓄冷的冬夏两用空调系统
CN209211713U (zh) 一种被动蒸发冷却式的双层皮玻璃幕墙
CN208720441U (zh) 一种新型室内高效节能换气系统
CN106998643A (zh) 一种间接空气换热集装箱数据中心
CN207778638U (zh) 一种具有排湿功能的热交换系统
CN207094796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06554551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电池的冬暖夏凉岗亭
CN108224623B (zh) 以干空气能及太阳能为驱动能源的被动式新风系统
CN206410580U (zh) 一种高效大换热量分体式热交换器
CN111296297A (zh) 被动式用鹅卵石蓄冷的冬夏两用多级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10762621A (zh)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