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4303U - 把手换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把手换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4303U
CN206144303U CN201620708654.4U CN201620708654U CN206144303U CN 206144303 U CN206144303 U CN 206144303U CN 201620708654 U CN201620708654 U CN 201620708654U CN 206144303 U CN206144303 U CN 206144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junction surface
component
hand drive
driv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086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兴国
邹伟
徐敏娜
叶海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eg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eg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eg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eg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086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4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4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43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把手换向机构,包括把手复位座、把手驱动片以及把手换向片;所述把手复位座包括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以及第三接合部;所述把手驱动片包括第四接合部;所述把手复位座的所述第三接合部与所述把手驱动片的所述第四接合部接合;以及,所述把手换向片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连接的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与所述把手复位座的所述第一接合部或所述第二接合部抵接;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止挡部件。上述把手换向机构具有操作便利、稳定性能高、成本低并且可应用于多种锁具平台等优势。

Description

把手换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地涉及锁具的把手,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把手的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锁具安装在向左开或向右开的门上,因此锁具的把手也被调整成把手向左或向右地安装在左开门或右开门上。目前,常见的锁具平台可以分成两类:a.自动锁门—关门时,锁体的方舌自动弹出并且插入到对应的锁扣孔里以实现锁门;b.手动上抬把手锁门—用户在关好门后用手上抬锁具的把手,使锁体的方舌伸出并插入到锁扣孔里以实现锁门。
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上述两种锁具平台需要分别设计不同的把手换向结构,来实现把手的换向。或者,通过在一种把手换向结构上增加额外的部件来满足两种锁具平台的需要。
目前,常见的把手换向机构包括以下几种:
1、拆装式:即先拆除再重新安装把手的方式。先取出固定把手的螺丝,重新调整把手的方向,然后再重新安装把手,用螺丝紧固。对于自动锁门的锁具,因为不允许把手向上转动,因此还需要调整把手的限位片及复位弹簧的方向。这种机构的缺点在于:第一,换向动作复杂,需要打开锁具,容易造成锁具内部零件的遗失,并且对安装人员的要求较高;第二,生产过程及产品运营复杂;第三,在取出把手的过程中很容易碰伤把手;第四,因为把手的固定螺丝需要加紧固胶,而在反复的松紧其螺丝后,该螺丝的紧固性能下降,容易造成把手松动。
2、只应用于自动锁门的锁具平台的换向机构:当锁具的把手需要换向时,推动一个换向片以放松对把手的位置限定,在调整好把手的方向后,再使换向片归位以卡住把手。此类把手换向机构的缺点在于:第一,机构复杂且成本较高;第二,只能应用于一种锁具平台上。
3、后安装式把手换向机构:一般应用在锁具的后面板上,锁具的把手复位机构固定在后面板上,在进行把手换向时,先将把手调整好方向,再直接安装好后面板。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1)应用平台单一,只能应用于手动上抬把手锁门的锁具上且只能应用于后面板,对于前面板的把手换向需求无能为力;2)需要用到制造成本较高的压铸工艺制造的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操作便利、稳定性能高、成本低并且可应用于多种锁具平台的把手换向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把手换向机构,包括把手复位座、把手驱动片以及把手换向片;所述把手复位座包括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以及第三接合部;所述把手驱动片包括第四接合部;所述把手复位座的所述第三接合部与所述把手驱动片的所述第四接合部接合;以及,所述把手换向片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连接的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与所述把手复位座的所述第一接合部或所述第二接合部抵接;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止挡部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把手换向机构还可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可位于所述把手驱动片与所述把手复位座之间,并且与所述把手驱动片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件可包括螺钉和螺孔,并且所述把手驱动片可包括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一凸缘或所述第二凸缘抵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件可包括止挡凸块,并且所述把手驱动片可包括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述止挡凸块与所述第一凸缘或所述第二凸缘抵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换向片凸块,所述换向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换向片凸块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复位座还可包括第五接合部,所述把手驱动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五接合部相接合的第六接合部;并且所述把手复位座与所述把手驱动片能够彼此相对旋转地移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复位座、所述把手驱动片和所述把手换向片可采用以下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锌合金、钢材以及钣金。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复位座的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可以是呈L形的凸块,并且所述把手换向片的所述第三部件包括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把手换向弹簧还可包括换向弹簧,所述换向弹簧与所述把手换向片的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套接。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的理解。附图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公开内容原理的作用。在结合附图并阅读了下面的对特定的非限制性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之后,本公开内容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及换向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锁具把手的完整组装图。
图3A-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复位座的正、反面示意图。
图4A-4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驱动片的正、反面示意图。
图5A-5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换向片的正、反面示意图。
图6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复位座与把手换向片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6B示出了图6A所示的示意图的剖面图。
图7A-7B分别示出了把手换向之前和之后的锁具的组装示意图。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复位座、把手驱动片与复位弹簧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8B-8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把手复位座、把手驱动片分别与复位弹簧配合使用的示意图。
图9A-9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锁门及手动上抬把手锁具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10A-10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锁门及手动上抬把手锁具平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换向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在附图中示出和在以下描述中详述的非限制性实施例,更完整地说明本公开内容的多个技术特征和有利细节。并且,以下描述忽略了对公知的原始材料、处理技术、组件以及设备的描述,以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内容的技术要点。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到,在下文中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时,描述和特定示例仅作为说明而非限制的方式来给出。
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公开内容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公开内容的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公开内容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公开内容。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及换向机构的分解示意图。其中,图1所示的锁具包括锁具面板1、把手2、紧固螺丝8以及把手换向机构。把手换向机构包括把手复位座3、把手驱动片4、把手换向片5、复位弹簧6以及换向弹簧7。
图2示出了根据图1所示的把手及换向机构的组装图,并且图11也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换向机构的组装示意图。结合图1、2和11可知,通过紧固螺丝8将把手驱动片4和把手2装配在锁具面板1的两侧,使得把手2和把手驱动片4可以相对于锁具面板1一起做旋转运动。把手复位座3被置于锁具面板1与把手驱动片4之间,并且把手复位座3也可相对于锁具面板1做旋转运动。
图3A-3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复位座的正、反面示意图,图4A-4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驱动片的正、反面示意图。结合图1、3A-3B和4A-4B可知,把手复位座3包括第一接合部31、第二接合部32以及第三接合部33。把手驱动片4包括第一凸缘41、第二凸缘42以及第四接合部43。把手复位座3的第三接合部33可以与把手驱动片4的第四接合部43相接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把手复位座3还可进一步包括第五接合部34,并且把手驱动片4还可进一步包括第六接合部44,第五接合部34可与第六接合部44接合。优选地,第六接合部44采用圆弧形缺口的形式,第五接合部34采用凸起的形式,此时第五接合部34可伸入到第六接合部44中,并且可以在该圆弧形缺口中移动,即把手复位座3与把手驱动片4可彼此相对旋转地移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把手复位座3的第一接合部31、第二接合部32分别是两个对称的第一凸块、第二凸块。优选地,上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可以呈“L”形。
图8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复位座3、把手驱动片4与复位弹簧6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图8B-8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把手复位座3、把手驱动片4分别与复位弹簧6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如图8A-8C所示,复位弹簧6位于把手复位座3与把手驱动片4之间,把手复位座3的第三接合部33可作为复位弹簧6的弹力支点。同时,复位弹簧6的2个耳朵将把手复位座3的第三接合部33和把手驱动片4的第四接合部43夹住,以便固定把手驱动片4。把手2被下压旋转时,复位弹簧6向把手2提供一个回复的力。
图5A-5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换向片5的正、反面示意图,并且图6A-6B分别把手复位座3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把手换向片5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及剖面图。其中,把手换向片5可呈“[”形,即包括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以及分别与第一部件51、第二部件52连接的第三部件53。
第一部件51可以呈正方形或矩形,并且可包括开口514。第二部件52可包括呈“山”字的三个换向片凸块521、522和523。在图5A-5B所示的实施例中,三个换向片凸块521、522和523可以呈矩形。第一换向片凸块521与第二换向片凸块522的长度均短于第三换向片凸块523的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件51与第二部件52也可被设置成其他形式或形状,例如第一部件5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诸如两个或三个等)换向片凸块(附图未示出);第二部件可包括更少或更多个换向片凸块,例如一个、两个或四个,等等。第三部件53可包括孔531,如图6A-6B所示。
把手复位座3、把手驱动片4和把手换向片5可采用锌合金压铸、钢材精铸、钣金件(例如铁片、钢片)冲压折弯成型等材料及相应的工艺制成。
如图2所示,锁具面板1包括滑槽,把手换向片5可在该滑槽中移动。换向弹簧7套接在把手换向片5的第二部件52的第三换向片凸块523上。当正常使用把手时,在换向弹簧7的作用力下,把手换向片5的第三部件53与把手复位座3的第一或第二接合部相抵接,以固定把手复位座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把手复位座3的第一(或第二)接合部(例如第一凸块)卡入到把手换向片5的第三部件53的孔531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把手复位座3的第一、第二接合部(31、32)以及把手换向片5的第三部件53设置成其他的卡合或者抵接的形式,例如第一和第二接合部(31、32)包括孔,并且第三部件53包括凸块。
当要通过把手换向机构对把手2进行换向时,首先朝着远离把手复位座3的方向推动把手换向片5(例如通过推动第一部件51上的开口514),使得把手换向片5的第三部件54与把手复位座3的第一接合部31(例如第一凸块)分离;然后,将把手2、把手复位座3和把手驱动片4一起旋转180度,以实现把手2的换向;完成把手的换向后,释放把手换向片5,使得把手换向片5在换向弹簧7的作用力下与把手复位座3再次抵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把手复位座3的第二接合部32(例如第二凸块)卡入到把手换向片5的第三部件53的孔531中。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方便地实现把手的换向。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把手换向过程可直接适用于手动上抬把手的锁具把手。对于自动锁门的锁具把手,需要将把手换向片4限制为只能朝一个方向旋转。在一个实施例中,把手换向片5的第一部件51包括止挡部件,该止挡部件用于将把手换向片4限制为只朝一个方向旋转。
图7A-7B分别示出了把手换向之前和之后的锁具的组装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止挡部件包括螺孔511和螺钉512,如图1、7A-7B所示。螺孔511的位置设置如下:使得与该螺孔511配合使用的螺钉512与把手驱动片4的第一或第二凸缘相抵接,以使把手驱动片4只能朝一个方向旋转。此时,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把手换向机构也可适用于自动锁门的锁具把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止挡部件包括止挡凸块513,如图6A所示。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止挡凸块513与把手驱动片4的第一或第二凸缘相抵接(如图9A所示),以使把手驱动片4只能朝一个方向旋转。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把手换向片5的第一部件51包括与第二部件52的换向片凸块521相平行的换向片凸块,止挡凸块513与第一部件51所包括的换向片凸块彼此呈一定角度地设置。优选地,止挡凸块513与第一部件51所包括的换向片凸块彼此相互垂直地设置。
图9A-9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锁门及手动上抬把手锁具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当需要应用于自动锁门的锁具把手平台时,把手换向片5被如下设置在锁具面板1的滑槽中:使得第一部件51与把手驱动片4相邻,并且第一部件51上的止挡凸块513与把手驱动片4的第一或第二凸缘相抵接,换向弹簧7套接在第二部件52的换向片凸块上(如图9A所示)。
当需要应用于手动上抬把手的锁具把手平台时,使得换向弹簧7套接在第一部件51或第二部件52的换向片凸块上,并且第二部件52与把手驱动片4相邻(如图9B所示)。由于第二部件52不包括止挡部件,因此把手驱动片4可在两个方向上旋转,以满足手动上抬把手的需要。
图10A-10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自动锁门及手动上抬把手锁具平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如图10A-10B所示,不必改变把手换向片5的安装方向也能满足多种锁具平台的个性化需要。具体方法是当应用于自动锁门的锁具把手时,使用上述把手驱动片4;当应用于手动上抬把手的锁具把手时,采用如图所示的手动上抬把手驱动片4’。该手动上抬把手驱动片4’不具有凸缘,因此也就不会与把手换向片5的第一部件51的止挡凸块发生抵接。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把手换向机构具有操作简便、稳定性高、成本低廉且适用于多种锁具平台等优势。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已经在本申请文件中予以了描述,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作为示例示出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众多的变型方案、替代方案和改进方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附权利要求书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藉此涵盖这些权利要求本身及其等同变换的范围内的方法和结构。

Claims (9)

1.一种把手换向机构,包括把手复位座、把手驱动片以及把手换向片;所述把手复位座包括第一接合部、第二接合部以及第三接合部;所述把手驱动片包括第四接合部;所述把手复位座的所述第三接合部与所述把手驱动片的所述第四接合部接合;以及
所述把手换向片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连接的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与所述把手复位座的所述第一接合部或所述第二接合部抵接;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止挡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把手驱动片与所述把手复位座之间,并且与所述把手驱动片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件包括螺钉和螺孔,并且所述把手驱动片包括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述螺钉与所述第一凸缘或所述第二凸缘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件包括止挡凸块,并且所述把手驱动片包括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所述止挡凸块与所述第一凸缘或所述第二凸缘抵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弹簧,所述换向弹簧与所述把手换向片的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套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把手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换向片凸块,所述换向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一部件或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换向片凸块上。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复位座还包括第五接合部,所述把手驱动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五接合部相接合的第六接合部;并且所述把手复位座与所述把手驱动片能够彼此相对旋转地移动。
8.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复位座、所述把手驱动片和所述把手换向片可采用以下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锌合金、钢材以及钣金。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手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复位座的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是呈L形的凸块,并且所述把手换向片的所述第三部件包括孔。
CN201620708654.4U 2016-07-07 2016-07-07 把手换向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4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8654.4U CN206144303U (zh) 2016-07-07 2016-07-07 把手换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08654.4U CN206144303U (zh) 2016-07-07 2016-07-07 把手换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4303U true CN206144303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1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0865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44303U (zh) 2016-07-07 2016-07-07 把手换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43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4174A (zh) * 2017-12-21 2018-06-26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左右换向安装的智能锁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4174A (zh) * 2017-12-21 2018-06-26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左右换向安装的智能锁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65715A3 (en) Door assembly
CN206144303U (zh) 把手换向机构
WO2007005745A3 (en) Pinch free panel system and method
CN207245517U (zh) 一种推拉式纵开门窗
EP1247668A3 (en)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US20100066105A1 (en) Locking Device
CN205747407U (zh) 防夹手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865001A (zh) 防夹手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9227481A1 (zh) 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及显示屏模组结构
TW200510621A (en) A revolving door facility with security function
CN208416265U (zh) 电动式平开推拉门窗
CN205918231U (zh) 一种智能双点压紧式锁具
CN101739072A (zh) 笔记本电脑及其机壳与键盘
CN205693040U (zh) 一种插座安装盒卡接结构
CN205174745U (zh) 出风口开闭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US20210156183A1 (en) Flush Glass Apparatus
CN210273086U (zh) 推拉式直流电源柜
CN102704782A (zh) 一种推拉式窗户自动关窗器
AU2003293866A1 (en) Window or door comprising a drive device
CN201110073Y (zh) 一种柜门用tt型铰链
KR200451315Y1 (ko) 문짝 안전장치
CN207749913U (zh) 一种防脱轨门锁组件
CN109399431A (zh) 一种防尘电梯地坎组件
CN210398193U (zh) 一种多门门禁用识别装置
CN109209083A (zh) 一种可应用于幕墙开启百叶或开启格栅的锁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