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42011U - 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42011U
CN206142011U CN201620956810.9U CN201620956810U CN206142011U CN 206142011 U CN206142011 U CN 206142011U CN 201620956810 U CN201620956810 U CN 201620956810U CN 206142011 U CN206142011 U CN 206142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base plate
tote box
leg
box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568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AOMING DISTRICT RUIXUAN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GAOMING DISTRICT RUIXUA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GAOMING DISTRICT RUIXUAN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GAOMING DISTRICT RUIXUA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568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42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42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42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设置有四个支脚,其中两只所述支脚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铰接,另外两只支脚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上方设置有撑台,所述支脚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往后翻的包围框,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撑台配套的帽盖,所述支脚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货物隔离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不仅拆装方便,结构稳固,并且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两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为一体,不容易丢失。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物箱,尤其是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
背景技术
物流运输中,我们使用的载物箱都是由底板和挡板构成,两块挡板设置在底板的两侧,底板和挡板是采用活动卡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当需要使用该载物箱时,将挡板卡接在底板上,两块挡板之间形成载物区,货物便可存放在载物区上,当不需要使用时,需要将挡板拆卸下来,以节省存放空间,因此,此种载物箱尽管容纳空间大,结构美观,但装拆困难,花费时间较多,并且,由于底板和挡板是分开的,很容易造成丢失或摆放混乱的情况,不利于工厂日常的高效管理,此外,传统使用的载物箱均只能单独存放一种货物,如条件局限或每种货物数量不多,需要将多种货物同时放置在同一个载物箱上时,容易造成货物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不仅拆装方便,结构稳固,并且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两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为一体,不容易丢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设置有四个支脚,其中两只所述支脚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铰接,另外两只支脚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上方设置有撑台,所述支脚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往后翻的包围框,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撑台配套的帽盖,所述支脚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货物隔离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挂钩和拉紧器,所述挂钩固接在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上,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供所述挂钩穿过的预留位,所述拉紧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脚固接,所述固定板与一拉杆铰接,所述拉杆的中部与一框架铰接,所述框架的两侧设置有开槽,所述框架内设置有直板,所述直板的两端与所述开槽滑动连接,所述直板通过直杆与设置在所述框架外的挂圈连接,所述直杆上套有用于抵住所述直板的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货物隔离机构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最下端设置有三角状的连接条,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条配套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隔离板滑出所述滑槽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撑台上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是45°。
进一步地,所述帽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倒角配套的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帽盖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与所述支脚铰接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与所述支脚铰接位置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板的数量是3块,所述隔离板的厚度是1.4~1.6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装拆方便:当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往上翻,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下端套入支脚的包围框内,用拉紧器的挂圈套入挂钩,拉下拉杆,即可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固定在支脚上,即可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底板包围所形成的储物区放置货物,当使用完毕需要拆卸时,先拔起拉杆,将挂圈取离挂钩,便可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放下,以便于存放;(2)具有隔离功能: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货物隔离机构,货物隔离机构包括隔离板,当需要将不同类货物进行隔离时,直接将隔离板下端的连接条插入到底板上的滑槽,便可将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底板包围所形成的储物区分隔成不同的独立的储物区,以便于可在一个载物箱上可同时摆放不同的货物;(3)可重叠放置:不管本实用新型是处于展开使用状态还是收叠状态,均可将多个本实用新型载物箱重叠起来放置,以节省空间,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开使用状态,上方载物箱的帽盖对应放在下方载物箱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撑台上,可将多个载物箱叠放起来,当本实用新型处于收叠状态时,上方载物箱的帽盖对应放在下方载物箱支脚上,可将多个载物箱叠放起来,本设计的巧妙之处是,能尽可能的节省空间,有利于运输。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载物箱的展开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拉紧器的A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载物箱的收叠示意图;
图5是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滑槽,2—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支脚,41—预留位,5—撑台,51—倒角,6—包围框,7—帽盖,71—斜面,8—锁紧机构,81—挂钩,82—拉紧器,821—固定板,822—拉杆,823—框架,8231—开槽,824—直板,825—直杆,826—挂圈,827—弹簧,9—货物隔离机构,91—隔离板,911—连接条,10—限位板,12—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包括底板1、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对称设置在底板1的两侧,底板1设置有四个支脚4,其中两只支脚4与第一挡板2的下端铰接,另外两只支脚4与第二挡板3的下端铰接,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的上方设置有撑台5,支脚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挡板2或第二挡板3往后翻的包围框6,下端设置有与撑台5配套的帽盖7,撑台5上设置有倒角51,倒角51的角度是45°,帽盖7上设置有与倒角51配套的斜面71,帽盖7和撑台5的设计有利于多个本实用新型展开使用时能重叠放高,将上一个本实用新型载物箱的帽盖7套放在下一个本实用新型载物箱的撑台5上,不仅结构稳固,也节省空间,支脚4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8,锁紧机构8包括挂钩81和拉紧器82,挂钩81焊接在第一挡板2或第二挡板3上,支脚4上设置有供挂钩81穿过的预留位41,拉紧器82包括固定板821,固定板821与支脚4焊接,固定板821与拉杆822铰接,拉杆822的中部与框架823铰接,框架823的两侧设置有开槽8231,框架823内设置有直板824,直板824的两端与开槽8231滑动连接,直板824通过直杆825与设置在框架823外的挂圈826连接,直杆825上套有用于抵住直板824的弹簧827。
锁紧机构8是用于本实用新型载物箱展开时使用,将第一挡板2或第二挡板3往上翻时,第一挡板2或第二挡板3的下端会套入到支脚4上端的包围框6中,从而第一挡板2或第二挡板3上的挂钩81会穿出的预留位41,用拉紧器82的挂圈826挂在挂钩81上,往下压下拉杆822,拉杆822会拉动框架823往下拉,框架823的上端面与直板824的相互作用力会导致弹簧827处于压缩状态,使弹簧827具有往长度方向两端的扩张力,使框架823和挂圈826具有一个相向力,达到对挂钩81锁紧的目的,防止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往下翻。
在底板1上设置有货物隔离机构9,货物隔离机构9包括隔离板91,隔离板91的最下端设置有三角状的连接条911,底板1上设置有与连接条911配套的滑槽11,当需要对同一个载物箱中的货物进行隔离放置时,将隔离板91的连接条911插入到滑槽11中,即可将隔离板91固定在底板1上,在底板1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隔离板81滑出滑槽11的限位板10,限位板10与底板1滑动连接,安装好隔离板91,将限位板10滑过来,隔离板91便不能从滑槽11滑出,在本实施例中,隔离板的数量是3块,隔离板的厚度是1.5cm。在底板1下方设置有加强杆12,加强杆12的一端与底板1焊接,另一端与帽盖7焊接,起加强支撑的作用,第一挡板2的下端与支脚4铰接位置的高度高于第二挡板3的下端与支脚4铰接位置的高度,目的是当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要收叠,第一挡板2和第二挡板3能有序地往底板1上方叠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底板设置有四个支脚,其中两只所述支脚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铰接,另外两只支脚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上方设置有撑台,所述支脚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往后翻的包围框,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撑台配套的帽盖,所述支脚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货物隔离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挂钩和拉紧器,所述挂钩固接在所述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上,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供所述挂钩穿过的预留位,所述拉紧器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脚固接,所述固定板与一拉杆铰接,所述拉杆的中部与一框架铰接,所述框架的两侧设置有开槽,所述框架内设置有直板,所述直板的两端与所述开槽滑动连接,所述直板通过直杆与设置在所述框架外的挂圈连接,所述直杆上套有用于抵住所述直板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隔离机构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最下端设置有三角状的连接条,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条配套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隔离板滑出所述滑槽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台上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的角度是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倒角配套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帽盖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与所述支脚铰接位置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端与所述支脚铰接位置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的数量是3块,所述隔离板的厚度是1.4~1.6cm。
CN201620956810.9U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 Active CN206142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6810.9U CN206142011U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6810.9U CN206142011U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42011U true CN206142011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27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56810.9U Active CN206142011U (zh) 2016-08-26 2016-08-26 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420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4875A (zh) * 2018-05-28 2018-12-11 安徽沃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教学用仪器运输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4875A (zh) * 2018-05-28 2018-12-11 安徽沃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教学用仪器运输箱
CN108974875B (zh) * 2018-05-28 2020-11-13 安徽沃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教学用仪器运输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5704B2 (en) Foldable utility box
CN203885020U (zh) 折叠式货架
CN206142011U (zh) 一种可折叠的载物箱
CN204737124U (zh) 一种多面折叠式托盘
CN203199320U (zh) 书本型折叠盒
NO20065029L (no) Beholder
CN203036977U (zh) 一种可折叠搁物架及使用该搁物架的冰箱
CN205696882U (zh) 一种塑料箱展示台
CN201840060U (zh) 便携折叠书架
CN204450483U (zh) 组合式工具柜
CN209655440U (zh) 支撑组件、支撑结构及取暖器
CN209191578U (zh) 一种带收纳盒的装饰画
CN203682038U (zh) 显示器缓冲包装盒
CN209660795U (zh) 一种会计专用智能办公桌
CN203111627U (zh) 一种新式周转箱
KR20100006827U (ko) 상판 접이식 책상
CN203921462U (zh) 一种用于盛放食品的可折叠筐
CN201920090U (zh) 可折叠式柜
CN202223062U (zh) 一种便携式烧烤架
CN205649202U (zh) 一种具有多种储存方式的抽屉
CN203417128U (zh) 一种折叠烧烤铲
CN102302325A (zh) 一种储物架
CN207705670U (zh) 一种用于电力控制柜检修操作的工具架
CN203698834U (zh) 一种兼作存放和展示灯泡的便携式包装盒结构
CN202489548U (zh) 一种茶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