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37748U - 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37748U
CN206137748U CN201620790628.0U CN201620790628U CN206137748U CN 206137748 U CN206137748 U CN 206137748U CN 201620790628 U CN201620790628 U CN 201620790628U CN 206137748 U CN206137748 U CN 206137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lt
vertical
heat accumulation
line
quilt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906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lai Home Textile Co Ltd
Luolai Lifestyle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Luolai Lifesty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lai Life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Luolai Hom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lai Life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Luolai Hom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lai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906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37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37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37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上设有横向衍缝线(1)和竖向衍缝线(2),每条所述竖向衍缝线(2)均包括相距1~3cm的两根平行线,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被面沿着所述相距1~3cm的两根平行线形成竖向贯通的立体凹槽(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通过衍缝时特殊的衍缝线设计,使得被芯表面排布着数个立体凹槽,其形成沿着使用者人体方向的空气流动槽,在套上羽绒被套使用时,更大程度的把羽绒被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对流,保证整个被子处于一定的保温状态,更加贴合人体的生理曲线,使得人体头部和脚部均能够被较好保暖到,促进人体睡眠时气血循环畅通,改善睡眠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绒被芯,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
背景技术
羽绒被包括鹅绒被和鸭绒被,真正的羽绒被是被子中的上品,羽绒被的被芯有白鹅绒、灰鹅绒、白鸭绒、灰鸭绒、鹅鸭混合绒和粉碎绒等多种。其中质量最好的是鹅绒,它绒朵大,羽梗小,品质佳,弹性足,保暖性强,具有更好的吸湿性、透汗性,比较干爽,而且蓬松度更高。鹅绒不但具有很好的保暖性和松软性、没有压迫感和闷热感、并具有吸湿排汗功能。鹅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比植物性纤维如棉花等的保温能力高,羽绒本身立体的三角形骨架结构可以储存大量空气,而空气本身是不良导体,因此可以抵御外部寒气袭人及自身体温流失。
国内申请号为201320315315.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蚕丝鹅绒保暖被,其由鹅绒填充层和桑蚕丝层组成,鹅绒填充层位于被子一面,桑蚕丝层位于被子另一面,鹅绒填充层中间设有连通的厚度支撑条,该厚度支撑条为布料,通过厚度支撑条将鹅绒填充层分为鹅绒填充格子,鹅绒填充在格子中,不需要对鹅绒进行缝制。鹅绒填充层上下面设置有密封面料,厚度支撑条缝制在上下密封面料之间。桑蚕丝层由人工拉匀。其将桑蚕丝和鹅绒结合在一起,不仅实用舒适而且保暖。但是这种制备工艺复杂,而且鹅绒也不易于固定。国内申请号为201520417464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厚薄一体式鹅绒被,该鹅绒被两端为大小相等的厚被区和薄被区,厚被区和薄被区通过过渡区连接。后被区内置有沿纵向和横向方向的多条支撑筋。厚被区内填充的鹅绒的重量大于薄被区内填充的鹅绒的重量。由于该鹅绒被由厚被区和薄被区构成,可满足人体对被子不同厚度的需求。厚被区内增加的支撑筋,使得厚被区的厚度增大,可填充更多的鹅绒;同时也增加了厚被区的蓬松度,提供更多储热量的空间,增加保暖效果。即此实用新型中是通过增加厚被区的蓬松度来增加储热量的空间以达到增加保暖效果的目的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蓄热保暖羽绒被芯中用于蓄热保暖的结构比较复杂,不适合于大规模加工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上设有横向衍缝线和竖向衍缝线,每条所述竖向衍缝线均包括相距1~3cm的两根平行线,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被面沿着所述相距1~3cm的两根平行线形成竖向贯通的立体凹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5~2.5cm。在一个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2c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沿着横向衍缝线方向,所述蓄热保暖鹅绒被的被面上立体凹槽。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衍缝线和所述竖向衍缝线将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分隔成若干个格子,沿着所述横向衍缝线的方向,所述格子的长度先增大后减小。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衍缝线的个数为五以上的单数。在一个更优选地的实施例中,沿着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竖直中心线对称的格子的长度相同。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含有七条竖向衍缝线。
所述竖向衍缝线依次包括第一竖向衍缝线、第二竖向衍缝线、第三竖向衍缝线、第四竖向衍缝线、第五竖向衍缝线、第六竖向衍缝线和第七竖向衍缝线,所述第一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一侧被边的距离为19~22cm,所述第一条竖向衍缝线与第二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二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三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三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四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32~36cm,所述第四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五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32~36cm,所述第五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六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六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七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七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另一侧被边的距离为19~22cm。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通过衍缝时特殊的衍缝线设计,使得被芯表面排布着数个立体凹槽,其形成沿着使用者人体方向的空气流动槽,在套上羽绒被套使用时,更大程度的把羽绒被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对流,保证整个被子处于一定的保温状态,更加贴合人体的生理曲线,使得人体头部和脚部均能够被较好保暖到,促进人体睡眠时气血循环畅通,改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示意图。
图2为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
1 横向衍缝线
2 竖向衍缝线
3 立体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上设有横向衍缝线1和竖向衍缝线2,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竖向衍缝线2均包括相距1~3cm的两根平行线,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被面沿着所述相距1~3cm的两根平行线形成竖向贯通的立体凹槽3。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5~2.5cm。在一个更为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2c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沿着横向衍缝线1方向,所述蓄热保暖鹅绒被的被面上立体凹槽。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衍缝线1和所述竖向衍缝线2将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分隔成若干个格子,沿着所述横向衍缝线的方向,所述格子的长度先增大后减小。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衍缝线的个数为五以上的单数。在一个更优选地的实施例中,沿着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竖直中心线对称的格子的长度相同。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含有七条竖向衍缝线。
所述竖向衍缝线依次包括第一竖向衍缝线、第二竖向衍缝线、第三竖向衍缝线、第四竖向衍缝线、第五竖向衍缝线、第六竖向衍缝线和第七竖向衍缝线,所述第一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一侧被边的距离为19~22cm,所述第一条竖向衍缝线与第二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二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三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三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四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32~36cm,所述第四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五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32~36cm,所述第五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六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六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七条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七条竖向衍缝线与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另一侧被边的距离为19~22cm。这种格子对称设计增加了美观性,并且羽绒被中间部分的格子最大,充绒量最多,这一部分也是与人体接触和用于覆盖的部位,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保暖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通过衍缝时特殊的衍缝线设计,使得被芯表面排布着数个立体凹槽,其形成沿着使用者人体方向的空气流动槽,在套上羽绒被套使用时,更大程度的把羽绒被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对流,保证整个被子处于一定的保温状态,更加贴合人体的生理曲线,使得人体头部和脚部均能够被较好保暖到,促进人体睡眠时气血循环畅通,改善睡眠质量。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上设有横向衍缝线(1)和竖向衍缝线(2),每条所述竖向衍缝线(2)均包括相距1~3cm的两根平行线,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被面沿着所述相距1~3cm的两根平行线形成竖向贯通的立体凹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1.5~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沿着横向衍缝线(1)方向,所述蓄热保暖鹅绒被的被面上立体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衍缝线(1)和所述竖向衍缝线(2)将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分隔成若干个格子,沿着所述横向衍缝线的方向,所述格子的长度先增大后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衍缝线(2)的个数为五以上的单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竖直中心线对称的格子的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含有七条竖向衍缝线(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衍缝线(2)依次包括第一竖向衍缝线、第二竖向衍缝线、第三竖向衍缝线、第四竖向衍缝线、第五竖向衍缝线、第六竖向衍缝线和第七竖向衍缝线,所述第一竖向衍缝线与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一侧被边的距离为19~22cm,所述第一竖向衍缝线与第二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二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三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三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四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32~36cm,所述第四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五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32~36cm,所述第五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六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六竖向衍缝线与所述第七竖向衍缝线之间的距离为26~28cm,所述第七竖向衍缝线与所述蓄热保暖羽绒被芯的另一侧被边的距离为19~22cm。
CN201620790628.0U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 Active CN206137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0628.0U CN206137748U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0628.0U CN206137748U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37748U true CN206137748U (zh) 2017-05-03

Family

ID=58617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90628.0U Active CN206137748U (zh) 2016-07-25 2016-07-25 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377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81355U (zh) 组合式舒颈护耳全睡姿健康枕头
CN206197067U (zh) 一种保暖袜子
CN203709707U (zh) 四季羽绒枕
CN206137748U (zh) 一种蓄热保暖羽绒被芯
CN204520100U (zh) 透气枕头
RU2332917C2 (ru) Одеяло (варианты)
CN205903123U (zh) 一种能够调整形状的保健枕
CN108260990A (zh) 一种各部位软硬度不同的冬夏两用床垫
CN210540206U (zh) 一种两用床垫
CN202604327U (zh) 健康荞麦记忆棉枕芯
CN210493585U (zh) 一种颈椎理疗枕头
CN207979450U (zh) 一种可调高低颈椎枕
CN205410612U (zh) 一种鹅绒被芯
CN213909535U (zh) 一种分区式保暖被芯
CN208625039U (zh) 一种各部位软硬度不同的冬夏两用床垫
CN205030871U (zh) 负离子热能床垫
CN203073948U (zh) 脚部保暖被芯
CN204378659U (zh) 分区保温被
CN204970572U (zh) 分区锁温的被子
CN208863973U (zh) 一种羽绒被芯
CN204654425U (zh) 一种蒲草中医理疗保健枕头
CN203121809U (zh) 一种人体工程学羽绒被
CN211483862U (zh) 一种驱寒暖脚羽绒被
CN208863972U (zh) 一种自由防护多功能羽绒被芯
CN211795679U (zh) 一种气凝胶加热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1

Address after: 226009 No. 1699 Xing Hu Road, Nanto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LUOLAI LIFESTYL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uolai Lif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LUOLAI HOME TEXT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09 No. 1699 Xing Hu Road, Nanto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LUOLAI LIFESTYL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LUOLAI HOME TEXTIL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