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34222U -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34222U
CN206134222U CN201620826579.1U CN201620826579U CN206134222U CN 206134222 U CN206134222 U CN 206134222U CN 201620826579 U CN201620826579 U CN 201620826579U CN 206134222 U CN206134222 U CN 206134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sor slide
hole
branch
handle
musical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2657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龙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Longji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2657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34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34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34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调夹主体、保持架和中臂。所述变调夹主体的整体结构呈“7”字型,所述变调夹主体包括分支Ⅰ和分支Ⅱ,所述分支Ⅰ与分支Ⅱ合围成半包围区域S。所述分支Ⅰ上设有的通孔Ⅰ和通孔Ⅱ。所述通孔Ⅱ靠近分支Ⅰ与分支Ⅱ的交汇处。所述保持架包括弹簧、把手和滑臂。所述把手的一端开有螺纹孔。所述弹簧套在滑臂上。所述滑臂的顶端通过通孔Ⅰ与分支Ⅰ相连,所述滑臂的底端通过螺纹孔与把手相连。所述把手垂直于滑臂。所述中臂通过通孔Ⅱ铰接在变调夹主体上。所述中臂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弦乐器的常用的辅助工具,具体是一种可以选择性地改变吉他、班卓琴或类似乐器音调的变调夹装置。
背景技术
变调夹(capo),也被称为移调夹(capo cejilla),是用于弦乐器,例如吉他、尤克里里、曼陀铃或班卓琴的常用装置,其中这些弦乐器具有颈部和沿颈部长度方向延伸的一组琴弦。例如吉他,其弹奏者可以通过变调夹装置临时调整乐器的音调。
使用时,变调夹用于将琴弦夹抵在乐器颈部沿着指板表面提供的多个品柱中的一个上,以减小琴弦的有效长度并由此调整琴弦产生的音高。即,音调随着琴弦的有效长度的缩短而升高,可在转调时使曲调升高相应音程。同时可以解放演奏者的手去弹奏变调夹装置下面的弦。
当根据不同需要,把不同规格的琴弦安装在弦乐器上时,各种琴弦所产生的张力是截然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件弦乐器,在其颈部的不同位置,琴弦的张力也是迥然不同。而当变调夹夹抵琴弦的力度过大,就会造成被压靠在品柱上的琴弦向指板方向弯曲变形,改变了琴弦的原本张力,从而导致弹奏乐器时,琴弦的音调产生音准误差。若变调夹夹抵琴弦的力度过小,弹奏乐器过程中,琴弦会因为没靠紧品柱而产生蜂鸣似的杂音,造成演奏乐曲时的不良后果。因此就需要变调夹在使用中能够精确调控夹持力度,根据琴弦的不同张力而施加恰到好处的夹力。
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变调夹,最具代表性的类型有:
1、弹力夹压式,此类变调夹的原理就是利用压缩弹簧或扭簧的反弹力直接压住琴弦,虽然使用方便,但由弹簧产生的夹力是不可控的,缺点是不能根据需要调节力度。而且这类变调夹的弹簧力量通常会设置的很大,以防止无法将琴弦夹紧的情况,这样不但会导致琴弦跑调,对乐器颈部也极易造成损伤。夹上与取下时也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之打开,甚至发生变调夹脱手弹出。
2、螺旋式,现有技术中这类变调夹通常需要两只手来装配到乐器上;并且当变调夹未被使用并连接到乐器上时,各个支件易于摆 动并且可以自由转动和晃动,从而有碍于其被方便的装配在吉他颈部;此类变调夹虽然能调节夹住琴弦的力度,但通过螺丝的调节过程相当繁琐,并且调节螺丝上的侧向载荷增加了在螺纹上的摩擦力,使调节更加困难。在将它取下或移动其位置时也都不合意地需要使用两只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变调夹不能根据需要调节力度、不容易安装、结构组件在安装过程中易于摆动等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调夹主体、保持架和中臂。
所述变调夹主体的整体结构呈“7”字型,所述变调夹主体包括分支Ⅰ和分支Ⅱ,所述分支Ⅰ与分支Ⅱ合围成半包围区域S。
所述分支Ⅰ上设有的通孔Ⅰ和通孔Ⅱ。所述通孔Ⅱ靠近分支Ⅰ与分支Ⅱ的交汇处。所述通孔Ⅰ靠近分支Ⅰ的末端。
所述保持架包括弹簧、把手和滑臂。所述弹簧套在滑臂上。所述把手上开有螺纹孔。
所述滑臂的顶端通过通孔Ⅰ与分支Ⅰ相连,所述滑臂的底端通过螺纹孔与把手相连。所述把手垂直于滑臂。所述滑臂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所述中臂通过通孔Ⅱ铰接在变调夹主体上。所述中臂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进一步,所述分支Ⅰ的整体结构呈两段相连的弧形,所述两段弧形的圆心位于不同侧,靠近分支Ⅰ与分支Ⅱ的交汇处的弧形圆心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进一步,所述保持架还包括托柄,所述托柄的整体结构呈“L”型,所述托柄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所述托柄包括上支和右支。
所述托柄的上支与分支Ⅰ连接在一起,所述托柄的右支上开有通孔Ⅳ,所述通孔Ⅳ与通孔Ⅰ大小相同且位置对称。
所述滑臂从上到下依次贯穿通孔Ⅰ、通孔Ⅳ,并通过螺纹孔与把手相连。
进一步,所述托柄的右支上设有通孔Ⅴ,一个所述滚动轴承通 过通孔Ⅴ与托柄相连。所述滚动轴承与滑臂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滑臂的两端同时设有螺纹,所述滑臂与分支Ⅰ相连的一端安装有滑臂帽,所述滑臂帽旋入滑臂的顶端,所述滑臂帽位于半包围区域S外部。
进一步,所述分支Ⅰ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嵌入通孔Ⅰ的内壁,所述滚动轴承与滑臂相接触。
所述滚动轴承的轴线与通孔Ⅰ的轴线平行且对称。
进一步,所述把手与滑臂相连的一端顶部安装有定位头,所述定位头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滑臂与定位头相连的一端顶部设有与螺纹杆相契合的螺纹孔。
所述定位头支顶在中臂上。所述中臂与定位头相接触的位置上设有滑槽。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弦乐器的颈部包括指板和背面,所述颈部指板表面设有若干个突起并横向延伸的品柱,及在所述指板与品柱上方纵向延伸的若干根琴弦。
使用时,所述中臂和分支Ⅱ构成夹板状结构,所述分支Ⅱ与颈部指板表面相接触,所述中臂与颈部背面相接触。
所述弹簧处于压紧状态,所述把手上的定位头将中臂顶紧。
所述中臂和分支Ⅱ与吉他颈部接触的位置上设有与弦乐器的颈部形状相契合的硅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仅一手就可以轻松安装和调节;
2)安装过程中,部件不会自由摆动而影响安装;
3)无需通过旋转螺丝来调节夹持力度,避免了螺钉上的侧向载荷增加了在螺纹上的摩擦力所导致的调节困难;
4)变调夹的锁定和载荷正常,琴弦不会出现音准误差和变调夹脱手弹出的状况。
5)变调夹上的压缩弹簧并不直接提供夹持力,所设置的压缩弹簧的反弹力较小,使装配调节过程轻松便捷,并且能够起到良好的稳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变调夹的组成结构图;
图2为变调夹的应用图;
图3为变调夹的整体结构图;
图4为变调夹多方向立体图;
图5为变调夹多方向平面图。
图中:变调夹主体1、分支Ⅰ101、通孔Ⅰ1011、通孔Ⅱ1012、滚动轴承1014、通孔Ⅴ1016、分支Ⅱ102、销Ⅰ1031、销Ⅱ1032、销Ⅲ1033、保持架2、托柄204、弹簧201、把手202、螺纹孔2021、定位头2022、滑臂203、滑臂帽2031、中臂3、硅胶垫4、弧形硅胶垫401和条形硅胶垫402;
图4中的A图为变调夹的侧面立体图,B、C、D、E图分别为将图4中A旋转一定角度后的立体图;
图5中的(1)图为变调夹主视图,(2)图为变调夹的左视图,(3)图为变调夹的俯视图,(4)图为变调夹的右视图,(5)图为变调夹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调夹主体1、保持架2和中臂3。
所述变调夹主体1的整体结构呈“7”字型,所述变调夹主体1包括分支Ⅰ101和分支Ⅱ102,所述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合围成半包围区域S。
所述分支Ⅰ101的整体结构呈两段相连的弧形,所述两段弧形的圆心位于不同侧,靠近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的交汇处的弧形圆心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所述分支Ⅰ101上设有的通孔Ⅰ1011和通孔Ⅱ1012。所述通孔Ⅱ1012靠近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的交汇处。所述通孔Ⅰ1011靠近分支Ⅰ101的末端。
所述分支Ⅰ101的内部安装有一个滚动轴承1014,所述滚动轴承1014通过销Ⅱ1032嵌入通孔Ⅵ1013,所述滚动轴承1014与滑臂203相接触;
所述滚动轴承1014的轴线与通孔Ⅰ1011的轴线平行且对称。
所述保持架2包括弹簧201、把手202和滑臂203。所述弹簧201套在滑臂203上。所述把手202上开有螺纹孔2021。
所述滑臂203的顶端通过通孔Ⅰ1011与分支Ⅰ101相连,所述滑臂203的底端通过螺纹孔2021与把手202相连。所述把手202垂直于滑臂203。所述滑臂203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所述滑臂203的两端同时设有螺纹,所述滑臂203与分支Ⅰ101相连的一端安装有滑臂帽2031,所述滑臂帽2031旋入滑臂203的顶端,所述滑臂帽2031位于半包围区域S外部。
所述把手202与滑臂203相连的一端顶部安装有定位头2022,所述定位头2022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滑臂203与定位头2022相连的一端顶部设有与螺纹杆相契合的螺纹孔;
所述定位头2022支顶在中臂3上。所述中臂3与定位头2022相接触的位置上设有滑槽。
所述保持架2还包括托柄204,所述托柄204的整体结构呈“L”型,所述托柄204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所述托柄204包括上支和右支。
所述托柄204的上支与分支Ⅰ101连接在一起,所述托柄204的右支上开有通孔Ⅳ1015,所述通孔Ⅳ1015与通孔Ⅰ1011大小相同且位置对称。
所述托柄204的右支上设有通孔Ⅴ1016,一个所述滚动轴承1014通过通孔Ⅴ1016和销Ⅰ1031与托柄204相连。所述滚动轴承1014与滑臂203相接触;所述滚动轴承1014的轴线与通孔Ⅰ1011的轴线平行。
所述滑臂203从上到下依次贯穿通孔Ⅰ1011、通孔Ⅳ1015,并通过螺纹孔2021与把手202相连。
所述中臂3通过通孔Ⅱ1012和销Ⅲ1033铰接在变调夹主体1上。所述中臂3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所述弦乐器的颈部包括指板和背面,所述颈部指板表面设有多 个突起并横向延伸的品柱,及在所述指板与品柱上方纵向延伸的多根琴弦。
使用时,所述中臂3和分支Ⅱ102构成夹板状结构,所述分支Ⅱ102与颈部指板表面相接触,所述中臂3与颈部背面相接触。
所述弹簧201处于压紧状态,所述把手202上的定位头2022将中臂3顶紧。
所述中臂3和分支Ⅱ102与吉他颈部接触的位置上设有与弦乐器的颈部形状相契合的硅胶垫4,所述分支Ⅱ102与颈部指板表面的琴弦相接触的位置设有条形硅胶垫402,所述中臂3与颈部背面相接触的位置设有弧形硅胶垫401。
所述滑臂203可以利用安装在通孔内侧的滚动轴承1014实现低阻力的上下滑动。所述滑臂帽2031安装在滑臂的顶端,可防止滑臂203与变调夹主体1分离。
所述硅胶垫4可使每根琴弦获得平均的夹力,也确保对乐器颈部不会造成损伤。
如图2所示,使用时,拇指与食指分别放于主体1的尾部和把手202底部,食指向拇指合拢,滑臂203向上滑动并促使压缩弹簧201被压缩以打开中臂3与主体1之间的夹持区。
将变调夹的夹持区对应其乐器颈部,松开主体1的尾部与把手202上的手指,压缩弹簧201的反弹力促使滑臂203向下滑动,定位头2022与中臂3滑槽的接触点向中臂3的底端方向移动,使得中臂3向主体1的夹持段靠拢,以形成对乐器颈部的夹持,此时变调夹的夹持力小于琴弦张力,并不会直接将琴弦夹抵在乐器颈部的品柱上,进而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调节夹住琴弦的力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里所设置的压缩弹簧201并不直接作用于琴弦,仅作为辅助件,使变调夹在应用于乐器颈部时的装配调节过程更加便捷。
调节压住琴弦的力度,拇指按压滑臂帽2031,使得定位头2022与中臂3滑槽的接触点向中臂3的底端方向移动,中臂3随之向主体1的夹持段靠拢,从而实现针对琴弦的不同张力而施加恰当的夹持力。

Claims (7)

1.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调夹主体(1)、保持架(2)和中臂(3);
所述变调夹主体(1)的整体结构呈“7”字型,所述变调夹主体(1)包括分支Ⅰ(101)和分支Ⅱ(102),所述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合围成半包围区域S;
所述分支Ⅰ(101)上设有通孔Ⅰ(1011)和通孔Ⅱ(1012);所述通孔Ⅱ(1012)靠近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的交汇处;所述通孔Ⅰ(1011)靠近分支Ⅰ(101)的末端;
所述保持架(2)包括弹簧(201)、把手(202)和滑臂(203);所述弹簧(201)套在滑臂(203)上;所述把手(202)上开有螺纹孔(2021);
所述滑臂(203)的顶端通过通孔Ⅰ(1011)与分支Ⅰ(101)相连,所述滑臂(203)的底端通过螺纹孔(2021)与把手(202)相连;所述把手(202)垂直于滑臂(203);所述滑臂(203)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所述中臂(3)通过通孔Ⅱ(1012)铰接在变调夹主体(1)上;所述中臂(3)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Ⅰ(101)的整体结构呈两段相连的弧形,所述两段弧形的圆心位于不同侧,靠近分支Ⅰ(101)与分支Ⅱ(102)的交汇处的弧形圆心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2)还包括托柄(204),所述托柄(204)的整体结构呈“L”型,所述托柄(204)位于半包围区域S内,所述托柄(204)包括上支和右支;
所述托柄(204)的上支与分支Ⅰ(101)连接在一起,所述托柄(204)的右支上开有通孔Ⅳ(1015),所述通孔Ⅳ(1015)与通孔Ⅰ(1011)大小相同且位置对称;
所述滑臂(203)从上到下依次贯穿通孔Ⅰ(1011)、通孔Ⅳ(1015),并通过螺纹孔(2021)与把手(20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柄(204)的右支上设有通孔Ⅴ(10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臂(203)的两端同时设有螺纹,所述滑臂(203)与分支Ⅰ(101)相连的一端安装有滑臂帽(2031),所述滑臂帽(2031)旋入滑臂(203)的顶端,所述滑臂帽(2031)位于半包围区域S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Ⅰ(101)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滚动轴承(1014),所述滚动轴承(1014)嵌入通孔Ⅰ(1011)的内壁,所述滚动轴承(1014)与滑臂(203)相接触;
所述滚动轴承(1014)的轴线与通孔Ⅰ(1011)的轴线平行且对称;
一个所述滚动轴承(1014)通过通孔Ⅴ(1016)与托柄(204)相连;所述滚动轴承(1014)与滑臂(203)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02)与滑臂(203)相连的一端顶部安装有定位头(2022),所述定位头(2022)上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滑臂(203)与定位头(2022)相连的一端顶部设有相契合的螺纹孔;
所述定位头(2022)支顶在中臂(3)上;所述中臂(3)与定位头(2022)相接触的位置上设有滑槽。
CN201620826579.1U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Active CN206134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6579.1U CN206134222U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26579.1U CN206134222U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34222U true CN206134222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3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26579.1U Active CN206134222U (zh) 2016-08-02 2016-08-02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342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0566A (zh) * 2016-08-02 2018-02-09 王龙江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CN107967910A (zh) * 2018-01-23 2018-04-27 深圳市卓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力度任意可调带自锁解锁的变调夹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0566A (zh) * 2016-08-02 2018-02-09 王龙江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CN107680566B (zh) * 2016-08-02 2024-05-07 王龙江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CN107967910A (zh) * 2018-01-23 2018-04-27 深圳市卓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力度任意可调带自锁解锁的变调夹
CN107967910B (zh) * 2018-01-23 2023-06-30 深圳市卓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力度任意可调带自锁解锁的变调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5729B2 (en) String securing apparatus for string instrument
US4939971A (en) Tremolo device for a guitar
US8779262B1 (en) Capo
US8093476B2 (en) Capo tasto
CN206134222U (zh)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US9754563B1 (en) Force adjustable spring-clamp capo
US7390948B2 (en) Capo applicable to dobro and slide guitars, and other raised-string instruments
US6835880B1 (en) Guitar fretboard capo
US5284077A (en) Dobro capo
US20070107580A1 (en) Friction torque capo
US9558723B2 (en) Contoured guitar tremolo arm
US20050098019A1 (en) Capo system
US11398209B2 (en) Clamping mechanism for guitar capo
CN107680566A (zh) 一种用于弦乐器的滑臂式变调夹
US926300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ltering t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
CN217133990U (zh) 变调夹
US1673996A (en) Violin bow
US9786257B2 (en) Capo with attachment mechanism and fretting action in separate offset planes
KR101377211B1 (ko) 연주 및 반주 겸용 우쿨렐레
US2903935A (en) Capo tasto
CN212484916U (zh) 一种吉他变调夹
US2765692A (en) Damping attachment for string instruments
CN214587986U (zh) 一种便于调节夹持范围的吉他变调夹
CN215007470U (zh) 一种可替换夹套整体的变调夹
CN21425384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新型吉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3

Address after: 400013 B2, 4th floor, No.57, Beiqu Road,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Hard ground musical instrument (Chongq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8345 Chongqing city Dianjiang County Zhenlong Pingshan village 3 groups

Patentee before: Wang Longj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6

Address after: 408345 group 3, Longxi village, Pingshan Town, Dianjiang County,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Wang Longjiang

Address before: 400013 B2, 4th floor, No. 57, Beiqu Road,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Hard ground musical instrument (Chongq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