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25451U - 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25451U
CN206125451U CN201621040141.7U CN201621040141U CN206125451U CN 206125451 U CN206125451 U CN 206125451U CN 201621040141 U CN201621040141 U CN 201621040141U CN 206125451 U CN206125451 U CN 206125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ck box
aircraft
flight
control system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01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泰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High Tech Zo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High Tech Z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High Tech Zo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High Tech Z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01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25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25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2545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飞机当前飞行数据,飞行数据包括撞击信号、失控信号、失速信号;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飞行数据判断当前时刻飞机是否处于危险状态;第一弹射模块,用于当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判断为是的时候,将飞机上所设置的第一黑匣子弹出飞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在飞机失事时,能够弹射出内部的黑匣子,以使的黑匣子降落、漂浮在飞机坠毁的附近区域;黑匣子接收飞机的坠毁信息,并实时发送到救援中心系统,救援中心系统根据坠毁信息能够快速的判断出坠机位置,进而快速找到失事飞机的黑匣子。

Description

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飞机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飞行过程中追求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同时,对飞机系统的规模和设备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飞机的结构十分复杂,部件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可能出现的故障也会多种多样。另外,飞行过程中也可能遇到各种意外情况,飞行事故仍然难以避免,因此,飞机失事后的救援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飞机失事后,安装于飞机上的黑匣子会跟随飞机坠入到未知区域,飞机驾驶舱的音频数据仅只存储在黑匣子中,只有待飞机降落后,地面人员才能下载这些数据。一旦飞机在海上失事,黑匣子的搜寻难度将远远大于飞机在陆地失事。单纯的通过传统卫星定位技术只能大致确定失事范围,但因定位信号的发射时间间隔较长,所确定的范围过大,加之飞机失事后坠毁的地况复杂,最终导致无法或很难搜索到失事飞机的黑匣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能够在飞机失事时,弹射出内部的黑匣子,以使的黑匣子在飞机坠毁的附近区域;黑匣子接收飞机的坠毁信息,并实时发送到救援中心系统,救援中心系统根据坠毁信息能够快速的判断出坠机位置,进而快速找到失事飞机的黑匣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和第一弹射模块:
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飞机当前飞行数据,所述飞行数据包括撞击信号、失控信号、失速信号;
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飞行数据判断当前时刻所述飞机是否处于危险状态;
第一弹射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判断为是的时候,将所述飞机上所设置的第一黑匣子弹出所述飞机。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中,包括第二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和第二弹射模块;
第二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飞机当前高度信号;
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高度信号判断当前时刻所述飞机是否处于即将坠地状态;
第二弹射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判断为是的时候,将所述飞机上所设置的第二黑匣子弹出所述飞机。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黑匣子信号收发装置,所述黑匣子信号收发装置包括:
黑匣子信号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坠毁信号;
黑匣子信号存储模块,用于将上述坠毁信号存储到本地存储器中;
黑匣子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上述坠毁信号发送到救援中心系统。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第一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飞机上的舱体、与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电连接的推出部,所述推出部包括推杆;所述舱体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
所述推杆位于所述舱体内部,且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朝向所述舱体的开口所在的方向做弹射运动,以将所述第一黑匣子弹出飞机。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推出部还包括固定锁和驱动所述固定锁的电机,所述推杆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锁伸入到所述卡槽中,以限位所述推杆;
所述电机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驱动所述固定锁伸出所述卡槽,以使所述推杆朝向所述舱体的开口所在的方向做弹射运动,进而将所述第一黑匣子弹出飞机。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推出部还包括第一弹射器,所述第一弹射器用于持久产生推力。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推出部还包括第二弹射器,所述第二弹射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产生推力。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承载黑匣子的外壳和卡锁;
所述卡锁用于向所述黑匣子的外壳提供卡紧力,以使所述外壳在所述卡紧力的作用下固定在所述舱体上;
所述的推力大于所述卡紧力。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舱体开口处的挡板;
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推出口端的边沿转动连接;
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向所述开口的中心处延伸。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舱体开口处的下板和移动板;
所述下板的中心处设有通孔,以形成所述舱体的开口;
所述下板呈环形,且内壁上设置有伸缩槽;
所述移动板与所述伸缩槽滑动连接,能沿所述伸缩槽往复运动,以封闭或打开所述舱体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飞机当前飞行数据,飞行数据包括撞击信号、失控信号、失速信号;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飞行数据判断当前时刻飞机是否处于危险状态;第一弹射模块,用于当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判断为是的时候,将飞机上所设置的第一黑匣子弹出飞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在飞机失事时,能够弹射出内部的黑匣子,以使的黑匣子在飞机坠毁的附近区域;黑匣子接收飞机的坠毁信息,并实时发送到救援中心系统,救援中心系统根据坠毁信息能够快速的判断出坠机位置,进而快速找到失事飞机的黑匣子。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信号收发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做弹射运动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做弹射运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做弹射运动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做弹射运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做弹射运动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承载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承载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在水面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承载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伸缩装置工作的状态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承载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漂浮器工作的模块示意图。
附图中数字代表意义如下:
10-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
11-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
12-第一弹射模块
20-黑匣子信号接收模块
21-黑匣子信号存储模块
22-黑匣子信号发送模块
30-舱体
31-推杆
32-密封板
33-挡板
34-移动板
04-外壳
40-壳体
41-漂浮器
42-缓速器
43-伸缩装置
44-漂浮器触发电路
45-第二水检测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飞机失事后,安装于飞机上的黑匣子会跟随飞机坠入到未知区域,飞机驾驶舱的音频数据仅只存储在黑匣子中,只有待飞机降落后,地面人员才能下载这些数据。一旦飞机在海上失事,黑匣子的搜寻难度将远远大于飞机在陆地失事。单纯的通过传统卫星定位技术只能大致确定失事范围,但因定位信号的发射时间间隔较长,所确定的范围过大,加之飞机失事后坠毁的地况复杂,最终导致无法或很难搜索到失事飞机的黑匣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10、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11和第一弹射模块12;
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10,用于获取飞机当前飞行数据,飞行数据包括撞击信号、失控信号、失速信号;
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11,用于根据飞行数据判断当前时刻飞机是否处于危险状态;
第一弹射模块12,用于当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判断为是的时候,将飞机上所设置的第一黑匣子弹出飞机。
如图1所示,一般的,机长在判断飞机可能遭遇险情时,会主动与地面人员建立联系,以免飞机遇险(例如坠毁)的时候,地面人员无法及时获知具体地点,导致搜救行动遭遇困难。本实用新型在飞机上设置了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10、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11和第一弹射模块12。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设置在飞机上的第一飞行检测模块实时监测自身的飞行状况,当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10获取到当前的飞行数据时,与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10电连接的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11根据该飞行数据判断当前时刻飞机是否处于危险的状态。当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11判断的结果为是的时候,即确定飞机遇险,第一弹射模块12将飞机上设置的第一黑匣子弹出飞机。飞机遇险的情况多样,可能发生撞击,也可能是由于失控或失速,最终导致了飞机坠毁,因此上述飞行数据包括撞击信号、失控信号和失速信号,但不仅仅限于撞击信号、失控信号和失速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和第二弹射模块:
第二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飞机当前高度信号;
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高度信号判断当前时刻飞机是否处于即将坠地状态;
第二弹射模块,用于当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判断为是的时候,将上述飞机上所设置的第二黑匣子弹出飞机。
飞机在坠毁到海面或地面时,飞机上的第二飞行状态检测模块获取飞机当前高度信号,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根据高度信号判断当前时刻是否处于即将坠地状态,当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判断的结果为是时,第二弹射模块将预先设置在飞机上的第二黑匣子弹出飞机。此处,高度信号为飞机在该时刻的海拔高度。需要强调的是,第二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和第二弹射模块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弹射的第二黑匣子具有和第一黑匣子一样的功能,飞机坠毁后,相比寻找一个黑匣子,寻找两个黑匣子增加了搜救人员的工作效率。同理,在飞机上设置多个黑匣子,在飞机坠毁过程中依次弹出,同样增加了搜救人员的工作效率,设置多个黑匣子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黑匣子信号收发装置,黑匣子信号收发装置设置在的第一黑匣子或第二黑匣子内,包括:
黑匣子信号接收模块20,用于获取坠毁信号;
黑匣子信号存储模块21,用于将上述坠毁信号存储到本地存储器中;
黑匣子信号发送模块22,用于将上述坠毁信号发送到救援中心系统。
图2所示为黑匣子信号收发装置图。具体的,黑匣子在弹出坠落过程中,黑匣子内部的黑匣子信号接收模块20能够获取坠毁信号,即能够持续记录飞机失事时的位置以及飞行状况(包括飞行速度、方向、高度和飞机状况等等),黑匣子内部的黑匣子信号存储模块21能够将上述的坠毁信号存储到本地存储器中,同时,黑匣子内部的信号发送模块能够实时地将上述坠毁信号发送到救援中心系统,救援人员可以远程获取黑匣子保存的关于飞机失事的过程,而不需要花大量时间搜寻黑匣子再获取存储其中的信息。救援人员根据实时接收到的信息能够快速的确定飞机坠毁的位置,第一时间到达坠机地点并进行救援行动,节省了宝贵的搜救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飞机上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用于弹射的第一黑匣子或第二黑匣子,包括设置在飞机上的舱体30、与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电连接推出部,推出部包括推杆31;舱体30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
推杆31位于舱体30内部,且用于在接收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朝向舱体的开口所在的方向做弹射运动,以将第一黑匣子或第二黑匣子弹出飞机。
弹出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飞机遇险时,飞机上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会弹出黑匣子,弹出结构的弹射运动是由设置在舱体30内部的推杆31,在接收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执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上述舱体30优选为中空的圆柱状腔体,但不仅仅限于中空的圆柱状腔体,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中空柱状腔体。上述推杆31为杆状推杆31,但不仅仅限于杆状推杆31,还可以是一端连接板状密封板32的推出部形式,推杆31端部的密封板32与推杆31一体成型。推杆31端部的密封板32与舱体30内壁密封连接,在密封连接的位置还可以加装类似胶圈的增强气密性的部件。推杆31结束弹射运动后,密封板32能够填补舱体30的开口,以保证舱体30内部的气密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的一个优选方案,推出部还包括固定锁和驱动固定锁的电机,推杆31上设置有卡槽,固定锁伸入到卡槽中,以限位推杆31;
电机与触发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驱动固定锁伸出卡槽,以使推杆31朝向舱体30的开口所在的方向做弹射运动,进而将第一黑匣子或第二黑匣子弹出飞机。
飞机遇险前,需要一个固定锁将推杆31进行固定,以使推杆31保持静止状态,直到飞机遇险时,固定锁打开,推杆31做弹射运动,将黑匣子弹出飞机。具体的,电机为驱动固定锁开和关的驱动源,由于电机和触发电路电连接,所以在接收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电机会驱动固定锁打开,即固定锁伸出卡槽。固定锁优选为圆环状,但不仅仅限于圆环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优选的,在推杆31结束弹射运动,密封板32能填补舱体30的开口后,电机可驱动固定锁,锁定推杆31。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的弹出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推出部还包括第一弹射器,第一弹射器用于持久产生推力。
为实现弹射运动,可能的一种方式是弹射结构中的推杆31始终处于受力状态,通过固定锁对推杆31进行固定,接收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电机会驱动固定锁打开,即固定锁伸出卡槽。此时,原先始终处于受力状态下的推杆31做弹射运动。使推杆31始终处于受力状态需有第一弹射器来完成。第一弹射器优选为可复位的弹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的弹出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推出部还包括第二弹射器,第二弹射器,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产生推力。
第二弹射器区别于第一弹射器,为使弹射运动实现,可能的另一种方式是弹射结构中的推杆31不始终处于受力状态,而是在接收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第二弹射器对推杆31产生一个推力。第二弹射器具体可为一个带锁的复位弹簧,推杆31不处于受力状态时,复位弹簧在锁的限制下处于压缩状态,接收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锁开启,弹簧复位,带动推杆做弹射运动。第二弹射器也可以为一个电机驱动结构,在未接收到弹出信号是,电机处于关闭状态,在接收到弹出信号,电机驱动推杆31作弹出运动,在密封板32到达舱口30位置,并把舱口30的缺口填补上的时候电机停止对推杆31施力,或电机停止运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的弹出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承载黑匣子的外壳04和卡锁;
卡锁用于向黑匣子的外壳04提供卡紧力,以使外壳04在卡紧力的作用下固定在舱体30上;
推力大于卡紧力。
当推出部存在推力时(推杆31做弹射运动时),通过卡紧力卡紧在舱体30上的外壳04能够在推杆31推力的作用下弹出舱体30。具体的,卡锁可以是一种环形的伸缩勾爪,安装在推杆31端部(当推杆31端部设有密封板32时,安装在密封板32上)或者舱体30的内壁上。推杆31不做弹射运动时,勾爪会伸入外壳04内部将外壳04固定;推杆31做弹射运动时,环形的勾爪会沿着设置在推杆31端部或舱体30内壁的弧形通道收回,以实现释放外壳04的功能。以上卡锁的结构只是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卡锁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的弹出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在舱体30开口处的挡板33;
挡板33的一端与推出口端的边沿转动连接;
挡板33的另一端向开口的中心处延伸。
推杆31做弹射运动前的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外壳04通过卡锁固定在推杆31的端部,挡板33处于关闭状态。当推杆31做弹射运动时,推杆31上的推力传递给固定在推杆31端部的外壳04,以使外壳04对挡板33产生一个推力,挡板33在推力的作用下,挡板33向开口的中心处延伸的一端向飞机外部活动,开口逐渐增大,如图5所示,直至外壳04完全脱离舱体30开口,卡紧力消失,外壳04做抛物运动。
需要强调的是,舱体30为内壁粗糙的中空腔体,外壳04的外表面与舱体30的内壁相接触,此时,上述卡锁为舱体30粗糙的内壁,卡紧力为外壳04所受到的摩擦力,且摩擦力小于做弹射运动时推杆31的推力。
推杆31优选为一端带有密封板32的结构,类似一个活塞杆,当推杆31将外壳04推出舱体30后,密封板32停留在舱体30的开口处,以保证舱体30的气密性,挡板33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图6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的弹出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在舱体30开口处的下板和移动板34;
下板的中心处设有通孔,以形成舱体30的开口;
下板呈环形,且内壁上设置有伸缩槽;
移动板34与伸缩槽滑动连接,能沿伸缩槽往复运动,以封闭或打开舱体30的开口。
如图7所示,当推杆31做弹射运动时,推杆31上的推力传递给固定在推杆31端部的外壳04,以使外壳04对移动板34产生一个向下的推力,由于移动板34与外壳04相接触的位置是一个斜面,对向下的推力进行力的分解,可得到一个水平推力,该水平推力足以推动移动板34向伸缩槽内运动。移动板34向伸缩槽内运动,开口逐渐增大,直至外壳04完全脱离舱体30开口,外壳04做抛物运动。
需要强调的是,舱体30为内壁粗糙的中空腔体,外壳04的外表面与舱体30的内壁相接触,此时,上述卡锁为舱体30粗糙的内壁,卡紧力为外壳04所受到的摩擦力,且摩擦力小于做弹射运动时推杆31的推力。
推杆31优选为一端带有密封板32的结构,类似一个活塞杆,当推杆31将外壳04推出舱体30后,密封板32停留在舱体30的开口处,以保证舱体30的气密性,移动板34移动到初始位置。如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04结构用于承载第一黑匣子或第二黑匣子,包括承载黑匣子的壳体40、漂浮器41和缓速器42;
缓速器42设置在壳体40的上部;
漂浮器41设置在壳体40的外壁。
具体的,如图9所示.外壳04被推出舱体30后,设置在外壳04上的缓速器42工作,缓速器42用于使外壳04缓速下降,避免外壳04落地(或漂浮与水面)时因受到剧烈冲击而损毁。外壳04从舱体30弹出后,可能落在地面,也可能落在海面上,为避免外壳04带着其中的黑匣子沉入海底,造成打捞困难,外壳04上还设置有漂浮器41。当外壳04接触到水或稳定落地后,缓速器42停止工作,漂浮器41开始工作,如图10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水检测元件、设置在壳体40底部的伸缩装置43和伸缩触发电路;
第一水检测元件、伸缩触发电路和伸缩装置43顺序电连接;
伸缩触发电路,用于在第一水检测元件采集到第一水信号时,触发伸缩装置43工作。
如图11所示,外壳04接触到水后,设置在外壳04中的第一水检测元件采集到第一水信号,并触发伸缩触发电路,此时,与伸缩触发电路电连接的伸缩装置43开始工作。伸缩装置43用于增强整个外壳04的稳定性,以免外壳04在海上遭遇大风时,因风力作用而倾斜,甚至发生翻转,进而影响外壳04内部的各装置正常工作。设置在外壳04上的伸缩装置43可以为外壳04提供一个恢复力,使外壳04类似不倒翁,降低外壳04翻转的可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伸缩装置43包括相互套接的多个伸缩节;
伸缩节能朝向远离壳体40的方向伸出。
具体的,每个伸缩节均为中空的柱状体,相互套接的伸缩节具有不同的内径和外径,且相互套接的两个伸缩节,其中一个伸缩节的外径等于另一个伸缩节的内径。多个伸缩节相互套接后,外径最大的伸缩节朝向远离壳体40的方向伸出。外径最小的伸缩节与外壳04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水检测元件45和漂浮器触发电路44;
第二水检测元件45、漂浮器触发电路44和漂浮器41顺序电连接;
漂浮器触发电路44,用于在第二水检测元件45采集到第二水信号时,触发漂浮器41工作。
具体的,第二水检测元件45用于采集第二水信号,并且在第二水检测元件45采集到第二水信号时通过漂浮器触发电路44触发漂浮器41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二水检测元件45可以是区别于第一水检测元件的独立检测元件,也可以是第一水检测元件,此时,第一水检测元件与漂浮器触发电路44电连接,在第一水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一水信号时,在触发伸缩装置43工作的同时触发漂浮器41工作。图12为漂浮器工作模块示意图。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海拔检测元件和第一缓速触发电路;
海拔检测元件、第一缓速触发电路和缓速器42顺序电连接;
第一缓速触发电路,用于在海拔检测元件采集到海拔高度信号时,触发缓速器42工作。
具体的,当外壳04被弹出后,缓速器42可以立即启动工作,也可以在某个高度、海拔启动。当在某个高度或海拔启动时,海拔检测元件用于采集海拔高度信号,并且在采集到海拔高度信号后,通过第一缓速触发电路触发缓速器42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缓速器42为降落伞或螺旋桨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机上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三水检测元件、脱开扣和脱开触发电路;
第三水检测元件、脱开扣和脱开触发电路顺序电连接;
脱开触发电路,用于在第三水检测元件采集到第三水信号时,触发脱开扣脱开缓速器42。
外壳04接触到水或稳定落地后,缓速器42停止工作,漂浮器41开始工作。缓速器42停止工作的形式为缓速器42通过脱开扣脱离外壳04。此时,第三水检测元件用于采集第三水信号,并且在第三水检测元件采集到第三水信号时触发脱开扣脱开缓速器42。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三水检测元件可以是区别于第一水检测元件和第二水检测元件45的独立检测元件,也可以是第一水检测元件或第二水检测元件45。上述第三水检测元件为第一水检测元件时,第一水检测元件与脱开触发电路电连接,在第一水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一水信号时,在触发伸缩装置43工作和漂浮器41工作的同时,触发脱开扣脱开缓速器42。同理,上述第三水检测元件为第二水检测元件45时,第二水检测元件45与脱开触发电路电连接,在第二水检测元件45检测到第二水信号时,在触发漂浮器41工作的同时,触发脱开扣脱开缓速器4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计时元件和第二缓速触发电路;
计时元件、第二缓速触发电路和缓速器42顺序电连接;
第二缓速触发电路,用于在计时元件达到预设时间时,触发缓速器42工作。
具体的,当外壳04被弹出后,缓速器42可以立即启动工作,也可以在预设的某个时间启动。当缓速器42在某个时间启动时,计时元件达到预设时间时,通过第二缓速触发电路触发缓速器42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可充电电池、太阳能装置、第四水检测元件和太阳能触发电路;
第四水检测元件、太阳能触发电路和太阳能装置顺序电连接;
太阳能触发电路,用于在第四水检测元件采集到第四水信号时,触发太阳能装置工作;
太阳能装置,用于在工作后向第一可充电电池供电。
太阳能装置能够为第一可充电电池供电,而第一可充电电池又能为外壳04内部所有的用电元件供电,加强外壳04的续航能力。外壳04接触到水或稳定落地后,第四水检测元件用于采集第四水信号,并且在第四水检测元件采集到第四水信号时触发太阳能装置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四水检测元件可以是区别于第一水检测元件、第二水检测元件45和第三水检测元件的独立检测元件,也可以是第一水检测元件或第二水检测元件45或第三水检测元件。上述第四水检测元件为第一水检测元件时,第一水检测元件与太阳能触发电路电连接,在第一水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一水信号时,触发伸缩装置43工作、漂浮器41工作和脱开扣脱开的同时,通过太阳能触发电路触发太阳能装置工作。同理,上述第四水检测元件为第二水检测元件45时,第二水检测元件45与太阳能触发电路电连接,在第二水检测元件45检测到第二水信号时,在触发漂浮器41工作和脱开扣脱开缓速器42的同时,通过太阳能触发电路触发太阳能装置工作。上述第四水检测元件为第三水检测元件时同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可充电电池、风能装置、第五水检测元件和风能触发电路;
第五水检测元件、风能触发电路和风能装置顺序电连接;
风能触发电路,用于在第五水检测元件采集到第五水信号时,触发风能装置工作。
风能装置能为第二可充电电池供电,第二可充电电池也能够为外壳04内部所有的用电元件供电,从而加强外壳04的续航能力。外壳04接触到水或稳定落地后,第五水检测元件用于采集第五水信号,并且在第五水检测元件采集到第五水信号时触发风能装置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五水检测元件可以是区别于第一水检测元件、第二水检测元件45、第三水检测元件和第四水检测元件的独立检测元件,也可以是第一水检测元件或第二水检测元件45或第三水检测元件或第四水检测元件的任意一个元件。上述第五水检测元件为第一水检测元件时,第一水检测元件与风能触发电路电连接,在第一水检测元件检测到第一水信号时,触发伸缩装置43工作、漂浮器41工作、脱开扣脱开缓速器42和太阳能装置工作的同时,通过风能触发电路触发风能装置工作。同理,上述第五水检测元件为第二水检测元件45时,第二水检测元件45与风能触发电路电连接,在第二水检测元件45检测到第二水信号时,在触发漂浮器41工作、脱开扣脱开缓速器42和太阳能装置工作的同时,通过风能触发电路触发风能装置工作。上述第五水检测元件为第三水检测元件或第四水检测元件时同理。
上述第一水检测元件、第二水检测元件、第三水检测元件、第四水检测元件及第五水检测元件均可以为水塔里用的单独PCB板制作的水位检测元件,且第一水检测元件、第二水检测元件、第三水检测元件、第四水检测元件及第五水检测元件均可以用高度检测模块来替换。高度检测模块包括GPS定位单元、无线电高度表和近地警告GPWS,无线电高度表用于探测当前飞行高度,近地警告GPWS用于当检测到飞行高度过低时,发出警告。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中黑匣子所使用的外壳结构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信号收发增益装置;
信号收发增益装置,用于增强黑匣子所接收和发出的坠毁信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和第一弹射模块:
第一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飞机当前飞行数据,所述飞行数据包括撞击信号、失控信号、失速信号;
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飞行数据判断当前时刻所述飞机是否处于危险状态;
第一弹射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判断为是的时候,将所述飞机上所设置的第一黑匣子弹出所述飞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和第二弹射模块;
第二飞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获取飞机当前高度信号;
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高度信号判断当前时刻所述飞机是否处于即将坠地状态;
第二弹射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飞行状态判断模块判断为是的时候,将所述飞机上所设置的第二黑匣子弹出所述飞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黑匣子信号收发装置,所述黑匣子信号收发装置包括:
黑匣子信号接收模块,用于获取坠毁信号;
黑匣子信号存储模块,用于将上述坠毁信号存储到本地存储器中;
黑匣子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上述坠毁信号发送到救援中心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黑匣子所使用的弹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飞机上的舱体、与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电连接的推出部,所述推出部包括推杆;所述舱体呈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
所述推杆位于所述舱体内部,且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朝向所述舱体的开口所在的方向做弹射运动,以将所述第一黑匣子弹出飞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部还包括固定锁和驱动所述固定锁的电机,所述推杆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锁伸入到所述卡槽中,以限位所述推杆;
所述电机与所述触发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飞机弹出触发电路的触发信号后驱动所述固定锁伸出所述卡槽,以使所述推杆朝向所述舱体的开口所在的方向做弹射运动,进而将所述第一黑匣子弹出飞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部还包括第一弹射器,所述第一弹射器用于持久产生推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部还包括第二弹射器,所述第二弹射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产生推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黑匣子的外壳和卡锁;
所述卡锁用于向所述黑匣子的外壳提供卡紧力,以使所述外壳在所述卡紧力的作用下固定在所述舱体上;
所述推力大于所述卡紧力。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舱体开口处的挡板;
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推出口端的边沿转动连接;
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向所述开口的中心处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舱体开口处的下板和移动板;
所述下板的中心处设有通孔,以形成所述舱体的开口;
所述下板呈环形,且内壁上设置有伸缩槽;
所述移动板与所述伸缩槽滑动连接,能沿所述伸缩槽往复运动,以封闭或打开所述舱体的开口。
CN201621040141.7U 2016-09-01 2016-09-01 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25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0141.7U CN206125451U (zh) 2016-09-01 2016-09-01 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0141.7U CN206125451U (zh) 2016-09-01 2016-09-01 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25451U true CN206125451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8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0141.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125451U (zh) 2016-09-01 2016-09-01 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2545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690A (zh) * 2016-09-01 2017-01-25 肇庆高新区异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匣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48963A (zh) * 2017-11-17 2018-04-20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器应急通信设备和方法
CN111498113A (zh) * 2020-05-06 2020-08-07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抛放式飞行记录器系统和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690A (zh) * 2016-09-01 2017-01-25 肇庆高新区异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匣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47690B (zh) * 2016-09-01 2019-11-08 肇庆高新区异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匣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48963A (zh) * 2017-11-17 2018-04-20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飞行器应急通信设备和方法
CN111498113A (zh) * 2020-05-06 2020-08-07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抛放式飞行记录器系统和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7690B (zh) 一种黑匣子控制方法及系统
US9771160B2 (en) Emergency mechanic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ircraft
US872726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iding the localization of an aircraft wreck submerged in a sea
CN206125451U (zh) 一种黑匣子控制系统
CN103646444B (zh) 一种水上漂浮飞行参数记录器
CN108715228B (zh) 一种无人机坠落保护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527984B (zh) 无人机降落伞自动脱落机构
US8687375B2 (en) Automated distress locator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120232746A1 (en) Safety system for an aircraft
CN109415124A (zh) 可部署的紧急态势感知支持系统
KR101834496B1 (ko) 무인 비행체 용 구조 튜브 장치
CN110966898B (zh) 考核飞行试验结束后导弹弹体回收系统
CN106477045B (zh) 一种空投物品的载具
US3123842A (en) Gas ejecte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CN103693202A (zh) 一种直升机回收系统
CN109466759B (zh) 用于空气和水环境参数采集的防坠落无人飞行平台
CN106809400A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的车载收放装置
CN109677621A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及无人机降落伞控制系统
WO2018041253A1 (zh) 一种黑匣子控制方法和系统
WO2022016908A1 (zh) 一种直升机空中分离式应急飞行数据记录系统
CN112061403A (zh) 一种新型解锁分离机构
US3282539A (en) Recovery system
CN204916200U (zh) 防止飞机坠落或被劫持的自动救生保护装置
CN109415125A (zh) 多火箭式投射器降落伞展开系统
CN103839376A (zh) 一种事故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2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