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9601U - 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9601U
CN206119601U CN201620805124.1U CN201620805124U CN206119601U CN 206119601 U CN206119601 U CN 206119601U CN 201620805124 U CN201620805124 U CN 201620805124U CN 206119601 U CN206119601 U CN 206119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vertical profiles
profiles
upside
weight t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051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桂平
张强
丁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ANS CONSOLE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ANS CONSOLE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ANS CONSOLE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ANS CONSOLE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051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9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9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9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控制台包括主体框架和安装在主体框架上侧上的墙板框架,主体框架上设有走线槽,墙板框架中的承载底板、轨道型材及遮板共同围成一供收容线缆且具有后开口的收容空间,且收容空间与走线槽相贯通,可将裸露于水平工作台面上方的线缆收容于收容空间中,既使得控制台整体外形整洁大方,还减少了线缆的老化及损坏;另外背板能够打开和关闭该收容空间的开口,会使得走线/理线时非常方便,提高了控制台的装配效率;此外该主体框架可根据设计需要、安装空间需求等来截取第一、二竖向型材、第一横向型材、及走线槽的尺寸,既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控制台结构、安装空间,通用性好,又组装简单。

Description

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台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屏以其薄型轻巧、功耗低、无X射线辐射、不产生静电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军事等领域。
平板显示屏的传统安装方式为:先在桌面上固定有支撑座,然后再将平板显示屏安置于支撑座上。这种装配方式虽然简单、易于操作,但由于支撑座是固定不动的,从而不利于平板显示屏和桌面的灵活搭配、不利于桌面的整体有效布置,以及对人机互动等工作场合带来诸多不便。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厂家对控制台进行改进,即为:在水平工作台面上设置一墙板框架,所述墙板框架包括呈长条状的框架本体,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前侧面上定位开设有贯穿框架本体长度方向的上滑槽和下滑槽,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呈上下平行设置并均开口朝前,且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还一起与该显示屏安装支架相配合滑动定位连接;从而可实现显示屏与桌面的灵活性装配,利于人机互动调节,操作方便。但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上述墙板框架还是存在有不足之处,比如:会有部分线缆裸露于水平工作台面上方,不仅使得水平工作台面视觉上比较紊乱,还容易造成线缆损坏、老化,影响控制台的安全使用性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其既使得走线合理、便捷,大大提高了控制台的装配效率,又使得控制台整体外形整洁大方,减少了线缆的老化及损坏,提高了控制台的安全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控制台包括主体框架、以及用以承载显示屏安装支架的墙板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设置有用以收容线缆的走线槽,所述墙板框架定位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上侧上;以该控制台的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两组支撑单元,该两组支撑单元呈前后并排布置,每组所述支撑单元各分别包括有呈间隔排列的第一竖向型材和第二竖向型材,且所述第一竖向型材与第二竖向型材的上侧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竖向型材与第二竖向型材的下侧之间还各分别可拆卸地定位跨接有一第一横向型材;另外在该两组支撑单元中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竖向型材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竖向型材之间还各分别可拆卸地定位连接有一竖向承接板,每一所述竖向承接板上各分别开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列的安装孔槽,所述走线槽的相对两侧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竖向承接板上并呈对称布置的两安装孔槽中;
所述墙板框架包括一为长条板状且水平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上侧上的承载底板、一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上并用以承接显示屏安装支架的轨道型材、一遮盖于所述轨道型材上侧及其长度方向两侧外的遮板和一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上并位于所述轨道型材后方的背板,所述承载底板、轨道型材、以及遮板共同围成一供收容线缆且具有后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背板能够打开和关闭该收容空间的后开口,且所述收容空间还与所述走线槽相贯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竖向型材与第二竖向型材的形状一致,均具有一竖向条状的基体,每一所述基体的上侧各形成有一L型的第一承接部,每一所述基体的下侧各形成有一倒L型的第二承接部,且每一所述基体的四周外壁上还皆形成有沿竖向延伸并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第一插槽;
每组所述支撑单元中且位于上方的一所述第一横向型材横跨并可拆卸地定位设于所述第一竖向型材和第二竖向型材的第一承接部上,每组所述支撑单元中且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第一横向型材横跨并可拆卸地定位设于所述第一竖向型材和第二竖向型材的第二承接部上;
另外在两个所述第一竖向型材上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插槽中、以及在两个所述第二竖向型材上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插槽中各分别插置有一竖向条状的第一连接条;每一所述竖向承接板可拆卸地定位连接于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条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框架还包括有一加强单元,该加强单元包括两个第三竖向型材和两个第二横向型材,该两第三竖向型材分别置于该两组支撑单元的相对两侧外,同时每一所述第三竖向型材还分别与其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型材可拆卸定位连接;该两第二横向型材均定位连接于该两第三竖向型材之间,且该两第二横向型材还相平行;
还在每一所述第一竖向型材、第二竖向型材、以及第三竖向型材的下端侧上各分别连接有一调节地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两第三竖向型材的形状及尺寸均与所述第一竖向型材的形状及尺寸保持一致,即该两第三竖向型材均具有一竖向条状的本体,每一所述本体的上侧皆形成有一L型的第三承接部,每一所述本体的下侧皆形成有一倒L型的第四承接部,且每一所述本体的四周外壁上还皆形成有沿竖向延伸并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第二插槽;
每一所述第三竖向型材通过其上的第三承接部及第四承接部分别与其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型材可拆卸定位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横向型材通过角片可拆卸地定位连接于该两第三竖向型材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第一横向型材各分别具有一横向条状的型材本体,所述型材本体的四周外壁上皆形成有沿横向延伸并贯通其长度方向两端面的第三插槽,且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型材本体上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三插槽中还各分别插置有一横向条状的第二连接条;
所述第二横向型材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横向型材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底板水平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上侧上的结构为:将位于前方的一组支撑单元定义为前支撑单元,将位于后方的另一组支撑单元定义为后支撑单元;其中在所述后支撑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竖向型材和第二竖向型材的上侧上分别定位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承载底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水平安装在所述后支撑单元的上侧上;
所述轨道型材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上的结构为:在该收容空间内定位设置有一对竖向基座,该对竖向基座沿所述承载底板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该对竖向基座的底端还伸出该收容空间外,并与所述主体框架的上侧可拆卸定位连接;还在所述承载底板上可拆卸地定位连接有一长条板状的装饰面板,所述装饰面板的前侧表面与所述承载底板的前侧面相齐平,所述装饰面板的上侧边缘朝后倾斜延伸形成一承接部;所述轨道型材自由置于所述承接部上,同时所述轨道型材的后侧还与该对竖向基座可拆卸定位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型材具有一型材本体,所述型材本体的前侧面为平板面,在该平板面上一体连接有多个长条状的连接边,多个所述连接边呈上下并列布置,且多个所述连接边还与该平板面一起围成多条槽口朝前的U型槽;还在每一所述连接边的前端缘上各分别一体连接有一与其相垂直的长条状卡掣边,以与所述显示屏安装支架相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板包括第一遮板和一对第二遮板,所述第一遮板卡接于所述轨道型材的上侧上,以完全覆盖住所述轨道型材的上侧,且同时所述第一遮板还与该对竖向基座的顶端定位连接;该对第二遮板分别置于所述轨道型材长度方向的两侧外,并还分别通过拐角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遮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定位连接,且同时该对第二遮板还各分别通过一角片与所述轨道型材的后侧定位连接;
所述背板的内表面下部通过铰接件铰接于所述承载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背板的内表面上部上设置有多个凸起,且该多个凸起呈横向并排布置;还设有一扣接板,所述扣接板横跨并可拆卸地定位设于该对竖向基座的背侧上,所述扣接板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上还凹设有多个凹坑,该多个凹坑与该多个凸起相配合,且当所述背板关闭该收容空间的开口时,该多个凸起恰能够对应插接于该多个凹坑中;
另外在所述承载底板上还贯穿开设有一用以走线的穿孔,所述承载底板通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走线槽相贯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该收容空间内还设有两个用以收容线缆的挂架,两个所述挂架呈上下布置,且每一所述挂架各分别包括有一横向筋、以及多个皆定位连接于所述横向筋上的竖向挂钩;其中位于上方的一所述挂架定位连接于所述扣接板上,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挂架自由挂设于一所述挂架的挂钩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一装饰型材,所述装饰型材具有一长条状且竖向截面为方环形的基部、以及一长条状且竖向截面为C形的装饰部,所述基部定位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下表面上并靠近于其后侧边缘的位置处,同时所述基部还置于所述后支撑单元的后方;所述装饰部置于所述承载底板后侧面的后方,并完全遮盖住所述承载底板的后侧面;且所述装饰部的下侧还朝上并朝前延伸形成一衔接部,所述装饰部的上侧边缘还朝下延伸形成一折边,所述装饰部通过所述衔接部一体连接于所述基部的后侧外壁上,所述折边抵接于所述承载底板的后侧面上;
还设有一盖板,所述盖板连接于该两组支撑单元的上侧之间,并恰能够遮盖住所述走线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走线结构具有以下优点:①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墙板框架中的承载底板、轨道型材及遮板能够共同围成一供收容线缆且具有后开口的收容空间,且所述收容空间还与所述走线槽相贯通,这样便可将裸露于水平工作台面上方的线缆收容于收容空间中,既使得控制台整体外形整洁大方,还减少了线缆的老化及损坏,延长了线缆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控制台的安全使用性能;另一方面,所述背板能够打开和关闭该收容空间的开口,这样会使得走线/理线时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控制台的装配效率。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体框架可根据设计需要、安装空间需求等来截取第一、二竖向型材、第一横向型材、以及走线槽的尺寸,既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控制台结构、安装空间,通用性好,又组装简单,大大提高了控制台的装配效率;此外,该主体框架还有效地实现了强弱电分离,走线灵活、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台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控制台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控制台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体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体框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墙板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墙板框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墙板框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墙板框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所示轨道型材的竖向截面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所示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墙板框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主体框架 10——支撑单元
101——第一竖向型材 102——第二竖向型材
103——第一横向型材 1010——基体
1011——第一插槽 1012——第一连接条
1030——第二连接条 11——竖向承接板
110——安装孔槽 12——加强单元
120——第三竖向型材 121——第二横向型材
13——第一连接件 14——调节地脚
2——墙板框架 20——承载底板
21——轨道型材 22——遮板
23——背板 24——竖向基座
25——装饰面板 26——铰接件
27——扣接板 28——挂架
29——装饰型材 210——型材本体
211——U型槽 221——第一遮板
222——第二遮板 290——基部
291——装饰部 292——衔接部
293——折边 3——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控制台包括主体框架1、以及用以承载显示屏安装支架的墙板框架2,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用以收容线缆的走线槽,所述墙板框架2定位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1的上侧上,水平工作台面亦定位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的上侧上,并位于所述墙板框架的前方;以该控制台的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两组支撑单元10,该两组支撑单元10呈前后并排布置,每组所述支撑单元10各分别包括有呈间隔排列的第一竖向型材101和第二竖向型材102,且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与第二竖向型材102的上侧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与第二竖向型材102的下侧之间还各分别可拆卸地定位跨接有一第一横向型材103;另外在该两组支撑单元10中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竖向型材102之间还各分别可拆卸地定位连接有一竖向承接板11,每一所述竖向承接板11上各分别开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列的安装孔槽110,所述走线槽的相对两侧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竖向承接板11上并呈对称布置的两安装孔槽110中;
所述墙板框架2包括一为长条板状且水平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10上侧上的承载底板20、一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上并用以承接显示屏安装支架的轨道型材21、一遮盖于所述轨道型材21上侧及其长度方向两侧外的遮板22和一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上并位于所述轨道型材21后方的背板23,所述承载底板20、轨道型材21、以及遮板22共同围成一供收容线缆且具有后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背板23能够打开和关闭该收容空间的后开口,且所述收容空间还与所述走线槽相贯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与第二竖向型材102的形状一致,均具有一竖向条状的基体1010,每一所述基体1010的上侧各形成有一L型的第一承接部,每一所述基体1010的下侧各形成有一倒L型的第二承接部,且每一所述基体1010的四周外壁上还皆形成有沿竖向延伸并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第一插槽1011;
每组所述支撑单元中且位于上方的一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横跨并可拆卸地定位设于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和第二竖向型材102的第一承接部上,每组所述支撑单元中且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横跨并可拆卸地定位设于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和第二竖向型材102的第二承接部上;
另外在两个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上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插槽1011中、以及在两个所述第二竖向型材102上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插槽1011中各分别插置有一竖向条状的第一连接条1012;每一所述竖向承接板11通过若干螺丝可拆卸地定位连接于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条1012之间。
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1还包括有一加强单元12,该加强单元12包括两个第三竖向型材120和两个第二横向型材121,该两第三竖向型材120分别置于该两组支撑单元10的相对两侧外,同时每一所述第三竖向型材120还分别与其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可拆卸定位连接;该两第二横向型材121均定位连接于该两第三竖向型材120之间,且该两第二横向型材121还相平行,加强单元的设置,使得主体框架整体的稳固性得以提高;
还在每一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第二竖向型材102、以及第三竖向型材120的下端侧上各分别连接有一调节地脚14,调节地脚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二、三竖向型材进行上下微幅移动定位。
优选的,该两第三竖向型材120的形状及尺寸均与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的形状及尺寸保持一致,即该两第三竖向型材120均具有一竖向条状的本体,每一所述本体的上侧皆形成有一L型的第三承接部,每一所述本体的下侧皆形成有一倒L型的第四承接部,且每一所述本体的四周外壁上还皆形成有沿竖向延伸并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第二插槽;
每一所述第三竖向型材120通过其上的第三承接部及第四承接部分别与其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可拆卸定位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横向型材121通过角片(即为L型连接片)可拆卸地定位连接于该两第三竖向型材120之间。
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各分别具有一横向条状的型材本体,所述型材本体的四周外壁上皆形成有沿横向延伸并贯通其长度方向两端面的第三插槽,且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型材本体上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三插槽中还各分别插置有一横向条状的第二连接条1030;
所述第二横向型材12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底板20水平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10上侧上的结构为:将位于前方的一组支撑单元10定义为前支撑单元,将位于后方的另一组支撑单元定义为后支撑单元;其中在所述后支撑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和第二竖向型材102的上侧上分别定位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3,所述承载底板2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3水平安装在所述后支撑单元的上侧上;当然,与后支撑单元相对应的一所述第三竖向型材120的上侧上也安装有第一连接件13,其亦与所述承载底板20定位连接;
所述轨道型材21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上的结构为:在该收容空间内定位设置有一对竖向基座24,该对竖向基座24沿所述承载底板20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该对竖向基座24的底端还伸出该收容空间外,并与所述主体框架1的上侧可拆卸定位连接;还在所述承载底板20上可拆卸地定位连接有一长条板状的装饰面板25,所述装饰面板25的前侧表面与所述承载底板20的前侧面相齐平,所述装饰面板25的上侧边缘朝后倾斜延伸形成一承接部;所述轨道型材21自由置于所述承接部上,同时所述轨道型材21的后侧还与该对竖向基座24可拆卸定位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型材21具有一型材本体210,所述型材本体210的前侧面为平板面,在该平板面上一体连接有多个长条状的连接边,多个所述连接边呈上下并列布置,且多个所述连接边还与该平板面一起围成多条槽口朝前的U型槽211;还在每一所述连接边的前端缘上各分别一体连接有一与其相垂直的长条状卡掣边,以与所述显示屏安装支架相卡接。
所述遮板22包括第一遮板221和一对第二遮板222,所述第一遮板221卡接于所述轨道型材21的上侧上,以完全覆盖住所述轨道型材21的上侧,且同时所述第一遮板221还与该对竖向基座24的顶端定位连接;该对第二遮板222分别置于所述轨道型材21长度方向的两侧外,并还分别通过拐角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遮板221长度方向的两侧定位连接,且同时该对第二遮板222还各分别通过一角片(即为L型连接片)与所述轨道型材21的后侧定位连接;
所述背板23的内表面下部通过铰接件26铰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的上表面上,所述背板23的内表面上部上设置有多个凸起,且该多个凸起呈横向并排布置;还设有一扣接板27,所述扣接板27横跨并可拆卸地定位设于该对竖向基座24的背侧上,所述扣接板27朝向所述背板23的一侧上还凹设有多个凹坑,该多个凹坑与该多个凸起相配合,且当所述背板23关闭该收容空间的开口时,该多个凸起恰能够对应插接于该多个凹坑中;另外在所述承载底板20上还贯穿开设有一用以走线的穿孔,所述承载底板20通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走线槽相贯通,以实现线缆在收容空间和主体框架1之间进行走线。
优选的,在该收容空间内还设有两个用以收容线缆的挂架28,两个所述挂架28呈上下布置,且每一所述挂架28各分别包括有一横向筋、以及多个皆定位连接于所述横向筋上的竖向挂钩;其中位于上方的一所述挂架通过螺丝定位连接于所述扣接板27上,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挂架自由挂设于一所述挂架的挂钩上。除所述挂架外,也可在该收容空间内设有用以收容线缆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定位安装在所述轨道型材21的背侧上。
进一步优选的,还设有一装饰型材29,所述装饰型材29具有一长条状且竖向截面为方环形的基部290、以及一长条状且竖向截面为C形的装饰部291,所述基部290定位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下表面上并靠近于其后侧边缘的位置处,同时所述基部290还置于所述后支撑单元的后方;所述装饰部291置于所述承载底板20后侧面的后方,并完全遮盖住所述承载底板20的后侧面;且所述装饰部291的下侧还朝上并朝前延伸形成一衔接部292,所述装饰部291的上侧边缘还朝下延伸形成一折边293,所述装饰部291通过所述衔接部292一体连接于所述基部290的后侧外壁上,所述折边293抵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的后侧面上;
还设有一盖板3,所述盖板3连接于该两组支撑单元10的上侧之间,并恰能够遮盖住所述走线槽。具体为:在所述前支撑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和第二竖向型材102的上侧上、以及在与所述前支撑单元相对应的另一所述第三竖向型材120的上侧上皆分别定位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盖板3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卡接。

Claims (10)

1.一种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控制台包括主体框架(1)、以及用以承载显示屏安装支架的墙板框架(2),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置有用以收容线缆的走线槽,所述墙板框架(2)定位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1)的上侧上;其特征在于:以该控制台的使用状态为基准,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两组支撑单元(10),该两组支撑单元(10)呈前后并排布置,每组所述支撑单元(10)各分别包括有呈间隔排列的第一竖向型材(101)和第二竖向型材(102),且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与第二竖向型材(102)的上侧之间、以及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与第二竖向型材(102)的下侧之间还各分别可拆卸地定位跨接有一第一横向型材(103);另外在该两组支撑单元(10)中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竖向型材(102)之间还各分别可拆卸地定位连接有一竖向承接板(11),每一所述竖向承接板(11)上各分别开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列的安装孔槽(110),所述走线槽的相对两侧分别插接于两个所述竖向承接板(11)上并呈对称布置的两安装孔槽(110)中;
所述墙板框架(2)包括一为长条板状且水平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10)上侧上的承载底板(20)、一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上并用以承接显示屏安装支架的轨道型材(21)、一遮盖于所述轨道型材(21)上侧及其长度方向两侧外的遮板(22)和一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上并位于所述轨道型材(21)后方的背板(23),所述承载底板(20)、轨道型材(21)、以及遮板(22)共同围成一供收容线缆且具有后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背板(23)能够打开和关闭该收容空间的后开口,且所述收容空间还与所述走线槽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与第二竖向型材(102)的形状一致,均具有一竖向条状的基体(1010),每一所述基体(1010)的上侧各形成有一L型的第一承接部,每一所述基体(1010)的下侧各形成有一倒L型的第二承接部,且每一所述基体(1010)的四周外壁上还皆形成有沿竖向延伸并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第一插槽(1011);
每组所述支撑单元中且位于上方的一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横跨并可拆卸地定位设于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和第二竖向型材(102)的第一承接部上,每组所述支撑单元中且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横跨并可拆卸地定位设于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和第二竖向型材(102)的第二承接部上;
另外在两个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上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插槽(1011)中、以及在两个所述第二竖向型材(102)上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插槽(1011)中各分别插置有一竖向条状的第一连接条(1012);每一所述竖向承接板(11)可拆卸地定位连接于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条(10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还包括有一加强单元(12),该加强单元(12)包括两个第三竖向型材(120)和两个第二横向型材(121),该两第三竖向型材(120)分别置于该两组支撑单元(10)的相对两侧外,同时每一所述第三竖向型材(120)还分别与其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可拆卸定位连接;该两第二横向型材(121)均定位连接于该两第三竖向型材(120)之间,且该两第二横向型材(121)还相平行;
还在每一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第二竖向型材(102)、以及第三竖向型材(120)的下端侧上各分别连接有一调节地脚(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第三竖向型材(120)的形状及尺寸均与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的形状及尺寸保持一致,即该两第三竖向型材(120)均具有一竖向条状的本体,每一所述本体的上侧皆形成有一L型的第三承接部,每一所述本体的下侧皆形成有一倒L型的第四承接部,且每一所述本体的四周外壁上还皆形成有沿竖向延伸并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第二插槽;
每一所述第三竖向型材(120)通过其上的第三承接部及第四承接部分别与其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可拆卸定位连接;每一所述第二横向型材(121)通过角片可拆卸地定位连接于该两第三竖向型材(1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各分别具有一横向条状的型材本体,所述型材本体的四周外壁上皆形成有沿横向延伸并贯通其长度方向两端面的第三插槽,且位于上方的两个所述型材本体上并呈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三插槽中还各分别插置有一横向条状的第二连接条(1030);
所述第二横向型材(12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横向型材(103)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20)水平安装在所述支撑单元(10)上侧上的结构为:将位于前方的一组支撑单元(10)定义为前支撑单元,将位于后方的另一组支撑单元定义为后支撑单元;其中在所述后支撑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竖向型材(101)和第二竖向型材(102)的上侧上分别定位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3),所述承载底板(2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3)水平安装在所述后支撑单元的上侧上;
所述轨道型材(21)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上的结构为:在该收容空间内定位设置有一对竖向基座(24),该对竖向基座(24)沿所述承载底板(20)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该对竖向基座(24)的底端还伸出该收容空间外,并与所述主体框架(1)的上侧可拆卸定位连接;还在所述承载底板(20)上可拆卸地定位连接有一长条板状的装饰面板(25),所述装饰面板(25)的前侧表面与所述承载底板(20)的前侧面相齐平,所述装饰面板(25)的上侧边缘朝后倾斜延伸形成一承接部;所述轨道型材(21)自由置于所述承接部上,同时所述轨道型材(21)的后侧还与该对竖向基座(24)可拆卸定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型材(21)具有一型材本体(210),所述型材本体(210)的前侧面为平板面,在该平板面上一体连接有多个长条状的连接边,多个所述连接边呈上下并列布置,且多个所述连接边还与该平板面一起围成多条槽口朝前的U型槽(211);还在每一所述连接边的前端缘上各分别一体连接有一与其相垂直的长条状卡掣边,以与所述显示屏安装支架相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22)包括第一遮板(221)和一对第二遮板(222),所述第一遮板(221)卡接于所述轨道型材(21)的上侧上,以完全覆盖住所述轨道型材(21)的上侧,且同时所述第一遮板(221)还与该对竖向基座(24)的顶端定位连接;该对第二遮板(222)分别置于所述轨道型材(21)长度方向的两侧外,并还分别通过拐角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遮板(221)长度方向的两侧定位连接,且同时该对第二遮板(222)还各分别通过一角片与所述轨道型材(21)的后侧定位连接;
所述背板(23)的内表面下部通过铰接件(26)铰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的上表面上,所述背板(23)的内表面上部上设置有多个凸起,且该多个凸起呈横向并排布置;还设有一扣接板(27),所述扣接板(27)横跨并可拆卸地定位设于该对竖向基座(24)的背侧上,所述扣接板(27)朝向所述背板(23)的一侧上还凹设有多个凹坑,该多个凹坑与该多个凸起相配合,且当所述背板(23)关闭该收容空间的开口时,该多个凸起恰能够对应插接于该多个凹坑中;
另外在所述承载底板(20)上还贯穿开设有一用以走线的穿孔,所述承载底板(20)通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走线槽相贯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收容空间内还设有两个用以收容线缆的挂架(28),两个所述挂架(28)呈上下布置,且每一所述挂架(28)各分别包括有一横向筋、以及多个皆定位连接于所述横向筋上的竖向挂钩;其中位于上方的一所述挂架定位连接于所述扣接板(27)上,位于下方的另一所述挂架自由挂设于一所述挂架的挂钩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装饰型材(29),所述装饰型材(29)具有一长条状且竖向截面为方环形的基部(290)、以及一长条状且竖向截面为C形的装饰部(291),所述基部(290)定位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下表面上并靠近于其后侧边缘的位置处,同时所述基部(290)还置于所述后支撑单元的后方;所述装饰部(291)置于所述承载底板(20)后侧面的后方,并完全遮盖住所述承载底板(20)的后侧面;且所述装饰部(291)的下侧还朝上并朝前延伸形成一衔接部(292),所述装饰部(291)的上侧边缘还朝下延伸形成一折边(293),所述装饰部(291)通过所述衔接部(292)一体连接于所述基部(290)的后侧外壁上,所述折边(293)抵接于所述承载底板(20)的后侧面上;
还设有一盖板(3),所述盖板(3)连接于该两组支撑单元(10)的上侧之间,并恰能够遮盖住所述走线槽。
CN201620805124.1U 2016-07-28 2016-07-28 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 Active CN206119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5124.1U CN206119601U (zh) 2016-07-28 2016-07-28 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05124.1U CN206119601U (zh) 2016-07-28 2016-07-28 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9601U true CN206119601U (zh) 2017-04-26

Family

ID=5856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05124.1U Active CN206119601U (zh) 2016-07-28 2016-07-28 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96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5278A (zh) * 2017-06-30 2017-09-12 苏州广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控制台
CN112515348A (zh) * 2020-12-19 2021-03-19 山东云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理线机构的计算机专用桌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5278A (zh) * 2017-06-30 2017-09-12 苏州广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控制台
CN112515348A (zh) * 2020-12-19 2021-03-19 山东云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理线机构的计算机专用桌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03854B2 (en) Display suspending frame device, and assembly of the display suspending frame device, a display,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248523B (zh) 工具箱组合
CN206119601U (zh) 隐藏式控制台走线结构
CN102920218A (zh) 用于展示柜的框架结构及其展示柜
CN205875463U (zh) 隐藏线缆的墙板框架
CN109043879B (zh) 一种组合式办公书柜
CN204809777U (zh) 背包式控制台走线结构
CN206025711U (zh) 具有广告层的组合式智能快递柜具
CN206043914U (zh) 衣柜置物架
CN213062569U (zh) 一种幕墙结构
CN209029041U (zh) 一种便携式灯箱
CN210330439U (zh) 一种纸巾架
CN211380195U (zh) 一种多功能衣柜
CN209101225U (zh) 面板灯嵌入式安装组件
CN210185138U (zh) 快速更换式展示架
CN217243320U (zh) 伸缩式拉篮置物架
CN210917835U (zh) 一种隔断架
CN211354751U (zh) 一种组合式展示架
CN214804036U (zh) 一种置物挂件挂紧结构
CN213605338U (zh) 用于安装功能模块的装置及家具
CN209315389U (zh) 一种可兼用于手机和耳机的展示架
CN211431631U (zh) 一种便于收纳衣物的衣柜
CN221044506U (zh) 一种单抽屉带电源边几
CN215382175U (zh) 一种简约的学校机房学生电脑桌
CN215423538U (zh) 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门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