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15710U - 车载终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载终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15710U
CN206115710U CN201621059299.9U CN201621059299U CN206115710U CN 206115710 U CN206115710 U CN 206115710U CN 201621059299 U CN201621059299 U CN 201621059299U CN 206115710 U CN206115710 U CN 206115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message
vehicle
unit
driving
service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929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红星
邹波
邹红飞
梁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zang sunshin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邹红星
邹波
邹红飞
梁夷龙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邹红星, 邹波, 邹红飞, 梁夷龙 filed Critical 邹红星
Priority to CN20162105929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15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15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15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终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涉及智能交通领域。该车载终端包括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和响应接收单元;其中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分别与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和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通过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将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以便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响应接收单元接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的响应,以便驾驶人根据响应执行操作。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监控并纠正驾驶人的违法违规驾驶行为,进而实现“缓解拥堵,预防事故”的目的。

Description

车载终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终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72亿辆,汽车驾驶人逾2.8亿。随着车辆数量的急剧膨胀,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交通问题。例如,道路拥堵越来越严重,在上下班高峰期,汽车只能龟速前进,这不仅增加了驾乘人员的时间成本,也使得汽车耗油量大大增加,从而造成大气污染的加剧和整个社会资源的浪费。例如,有统计表明,道路拥堵导致生产力的损失量达GDP的2%,汽车耗油量增加30%,进而向大气多排有害气体5到6倍。另外,虽然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只占世界的2%,但交通事故却占了全球交通事故的20%。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出我国每年因车祸死亡人数超过20万,而受伤人数则更多。
缓解道路拥堵,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例如,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智慧城市……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缓解道路拥堵、预防交通事故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预防交通事故的智能交通管理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一种车载终端,包括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和响应接收单元;其中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与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电连接,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与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通过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将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以便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响应接收单元接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的响应,以便驾驶人根据响应执行操作。
进一步地,该车载终端还包括驾驶行为元信息获取单元和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驾驶行为元信息获取单元与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电连接,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与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车载终端还包括驾驶状态元信息获取单元和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驾驶状态元信息获取单元与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电连接,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与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车载终端还包括车辆行驶技术数据获取单元、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和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车辆行驶技术数据获取单元与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电连接,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与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电连接,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与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车载终端还包括车辆撞击信息获取单元和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车辆撞击信息获取单元与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电连接,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与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为定位系统。
进一步地,驾驶行为元信息获取单元为图像采集设备。
进一步地,驾驶状态元信息获取单元为图像采集设备和/或检测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包括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驾驶事件提取单元和响应触发单元;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与驾驶事件提取单元电连接,驾驶事件提取单元与响应触发单元电连接;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实时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行驶元信息,驾驶事件提取单元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响应触发单元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
进一步地,该平台还包括驾驶行为元信息接收单元;驾驶行为元信息接收单元与驾驶事件提取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平台还包括驾驶状态元信息接收单元;驾驶状态元信息接收单元与驾驶事件提取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平台还包括车辆技术状态接收单元;车辆技术状态接收单元与驾驶事件提取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平台还包括车辆撞击信息接收单元;车辆撞击信息接收单元与驾驶事件提取单元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系统、上述的车载终端和上述的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其中车载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进而能够实时监控并纠正驾驶人的违法违规驾驶行为,迫使驾驶人做到“集中精力,各行其道,安全车距”,据此实现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进一步地,通过迫使驾驶人按照预定车道规定限速行驶车辆,还能够防止道路拥堵事件的发生。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长期的研究表明,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基本上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公德意识差,是导致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主要和直接的原因。例如,公安部2013年统计,全国交通事故直接原因中,人的因素占97%。另外,在没有监控的高速路段,太多的驾驶人肆意超速。现有的带有“电子狗”功能的导航系统一味地迎合助长了驾驶人的侥幸心理,这些服务表面上使驾驶人避免了交通违法行为,但事实上往往导致其违法变本加厉。
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违法驾驶行为都是危险驾驶行为。违法驾驶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就是因为现有的道路交通监控和管理设备无法实现全时域、全空域的覆盖,使得驾驶人员的违法驾驶行为是否被记录和处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历史经验表明,沉疴还需下猛药——要纠治多年形成的恶习,就得运用强势的行政管理手段,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时域和空域的全覆盖,不给破坏秩序者留有可乘之机。
发明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提出了“交通管理4.0”。“交通管理4.0”主要由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车载终端和无线通信系统三部分组成。可以给所有上路行驶的汽车标配具有动态导航、定位、视频监控、通信等功能的车载终端,并经交管部门登记备案,参与车辆年检,车载终端的设备上标注备案号和认证标志,另外,可以将车载终端与车辆绑定,并且一一对应,以此保证所有上路行驶汽车处于整个大系统的监控之下。另外,需要建设一个全国道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将所有汽车上标配的车载终端与全国道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通过无线通信系统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的、实时的、全覆盖的、连续的、动态的、闭环的”道路交通监测与调控系统。进而在行车过程中,能够全时域、全空域记录驾驶行为,进而持续地记录、纠正驾驶人的陋习、恶习,强化其安全意识、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能实时地给驾驶人提供安全和警示信息,迫使驾驶人做到“集中精力,各行其道,(保持)安全车距”,据此实现“缓解拥堵,预防事故”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10,通过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例如通过高精度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来实时收集行驶中的车辆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在车辆安装车载终端后,车载终端可以实时将获取的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
在步骤120,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可以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实时提取驾驶事件,例如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就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偏航,是否频繁变道等,根据车辆速度信息可以判断车辆是否超速行驶或者急停急起。
在步骤130,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例如,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在监控到车辆偏航、频繁变道或者超速时,实时触发报警或发出提示音等,驾驶人通过车载终端听到报警声或提示音后,可以尽快调整行程路线或车辆速度。另外,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还可以根据实时收集的所有行驶中的车辆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显示全国道路交通态势图,从而为驾驶人选择最优的路线,防止车辆聚集在一起发生道路拥堵事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并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进而能够实时纠正驾驶人的错误驾驶行为,迫使驾驶人能够集中精力开车,因此能够实现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进一步地,通过迫使驾驶人按照预定车道规定限速行驶车辆,还能够防止道路拥堵事件的发生。另外,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保存有各车辆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还能够为交通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车辆的分布密度,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还可以根据天气状况、道路等级以及实时车辆密度分布等信息,自动给出一定区间内各个车道的车辆行驶速度的上限和下限,并根据车辆的技术状态和安全等级,自动为车辆分配合适的车道。另外,还可以根据车辆的分布密度和车辆行驶轨迹信息自动为所有道路交叉口计算一个单一的周期时间,并将这个周期时间分割成每一个交叉口的绿灯时间,通过优化算法调整相位差,计算每个交叉口的最优绿灯时间,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向交通信号灯系统推送计算的每个交叉口的绿灯时间,使得所有车辆在路口的总等待时间减至最少,进而保持交通顺畅和步行者的安全。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10,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和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元信息。例如,通过“北斗导航卫星”和“北斗CORS系统”(BeiDou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即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的厘米级的定位服务。当然还可以通过GPS、GLONASS、Galileo等导航卫星(或它们的组合)及其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系统)来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还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元信息。例如,在车载终端(或车内后视镜上)安装监控摄像头,通过监控摄像头就可以获知驾驶人的行为信息。
在步骤220,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和驾驶行为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即判断驾驶人是否在抽烟、喝水、喝饮料,或者是否边开车边手持使用手机或看书,是否在车辆行驶中未系安全带、在天色暗或能见度不高时佩戴墨镜,或者在高速行驶时双手是否握住方向盘等。
在步骤230,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例如,在车辆行驶时,监测到驾驶人在手持使用手机,则可以发出语音提示,如发出“您正在使用手机,请别让手机掌握您的生命”等。在驾驶人超速或低速占道行驶时,及时提醒驾驶人减速或加速行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全时域全空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和驾驶行为元信息,在驾驶人出现错误驾驶行为时及时进行语音、图像提醒,迫使驾驶人做到“集中精力、各行其道、保持安全车距”,从而实现缓解道路拥堵、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10,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元信息和驾驶状态元信息。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驾驶人的面部特征、眼部信号、瞳孔信号、头部运动等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判断驾驶人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例如通过摄像头监测驾驶人的人脸位置,获取驾驶人面部特征,然后确定眼睛、瞳孔、眼睑等关键特征的位置、大小,再根据所获取的面部运动规律、眨眼幅度、眨眼频率、瞳孔变动规律、面部活跃度、朝向和时间等信息,判断驾驶人当前的疲劳状况。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装置判断驾驶人是否处于酒驾、药驾或者毒驾状态。例如,驾驶人上车后,必须首先在司机位置坐正,对着酒敏探头吹气,监测驾驶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酒精分子的比例浓度,从而检测出酒精浓度。关于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和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元信息的方法,已在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进一步阐述。
在步骤320,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驾驶行为元信息和驾驶状态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即确定驾驶人当前疲劳程度是否超过阈值,酒精浓度、药物浓度是否超过驾驶标准等。
在步骤330,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例如,当疲劳程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报警器将启动语音、图像报警,同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记录相应的信息。如果检测到的酒精浓度超过了驾驶标准,则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立即发出报警并记录相应的信息,也可强制汽车无法启动,只有合格后才能启动车辆。为了防止驾驶人掉包,检测合格的驾驶人一旦离开座位超过某一时限,回来必须重新检测。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驾驶行为元信息和驾驶状态元信息,可以在驾驶人的驾驶行为不符合驾驶标准时,及时提醒,纠正驾驶行为,使得违规、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10,通过车载诊断系统获取车辆行驶技术数据。
在步骤420,根据车辆行驶技术数据确定车辆技术状态。例如确定发动机运行状态,胎压、油耗、排放状态等。
在步骤430,根据车辆技术状态提取驾驶事件,即确定此时车辆是否发生了故障。
在步骤440,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当车辆可能发生故障时,车载终端或者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给出数据分析结果,并将故障码及其解释提供给驾驶人,还可以给出解决方案,例如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当前故障状态暂不影响使用”、“车辆需要尽快修理”或者“该车辆不宜行驶”等提示。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监控车辆行驶技术数据,判断车辆的技术状态是否正常,并在车辆发生故障时将故障码及其解释提供给驾驶人或者给出解决方案,因此,能够保证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进而缓解因车辆故障导致的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等问题。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10,实时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和车辆撞击信息。例如,通过前视摄像头、后视摄像头等检测设备连续记录车辆行驶时的前后视频,通过加速度的变化获知车辆是否发生了碰撞。通过导航卫星及其CORS系统(譬如北斗卫星及其地基增强系统)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
在步骤520,根据车辆撞击信息提取驾驶事件。根据撞击信息就可以获知是否发生了车祸。另外,若己车撞他车,己方车辆的加速度变化率有一个向下的尖峰,对方车辆的加速度变化率则会出现一个向上的尖峰;若他车撞己车,则己方的加速度变化率有一个向上的尖峰,而对方车辆的加速度变化率就会出现一个向下的尖峰,此时能够判断出事故责任。另外,通过定位信息、图像信息、加速度信息,可还原事故发生过程,并据此识别出是主动撞击还是被动撞击,从而能够有效地防范某些驾驶人和定点维修单位通过伪造事故现场来非法获取利益。
在步骤530,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例如,当出现车祸时,由于车辆撞击信息和位置信息已发送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可以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确定事故位置,通知就近的交警、急救中心、驾驶人的家属或单位等,为救援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也可通知距离最近的其他汽车驾驶人,询问其是否愿意提供帮助,如该汽车驾驶人愿意提供帮助,则给出导航信息,使交通事故得到最快速的救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车辆撞击信息和位置信息,可以判断是否发生车祸,以及发生车祸的精确位置,救援人员能够快速赶到事发地点实施救援,并且还可以根据撞击信息进行事故责任认定。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终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载终端包括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610、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620和响应接收单元630,其中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610与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620电连接,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620与响应接收单元630电连接。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610可以为定位系统,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620和响应接收单元630可以是PLC、集成电路、相关部件等组成的具体的硬件装置。
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610通过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例如通过高精度GNSS来实时收集行驶中的车辆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620将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以便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其中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就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偏航,是否频繁变道等,根据车辆速度信息可以判断车辆是否超速行驶或者急停急起。响应接收单元630接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的响应,以便驾驶人根据响应执行操作。例如,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或车载终端在监控到车辆偏航、频繁变道或者超速时,触发报警或发出提示音等,驾驶人通过车载终端听到报警声或提示音后,可以尽快调整行程路线或车辆速度,防止车辆聚集在一起发生道路拥堵事件。
在该实施例中,车载终端将通过定位系统实时获取的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并接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的响应,以便驾驶人根据响应执行操作。因此,车载终端能够实时监控并纠正驾驶人的违法违规驾驶行为,迫使驾驶人做到“集中精力,各行其道,安全车距”,从而达到“缓解拥堵,预防事故”的目的。
另外,由于平视显示器(HUD)技术越来越成熟,可以将平视显示器用作车载终端的信息显示和信息交互平台。在平视显示器上推送实时天气,前方道路的积水、结冰状况等信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速度信息、最高限速提醒、发动机转速、指南针、车道、各车道上附近车辆的分布、导航信息、目的地距离、转向信息,以及电话提醒等,通过平视显示器来显示,以防驾驶人在低头查看信息时出现意外,进而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载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载终端包括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710、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711、驾驶行为元信息获取单元720、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721和响应接收单元730,其中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710与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711电连接,驾驶行为元信息获取单元720与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721电连接,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711和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721分别与响应接收单元730电连接。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710可以为定位系统,驾驶行为元信息获取单元720可以为图像采集设备,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711、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721和响应接收单元730可以是PLC、集成电路、相关部件等组成的具体的硬件装置。
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710通过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例如,通过导航卫星及其CORS系统(譬如北斗卫星及其地基增强系统)来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711将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以便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驾驶行为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
驾驶行为元信息获取单元720获取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元信息。例如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元信息。如在车载终端或车内后视镜上安装监控摄像头,通过监控摄像头就可以获知驾驶人是否在抽烟、喝水、喝饮料,获知驾驶人是否边开车边手持使用手机或看书,以及驾驶人是否在车辆行驶中未系安全带、在天色暗或能见度不高时佩戴墨镜,或者在高速行驶时双手是否握住方向盘等。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721将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以便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驾驶行为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
响应接收单元730接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的响应,以便驾驶人根据响应执行操作。例如,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车载终端监测到驾驶人在手持使用手机,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发出语音提示,如发出“您正在使用手机,请别让手机掌握您的生命”等,在驾驶人超速或低速占道行驶时,及时提醒驾驶人减速或加速行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全时域全空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和驾驶行为元信息,在驾驶人出现违法违规驾驶行为时及时进行语音、图像提醒,使得驾驶人做到“集中精力、各行其道、安全车距”,从而达到“缓解拥堵,预防事故”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车载终端还可以包括驾驶状态元信息获取单元740和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741,其中驾驶状态元信息获取单元740和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741电连接,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741与响应接收单元730电连接。驾驶状态元信息获取单元740可以为图像采集设备或检测设备,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741可以通过电路及组合以及其他硬件设备实现。
驾驶状态元信息获取单元740获取驾驶人的驾驶状态元信息。例如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驾驶人的面部特征、眼部信号、瞳孔信号、头部运动等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判断驾驶人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例如通过摄像头监测驾驶人的人脸位置,获取驾驶人面部特征,然后确定眼睛、瞳孔、眼睑等关键特征的位置、大小,再根据所获取的面部运动规律、眨眼幅度、眨眼频率、瞳孔变动规律、面部活跃度、朝向和时间等信息,判断驾驶人当前的疲劳状况。另外,还可以通过检测装置判断驾驶人是否处于酒驾、药驾或者毒驾状态。例如,驾驶人上车后,必须首先在司机位置坐正,对着酒敏探头吹气,监测驾驶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和酒精分子的比例浓度,从而检测出酒精浓度。
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741将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以便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驾驶状态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车载终端发送的驾驶状态元信息,就可以确定驾驶人当前疲劳程度是否超过阈值,酒精浓度、药物浓度是否超过驾驶标准等。当疲劳程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报警器将启动语音、图像报警,同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记录相应的信息。如果检测到的酒精浓度超过了驾驶标准,则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立即发出报警并记录相应的信息,也可强制汽车无法启动,只有合格后才能启动车辆。检测合格的驾驶人一旦离开座位超过某一时限,回来必须重新检测,以防驾驶人掉包。响应接收单元730在接收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发送的指示后,及时提醒驾驶人修正错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实时获取驾驶人状态信息,可以在驾驶人的驾驶行为不符合驾驶标准时,及时提醒,纠正驾驶行为,使得违规、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车载终端还可以包括车辆行驶技术数据获取单元750、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751和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752,其中车辆行驶技术数据获取单元750与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751电连接,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751和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752电连接,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752与响应接收单元730电连接。车辆行驶技术数据获取单元750可以为车载诊断系统,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751可以为比较器,比较器可以通过电路及组合以及其他硬件设备实现,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752可以是PLC、集成电路、相关部件等组成的具体的硬件装置。
车辆行驶技术数据获取单元750通过车载诊断系统获取车辆行驶技术数据。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751根据车辆行驶技术数据确定车辆技术状态,例如确定发动机电控系统及其他功能模块的实时工作状况等。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752将车辆技术状态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以便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车辆技术状态提取驾驶事件。例如当车辆发生故障时,车载终端或者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给出数据分析结果,并将故障码及其解释提供给驾驶人,还可以给出解决方案,例如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当前故障状态暂不影响使用”、“车辆需要尽快修理”或者“该车辆不宜行驶”等提示。响应接收单元730接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发送的信息,以便驾驶人根据信息去及时修理车辆等。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监控车辆行驶技术数据,判断车辆的技术状态是否正常,并在车辆发生故障时将故障码及其解释提供给驾驶人或者给出解决方案,因此,能够保证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进而防止因车辆故障导致的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车载终端与车辆是一对一的绑定关系,一旦不符,则可判断有问题。可以将车载终端的登记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因此可以对车辆进行监控,对不法车辆实施拦截,以防黑车、套牌车、报废车上路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车载终端还可以包括车辆撞击信息获取单元760和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761,其中车辆撞击信息获取单元760和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761电连接,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761与响应接收单元730电连接。车辆撞击信息获取单元760可以为检测设备,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761可以是PLC、集成电路、相关部件等组成的具体的硬件装置。
车辆撞击信息获取单元760通过检测设备获取车辆撞击信息。例如,通过前视摄像头、后视摄像头等检测设备连续记录车辆行驶时的前后视频,通过加速度的变化获知车辆是否发生了碰撞。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761将车辆撞击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以便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车辆撞击信息提取驾驶事件。例如,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撞击信息就可以获知是否发生了车祸。当出现车祸时,由于车辆撞击信息和位置信息已发送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可以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确定事故位置,通知就近的交警、急救中心、驾驶人的家属或单位等,为救援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也可通知距离最近的其他汽车驾驶人,询问其是否愿意提供帮助;如该汽车驾驶人愿意提供帮助,则给出导航信息,使交通事故得到最快速的救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车辆撞击信息和位置信息,可以判断是否发生车祸,以及发生车祸的精确位置,救援人员能够快速赶到事发地点实施救援,并且还可以根据撞击信息进行事故责任认定。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终端不仅可以安装在能够行驶于道路上的各种机动车辆(包括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老龄代步车等)上,还可以安装在船舶上。通过全时域、全空域记录车船和驾驶人信息,实时地给驾驶人提供安全和警示信息,迫使驾驶人做到集中精力、各行其道、保持安全距离,进而能够实现缓解拥堵、预防事故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盗抢、交通违法犯罪,譬如肇事后逃逸等问题,该车载终端上还可以设置驾驶人身份认证单元,例如,在车辆通电后,驾驶人用身份证进行无线扫描,车载终端向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发送驾驶人的身份信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即可知道谁将驾驶这辆汽车。若驾驶人身份证号码与车主在交管部门登记的授权驾驶人(譬如车主本人及其家人亲友等)不符,则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向车主和交管部门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同时记录该车辆的实时行车路线。
图8为本实用新型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包括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810、驾驶事件提取单元820和响应触发单元830,其中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810与驾驶事件提取单元820电连接,驾驶事件提取单元820与响应触发单元830电连接;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810、驾驶事件提取单元820和响应触发单元830可以是PLC、集成电路、相关部件等组成的具体的硬件装置。
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810实时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行驶元信息。例如,车载终端通过高精度GNSS来实时收集行驶中的车辆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并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的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810。驾驶事件提取单元820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例如根据车辆位置信息就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偏航,是否频繁变道等,根据车辆速度信息可以判断车辆是否超速行驶或者急停急起。响应触发单元830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例如,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在监控到车辆偏航、频繁变道或者超速时,触发报警或发出提示音等,驾驶人通过车载终端听到报警声或提示音后,可以尽快调整行程路线或车辆速度。另外,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还可以根据实时收集的所有行驶中的车辆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显示全国道路交通态势图,从而为驾驶人选择最优的路线,防止车辆聚集在一起发生道路拥堵事件。
在该实施例中,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实时接收到的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进而能够实时监控并纠正驾驶人的违法违规驾驶行为,迫使驾驶人做到“集中精力,各行其道,安全车距”,据此实现“缓解拥堵,预防事故”的目的。
另外,由于车载终端能实时记录车辆的行车信息并上传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因而可有效杜绝驾驶人违章、违法、犯罪后逃逸等行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还可以根据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车辆的分布密度,根据天气状况、道路等级以及实时车辆密度分布等信息,自动给出一定区间内各个车道的车辆行驶速度的上限和下限。另外,还可以根据车辆的分布密度和车辆行驶轨迹信息自动为所有道路交叉口计算一个单一的周期时间,并将这个周期时间分割成每一个交叉口的绿灯时间,通过优化算法调整相位差,计算每个交叉口的最优绿灯时间,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向交通信号灯系统推送计算的每个交叉口的绿灯时间,使得所有车辆在路口的总等待时间减至最少,进而保证交通顺畅和步行者的安全。
图9为本实用新型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包括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910、驾驶行为元信息接收单元920、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和响应触发单元940,其中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910与驾驶行为元信息接收单元920分别与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电连接,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与响应触发单元940电连接。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910、驾驶行为元信息接收单元920、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和响应触发单元940可以是PLC、集成电路、相关部件等组成的具体的硬件装置。
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910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行驶元信息。驾驶行为元信息接收单元920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元信息,例如驾驶人是否在抽烟、喝水、喝饮料,是否边开车边手持使用手机或看书,是否在车辆行驶中未系安全带、在天色暗或能见度不高时佩戴墨镜,或者在高速行驶时双手是否握住方向盘等。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根据车辆行驶元信息和驾驶行为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响应触发单元940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例如,在车辆高速行驶时,监测到驾驶人在手持使用手机,则可以发出语音提示,如发出“您正在使用手机,请别让手机掌握您的生命”等,在驾驶人超速或低速占道行驶时,及时提醒驾驶人减速或加速行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全时域全空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和驾驶行为元信息,在驾驶人出现违法违规驾驶行为时及时进行语音、图像提醒,使得驾驶人做到“集中精力、各行其道、保持安全车距”,从而达到“缓解道路拥堵,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还包括驾驶状态元信息接收单元950,驾驶状态元信息接收单元950与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电连接,可以是PLC、集成电路、相关部件等组成的具体的硬件装置。驾驶状态元信息接收单元950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驾驶人的驾驶状态元信息,例如,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驾驶人的面部特征、眼部信号、瞳孔信号、头部运动等生物特征信息,还可以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驾驶人酒驾、药驾或者毒驾状态信息。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还根据驾驶状态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即确定驾驶人当前疲劳程度是否超过阈值,酒精浓度、药物浓度是否超过驾驶标准等。响应触发单元940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例如当疲劳程度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报警器将启动语音、图像报警,同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记录相应的信息。如果检测到的酒精浓度超过了驾驶标准,则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立即发出报警并记录相应的信息,也可强制汽车无法启动,只有合格后才能启动车辆。为了防止驾驶人掉包,检测合格的驾驶人一旦离开座位超过某一时限,回来必须重新检测。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驾驶行为元信息和驾驶状态元信息,可以在驾驶人的驾驶行为不符合驾驶标准时,及时提醒,纠正驾驶行为,使得违规、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还包括车辆技术状态接收单元960,车辆技术状态接收单元960与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电连接,可以是PLC、集成电路、相关部件等组成的具体的硬件装置。车辆技术状态接收单元960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技术状态信息,例如车辆的发动机电控系统及其他功能模块的实时工作状况等信息。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还根据车辆技术状态提取驾驶事件,即确定此时车辆是否发生了故障。响应触发单元940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例如,当车辆发生故障时,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给出数据分析结果,并将故障码及其解释提供给驾驶人,还可以给出解决方案,例如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当前故障状态暂不影响使用”、“车辆需要尽快修理”或者“该车辆不宜行驶”等提示。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监控车辆行驶技术数据,判断车辆的技术状态是否正常,并在车辆发生故障时将故障码及其解释提供给驾驶人或者给出解决方案,因此,能够保证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进而防止因车辆故障导致的道路拥堵和事故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还包括车辆撞击信息接收单元970,车辆撞击信息接收单元970与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电连接,可以是PLC、集成电路、相关部件等组成的具体的硬件装置。车辆撞击信息接收单元970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撞击信息。例如,车载终端通过前视摄像头、后视摄像头等检测设备连续记录车辆行驶时的前后视频,通过加速度的变化获知车辆是否发生了碰撞,并将碰撞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的车辆撞击信息接收单元970。驾驶事件提取单元930还根据车辆撞击信息提取驾驶事件。例如根据撞击信息就可以获知是否发生了车祸。另外,若己车撞他车,己方车辆的加速度变化率有一个向下的尖峰,对方车辆的加速度变化率则会出现一个向上的尖峰;若他车撞己车,则己方的加速度变化率有一个向上的尖峰,而对方车辆的加速度变化率就会出现一个向下的尖峰,此时能够判断出事故责任。另外,通过定位信息、图像信息、加速度信息,可还原事故发生过程,并据此识别出是主动撞击还是被动撞击。从而能够有效地防范某些驾驶人和定点维修单位通过伪造事故现场来非法获取利益。响应触发单元940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例如,当出现车祸时,由于车辆撞击信息和位置信息已发送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可以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确定事故位置,通知就近的交警、急救中心、驾驶人的家属或单位等,为救援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也可通知距离最近的其他汽车驾驶人,询问其是否愿意提供帮助;如该汽车驾驶人愿意提供帮助,则给出导航信息,使交通事故得到最快速的救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车辆撞击信息和位置信息,可以判断是否发生车祸,以及发生车祸的精确位置,救援人员能够快速赶到事发地点实施救援,并且还可以根据撞击信息进行事故责任认定。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系统1010、车载终端1020和交通管控服务平台1030,其中,车载终端1020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10与交通管控服务平台1030进行信息交互。车载终端1020和交通管控服务平台1030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进一步阐述。
无线通信系统1010可以为通信中继站,也可以为3G/4G/5G移动网络或者卫星通信。通信中继站可以直接利用三大运营商的设备,也可以为保证安全,将本系统的数据通信在物理上独立于互联网和现有的通信网络,因此需要独立建设数据通信网络。如通信收发设备放置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的铁塔上。铁塔公司已经具备了完备的硬件基础,基本覆盖了所有汽车能到的地方,能够实现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信息传输,这为我们建设“通信中继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在所有车辆中都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终端1020,并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10与交通管控服务平台1030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互动的、实时的、全覆盖的、连续的、动态的、闭环的道路交通监测与调控系统。进而能够实时监控并纠正驾驶人的违法违规驾驶行为,迫使驾驶人做到“集中精力,各行其道,安全车距”,据此实现“缓解拥堵,预防事故”的目的。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交通管控服务平台1110、多个通信模块1120、多个车载终端1130以及卫星导航系统1140。其中,卫星导航系统1140可以包括导航卫星1141和CORS系统(譬如北斗地基增强系统)1142。多个车载终端1130分别通过多个通信模块1120与交通管控服务平台1110进行信息交互。
导航卫星1141和CORS系统1142可以实现对车辆的精准定位,例如通过为每辆车配备车载终端1130,车载终端1130可以接收导航卫星1141发送的信号,得到包含误差的车辆位置信息、速度信息。车载终端1130还可以接收CORS系统1142(譬如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发送的误差信息。车载终端1130根据上述信息就可以实现车辆米级至厘米级实时导航定位服务,并且车载终端1130还可以与摄像头、加速度计、传感器等相配合获取驾驶人的相关信息。车载终端1130通过通信模块1120将车辆信息和驾驶人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1110,交通管控服务平台1110可以发出告警、提示等警示信息,也可以为车辆规划最佳行车路线和车辆行驶速度的上限和下限。交通管控服务平台1110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多个,例如可以先建立区域性的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再用现成的光纤网络将这些子平台与全国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连接,从而保证数据获取的实时性。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应用在能够行驶于道路上的各种机动车辆(包括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老龄代步车等)上,还可以安装在船舶上。通过全时域、全空域记录车船和驾驶人信息,实时地给驾驶人提供安全和警示信息,迫使驾驶人做到“集中精力、各行其道、保持安全距离”,进而能够实现“缓解拥堵、预防事故”的目的。
目前管理交通的三种基本设备是:回路监测器、摄像机、电子显示牌。回路监测器是嵌入路面的线圈,用来监测车辆通过时电压的细小变化。根据汽车通过两组回路监测器的速度可以确定车速,流量和车速数据可以传送到交通部门监视的中央计算机上,如果监测器感应到车速减慢或流量增加,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控摄像机来弄清原因,同时,电子显示牌上会显示这些信息以告知司机前方交通堵塞并建议改行其他路线。
本系统控制道路的交通流量原理如下,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从各条车道收集的实时数据和预先设定的数据变量,以及驾驶人设定的目的地信息,对道路的流量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调节这条路上的限行速度,以此来防止出现堵车或者交通状况的恶化。一旦路面某处有出现堵车的苗头,或者出现形成堵车的条件,系统自动调整道路的限行时速,并对车流进行调度(分流)。如果情况更糟,就再次下调限行时速,以帮助车流有序通过,预防堵车。与目前交通流量控制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通过在路面嵌入线圈来获知车辆的速度,也不需要在公路上设置多个电子显示牌,减少了道路设施的实施成本。另外,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车载终端上传的车辆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预测道路可能出现拥堵情况后,可以自动实时向车载终端下发车辆的行驶速度的上限和下限或者最佳行驶路线,因此,减少了人工成本。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在保障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开放应急车道以及为紧急车辆腾空车道。例如,当一定区间内无紧急车辆通行需求时,可对社会车辆开放应急车道——这相当于凭空增加了一条道路,可极大地缓解通行压力。紧急车辆执行紧急任务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必须让行。若紧急车辆有通行需求,可一键向系统发出请求,系统自动记录该请求,并向车辆管理部门和车辆所属单位报备,同时向其前方紧急车道上一定区间内的所有行驶车辆发送语音和图像信息,要求它们离开紧急车道。紧急车辆驶过以后,系统自动通知紧急车辆后面一定区间内的所有车辆,开放应急车道。若应急车道被故障车占用,则系统自动通知相邻车道上的前方车辆避让,以给紧急车辆腾空车道。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还可以防止违章停车和抢盗。车载终端实时收集所有行驶汽车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汽车在需要临时停车时所处各路段的禁停范围,进行提前语音播报或平视显示器提示。例如,对各路段首次临时停车的车辆,通过系统平台登记的车主电话信息,快速采取发送提醒短信、微信(或自动语音电话)的形式,告知当事人违法行为,主动劝离,对已提醒过的车辆,仍继续违停或多次在同一路段违停,则依法直接予以处罚,这样的操作既有效地履行了执法告知义务,又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执法要求。
若驾驶人在允许的区域(譬如停车场)停好车后,车载终端上报车辆位置信息。此后若车辆无授权启动并行驶,则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将报警信息发到驾驶人或车主的手机上,同时语言提示“车辆被非法使用”,并连续向智能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上传车辆的位置、监控图像等信息。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还可以防“路怒症”。“路怒”归根结底还在于法治不彰:一者,对交通规则、公共安全无所顾忌,很多时候交通法规完全被弃之一旁,纸面的规则便很难得到普遍遵守,出现随意变道、加塞等现象也就司空见惯了;二者,很多“路怒”者对法律似懂非懂,且缺少应有的敬畏,一旦失去判断是非、辨别对错的理性,以暴制暴思维便会占据主导;三者,不文明行车得不到有效惩治,“冲动的惩罚”不够,其结果必然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一言以蔽之,根治“路怒症”,最终需要依靠法治的外力唤回理性空间,实现交通法规与行车道德的统一。除了要像治理酒驾那样对“路怒”行为处以严厉的惩戒外,还需健全“车德”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常态机制,让文明理念入脑入心,和谐出行处处可见。在这样的大环境熏陶下,“路上之怒”也就会日渐消弭了。
“交通管理4.0”在每台车上配一名“警察”,即车载终端,“警察”持续地监视、纠正驾驶人的陋习、恶习,强化其安全意识、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这,就是“交通管理4.0”能够治理“路怒症”,并进而“缓解拥堵,预防事故”的根本原因。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还可以为交管部门、公路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术机构提供数据,以便各部门根据数据制定相关政策或做相关研究。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遮蔽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和响应接收单元;
其中所述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与所述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电连接,所述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与所述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
所述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通过定位系统实时获取车辆行驶元信息,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单元将所述车辆行驶元信息发送至交通管控服务平台,以便所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根据所述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响应接收单元接收所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基于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的响应,以便驾驶人根据所述响应执行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驾驶行为元信息获取单元和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
所述驾驶行为元信息获取单元与所述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电连接,所述驾驶行为元信息发送单元与所述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驾驶状态元信息获取单元和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
所述驾驶状态元信息获取单元与所述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电连接,所述驾驶状态元信息发送单元与所述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行驶技术数据获取单元、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和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
所述车辆行驶技术数据获取单元与所述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电连接,所述车辆技术状态判断单元与所述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电连接,所述车辆技术状态发送单元与所述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撞击信息获取单元和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
所述车辆撞击信息获取单元与所述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电连接,所述车辆撞击信息发送单元与所述响应接收单元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行驶元信息获取单元为定位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行为元信息获取单元为图像采集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状态元信息获取单元为图像采集设备和/或检测设备。
9.一种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驾驶事件提取单元和响应触发单元;
所述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与所述驾驶事件提取单元电连接,所述驾驶事件提取单元与所述响应触发单元电连接;
所述车辆行驶元信息接收单元实时接收车载终端发送的车辆行驶元信息,所述驾驶事件提取单元根据所述车辆行驶元信息提取驾驶事件,所述响应触发单元基于所述驾驶事件的发生触发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驾驶行为元信息接收单元;
所述驾驶行为元信息接收单元与所述驾驶事件提取单元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驾驶状态元信息接收单元;
所述驾驶状态元信息接收单元与所述驾驶事件提取单元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技术状态接收单元;
所述车辆技术状态接收单元与所述驾驶事件提取单元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辆撞击信息接收单元;
所述车辆撞击信息接收单元与所述驾驶事件提取单元电连接。
14.一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通信系统、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车载终端和权利要求9-13任一所述的交通管控服务平台;
其中所述车载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与所述交通管控服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
CN201621059299.9U 2016-09-18 2016-09-18 车载终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Active CN206115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9299.9U CN206115710U (zh) 2016-09-18 2016-09-18 车载终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9299.9U CN206115710U (zh) 2016-09-18 2016-09-18 车载终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15710U true CN206115710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0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9299.9U Active CN206115710U (zh) 2016-09-18 2016-09-18 车载终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15710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1983A (zh) * 2017-11-24 2018-06-15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597231A (zh) * 2018-04-16 2018-09-28 广东派诚中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CN110164181A (zh) * 2018-02-13 2019-08-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事故检测、预警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3034914A (zh) * 2021-03-23 2021-06-25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硬路肩动态调整系统及其方法
CN115297138A (zh) * 2022-07-07 2022-11-04 上海德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24022111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1983A (zh) * 2017-11-24 2018-06-15 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车辆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164181A (zh) * 2018-02-13 2019-08-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事故检测、预警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597231A (zh) * 2018-04-16 2018-09-28 广东派诚中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CN113034914A (zh) * 2021-03-23 2021-06-25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硬路肩动态调整系统及其方法
CN113034914B (zh) * 2021-03-23 2022-07-19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公路硬路肩动态调整系统及其方法
CN115297138A (zh) * 2022-07-07 2022-11-04 上海德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24022111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语音交互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15710U (zh) 车载终端、交通管控服务平台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CN107845231A (zh) 智能交通管理方法、系统、车载终端和交通管控服务平台
US20160363935A1 (en) Situational and predictive awareness system
CN104318714B (zh) 一种疲劳驾驶预警方法
CN102097003B (zh) 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及其终端
CN109228863A (zh) 一种两客一危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
CN110021185A (zh) 一种智慧交通管理系统
CN107481530A (zh) 交通违规行为的监控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14502A (zh) 一种智能汽车辅助系统
CN205292500U (zh) 货运车辆油耗实时监控与安全预警系统
CN105303843B (zh) 一种安全监控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3956067B (zh) 一种预防重点运输车辆的超速导致交通事故的系统及方法
CN106340192A (zh) 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及智能交通控制方法
CN104766445A (zh) 一种车载预警、警告及呼救系统
CN107585026A (zh) 一种防疲劳驾驶系统
CN102982681A (zh) 电动自行车红绿灯警示系统
CN106067256A (zh) 防疲劳驾驶装置、防疲劳驾驶系统及疲劳驾驶监测方法
CN205632362U (zh) 新型机车驾驶员识别与监控系统
CN109367540A (zh) 一种基于风险预警的驾驶员响应识别系统
CN102289951A (zh) 一种公路交通事故防控装置及方法
CN102291420A (zh) 一种公路交通事故防控物联网及方法
CN206236266U (zh) 一种道路轻微事故快速处理系统
CN204557726U (zh) 一种车载预警、警告及呼救系统
CN104008654B (zh) 一种重点运输车辆的超速违法行为自动送达系统及方法
CN204965753U (zh) 一种智能交通实时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9

Address after: 214400 No.18 Taoxin Road, Xinqiao Town,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anzang sunshin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3, South Building, No. 1 Xingqiao Street, Qiaozi Tow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uanzang Anbang Technology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9

Address after: Room 203, South Building, No. 1 Xingqiao Street, Qiaozi Town,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uanzang Anb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4 room 311, unit 3, building 15, northwest faculty dormitory area, Tsinghua University, Zhongguancu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Zou Hongxing

Patentee before: Zou Bo

Patentee before: Zou Hongfei

Patentee before: Liang Yil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