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4846U - 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4846U
CN206104846U CN201621174439.7U CN201621174439U CN206104846U CN 206104846 U CN206104846 U CN 206104846U CN 201621174439 U CN201621174439 U CN 201621174439U CN 206104846 U CN206104846 U CN 206104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ng
tup
rhizoma belamcandae
stud
die c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1744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炎
杨剑霞
汪再军
唐湖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 Yu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 Yu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 Yu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 Yu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1744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4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4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48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压铸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的锤头本体(1)一端与双头螺栓(3)的螺杆Ⅰ(4)连接,射杆(2)与双头螺栓(3)的螺杆Ⅱ(5)连接,锤头本体(1)的螺纹孔Ⅰ(6)边沿部设置凸台部Ⅰ(7),套装在螺杆Ⅰ(4)上的密封圈Ⅰ(8)外表面抵靠在凸台部Ⅰ(7)上,射杆(2)的螺纹孔Ⅱ(9)边沿部设置凸台部Ⅱ(10),套装在螺杆Ⅱ(5)上的密封圈Ⅱ(11)抵靠在凸台部Ⅱ(10)上,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结构简单,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锤头本体与射杆及双头螺栓连接部位因密封圈损坏而出现漏水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机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
背景技术
水在压铸机当中的冷却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在压铸机工作时,如果水混合在铝液当中,铸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如:疏松、气孔、发黑、欠铸和冷隔等等。所以,在压铸生产中如何去防范漏水和发现漏水是提高合格率和效率的重中之重。锤头和射杆是压铸机速度和压力输出的载体,把速度和压力作用在产品上。所以,射杆和锤头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锤头随着压铸生产不断的往复运动,它是直接接触几百摄氏度高温的铝液,发热量是非常大的。为保证它能正常的工作,必须使用冷却水冷却。现有技术中的锤头防漏水装置是利用螺纹和密封圈侧面配合密封,防止水分的溢出。此种方法,密封圈的侧面压迫锤头的压力完全靠密封圈橡胶的涨开力,对密封圈用材和配合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现,随着冲头的使用和更换,密封圈会出现磨损,很快就达不到密封的效果,冷却水就会渗出来。开始渗出来的水量不大时,不容易发现,但是产品的质量就下降了,合格率马上下降,从而影响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增加施加在密封圈上的变形压力,提高密封圈密封性能,避免锤头本体与射杆及双头螺栓连接部位因密封圈损坏而出现漏水问题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包括锤头本体、射杆、双头螺栓,所述的锤头本体一端与双头螺栓的螺杆Ⅰ连接,射杆与双头螺栓的螺杆Ⅱ连接,所述的锤头本体的螺纹孔Ⅰ边沿部设置凸台部Ⅰ,套装在螺杆Ⅰ上的密封圈Ⅰ外表面设置为抵靠在凸台部Ⅰ上的结构,射杆的螺纹孔Ⅱ边沿部设置凸台部Ⅱ,套装在螺杆Ⅱ上的密封圈Ⅱ设置为抵靠在凸台部Ⅱ上的结构。
所述的凸台部Ⅰ设置为由锤头侧面和锤头平面组成的结构,锤头本体与双头螺栓的螺杆Ⅰ连接时,密封圈Ⅰ一侧侧面抵靠在锤头侧面上,密封圈Ⅰ另一侧侧面抵靠在双头螺栓的螺栓本体上,密封圈Ⅰ外表面抵靠在锤头平面上。
所述的凸台部Ⅱ设置为由射杆侧面和射杆平面组成的结构,射杆与双头螺栓的螺杆Ⅱ连接时,密封圈Ⅱ一侧侧面抵靠在射杆侧面上,密封圈Ⅱ另一侧侧面抵靠在双头螺栓的螺栓本体上,密封圈Ⅱ外表面抵靠在射杆平面上的结构。
所述密封圈Ⅰ外表面抵靠在锤头平面上时,锤头平面设置为能够施加垂直压力在密封圈Ⅰ外表面的结构,密封圈Ⅰ由橡胶制成。
密封圈Ⅱ外表面抵靠在射杆平面上时,射杆平面设置为能够施加垂直压力在密封圈Ⅱ外表面上的结构,密封圈Ⅱ由橡胶制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在通过双头螺栓将锤头本体和射杆连接后,锤头本体内的冷却管道和射杆内的冷却管道连通,从而对锤头本体和射杆进行可靠冷却。通过凸台部Ⅰ对密封圈Ⅰ的外表面进行挤压,在加上对密封圈Ⅰ两侧面的挤压,从而使得锤头本体通过锤头平面施力在密封圈Ⅰ外表面,这样,加强对密封圈Ⅰ的压迫,利用密封圈Ⅰ变形的粘弹性和缓冲作用,使锤头本体在与双头螺栓的螺杆Ⅰ的连接部位之间不易松动,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即便密封圈Ⅰ发生损坏,也能确保可靠密封,不会发生漏水问题出现。而双头螺栓将锤头本体和射杆连接时,通过凸台部Ⅱ对密封圈Ⅱ的外表面进行挤压,在加上对密封圈Ⅱ两侧面的挤压,从而使得射杆通过射杆平面施力在密封圈Ⅱ外表面,这样,加强对密封圈Ⅱ的压迫,利用密封圈Ⅱ变形的粘弹性和缓冲作用,使射杆在与双头螺栓的螺杆Ⅱ的连接部位之间不易松动,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即便密封圈Ⅱ发生损坏,也能确保可靠密封,不会发生漏水问题出现。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增加施加在密封圈上的变形压力,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锤头本体与射杆及双头螺栓连接部位因密封圈损坏而出现漏水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锤头本体;2、射杆;3、双头螺栓;4、螺杆Ⅰ;5、螺杆Ⅱ;6、螺纹孔Ⅰ;7、凸台部Ⅰ;8、密封圈Ⅰ;9、螺纹孔Ⅱ;10、凸台部Ⅱ;11、密封圈Ⅱ;12、锤头侧面;13、锤头平面;14、螺栓本体;15、射杆侧面;16、射杆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包括锤头本体1、射杆2、双头螺栓3,所述的锤头本体1一端与双头螺栓3的螺杆Ⅰ4连接,射杆2与双头螺栓3的螺杆Ⅱ5连接,所述的锤头本体1的螺纹孔Ⅰ6边沿部设置凸台部Ⅰ7,套装在螺杆Ⅰ4上的密封圈Ⅰ8外表面设置为抵靠在凸台部Ⅰ7上的结构,射杆2的螺纹孔Ⅱ9边沿部设置凸台部Ⅱ10,套装在螺杆Ⅱ5上的密封圈Ⅱ11设置为抵靠在凸台部Ⅱ10上的结构。上述结构设置,在通过双头螺栓将锤头本体和射杆连接后,锤头本体内的冷却管道和射杆内的冷却管道连通,从而对锤头本体和射杆进行可靠冷却。通过凸台部Ⅰ对密封圈Ⅰ的外表面进行挤压,在加上对密封圈Ⅰ两侧面的挤压,从而使得锤头本体通过锤头平面施力在密封圈Ⅰ外表面,这样,加强对密封圈Ⅰ的压迫,利用密封圈Ⅰ变形的粘弹性和缓冲作用,使锤头本体在与双头螺栓的螺杆Ⅰ的连接部位之间不易松动,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即便密封圈Ⅰ发生损坏,也能确保可靠密封,不会发生漏水问题出现。而双头螺栓将锤头本体和射杆连接时,通过凸台部Ⅱ对密封圈Ⅱ的外表面进行挤压,在加上对密封圈Ⅱ两侧面的挤压,从而使得射杆通过射杆平面施力在密封圈Ⅱ外表面,这样,加强对密封圈Ⅱ的压迫,利用密封圈Ⅱ变形的粘弹性和缓冲作用,使射杆在与双头螺栓的螺杆Ⅱ的连接部位之间不易松动,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即便密封圈Ⅱ发生损坏,也能确保可靠密封,不会发生漏水问题出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增加施加在密封圈上的变形压力,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和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避免锤头本体与射杆及双头螺栓连接部位因密封圈损坏而出现漏水问题。
所述的凸台部Ⅰ7设置为由锤头侧面12和锤头平面13组成的结构,所述的锤头本体1与双头螺栓3的螺杆Ⅰ4连接时,密封圈Ⅰ8一侧侧面抵靠在锤头侧面12上,密封圈Ⅰ8另一侧侧面抵靠在双头螺栓3的螺栓本体14上,密封圈Ⅰ8外表面抵靠在锤头平面13上。上述结构,在密封圈Ⅰ安装后,通过锤头侧面12和螺栓本体14上,对密封圈Ⅰ两侧起到挤压作用,而通过锤头平面的作用,对密封圈Ⅰ外表面施加压力,这样,使得锤头平面与密封圈Ⅰ之间紧密贴合,确保密封圈Ⅰ封闭可靠,即便密封圈Ⅰ发生损坏,也不会轻易漏水。
所述的凸台部Ⅱ10设置为由射杆侧面15和射杆平面16组成的结构,射杆2与双头螺栓3的螺杆Ⅱ5连接时,密封圈Ⅱ11一侧侧面抵靠在射杆侧面15上,密封圈Ⅱ11另一侧侧面抵靠在双头螺栓3的螺栓本体14上,密封圈Ⅱ11外表面抵靠在射杆平面16上的结构。上述结构,在密封圈Ⅱ安装后,通过射杆侧面15和螺栓本体14上,对密封圈Ⅱ两侧起到挤压作用,而通过射杆平面的作用,对密封圈Ⅱ外表面施加压力,这样,使得射杆平面与密封圈Ⅱ之间紧密贴合,确保密封圈Ⅱ封闭可靠,即便密封圈Ⅱ发生损坏,也不会轻易漏水。
所述密封圈Ⅰ8外表面抵靠在锤头平面13上时,锤头平面13设置为能够施加垂直压力在密封圈Ⅰ8外表面的结构,密封圈Ⅰ8由橡胶制成。这样的结构,在锤头平面施加压力在密封圈Ⅰ外表面后,橡胶材料的密封圈Ⅰ能发生变形,从而使密封圈Ⅰ可以在压力作用下来实现变形密封,密封圈Ⅰ不会磨损,唯一的失效方式是腐蚀损坏,因此,密封圈Ⅰ完全可以杜绝漏水问题的出现。
密封圈Ⅱ11外表面抵靠在射杆平面16上时,射杆平面16设置为能够施加垂直压力在密封圈Ⅱ11外表面上的结构,密封圈Ⅱ11由橡胶制成。这样的结构,在射杆平面施加压力在密封圈Ⅱ外表面后,橡胶材料的密封圈Ⅱ能发生变形,从而使密封圈Ⅱ可以在压力作用下来实现变形密封,密封圈Ⅱ不会磨损,唯一的失效方式是腐蚀损坏,因此,密封圈Ⅱ完全可以杜绝漏水问题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在通过双头螺栓将锤头本体和射杆连接后,锤头本体内的冷却管道和射杆内的冷却管道连通,从而对锤头本体和射杆进行可靠冷却。通过凸台部Ⅰ对密封圈Ⅰ的外表面进行挤压,在加上对密封圈Ⅰ两侧面的挤压,从而使得锤头本体通过锤头平面施力在密封圈Ⅰ外表面,这样,加强对密封圈Ⅰ的压迫,利用密封圈Ⅰ变形的粘弹性和缓冲作用,使锤头本体在与双头螺栓的螺杆Ⅰ的连接部位之间不易松动,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即便密封圈Ⅰ发生损坏,也能确保可靠密封,不会发生漏水问题出现。而双头螺栓将锤头本体和射杆连接时,通过凸台部Ⅱ对密封圈Ⅱ的外表面进行挤压,在加上对密封圈Ⅱ两侧面的挤压,从而使得射杆通过射杆平面施力在密封圈Ⅱ外表面,这样,加强对密封圈Ⅱ的压迫,利用密封圈Ⅱ变形的粘弹性和缓冲作用,使射杆在与双头螺栓的螺杆Ⅱ的连接部位之间不易松动,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即便密封圈Ⅱ发生损坏,也能确保可靠密封,不会发生漏水问题出现。本实用新型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增加施加在密封圈上的变形压力,提高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锤头本体与射杆及双头螺栓连接部位因密封圈损坏而出现漏水问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包括锤头本体(1)、射杆(2)、双头螺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锤头本体(1)一端与双头螺栓(3)的螺杆Ⅰ(4)连接,射杆(2)与双头螺栓(3)的螺杆Ⅱ(5)连接,所述的锤头本体(1)的螺纹孔Ⅰ(6)边沿部设置凸台部Ⅰ(7),套装在螺杆Ⅰ(4)上的密封圈Ⅰ(8)外表面设置为抵靠在凸台部Ⅰ(7)上的结构,射杆(2)的螺纹孔Ⅱ(9)边沿部设置凸台部Ⅱ(10),套装在螺杆Ⅱ(5)上的密封圈Ⅱ(11)设置为抵靠在凸台部Ⅱ(10)上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部Ⅰ(7)设置为由锤头侧面(12)和锤头平面(13)组成的结构,所述的锤头本体(1)与双头螺栓(3)的螺杆Ⅰ(4)连接时,密封圈Ⅰ(8)一侧侧面抵靠在锤头侧面(12)上,密封圈Ⅰ(8)另一侧侧面抵靠在双头螺栓(3)的螺栓本体(14)上,密封圈Ⅰ(8)外表面抵靠在锤头平面(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部Ⅱ(10)设置为由射杆侧面(15)和射杆平面(16)组成的结构,射杆(2)与双头螺栓(3)的螺杆Ⅱ(5)连接时,密封圈Ⅱ(11)一侧侧面抵靠在射杆侧面(15)上,密封圈Ⅱ(11)另一侧侧面抵靠在双头螺栓(3)的螺栓本体(14)上,密封圈Ⅱ(11)外表面抵靠在射杆平面(16)上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Ⅰ(8)外表面抵靠在锤头平面(13)上时,锤头平面(13)设置为能够施加垂直压力在密封圈Ⅰ(8)外表面的结构,密封圈Ⅰ(8)由橡胶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圈Ⅱ(11)外表面抵靠在射杆平面(16)上时,射杆平面(16)设置为能够施加垂直压力在密封圈Ⅱ(11)外表面上的结构,密封圈Ⅱ(11)由橡胶制成。
CN201621174439.7U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4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4439.7U CN206104846U (zh)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174439.7U CN206104846U (zh)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4846U true CN206104846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25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17443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4846U (zh) 2016-10-27 2016-10-27 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48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2496A (zh) * 2018-12-28 2019-02-26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冲头总成及包括该冲头总成的压铸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2496A (zh) * 2018-12-28 2019-02-26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冲头总成及包括该冲头总成的压铸机
CN109382496B (zh) * 2018-12-28 2024-01-23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冲头总成及包括该冲头总成的压铸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4846U (zh) 一种压铸机锤头部件防漏水结构
CN201730815U (zh) 往复式柱塞泵无泄漏密封组件
CN203147155U (zh) 一种注密封脂对夹式抢修夹具
CN209887911U (zh) 一种超高压水驱动的双向劈裂棒
CN204677765U (zh) 一种新型调质器轴端密封结构
CN204164547U (zh) 一种应用单唇密封圈的卡压式管件接头
CN208845963U (zh) 一种石油管道破损补救装置
CN202412586U (zh) 一种注塑机喷嘴和前料筒的连接结构
CN207331638U (zh) 一种用于液压升降闸门的轴间止水结构
CN206801845U (zh) 一种柱塞泵函体总成
CN207598192U (zh) 一种钻机水变头加压防漏液装置
CN204844917U (zh) 压榨机
CN211716034U (zh) 一种新型大口径法兰带压密封装置
CN205136606U (zh) 一种芯轴密封结构
CN203880286U (zh) 迷宫式胶管芯子
CN203892797U (zh) 一种带压堵漏夹管装置
CN205744677U (zh) 一种单层金属气缸密封垫片
CN203297805U (zh) 一种嵌入式高压输送石油管路
CN2703930Y (zh) 黄油单向阀
CN206175648U (zh) 一种适用于60MPa超高压的V形组合密封装置
CN202482865U (zh) 摩擦自锁调节多点均压式夹桩机构
CN207796405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紧固处理装置
CN203348800U (zh) 离合管用快插接头
CN205978581U (zh) 密封面为非回转面的水轮机球阀密封座
CN210306594U (zh) 一种球堵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