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2957U -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2957U
CN206102957U CN201620574300.5U CN201620574300U CN206102957U CN 206102957 U CN206102957 U CN 206102957U CN 201620574300 U CN201620574300 U CN 201620574300U CN 206102957 U CN206102957 U CN 206102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ricle
mould
app
pulser
w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743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Zhongche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Zhongche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Zhongche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Zhongcheng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5743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2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2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29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包括:耳廓正模、耳廓背模、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和与耳廓正模连接的头箍支架,耳廓正模和耳廓背模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在耳廓背模上设置有若干带第一电极凸起点的耳廓背模按压模,在耳廓正模上设置有带若干第二电极凸起点的耳廓正模按压模;在耳廓正模的容纳腔中设置有脉冲装置、模振动的振动装置;在耳廓正模上设置有分别与振动装置及脉冲装置相连接的外接电源接口;在头箍支架的空腔中设置有电源、电源管理模块、控制装置和蓝牙通讯模块,APP客户端能与蓝牙通讯模块实现通信连接。使用时能通过APP客户端控制各第一电极凸起点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精确按压、刺激穴位,治疗保健效果非常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穴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背景技术
耳穴疗法,全称为耳穴诊断治疗学或耳针学,又称耳廓穴位刺激疗法,是我国中医针灸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人体各个脏器和身体各部位,在耳朵上都能找到相对应的代表区,即耳穴,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称刺激点、反应点。耳穴是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状态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到耳廓上的“窗口”,是耳廓皮肤与人体经络、脏腑、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是脉气所发和传输之处,当人体脏腑或躯体有病变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蜕皮等,通过刺激特定的耳穴可以起到治疗或保健的作用,即通过对耳穴的良性刺激来调整脏腑、阴阳、气血、经络来达到平衡。
刺激耳穴的方法主要分针刺法和按压法,由于耳廓小且耳穴繁多,而且每个人耳廓中耳穴位置均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的左耳和右耳也有差异,按照耳穴图、耳穴模型的标示也很难找准穴位,而耳穴的定位是否准确与疗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若耳穴的定位发生误差,则会导致治疗保健效果大打折扣或根本没有疗效,因而目前耳穴疗法通常由专业中医针灸师来施诊,这就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保健的难度,而且治疗保健非常不方便。除此之外,针刺法还存在患者疼痛及感染发炎的弊端,按压法还存在易移位等弊端。如专利号为201320837579.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挂耳式耳穴按摩器,该按摩器通过设置于按摩装置中的振动器来使按摩凸点刺激耳穴、从而达到耳穴治疗目的,由于按摩装置佩戴过程中存在不可控因素,而在振动治疗过程中按摩凸点也会因振动而移位,因而很难保证按摩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按摩凸点能刺激正确的穴位,治疗保健效果十分不理想。而且该按摩器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无法很好地掌握按摩器保健治疗的疗程,使用十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通过APP客户端控制各第一电极凸起点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精确按压、刺激人体耳廓穴位的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包括:耳廓正模、耳廓背模、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和头箍支架,耳廓正模和耳廓背模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在耳廓背模上设置有由3D打印制得的、与人体耳廓背面对应匹配的耳廓背面按压模,耳廓背面按压模能吻合地贴合于耳廓背面,在耳廓背面按压模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第一电极凸起点,各第一电极凸起点与人体耳廓背面穴位相对应;在耳廓正模上设置有由3D打印制得的、与人体耳廓正面对应匹配的耳廓正面按压模,耳廓正面按压模能吻合地贴合于耳廓正面,在耳廓正面按压模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第二电极凸起点,各第二电极凸起点与人体耳廓正面穴位相对应;在耳廓正模中设置有容纳腔,在容纳腔中设置脉冲装置,脉冲装置能给各第二电极凸起点提供电脉冲,脉冲装置还能通过第一连接结构给各第一电极凸起点提供电脉冲;在容纳腔壁上固定设置有使耳廓正模及耳廓背模振动的振动装置,在耳廓正模上设置有分别与脉冲装置及振动装置相连接的外接电源接口;在头箍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头箍支架通过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能固定夹持于人体头部,在第一支架臂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耳廓正模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一支架臂上;在头箍支架中设置有空腔,在空腔中设置有电源和电源管理模块,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外接电源接口相连接,为脉冲装置及振动装置提供电能;在空腔中设置有控制脉冲装置及振动装置运行的控制装置;在空腔中还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相连接的蓝牙通讯模块,APP客户端能与蓝牙通讯模块实现通信连接,从APP客户端输出的数字信号能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传输给控制装置,然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脉冲装置及振动装置的运行。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中,所述的振动装置为微型振动电机。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中,所述的脉冲装置的结构为:在容纳腔中设置有脉冲集成电路发生器,脉冲集成电路发生器的各输出端分别与各第二电极凸起点以及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各第一电极凸起点相连接,为各第一电极凸起点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提供电脉冲。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中,所述的外接电源接口由分别分布于耳廓正模两侧的第一分接口和第二分接口构成,第一分接口与振动装置相连接,第二分接口与脉冲装置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结构为:在第一支架臂上设置有二个向下延伸的夹持臂,在二个夹持臂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的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第一插头插入第一分接口中,第二插头插入第二分接口中,从而将耳廓正模夹持于二个夹持臂之间,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分别通过第一分接口及第二分接口与振动装置及脉冲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中,所述的控制装置的结构为:在空腔中设置有CPU微处理器,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CPU微处理器相连接,在CPU微处理器上设置有二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第一插头、第一分接口与振动装置相连接,另一个输出端通过D/A数模转换模块第二插头、第二分接口与脉冲装置相连接;CPU微处理器与蓝牙通讯模块相连接,CPU微处理器能接收处理蓝牙通讯模块传输的数字信号来控制振动装置及脉冲装置的运行。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中,在空腔中还设置有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与CPU微处理器相连接,CPU微处理器能将从蓝牙通讯模块中接收的数字信号存储于数据存储器中,蓝牙通讯模块能通过CPU微处理器调用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并反馈给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中,在第一支架臂上设置有外接插口,外接插口与CPU微处理相连接,外部电源能通过外接插口对电源进行充电;带第三插头的脉冲刺激强度调节器的第三插头能紧密插入外接插口中,脉冲刺激强度调节器能通过第三插头、外接插口及CPU微处理器调节脉冲装置的电脉冲强度。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中,在第二支架臂上设置有与人体头部侧面相贴合的侧面支托。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中,所述的各电极凸起点向外凸出的高度均为0.3-1.2mm。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中,在空腔中还设置有与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的蜂鸣器及缺电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3D打印制得的、与人体耳廓对应匹配的耳廓正模和耳廓背模能很好地佩戴于人体耳廓上,各第一电极凸起点以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的位置不会因佩戴因素或微型振动电机的振动而发生偏移,同时结合头箍支架,进一步保证耳廓正模和耳廓背模不会从人体耳廓中掉出,且保证各第一电极凸起点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能精确按压、刺激人体耳廓穴位,大大提高了治疗保健效果;(2)通过振动和脉冲刺激两者相结合按压、刺激人体耳廓穴位,使人体耳廓穴位在承压均衡的状态下承受脉冲刺激,进一步提高了治疗保健效果;(3)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控制装置以及蓝牙通讯模块的设置,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存储,从而使用户能及时、直观的掌握智能耳穴治疗仪的运行过程,并根据实际治疗效果调整振动频率、电脉冲强度以及工作周期,使各第一电极凸起点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能更好地按压、刺激人体耳廓穴位,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治疗保健效果;(4)将蓝牙通讯模块、控制装置、电源及电源管理管理模块设置于头箍支架中,简化了耳廓正模及耳廓背模的结构,耳廓正模及耳廓背模体积可进一步做小,制作及维修更加简单、方便,此外还能减轻人体耳朵负担,佩戴更加舒适;(5)该智能耳穴治疗仪结构小巧,便于随身携带,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视方向耳廓正模与第一支架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耳廓正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右视方向耳廓正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耳廓背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包括:耳廓正模1、耳廓背模9、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和头箍支架7,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一般采用手机。耳廓正模1和耳廓背模9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第一连接结构可采用铰链连接、弹性胶条连接、螺栓连接、弹簧或弹簧片压贴连接、夹子连接、魔术贴连接等结构,在第一连接结构中可设置供线路通过的通道,也可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将连接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2的线路包裹于第一连接结构中。在耳廓背模9上设置有由3D打印制得的、与人体耳廓背面对应匹配的耳廓背面按压模22,耳廓背面按压22模能吻合地贴合于耳廓背面,在耳廓背面按压模22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第一电极凸起点32,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与人体耳廓背面穴位相对应,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能对人体耳廓背面上对应的穴位进行按摩和电刺激。在耳廓正模1上设置有由3D打印制得的、与人体耳廓正面对应匹配的耳廓正面按压模21,耳廓正面按压模21能吻合地贴合于耳廓正面,在耳廓正面按压模21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第二电极凸起点31,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与人体耳廓正面穴位相对应,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能对人体耳廓正面上对应的穴位进行按摩和电刺激。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向外凸出的高度均为0.3-1.2mm。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一般由金属或弹性导电橡胶制成。在耳廓正模1中设置有容纳腔,在容纳腔中设置脉冲装置6,脉冲装置6能给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提供电脉冲,脉冲装置6还能通过第一连接结构给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提供电脉冲。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脉冲装置6的结构为:在容纳腔中设置有脉冲集成电路发生器,脉冲集成电路发生器的各输出端分别与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以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相连接,为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提供电脉冲。在容纳腔壁上固定设置有使耳廓正模1及耳廓背模9振动的振动装置5,振动装置5振动时能使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对人体耳廓上对应的穴位进行按摩,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振动装置5为微型振动电机。在耳廓正模1上设置有分别与脉冲装置6及振动装置5相连接的外接电源接口11。在头箍支架7上设置有第一支架臂71和第二支架臂72,头箍支架7通过第一支架臂71和第二支架臂72能固定夹持于人体头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体头部大小各不相同,为使头箍支架7能更好地戴于人体头部上,通常在第一支架臂71与头箍支架7以及第二支架臂72与头箍支架7之间分别设置松紧调节装置73,通过松紧调节装置73调节头箍支架的大小,从而使头箍支架7能更好地戴于人体头部上。在第一支架臂7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耳廓正模1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一支架臂71上;在头箍支架7中设置有空腔,在空腔中设置有电源和电源管理模块,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外接电源接口11相连接,为脉冲装置6及振动装置5提供电能;电源一般采用锂电池等,在空腔中还设置有与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的蜂鸣器及缺电指示灯。在空腔中设置有控制脉冲装置6及振动装置5运行的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能控制振动装置5振动的频率、振动时长、以及脉冲装置6输出的脉冲波形、电脉冲强度和电脉冲时长。在空腔中还设置有与控制装置4相连接的蓝牙通讯模块,APP客户端能与蓝牙通讯模块实现通信连接,从APP客户端输出的数字信号能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传输给控制装置,然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脉冲装置及振动装置的运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外接电源接口11由分别分布于耳廓正模1两侧的第一分接口和第二分接口构成,第一分接口与振动装置5相连接,第二分接口与脉冲装置6相连接,所述的连接结构为:在第一支架臂71上设置有二个向下延伸的夹持臂74,在二个夹持臂74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的第一插头75和第二插头77,第一插头75能插入第一分接口中,第二插头77能插入第二分接口中,从而将耳廓正模1夹持于二个夹持臂74之间,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分别通过第一分接口及第二分接口与振动装置5及脉冲装置6相连接。同时耳穴模1能通过第一插头75和第一分接口及第二插头77和第二分接口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对二个夹持臂74摆动,从而使耳穴模1更可靠、更舒适地佩戴于人体耳廓上。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装置4的结构为:在空腔中设置有CPU微处理器,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CPU微处理器相连接,在CPU微处理器上设置有二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第一插头75、第一分接口与振动装置5相连接,另一个输出端通过D/A数模转换模块、第二插头77、第二分接口与脉冲装置6相连接;CPU微处理器与蓝牙通讯模块相连接,CPU微处理器能接收处理蓝牙通讯模块传输的数字信号来控制振动装置5及脉冲装置6的运行。在空腔中还设置有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与CPU微处理器相连接,CPU微处理器能将从蓝牙通讯模块中接收的数字信号存储于数据存储器中,蓝牙通讯模块能通过CPU微处理器调用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并反馈给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支架臂72上设置有与人体头部侧面相贴合的侧面支托8,侧面支托8能使头箍支架7更可靠、更舒适地戴于人体头部上。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架臂71上设置有外接插口76,外接插口76与CPU微处理相连接,外部电源能通过外接插口76对电源进行充电;带第三插头101的脉冲刺激强度调节器10的第三插头101能紧密插入外接插口76中,脉冲刺激强度调节器10能通过第三插头101、外接插口76及CPU微处理器调节脉冲装置6的电脉冲强度。
工作时,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通过云服务器下载治疗用数字信号,并通过蓝牙通讯模块接将数字信号传输给CPU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根据接收的数字信号控制微型振动电机及脉冲集成电路发生器运行,同时CPU微处理器将接收处理后的数据存储于数据存储器中。蓝牙通讯模块能通过CPU微处理器调用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并将数据反馈于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以及云服务器中。用户通过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以及云服务器能更加直观、更加及时的掌握耳穴治疗仪的运行过程,并根据实际治疗效果调整振动频率、电脉冲强度以及工作周期,使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能更好地按压、刺激人体耳廓穴位,大大提高了治疗保健效果。此外,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对人体耳廓穴位进行按压、脉冲刺激,使用十分方便,大大节约了治疗保健的时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手机在使用一定时间会出现锁屏现象,此时可通过电脉冲强度调节器来调节脉冲刺激强度,而不需要解锁手机后再进行调节,脉冲刺激调节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3D打印制得的、与人体耳廓对应匹配的耳廓正模1和耳廓背模9能很好地佩戴于人体耳廓上,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以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的位置不会因佩戴因素或微型振动电机的振动而发生偏移,同时结合头箍支架7,进一步保证耳廓正模1和耳廓背模9不会从人体耳廓中掉出,且保证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能精确按压、刺激人体耳廓穴位,大大提高了治疗保健效果;(2)通过振动和脉冲刺激两者相结合按压、刺激人体耳廓穴位,使人体耳廓穴位在承压均衡的状态下承受脉冲刺激,进一步提高了治疗保健效果;(3)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控制装置4以及蓝牙通讯模块的设置,能够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存储,从而使用户能及时、直观的掌握智能耳穴治疗仪的运行过程,并根据实际治疗效果调整振动频率、脉冲刺激强度以及工作周期,使各第一电极凸起点32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31能更好地按压、刺激人体耳廓穴位,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治疗保健效果;(4)将蓝牙通讯模块、控制装置、电源及电源管理管理模块设置于头箍支架中,简化了耳廓正模及耳廓背模的结构,耳廓正模及耳廓背模体积可进一步做小,制作及维修更加简单、方便,此外还能减轻人体耳朵负担,佩戴更加舒适;(5)该智能耳穴治疗仪结构小巧,便于随身携带,使用十分方便。

Claims (10)

1.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包括:耳廓正模、耳廓背模、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和头箍支架,其特征在于:耳廓正模和耳廓背模通过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在耳廓背模上设置有由3D打印制得的、与人体耳廓背面对应匹配的耳廓背面按压模,耳廓背面按压模能吻合地贴合于耳廓背面,在耳廓背面按压模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第一电极凸起点,各第一电极凸起点与人体耳廓背面穴位相对应;在耳廓正模上设置有由3D打印制得的、与人体耳廓正面对应匹配的耳廓正面按压模,耳廓正面按压模能吻合地贴合于耳廓正面,在耳廓正面按压模上设置有若干向外凸出的第二电极凸起点,各第二电极凸起点与人体耳廓正面穴位相对应;在耳廓正模中设置有容纳腔,在容纳腔中设置脉冲装置,脉冲装置能给各第二电极凸起点提供电脉冲,脉冲装置还能通过第一连接结构给各第一电极凸起点提供电脉冲;在容纳腔壁上固定设置有使耳廓正模及耳廓背模振动的振动装置,在耳廓正模上设置有分别与脉冲装置及振动装置相连接的外接电源接口;在头箍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头箍支架通过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能固定夹持于人体头部,在第一支架臂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耳廓正模通过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一支架臂上;在头箍支架中设置有空腔,在空腔中设置有电源和电源管理模块,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外接电源接口相连接,为脉冲装置及振动装置提供电能;在空腔中设置有控制脉冲装置及振动装置运行的控制装置;在空腔中还设置有与控制装置相连接的蓝牙通讯模块,APP客户端能与蓝牙通讯模块实现通信连接,从APP客户端输出的数字信号能通过蓝牙通讯模块传输给控制装置,然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脉冲装置及振动装置的运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装置为微型振动电机。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冲装置的结构为:在容纳腔中设置有脉冲集成电路发生器,脉冲集成电路发生器的各输出端分别与各第二电极凸起点以及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各第一电极凸起点相连接,为各第一电极凸起点及各第二电极凸起点提供电脉冲。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电源接口由分别分布于耳廓正模两侧的第一分接口和第二分接口构成,第一分接口与振动装置相连接,第二分接口与脉冲装置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结构为:在第一支架臂上设置有二个向下延伸的夹持臂,在二个夹持臂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的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第一插头插入第一分接口中,第二插头插入第二分接口中,从而将耳廓正模夹持于二个夹持臂之间,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分别通过第一分接口及第二分接口与振动装置及脉冲装置相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的结构为:在空腔中设置有CPU微处理器,电源及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CPU微处理器相连接,在CPU微处理器上设置有二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通过第一插头、第一分接口与振动装置相连接,另一个输出端通过D/A数模转换模块第二插头、第二分接口与脉冲装置相连接;CPU微处理器与蓝牙通讯模块相连接,CPU微处理器能接收处理蓝牙通讯模块传输的数字信号来控制振动装置及脉冲装置的运行。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空腔中还设置有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与CPU微处理器相连接,CPU微处理器能将从蓝牙通讯模块中接收的数字信号存储于数据存储器中,蓝牙通讯模块能通过CPU微处理器调用数据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并反馈给带APP客户端的电子设备。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支架臂上设置有外接插口,外接插口与CPU微处理相连接,外部电源能通过外接插口对电源进行充电;带第三插头的脉冲刺激强度调节器的第三插头能紧密插入外接插口中,脉冲刺激强度调节器能通过第三插头、外接插口及CPU微处理器调节脉冲装置的电脉冲强度。
8.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支架臂上设置有与人体头部侧面相贴合的侧面支托。
9.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电极凸起点向外凸出的高度均为0.3-1.2mm。
10.按照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空腔中还设置有与电源管理模块相连接的蜂鸣器及缺电指示灯。
CN201620574300.5U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2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4300.5U CN206102957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74300.5U CN206102957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2957U true CN206102957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10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7430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102957U (zh) 2016-06-15 2016-06-15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29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2384A (zh) * 2016-06-15 2016-08-31 张家港市众城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2384A (zh) * 2016-06-15 2016-08-31 张家港市众城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8004A (zh) 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CN103961794B (zh)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耳部电极
CN103908747A (zh)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CN107998504A (zh) 一种穿戴式中医腕踝针智能电刺激仪
CN105902383A (zh) 基于app的便携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CN206102957U (zh)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CN206102956U (zh) 便携式保健耳穴模
CN202096345U (zh) 一种耳机式全息自疗仪
CN105943369A (zh) 一种基于app的便携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CN206102958U (zh) 基于app的便携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CN206261818U (zh) 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CN206414485U (zh) 一种基于app的便携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CN107184384A (zh) 一种小儿脑瘫头针治疗仪
CN105902384A (zh) 一种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
CN204133837U (zh) 一种可以精确按摩耳部穴位的耳机
CN203483645U (zh) 肿瘤化疗防吐止吐仪
CN203842177U (zh)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耳部电极
CN204072732U (zh) 一种耳穴按摩架
CN204932603U (zh) 一种基于脉冲技术的便携式疼痛舒缓仪
CA2195046A1 (en) Ear mold for stimulating acupuncture points
CN208927030U (zh) 一种耳廓按摩器
CN203842181U (zh) 一种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KR20040042978A (ko) 저주파 귀맛사지기
CN208809028U (zh) 一种振动按摩器
CN105147516B (zh) 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耳穴保健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