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101826U - 自锁防盗拉头 - Google Patents

自锁防盗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101826U
CN206101826U CN201620975358.0U CN201620975358U CN206101826U CN 206101826 U CN206101826 U CN 206101826U CN 201620975358 U CN201620975358 U CN 201620975358U CN 206101826 U CN206101826 U CN 206101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head
button bit
pull
lock
th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753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炎
张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BS Zip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BS Zip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BS Zip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BS Zipp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753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101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101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101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自锁防盗拉头,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拉头本体,两个拉头本体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卡扣配合实现自锁防盗,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拉头本体的帽盖上,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为两个拉头帽盖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端部相对形成卡钩,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的卡钩上相对设有三角齿,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通过卡钩上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式,使两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码庄的回弹力使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即可相钩一起,其颠覆传统尼龙防爆锁头需要在拉头上做孔位,再用一把锁具锁在拉头的锁孔上的不便,此拉头可相钩自锁不需要任何锁具。且产品的外形对比传统产品更具有美观性,功能及构造突破了传统防爆锁头产品的束缚。

Description

自锁防盗拉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技术领域,具体与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自锁防盗拉头有关。
背景技术
拉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的产品,具有开合方便、快捷的特点,应用范围广,因此服装、箱包等产品上有着广泛应用。常见拉链由布带、链齿、拉头本体和拉片所组成,拉链在方便人们的同时,也给了小偷可趁之机。尽管人们提高警惕,小偷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拉开拉链,特别是在箱包中,双拉头拉链很容易被打开,包内物品也常有被盗。现有的产品也人防盗结构,但现有的防盗拉头需要借助锁具上锁,方可起防盗作用。且上锁开锁都需随身携带钥匙,对于消费者而言有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自锁防盗拉头。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锁防盗拉头,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拉头本体,两个拉头本体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卡扣配合实现自锁防盗。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拉头本体的帽盖上,位置相对设置,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推动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扣合定位。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为两个拉头帽盖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端部相对形成卡钩,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推动第一扣位保证第一扣位的卡钩与与第二扣位的卡钩扣合定位。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的卡钩上相对设有三角齿,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通过卡钩上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式,使两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码庄的回弹力使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即可相钩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当俩个拉头拉至一起时,通过拉头上相钩地方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式,使其俩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码庄的回弹力使其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即可相钩一起,起到防盗作用。颠覆传统尼龙防爆锁头需要在拉头上做孔位,再用一把锁具锁在拉头的锁孔上的不便,此拉头可相钩自锁不需要任何锁具。且产品的外形对比传统产品更具有美观性,功能及构造突破了传统防爆锁头产品的束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配合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合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状态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自锁防盗拉头,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拉头本体,为第一本体1及第二本体2,两个拉头本体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扣位11及第二扣位21,所述的第一扣位11与第二扣位21卡扣配合,当俩个拉头拉至一起时,通过拉头本体上第一扣位11与第二扣位21扣合,即可相扣一起,起到防盗作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扣位11及第二扣位21分别设置在两个拉头第一本体1及第二本体2的帽盖上,位置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扣位11与第二扣位21为两个拉头帽盖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端部相对形成卡钩111及211,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的卡钩上相对设有三角齿1111扩2111,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通过卡钩上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式,使两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码庄的回弹力使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即可相钩一起。
本实用新型当俩个拉头拉至一起时,通过拉头上相钩地方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式,使其俩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码庄的回弹力使其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即可相钩一起,起到防盗作用。颠覆传统尼龙防爆锁头需要在拉头上做孔位,再用一把锁具锁在拉头的锁孔上的不便,此拉头可相钩自锁不需要任何锁具。且产品的外形对比传统产品更具有美观性,功能及构造突破了传统防爆锁头产品的束缚。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自锁防盗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两个拉头本体,两个拉头本体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卡扣配合实现自锁防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防盗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分别设置在两个拉头本体的帽盖上,位置相对设置,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推动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扣合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防盗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扣位与第二扣位为两个拉头帽盖的外端向外延伸形成,端部相对形成卡钩,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推动第一扣位保证第一扣位的卡钩与与第二扣位的卡钩扣合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防盗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扣位及第二扣位的卡钩上相对设有三角齿,两个拉头拉至一起时通过卡钩上的三角齿用推进错开方式,使两拉头的三角齿贴合一起,码装的回弹力使俩拉头回位在同一平行线上,即可相钩一起。
CN201620975358.0U 2016-08-29 2016-08-29 自锁防盗拉头 Active CN206101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75358.0U CN206101826U (zh) 2016-08-29 2016-08-29 自锁防盗拉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75358.0U CN206101826U (zh) 2016-08-29 2016-08-29 自锁防盗拉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101826U true CN206101826U (zh) 2017-04-19

Family

ID=58513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75358.0U Active CN206101826U (zh) 2016-08-29 2016-08-29 自锁防盗拉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101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03621Y (zh) 一种防盗拉链的拉链头
CN103054292A (zh) 防盗抢箱包
CN206101826U (zh) 自锁防盗拉头
CN204861532U (zh) 一种用于背包的防盗拉链锁
CN203194779U (zh) 防盗抢箱包
CN205125330U (zh) 带密码锁的双层拉链背包
CN204797014U (zh) 一种防盗背包
CN206371603U (zh) 一种隐藏式防盗拉头及防盗构件
CN205677400U (zh) 一种防盗拉链锁扣装置
CN202425725U (zh) 一种防盗拉链锁扣装置
CN205106701U (zh) 防盗包
CN208192371U (zh) 一种简易的防盗拉锁头组件
CN203814751U (zh) 防盗拉链
CN203762461U (zh) 手提包的防盗结构
CN202198015U (zh) 一种简易防盗箱包
CN206659295U (zh) 改良的拉链
CN201230645Y (zh) 拉链及其保护组件
CN202472837U (zh) 一种商品防盗装置
CN202959219U (zh) 多方位防盗箱包
CN206433896U (zh) 拉头组件、拉链及箱包
CN207100829U (zh) 一种防盗背包
CN217429421U (zh) 一种磁扣感应开启功能的行李箱
CN205306226U (zh) 一种伸缩隐藏式拉链防盗装置
CN201499666U (zh) 一种服装中的防盗口袋
CN206433898U (zh) 拉头和止部组件、拉链及箱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