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9951U - 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99951U
CN206099951U CN201621068767.9U CN201621068767U CN206099951U CN 206099951 U CN206099951 U CN 206099951U CN 201621068767 U CN201621068767 U CN 201621068767U CN 206099951 U CN206099951 U CN 206099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age
channel
face
radio frequency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687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泽伟
胡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AT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AT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AT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ATES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687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99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99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99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第一面的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与第一通道过渡垫块、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电连接,形成第一信号发射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与基座相对第二面的第二通道过渡垫块、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电连接,形成第二信号发射通道。本实用新型在基座的两个相对的面上分别形成两个信号传输通道,充分利用了基座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二信号传输通道采用从基座第一面的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通过过渡垫块过渡至基座第二面的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使信号传输的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通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于通信的设备不断出现,最普遍的方式是应用在微波雷达的领域内,其主要采用的是Ku波段的频段,Ku波段的频率高,对微波辐射的抗干扰能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并且Ku频段宽,能够传送多种业务与信息,因此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另外,接收Ku波段的天线口径尺寸比较小,还便于进行安装。
所述通信设备在进行传送信号时,会通过发射通道对信号进行处理,在发射通道内设置移相器、数控衰减器和功率放大器,所述的移相器将信号的相位移动一个角度,即:对波的相位进行调整,是一种不连续的移相技术,移动时移相的精度高,所述数控衰减器用于对幅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过大的信号功率损坏接收器,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在给定失真率的条件下,产生最大输出功率以驱动某一负载,起枢纽的作用,主宰着整个系统能否提供良好的音质输出,Ku波段的射频信号依次通过上述移相器、数控衰减器和功率放大器,进行相位调整、幅度控制、信号放大等步骤后,再通过天线把处理过的信号利用发射通道发射出去,并且每个极化发射通道均连接一个天线。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发射信号的需要,一个信号发射系统中,有时候会需要设置多个发射通道,在使用多个发射通道时,所述的多个发射通道均设计在基座的第一面上,因此多个发射通道的体积就会比较大,所占用的空间位置比较大,从而导致信号发射系统的体积比较大,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另外,多个通道的空间大,各个通道之间还容易造成射频信号泄露,导致信号发射成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整个信号发射系统的发射成功率,而基座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只是一个普通的壳体,壳体内没有安装任何部件,从而造成了基座第二面的空间面积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基座的第一面上设置多个发射通道,使发射通道的体积大,造成信号发射系统的体积大,占用空间,并且多个通道的射频信号容易造成泄露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第一面连接有射频输入总电路板、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第一通道过渡垫块和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所述基座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连接有第二通道过渡垫块和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所述基座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三面连接有射频输入端,所述射频输入端与射频输入总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射频输入总电路板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与第一通道过渡垫块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通道过渡垫块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电连接,形成第一信号发射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与第二通道过渡垫块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通道过渡垫块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发射输出端口电连接,形成第二信号发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第二面连接第一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所述第一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与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基座的第一面连接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所述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与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第二面连接电源处理电路板,所述电源处理电路板分别与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连接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与电源处理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第三面连接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为第一通道输出信号,所述基座的第三面还连接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为第二通道输出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第一面连接第一通道发射波导盖腔,所述第一通道发射波导盖腔与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形成第一通道发射端口;
所述基座的第二面连接第二通道发射波导盖腔,所述第二通道发射波导盖腔与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形成第二通道发射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与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处的射频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与第二通道发射输出端口处的射频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第一面连接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射频输入总电路板、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第一面连接有第一通道发射盖板,所述第一通道发射盖板与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连接,所述基座的第二面连接第二通道发射盖板,所述第二通道发射盖板与第一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第一面连接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第一通道发射盖板连接,所述基座的第二面连接第三盖板,所述第三盖板与第二通道发射盖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所述基座的第一面连接有射频输入总电路板、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第一通道过渡垫块和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所述基座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连接有第二通道过渡垫块和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所述Ku波段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输入端直接传输至射频输入总电路板上,所述的射频输入总电路板将所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分别传输至基座第一面的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上,所述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分别把各路的射频信号通过各自通道的过渡电路传输至各自的发射电路上,使两个射频电路的通道互不干扰;所述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与第一通道过渡垫块的一端电连接,使第一通道过渡垫块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电连接,形成第一信号发射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和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分别设置在基座的相对应的两个面上,使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通过与第二通道过渡垫块的一端电连接,第二通道过渡垫块的另一端与基座第二面的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形成第二信号发射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过渡垫块和第二通道过渡垫块能够使两个电路相连,而且还能保证两个电路的阻抗一致,进而确保信号传输时不会因为阻抗失配而衰减过大,充分利用了基座内部的空间,减小了整个产品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通道过渡垫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通道过渡垫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1-基座; 101-射频输入总电路板; 102-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
103-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 104-第一通道过渡垫块; 105-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
106-第二通道过渡垫块; 107-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 108-第一通道发电路电源板;
109-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 110-电源处理电路板; 111-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
112-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 113-第一通道发射波导盖腔; 114-第二通道发射波导盖腔;
115-第一盖板; 116-第一通道发射盖板; 117-第二通道发射盖板;
118-第二盖板; 119-第三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通道过渡垫块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通道过渡垫块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有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第一通道过渡垫块104和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105,所述基座1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连接有第二通道过渡垫块106和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所述基座1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三面连接有射频输入端,所述射频输入端包括射频输入连接器和射频端子,所述射频输入连接器与射频端子的一端连接,射频端子的另一端与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的一端连接,所述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电连接;还包括有多个射频端子,所述射频端子分别焊接在基座1输入端的一组异型通孔处、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处、第二通道发射输出端口处、第一通道过渡垫块104上的一组异型通孔处、第二通道过渡垫块106上的一组异型通孔处。
所述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与第一通道过渡垫块10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通道过渡垫块104的另一端与射频端子的一端电连接,射频端子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105的一端电连接,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105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处的射频端子的一端电连接,射频端子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电连接,形成第一信号发射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与第二通道过渡垫块10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通道过渡垫块106的另一端与射频端子的一端电连接,射频端子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的一端电连接,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发射输出端口处的射频端子的一端电连接,射频端子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发射输出端口电连接,形成第二信号发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的第二面连接第一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8,所述第一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8通过基座1内的馈电端子与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105电连接;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9,所述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9通过基座1内的馈电端子与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电连接。
所述第一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8通过馈电端子为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105供电,所述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9通过馈电端子为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的第二面连接电源处理电路板110,所述电源处理电路板110分别与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电连接。
所述电源处理电路板110通过导线为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提供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连接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与电源处理电路板110电连接。
所述电源连接器为外部供电接口,为电源处理电路板110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的第三面连接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111,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111为第一通道输出信号,所述基座1的第三面还连接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112,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112为第二通道输出信号。
所述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111和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112分别为两个信号通道的输出端口,并且均与基座1连接为一体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第一通道发射波导盖腔113,所述第一通道发射波导盖腔113与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111形成第一通道发射端口;
所述基座1的第二面连接第二通道发射波导盖腔114,所述第二通道发射波导盖腔114与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112形成第二通道发射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111与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处的射频端子的一端电连接,射频端子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112与第二通道发射输出端口处的射频端子的一端电连接,射频端子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发射输出端口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第一盖板115,所述第一盖板115与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连接。
所述第一盖板115连接在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的上部,第一盖板115能够防止出现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中的射频信号相互泄露,分别造成对方通道射频信号自激或者传输不稳定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有第一通道发射盖板116,所述第一通道发射盖板116与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9连接,所述基座1的第二面连接第二通道发射盖板117,所述第二通道发射盖板117与第一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8连接。
所述第一通道发射盖板116和第二通道发射盖板117能够避免出现各自通道内的射频信号泄露,导致信号发射功率降低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第二盖板118,所述第二盖板118与第一通道发射盖板116连接,所述基座1的第二面连接第三盖板119,所述第三盖板119与第二通道发射盖板117连接。
所述第二盖板118和第三盖板119能够对基座1内的所有部件进行保护,防止外部环境对产品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Ku波段的射频信号通过射频输入连接器传输至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所述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分为两路相同频率的射频信号,并分别传输至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所述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分别对输入的各路射频信号进行移相、衰减和放大后,分别把各路的射频信号通过各自通道的过渡电路传输至各自的发射电路上,即: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的射频信号通过第一通道过渡垫块104过渡至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105,通过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输出射频信号,完成第一信号发射通道的信号传输;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的射频信号通过第二通道过渡垫块106过渡至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通过第二通道发射输出端口输出射频信号,完成第二信号发射通道的信号传输。两个发射通道的过渡电路均采用过渡垫块,不仅顺利的将两个电路连接,还使两个电路的阻抗一致,确保了信号传输时,不会因为阻抗失配而衰减过大,并且两路射频信号经过各自通道的发射电路进行信号放大,通过各自通道的发射端口进行信号输出,互不干扰。所述的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和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分别设置在基座1相对应的两个面上,充分利用了基座1的内部空间,从而减小了产品的体积。产品发射输出端口使用的是上下两路异型波导接口,这样能够使得两路波导口相较正常波导口占用的空间更小,进一步减小了产品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在基座的第一面连接有射频输入总电路板、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第一通道过渡垫块和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在基座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连接有第二通道过渡垫块和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使用时,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与第一通道过渡垫块、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形成第一信号发射通道,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与第二通道过渡垫块、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形成第二信号发射通道,并且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与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分别设置在基座相对应的两个面上,充分利用了基座的空间,减小了产品的体积。两个信号发射通道均采用过渡垫块,使信号传输更加稳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有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第一通道过渡垫块(104)和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105),所述基座(1)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连接有第二通道过渡垫块(106)和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所述基座(1)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三面连接有射频输入端,所述射频输入端与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的一端连接,所述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电连接;
所述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与第一通道过渡垫块(10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通道过渡垫块(104)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105)的一端电连接,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105)的另一端与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电连接,形成第一信号发射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与第二通道过渡垫块(10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通道过渡垫块(106)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的一端电连接,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的另一端与第二通道发射输出端口电连接,形成第二信号发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第二面连接第一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8),所述第一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8)与第一通道发射电路板(105)电连接;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9),所述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9)与第二通道发射电路板(107)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第二面连接电源处理电路板(110),所述电源处理电路板(110)分别与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连接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与电源处理电路板(11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第三面连接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111),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111)为第一通道输出信号,所述基座(1)的第三面还连接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112),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112)为第二通道输出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第一通道发射波导盖腔(113),所述第一通道发射波导盖腔(113)与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111)形成第一通道发射端口;
所述基座(1)的第二面连接第二通道发射波导盖腔(114),所述第二通道发射波导盖腔(114)与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112)形成第二通道发射端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发射波导口(111)与第一通道发射输出端口处的射频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通道发射波导口(112)与第二通道发射输出端口处的射频端子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第一盖板(115),所述第一盖板(115)与射频输入总电路板(101)、第一通道射频电路板(102)和第二通道射频电路板(10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有第一通道发射盖板(116),所述第一通道发射盖板(116)与第二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9)连接,所述基座(1)的第二面连接第二通道发射盖板(117),所述第二通道发射盖板(117)与第一通道发射电路电源板(108)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第一面连接第二盖板(118),所述第二盖板(118)与第一通道发射盖板(116)连接,所述基座(1)的第二面连接第三盖板(119),所述第三盖板(119)与第二通道发射盖板(117)连接。
CN201621068767.9U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 Active CN206099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8767.9U CN206099951U (zh)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68767.9U CN206099951U (zh)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99951U true CN206099951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80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68767.9U Active CN206099951U (zh)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999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7871A (zh) * 2017-12-28 2018-04-13 成都嘉泰华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通道信号功率检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7871A (zh) * 2017-12-28 2018-04-13 成都嘉泰华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通道信号功率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8224A (zh) Massive mimo天线
US7397425B2 (en) Electronically steerable sector antenna
CN201233956Y (zh) 天线快速对准装置
WO2016065859A1 (zh) 一种智能天线装置
CN101800361A (zh) 一种无线设备
WO2016065830A1 (zh) 一种天线阵耦合校准网络装置及校准方法、存储介质
CN105305073B (zh) 多入多出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4088579U (zh) 一种双通道多用途PCB板基wifi天线
CN104753468A (zh) 一种毫米波偶次谐波混频器结构
CN110224231A (zh) 一种校准网络装置及Massive MIMO阵列天线
CN208078157U (zh) 一种rfid近场读写器天线阵列
CN209217203U (zh) 一种毫米波双极化贴片天线
CN206099951U (zh) 一种Ku波段双通道发射模块
CN111463561A (zh) 阵列天线和基站
CN213754503U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02544729A (zh) 利用天线单元内闭合电流回路提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
CN202268462U (zh) 一种td智能天线及其内置微带合路器
CN109672027A (zh) 多模天线装置
CN203760661U (zh) 抗干扰智能天线
CN105896085A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1791528U (zh) 耦合校准网络电路、阵列天线及基站
CN110829023B (zh) 天线模组及终端
CN209266581U (zh) 多模天线装置
CN108550990B (zh) 一种5g大规模天线波束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764261A (zh) 振子馈电装置、通信天线和基站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