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6680U - 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及液晶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及液晶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96680U
CN206096680U CN201621083979.4U CN201621083979U CN206096680U CN 206096680 U CN206096680 U CN 206096680U CN 201621083979 U CN201621083979 U CN 201621083979U CN 206096680 U CN206096680 U CN 206096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ing pad
connecting device
flexible connecting
liquid crystal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39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名浩
李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39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96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96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96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及液晶显示模组。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用于将液晶面板和控制板相连,用以实现液晶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信号通信,包括:本体以及多个连接区。其中,所述本体设有绑定区,所述多个连接区与所述本体连接并且并排设置,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每个包括位于端部的接口区以及与所述接口区相连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的长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装置,所述多个连接区呈柔性从而可以弯折,并且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的长度,使得并排设置且相互距离较近的接口区与待连接装置的连接更加稳定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及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及液晶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模组例如触控面板(Touch Panel,TP)通常包括液晶面板和控制板,而要完成控制板与液晶面板之间发射(Transmit,TX)与接收(Receive,RX)信号通讯,还需要设计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来连接该液晶面板和该控制板。在FPC与液晶面板的连接方式上,通常在该液晶面板上每数十个引脚为一组设置对应的连接器,将FPC上的接口区插入所述连接器实现该FPC与该液晶面板的连接。液晶显示模组内包含的TX、RX通道的数量很多,并且TX一般需要采用双驱方式,控制板上就需要设置多组连接器用于电连接和信号传输。
依据TP控制板设计的要求不同,接口区放置位置的指定等,控制板上会出现多个连接器并排的情况,对应地,FPC的接口区也呈现并排的样式,当FPC接口区插入连接器中时,相邻FPC接口区之间会互相牵扯,对控制板造成影响,甚至长时间都无法顺利对位,浪费后续检测时间。例如依据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控制板的设计导向,其结构为多个连接器并排且相邻连接器之间的距离很小,要使得FPC上的对应多个接口区同时插入该多个连接器中,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因为FPC接口区本身具有轻微翘曲且不在同一平面,若先固定其中几个接口区,则相邻的其他接口区由于应力牵扯,很难弯曲,或者接入时具有一定的倾斜角,无法实现正常的通信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连接装置,该柔性连接装置减弱距离较近的相邻接口区之间的应力牵扯,更方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该液晶显示模组的信号通信更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连接装置,用于将液晶面板和控制板相连以实现液晶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信号通信,包括:本体,设有绑定区;多个连接区,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每个包括位于端部的接口区以及与所述接口区相连的弯折区;其中,所述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长度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区分为至少两层。
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相邻所述连接区位于不同层。
优选地,所述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分为至少两层,分别对应于所述连接区的所述至少两层。
优选地,所述本体分为设有所述绑定区的固定部分以及从所述固定部分一侧伸出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翻折的翻折部分,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部分连接区与所述固定部分相连,另一部分连接区与所述翻折部分相连。
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至少部分所述连接区上还包括宽度或厚度小于所述弯折区的软化区,所述软化区的弯折带动其对应的所述接口区在所述连接区所处的平面内旋转。
优选地,所述软化区位于所述连接区与所述本体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多个连接区中至少一对相邻所述连接区包括所述软化区并且对应的所述接口区的旋转路径对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控制板;以及上述任一项的柔性连接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的本体与所述液晶面板绑定连接,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的所述多个连接区与所述控制板之间接口连接,用以实现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的信号通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装置,所述多个连接区呈柔性从而可以弯折,并且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的长度,使得并排设置且相互距离较近的接口区与待连接装置的连接更加稳定方便。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长度的两倍,使得并排的接口区之间的应力牵扯减弱,避免相邻的接口区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连接区分为至少两层,而相邻所述连接区位于不同层,从而进一步减弱相邻并排的接口区之间的应力牵扯。
在优选地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连接区上设有软化区,所述软化区的弯折带动其对应的所述接口区在所述连接区所处的平面内旋转,使得所述接口区顺利与其他电路接合的同时节省所述连接区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模组,柔性连接装置上的所述多个连接区的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的长度,使得柔性连接装置上相邻并排的接口区之间的应力牵扯减弱,进而使得由该柔性连接装置连接的两端连接装置之间的信号通信更稳定。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2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3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3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展开后的俯视图。
图4a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4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弯折时的俯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应当理解,在描述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如果为了描述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的情形,本文将采用“A直接在B上面”或“A在B上面并与之邻接”的表述方式。在本申请中,“A直接位于B中”表示A位于B中,并且A与B直接邻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连接装置,用于将液晶面板和控制板相连以实现液晶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信号通信,其包括:本体以及多个连接区。其中,所述本体设有绑定区,所述多个连接区与所述本体连接并且并排设置,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每个包括位于端部的接口区(设有引脚)以及与所述接口区相连的弯折区,所述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的长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装置,所述多个连接区呈柔性从而可以弯折,并且所述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的长度,使得并排设置且相互距离较近的接口区与待连接装置连接时,可以先固定所述接口区的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再通过弯折的方式进行固定,实现更加稳定方便地将并排设置的接口区与待连接装置进行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b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装置,图中为了清楚示出结构关系及原理,未按比例绘制。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的柔性连接装置100用于将液晶面板和控制板相连以实现液晶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信号通信,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该柔性连接装置100也可以用于实现其他类似的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柔性连接装置100可以由柔性电路板实现,本体110和多个连接区120可以呈柔性,从而可弯折。如图1所示,所述柔性连接装置100包括本体110和多个连接区120。本体110的一端设有绑定(bonding)区116,所述绑定区116用于将所述柔性连接装置100与第一待连接装置bonding连接。例如,所述第一待连接装置为液晶面板,所述bonding连接即采用外部引脚接合的方式将所述柔性连接装置100与所述液晶面板接合。所述多个连接区120与所述本体110连接,所述多个连接区120中的每个包括位于端部的接口区121以及与所述接口区相连的弯折区122,从而所述接口区121也为多个,所述多个连接区120并排设置,使得所述多个接口区121也并排设置,所述弯折区122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121的长度,即,所述连接区120上可以随意弯折的部分的长度大于接口区121的长度或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附图中所示出的柔性连接装置均以包括四个接口区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实际设计的要求不同,以及接口区放置位置的指定等,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连接装置包括的接口区的数量以及并排设置时的间距可以有不同的呈现形式。
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接口区121用于将所述柔性连接装置100与第二待连接装置电连接,例如,所述第二待连接装置为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器,所述柔性连接装置100包括的多个所述接口区121对应插入所述多个连接器实现所述柔性连接装置100与所述控制板的电连接,进而通过所述柔性连接装置100实现第一待连接装置与第二待连接装置之间的连接。所述弯折区122的长度可以作适当的延长,优选地,所述弯折区122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121长度的两倍,优选为两倍,使得其中若干所述连接区120上的所述接口区121插入所述连接器时,剩下其他所述连接区120可以弯折使得其上的所述接口区121顺利插入所述连接器,插入所述连接器的各个接口区121对应的所述连接区120之间的应力牵扯较小,不会互相影响,防止所述柔性连接装置120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弯折区122的长度应当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121长度的两倍,根据实际的需要,在不影响该柔性连接装置传输通信信号的能力以及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所述弯折区122的长度也可以是其他长度,例如是所述接口区121长度的1.5倍、3倍或4倍等。
根据实际设计的要求,如果对所述柔性连接装置100的长度有所限制时,所述连接区120的长度相应会受到限制,进而其弯折区长度也会受到限制,为满足多个所述接口区121的顺利插接,还可以对所述柔性连接装置100作进一步改进。
图2a、图2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立体图。本实施例中的柔性连接装置200用于将液晶面板和控制板相连以实现液晶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信号通信,其包括:本体210、多个连接区220。本体210的一端设有bonding区216。多个连接区220与所述本体210连接并且并排设置。每个连接区220包括位于其端部的接口区221以及与该接口区221相连的弯折区222,并且每个连接区220的弯折区222的长度大于等于接口区221的长度。以下将说明本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详述。
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所述柔性连接装置200的所述多个连接区220分为至少两层。具体地,所述多个连接区220中的相邻所述连接区220位于不同层。更具体地,所述本体210的至少一部分分为至少两层,分别对应于所述连接区220的所述至少两层。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210分为:公共部分211、与所述公共部分相连的第一分层部分212和第二分层部分213,并排设置的所述多个连接区220中,位于单数位置的所述连接区220与所述本体210的所述第一分层部分212连接,位于双数位置的所述连接区220与所述本体210的所述第二分层部分21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连接区220分为两层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该设计实际不限于将所述多个连接区220分为两层,也可以分为三层或更多层,所述连接区220与所述本体210的连接方式也不限于上述的形式,只要保证相邻的所述连接区220位于不同层即可。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谓的单数位置和双数位置的使用是为了表示相邻的连接区220位于不同的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单数位置的连接区220与第二分层部分213连接,而将双数位置的连接区220与第一分层部分212连接。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谓的相邻连接区不限于一个与另一个相邻,也可以是多个与另外多个相邻。例如可以将两个连接区220与另外两个(或者一个)相邻的连接区220设置在不同的层。
传统柔性连接装置的制作可以是将不同的层(包括基材、金属图案、保护层等)进行贴合,本实施例的所述柔性连接装置200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只是所述公共部分211的厚度会叠加。相邻所述连接区220位于不同层,使得距离较近的相邻所述连接区220之间的应力牵扯减弱,进而减弱对应的相邻所述接口区221之间的相互干扰。
图3a、图3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图3a为该柔性连接装置翻折后的俯视图,图3b为该柔性连接装置翻折之前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的柔性连接装置300用于将液晶面板和控制板相连以实现液晶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信号通信。柔性连接装置300包括本体310和多个连接区320。本体310的一端设有bonding区316。多个连接区320与所述本体310连接并且并排设置。每个连接区320包括位于其端部的接口区321以及与该接口区321相连的弯折区322,并且每个连接区320的弯折区322的长度大于等于接口区321的长度,以下将说明本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详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310分为设有所述bonding区316的固定部分314以及从所述固定部分314一侧伸出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314翻折的翻折部分315。翻折部分315相对于固定部分314翻折后,整个本体310分为了两层(即,翻折部分315在一层,而固定部分314在另一层)。多个连接区320中的部分连接区320与所述固定部分314相连,另一部分连接区320与所述翻折部分315相连,从而使得所述多个连接区320中的相邻所述连接区320位于不同层。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单数位置的所述连接区320与所述固定部分314连接,位于双数位置的所述连接区320与所述翻折部分315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位于双数位置的所述连接区320与所述固定部分314连接,位于单数位置的所述连接区320与所述翻折部分315连接。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谓的相邻连接区不限于一个与另一个相邻,也可以是多个与另外多个相邻。例如可以将两个连接区320与另外两个(或者一个)相邻的连接区320设置在不同的层。
如图3b,将所述本体310的所述翻折部分315展开至与所述固定部分314处于同一平面示出,优选地,在所述本体310上,所述翻折部分315与所述固定部分314的连接处的尺寸与所述翻折部分315及所述固定部分314的尺寸相比可适当缩小,使得所述翻折部分315的翻折更顺畅。
所述柔性连接装置300与第二待连接装置的连接例如是,所述第二待连接装置为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器,所述柔性连接装置300包括的多个所述接口区321对应插入所述多个连接器时,可以先将所述固定部分315上连接的所述连接区320上的所述接口接口区321与对应所述连接器插接,由于上述分层设计使得接口区321之间距离较远,相互之间的影响较小,因而可以顺利插入所述连接器,接着再将所述翻折部分315上连接的所述连接区320上的所述接口区321通过翻折的方式与所述连接器对位并插接,实现所述柔性连接装置300与所述控制板的连接。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300,其制作过程不需要更新制程,只需要对展开状态下的所述柔性连接装置300进行设计即可。
图4a、图4b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图4a为该柔性连接装置弯折之前的俯视图,图4b为该柔性连接装置弯折之后的俯视图。如图4a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柔性连接装置400用于将液晶面板和控制板相连以实现液晶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信号通信。柔性连接装置400包括:本体410和多个连接区420。本体410的一端设有bonding区416。多个连接区420与本体410连接并且并排设置。每个连接区420包括位于其端部的接口区421以及与该接口区421相连的弯折区422,并且每个连接区420的弯折区422的长度大于等于接口区421的长度。以下将说明本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不详述。
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多个连接区420中的至少部分所述连接区420还包括宽度或厚度小于所述弯折区422的软化区423,所述软化区423的弯折带动其对应的所述接口区421在所述连接区420所处的平面内旋转。图4b示出图4a中的柔性连接装置400的所述软化区423弯折后其对应的所述接口区421随之旋转后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软化区423位于所述连接区420与所述本体410连接处。图4a、图4b中所示出的柔性连接装置400以包括四个所述接口区421进行说明,为更清楚说明,选取其中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所述连接区420上设置所述软化区423进行说明,本邻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柔性连接装置400包括的所述接口区421的数量、所述接口区421并排设置时的间距、包括所述软化区423的所述连接区420的数量及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呈现形式。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连接区420中至少一对相邻所述连接区420包括所述软化区423,并且对应的所述接口区421的旋转路径对称。
所述柔性连接装置400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在保证不破坏所述本体410及所述连接区420内的电路走线的情况下,适当在对所述连接区420的部分作窄化、薄化以及软化处理从而形成所述软化区423。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的接口区与所述连接器的插接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所述连接区回弯,使得所述连接区的弯折区长度至少是对应接口区长度的两倍,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的柔性连接装置400包括的接口区421与所述连接器的插接过程中,可以先将所述连接区420中未设有所述软化区423的所述连接区420对应的所述接口区421插接,再进行设有所述软化区423的所述连接区420对应的所述接口区421的插接,由于所述软化区423的弯折可以带动其对应的所述接口区421旋转,直接在所述连接区420所处的平面内旋转所述接口区421即可顺利将其插入所述连接器中,从而避免了所述连接区420的回弯,所述连接区420的弯折区422的长度大致等于所述接口区421的长度也能通过旋转顺利与所述连接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特定特征、结构、功能或特性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组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只要与这两个实施例相关联的特定特征、结构、功能或特性不互相排斥。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延长弯折区的特征与第二实施例中本体部分分层的特征结合,即所述本体分为:公共部分、与所述公共部分相连的第一分层部分以及第二分层部分,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一部分连接区与所述第一分层部分连接,而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分层部分连接。同时,所述多个连接区包括的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接口区长度的两倍。再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本体部分分层的特征与第三实施例中设置翻折部分的特征以及第四实施例中设置软化区的特征相结合,即所述本体首先分为:公共部分、与所述公共部分相连的第一分层部分以及第二分层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分层部分又分为固定部分和从所述固定部分一侧伸出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翻折的翻折部分,使得所述翻折部分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翻折后,该柔性连接装置为三层结构。所述多个连接区可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分层部分的固定部分连接,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分层部分的翻折部分连接、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二分层部分连接。同时,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至少部分连接区还包括宽度或厚度小于所述弯折区的软化区。通过与上述示例实施例类似的结合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多其他的呈现形式,并且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的俯视图,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液晶面板500、控制板600、以及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柔性连接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图5只是以第四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400对所述液晶显示模组进行示例性说明,然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所述液晶显示模组可以包括任一实施例的柔性连接装置(例如柔性连接装置100、200或300)以实现液晶面板500与控制板600之间的信号通信。
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装置400将控制板600与液晶面板500相连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信号通讯(例如,诸如数据信号、控制信号等各种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柔性连接装置400的本体410与液晶面板500通过所述绑定区416绑定连接,柔性连接装置400的所述多个连接区420与控制板600之间接口连接,以实现所述液晶面板500与所述控制板600之间的信号通信。具体地,所述控制板600上设有多个连接器700,其并排设置在所述控制板600上,用于所述柔性连接装置400的多个连接区420上的接口区421连接。为显示清楚,图5中将所述柔性连接装置400与所述连接器700适当分离绘制,实际中,所述柔性连接装置400的所述多个连接区420的所述接口区421对应插入所述多个连接器700,实现所述柔性连接装置400与所述控制板600的连接。所述柔性连接装置400的所述多个连接区420呈柔性从而可以弯折,并且弯折区422的长度大于等于接口区421的长度,使得相邻并排的所述接口区421之间的应力牵扯减弱,进而使得该液晶显示模组的信号通信更稳定。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柔性连接装置,用于将液晶面板和控制板相连以实现液晶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信号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装置包括:
本体,设有绑定区;
多个连接区,所述多个连接区与所述本体连接并且并排设置,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每个包括位于端部的接口区以及与所述接口区相连的弯折区;
其中,所述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区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口区长度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区分为至少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相邻所述连接区位于不同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分为至少两层,分别对应于所述连接区的所述至少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分为设有所述绑定区的固定部分以及从所述固定部分一侧伸出并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分翻折的翻折部分,
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部分连接区与所述固定部分相连,另一部分连接区与所述翻折部分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区中的至少部分所述连接区还包括宽度或厚度小于所述弯折区的软化区,所述软化区的弯折带动其对应的所述接口区在所述连接区所处的平面内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区位于所述连接区与所述本体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区中至少一对相邻所述连接区包括所述软化区并且对应的所述接口区的旋转路径对称。
10.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晶面板;
控制板;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柔性连接装置;
其中,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的本体与所述液晶面板绑定连接,所述柔性连接装置的所述多个连接区与所述控制板之间接口连接,用以实现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控制板之间的信号通信。
CN201621083979.4U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及液晶显示模组 Active CN206096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3979.4U CN206096680U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及液晶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3979.4U CN206096680U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及液晶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96680U true CN206096680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79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3979.4U Active CN206096680U (zh) 2016-09-27 2016-09-27 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及液晶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9668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7183A (zh) * 2017-08-24 2018-0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线路板、电气连接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7958637A (zh) * 2017-11-30 2018-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下边框结构
CN109524609A (zh) * 2017-09-20 2019-03-26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
CN112466216A (zh) * 2020-12-09 2021-03-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线路板、曲面显示模组和曲面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7183A (zh) * 2017-08-24 2018-01-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线路板、电气连接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9524609A (zh) * 2017-09-20 2019-03-26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
CN109524608A (zh) * 2017-09-20 2019-03-26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池连接模块
CN107958637A (zh) * 2017-11-30 2018-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下边框结构
CN107958637B (zh) * 2017-11-30 2020-02-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下边框结构
US11064607B2 (en) 2017-11-30 2021-07-13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lower bezel structure thereof
CN112466216A (zh) * 2020-12-09 2021-03-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线路板、曲面显示模组和曲面显示装置
CN112466216B (zh) * 2020-12-09 2023-07-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线路板、曲面显示模组和曲面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6680U (zh) 一种柔性连接装置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8877535B (zh)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836650B2 (en) Touch-sensing display device
US8283575B2 (en) Flexible-circuit flat cable with cluster section
CN107065336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126375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727188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3885656B (zh) 触摸板和使用触摸板的显示设备
CN103208248A (zh) 显示面板
US823312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8319392A (zh) 触控面板及制造方法、触控模组、显示装置
CN11215093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74236B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触控装置
CN104507254B (zh) 软性印刷电路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7992235A (zh) 显示模组、显示屏和触控设备
CN203414930U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891999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958637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下边框结构
US20180188880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0939564B2 (en) Circuit boar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0470826C (zh) 双面显示器
CN112233566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03056331U (zh) 非标准接口的连接部件
US11963295B2 (en) Circuit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circuit system
CN110767149B (zh) 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修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