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6483U - 一种弹性波激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波激发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96483U CN206096483U CN201621171828.4U CN201621171828U CN206096483U CN 206096483 U CN206096483 U CN 206096483U CN 201621171828 U CN201621171828 U CN 201621171828U CN 206096483 U CN206096483 U CN 2060964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citon
- exciting
- positioner
- inner chamber
- exci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弹性波激发器,能定向射发,利于能量向下传播,高频成分丰富,能解决陆上各种地表条件下的地震勘探,以及在复杂山地陡坡地段或城市、村庄地下工程探测地震勘探作业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激发体内装激发子定位装置,拉环设置在激发体的端部,激发体两端均设置有螺孔,定位柱的一端从激发体下端插入内腔体内,从激发体上端穿出,露在激发体外,另一端封闭内腔体口且卡箍于内腔体内,并定位激发子,导线穿孔位于定位柱中心线上,连接杆与露出激发体外部的定位柱一端连接;激发子装在激发体内,具体固定在激发子定位装置的下端,发射药位于上端盖、外壳、密封片配合形成的药室内,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地震勘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波激发器,属于地震勘探专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震源是地震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震源的性能往往决定勘探的后续工作,理想的震源可以在合适的场地激发合适的震源,这些地震波经地层传播,地震勘探能否得到良好的地震资料的首要因素就是震源,炸药震源是地震勘查中常用的一种震源,可以获得大能量震源,频谱宽,能量大,费用高,可控性大,但有着较多弊端,例如:钻炮井和使用炸药所需费用较大、时间较长;沙漠地区施工不力;工业区及人口稠密区不宜使用较大剂量炸药,危险性高,破坏性大等。
为了适应陆上各种地表条件下的地震勘探,现已有多种形式震源。目前石油勘探中主震源是地震勘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地震信号的源头。震源产生的信号质量直接影响地震勘查的效果。有多种震源用于地震勘查,主要有炸药震源、气动震源、重锤震源、空气枪震源、电火花震源和可控震源等。一般说来,对于在城市、村庄地下工程探测,即工程与环境物探中,浅层地震方法是一种分辨率高的常用物探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的震源由于其破坏力小,利用发射药产生的能量,长持续时间向地下发送弹性波,对地表损害很小,是一种较理想的浅层地震震源,可代替高能量炸药震源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弹性波激发器,该激发器能解决陆上各种地表条件下的地震勘探,以及在复杂山地陡坡地段或城市地下工程探测地震勘探作业需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波激发器,包括激发座、激发子定位装置、激发子,所述激发座由激发体、拉环和内腔体组成,所述激发体内部的空腔为内腔体,所述拉环设置在激发体的端部,所述激发体两端均设置M10㎜~M12㎜的螺孔,用于安装拉环和做为防护结构穿孔;所述激发子定位装置由导线穿孔、定位柱、锁紧螺母和连接杆组成,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从激发体下端插入内腔体内,从激发体上端穿出,露在激发体外,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激发体上,另一端封闭内腔体口且卡箍于内腔体内,并定位激发子,所述导线穿孔位于定位柱中心线上,所述锁紧螺母将定位柱固定在激发体上,所述连接杆与露在激发体外的定位柱连接;
所述激发子装在所述激发体内,具体固定在激发子定位装置的下端,由点火头绝缘脚线、上端盖、点火头、外壳、发射药、密封片、激发块、下端盖组成;所述上端盖位于外壳的上端,所述下端盖设置在外壳下端,用于封闭激发子壳身,所述激发块位于密封片、外壳和下端盖配合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发射药位于上端盖、外壳、密封片配合形成的药室内,药室顶部是点火头,所述点火头固定在上端盖的中心孔内,2条绝缘脚线从激发子定位装置的导线穿孔中穿出,露出激发座之外。
所述发射药和激发块之间设置有密封片。
所述外壳和上端盖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发射药通过起爆装置接通点火头起爆。
根据所需激发能量的大小,所述激发子可单发也可2发或多发装在激发座内腔体内同时起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所述的弹性波激发器,包括激发座、激发子定位装置和激发子,激发座是一带有不规则内腔体的空心柱体,内装激发子定位装置装配激发子,在前后端设有穿防护结构的拉环。本实用新型激发座内腔体内装有激发子定位装置和激发子,激发子由激发子定位装置固定在激发座内腔体内,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激发子壳身后部卡固有密封端盖,用于密封主发射药和激发块,可以使主发射药保质期、储存器有效延长。激发座头尾部各设有安装防护结构的拉环,端壁上均布有2个M10㎜~M12㎜孔,用于防护结构的穿孔和打结;激发子定位装置的定位柱一端设有螺柱结构,通过螺母定位在激发座上,另一端用于定位激发子。本发明操作可靠、具有实用性、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使用操作性,可根据需要进行激发子的2发或多发组合,轻松调节激发能量的大小。有效减少在勘探作业中劳动强度和施工难度,易于操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效率,操作可靠性有效提高,从根本上减少了不安全因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激发座、11为激发体、12为拉环、13为内腔体、2为激发子定位装置、21为导线穿孔、22为定位柱、23为锁紧螺母、24为连接杆、3为激发子、31为点火头绝缘脚线、32为上端盖、33为点火头、34为外壳、35为发射药、36为密封片、37为激发块、38为下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弹性波激发器,包括激发座1、激发子定位装置2、激发子3,所述激发子定位装置2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激发座1上,所述激发子定位装置2另一端用于定位激发子3在激发座1腔体内,所述激发子3装在所述激发座1内,具体固定在激发子定位装置2的下端;
所述激发座1由激发体11、拉环12和内腔体13组成,所述激发体11内部的空腔为内腔体13,所述拉环12设置在激发体11的端部,所述激发体11两端均设置M10㎜~M12㎜的螺孔,用于安装拉环12和做为防护结构穿孔;
所述激发子定位装置2由导线穿孔21、定位柱22、锁紧螺母23和连接杆24组成,所述定位柱22的一端从激发体11下端插入内腔体13内,从激发体上端穿出,露在激发体11外,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激发体上,另一端封闭内腔体口且卡箍于内腔体13内,并定位激发子,所述导线穿孔21设置在定位柱22中心线上,所述锁紧螺母23将定位柱22固定在激发体11上,所述连接杆24与露出激发体11外部的定位柱22一端连接;
所述激发子3由点火头绝缘脚线31、上端盖32、点火头33、外壳34、发射药35、密封片36、激发块37、下端盖38组成;所述上端盖32位于外壳34的上端,所述下端盖38设置在外壳34下端,用于封闭激发子壳身,所述激发块37位于上端盖32、外壳34和下端盖38配合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发射药35位于上端盖32和密封片36之间,所述发射药35顶部装有点火头33,所述点火头33的2条绝缘脚线31从激发子定位装置2的导线穿孔21中穿出,露出激发座1之外。
所述发射药35和激发块37之间设置有密封片36。
所述外壳34和上端盖32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发射药35通过起爆装置接通点火头33起爆。
根据所需激发能量的大小,所述激发子3可单发也可2发或多发装在激发座内腔体13内同时起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定位柱22插入激发子上端盖内固定,装在内腔体13内,激发子绝缘脚线从定位柱内腔导线穿孔21穿出,露出激发座之外,用于连接外部起爆装置。然后用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在定位柱尾端,使连接杆与定位柱、激发子串接为一体后,将连接杆这一端从激发座下端插入,从上端穿出,用螺母卡固在激发座上。使用时,在地震勘探区挖Φ100㎜×500㎜的圆柱形浅坑,将激发器后端朝下垂直放入浅坑中,卸下连接杆,激发子导线和拉环露出坑外,可根据需要在拉环上穿防护绳或其他安防装置,露出激发座之外的激发子绝缘脚线连接到信号接收和起爆装置上,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准备起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波激发器,该激发器能解决陆上各种地表条件下的地震勘探,及在复杂山地陡坡地段或城市地下工程探测地震勘探作业需要。浅层地震方法是一种分辨率高的常用物探方法,利用发射药产生的能量,长持续时间向地下发送弹性波,对地表损害很小,是一种较理想的浅层地震震源,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可用来代替炸药震源在不同地区使用。对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和不同时代的岩石裸露区及交通条件困难的山岭、沙漠和丛林地区,非常适用此类型震源。经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探设计研究院组合试验,效果明显。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弹性波激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座(1)、激发子定位装置(2)、激发子(3),所述激发子定位装置(2)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激发座(1)上,所述激发子定位装置(2)另一端用于定位激发子(3)在激发座(1)腔体内,所述激发子(3)装在所述激发座(1)内,具体固定在激发子定位装置(2)的下端;
所述激发座(1)由激发体(11)、拉环(12)和内腔体(13)组成,所述激发体(11)内部的空腔为内腔体(13),所述拉环(12)设置在激发体(11)的端部,所述激发体(11)两端均设置M10㎜~M12㎜的螺孔,用于安装拉环(12)和做为防护结构穿孔;
所述激发子定位装置(2)由导线穿孔(21)、定位柱(22)、锁紧螺母(23)和连接杆(24)组成,所述定位柱(22)的一端从激发体(11)下端插入内腔体(13)内,从激发体的上端穿出,露在激发体(11)外,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激发体上,另一端封闭内腔体口且卡箍于内腔体(13)内,并定位激发子(3),所述导线穿孔(21)位于定位柱(22)内,所述锁紧螺母(23)将定位柱(22)固定在激发体(11)上,所述连接杆(24)与露在激发体(11)外的定位柱(22)一端连接;
所述激发子(3)由点火头绝缘脚线(31)、上端盖(32)、点火头(33)、外壳(34)、发射药(35)、密封片(36)、激发块(37)、下端盖(38)组成;所述上端盖(32)位于外壳(34)的上端,所述下端盖(38)设置在外壳(34)下端,用于封闭激发子壳身,所述激发块(37)位于密封片(36)、外壳(34)和下端盖(38)配合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发射药(35)位于上端盖(32)、外壳(34)和密封片(36)配合形成的药室内,药室顶部是点火头(33),所述点火头(33)固定在上端盖(32)的中心孔内,2条绝缘脚线(31)从激发子定位装置(2)的导线穿孔(21)中穿出,露出激发座(1)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波激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药(35)和激发块(37)之间设置有密封片(3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弹性波激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4)和上端盖(32)一体成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弹性波激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药(35)通过起爆装置接通点火头(33)起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波激发器,其特征在于:根据所需激发能量的大小,
所述激发子(3)为单发,或为两发,或为多发,装在激发座内腔体(13)内同时起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71828.4U CN206096483U (zh) | 2016-10-26 | 2016-10-26 | 一种弹性波激发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71828.4U CN206096483U (zh) | 2016-10-26 | 2016-10-26 | 一种弹性波激发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96483U true CN206096483U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848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71828.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96483U (zh) | 2016-10-26 | 2016-10-26 | 一种弹性波激发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9648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69257A (zh) * | 2016-10-26 | 2017-04-19 | 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 弹性波激发器 |
-
2016
- 2016-10-26 CN CN201621171828.4U patent/CN206096483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69257A (zh) * | 2016-10-26 | 2017-04-19 | 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 弹性波激发器 |
CN106569257B (zh) * | 2016-10-26 | 2019-01-11 | 山西江阳兴安民爆器材有限公司 | 弹性波激发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05425B2 (en) |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device | |
US7134492B2 (en) | Mapping fracture dimensions | |
US9097097B2 (en) |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f fracture extent | |
AU593850B2 (en) | Controlled implosive downhole seismic source and carrier means for a plurality of such sources | |
CN1242275C (zh) | 地震探测系统,获得地震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2913602Y (zh) | 模拟井下射孔条件的实验射孔靶和实验射孔器 | |
CN214836284U (zh) | 袖套式复合定方位定射角射孔装置 | |
US4324310A (en) | Seismic apparatus | |
CN206096483U (zh) | 一种弹性波激发器 | |
RU111189U1 (ru) | Пороховой генератор давления | |
CN110500925A (zh) | 一种穿越溶腔的深孔爆破装药方法及溶腔探测装置 | |
RU2401385C2 (ru) | Газогенератор на твердом топливе для дегазации угольного пласта | |
RU2409805C1 (ru) | Подвесная скважинная забойка | |
RU118350U1 (ru) | Пороховой генератор давления | |
CN106569257B (zh) | 弹性波激发器 | |
CN106761600A (zh) | 井下作业工具 | |
US2846019A (en) | Generating seismic waves | |
CN114296130A (zh) | 一种定向震源激发装置及地震数据采集方法 | |
CN209387892U (zh) | 一种新型人工震源 | |
CN209387891U (zh) | 新型人工震源 | |
RU185885U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прискважинной зоны пласта | |
CN108731560B (zh) | 一种高效爆破装置的爆破结构 | |
CN109541679A (zh) | 一种新型人工震源 | |
US2561309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ismic underwater prospecting | |
US20150159451A1 (en) | Device for a down-hole seismic source, a system comprising the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using the device and the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111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