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8613U - 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78613U CN206078613U CN201621032944.8U CN201621032944U CN206078613U CN 206078613 U CN206078613 U CN 206078613U CN 201621032944 U CN201621032944 U CN 201621032944U CN 206078613 U CN206078613 U CN 2060786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ining device
- bar
- dropbox
- middle training
- b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包括中培器本体和网盘,所述网盘固定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内,所述中培器本体的框架外形为正方体结构。所述中培器本体包括8支活动杆、14支固定杆和2支支撑杆,所述活动杆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两个没有固定杆的侧面的四条边上,所述固定杆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杆固定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的另两个没有固定杆的侧面的对角线上,两支支撑杆在正方体中呈十字交叉状态。所述支撑杆的两头扣在对应活动杆上的固定扣上,支撑杆可以在固定扣上转动。所述活动杆两两之间采用活动扣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贝苗出苗时的机械损伤,同时使用网盘结构,提高了贝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贝类中间培育器(简称“中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
背景技术
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在国外俗称银唇贝(Silver lip pearloyster)、金唇贝(Golden lip pearl oyster)和白蝶贝(日本名称),隶属于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翼形亚纲(Ptermorphia),珍珠贝目(Pterioida),珍珠贝科(Pteriidae)。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沿岸、印度尼西亚等西太平洋沿岸的东南亚国家近岸,以及中国的海南岛、西沙群岛和雷州半岛沿岸海域。由于大珠母贝是最大的海产珍珠贝,能产生光泽强、颜色美观的大型珍珠,珍珠的直径一般都在1cm以上,价格极其昂贵,为培育大型海水珍珠的理想贝类。国内外学者先后研究了大珠母贝珍珠层的化学组成、人工育苗、养殖、育珠和遗传育种,为大珠母贝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中国科研人员于1970年在海南岛陵水县海陵珍珠养殖场首次获得大珠母贝人工育苗成功,创造了室内水池培育大量大珠母贝幼苗和海区养成技术。然而,大珠母贝中间培育期间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等因素成为瓶颈问题,一直困扰该贝类产业化发展,其原因除了与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有关外,主要与中间培育工具不合理有关,研究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中培器意义重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提升贝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包括中培器本体和网盘,所述网盘固定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内,所述中培器本体的框架外形为正方体结构,所述中培器本体包括8支活动杆、14支固定杆和2支支撑杆,所述活动杆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两个没有固定杆的侧面的四条边上,所述固定杆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杆固定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的另两个没有固定杆的侧面的对角线上,两支支撑杆在正方体中呈十字交叉状态,所述支撑杆的两头扣在对应活动杆上的固定扣上,支撑杆可以在固定扣上转动,所述活动杆两两之间采用活动扣连接,使活动杆之间可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包括网盘绑扎杆和保护杆,所述保护杆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上、下端,固定点设置在活动扣的相邻部位,所述网盘绑扎杆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中的上下两支保护杆之间,每侧5支,间距相等,上下两支绑扎杆离保护杆1.5cm。
作为优选,所述网盘通过绑扎带固定绑定在所述网盘绑扎杆及支撑杆上,从而实现所述网盘放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网盘由遮光率75-85%的遮光网和直径2mm、边长30cm的四方形镀锌铁线框缝制组合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杆、固定杆、支撑杆直径均为4mm的镀锌铁线,活动杆两端做扣后含扣的实际长度为30cm,扣为圆形,直径为1.5cm,固定杆长度为30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用新型中培器,采用创新的笼具结构,其中中培器本体与网盘采苗器上的网盘有机组合为一体,即附着有贝苗的网盘从采苗器上剪下,直接嵌入相匹配的中培器本体框架中,贝苗不用经历洗脱和重新附着的过程,实现了贝苗的直接转移,从而减少了贝苗从采苗器上洗脱再转移到中培器内的网盘的繁琐操作,节约劳动力,缩短操作时间,避免了贝苗洗脱过程对贝苗造成的机械损伤,提高了贝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动杆、2-网盘、3-固定杆、4-支撑杆、5-固定扣、6-活动扣、7-绑扎带、31-网盘绑扎杆、32-保护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包括中培器本体和网盘2,所述网盘2固定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内,所述中培器本体的框架外形为正方体结构,所述中培器本体包括8支活动杆1、14支固定杆3和2支支撑杆4,所述活动杆1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两个没有固定杆的侧面的四条边上,所述固定杆3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杆4固定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的另两个没有固定杆的侧面的对角线上,两支支撑杆在正方体中呈十字交叉状态,所述支撑杆4的两头扣在对应活动杆上的固定扣5上,支撑杆可以在固定扣上转动,所述活动杆1两两之间采用活动扣6连接,使活动杆之间可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3包括网盘绑扎杆31和保护杆32,所述保护杆32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上、下端,固定点设置在活动扣6的相邻部位,所述网盘绑扎杆31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中的上下两支保护杆32之间,每侧5支,间距相等,上下两支绑扎杆离保护杆1.5cm。
作为优选,所述网盘2通过绑扎带7固定绑定在所述网盘绑扎杆31及支撑杆4上,从而实现所述网盘放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网盘3由遮光率75-85%的遮光网和直径2mm、边长30cm的四方形镀锌铁线框缝制组合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杆1、固定杆3、支撑杆4直径均为4mm的镀锌铁线,活动杆两端做扣后含扣的实际长度为30cm,扣为圆形,直径为1.5cm,固定杆长度为30cm。
其中,中培器的使用方法为:新型中培器用于大珠母贝稚贝从壳长2mm生长至20mm的中间培育过程。在大珠母贝常规育苗条件下,当大珠母贝眼点幼虫附着在网盘采苗器上并长至壳长达2-3mm的规格时,即可采用新型中培器进入海上中间培育环节。
1.中培器安装:中培前,先对中培器框架和常规网袋(长31cm,宽31cm,高70cm,网目60孔/英寸)进行消毒洗刷清洁处理,再把处于平面状态的框架树立打开成正方体,网袋底部绑上装沙的塑料瓶坠子。接着,从网盘采苗器上逐一剪下边长30cm的正方形网盘,插入框架内,网盘的其中两条对边用绑扎带水平绑扎在绑扎杆上,另两条边可以绑扎在支撑杆上。每个框架可以绑扎5个网盘。网盘安装完毕后,保持网盘水平,把框架装入中培器网袋中,然后栓紧袋口,运到海上吊养于4米深的浮子延绳筏上。
2.网袋网目更换:中培期间,要根据贝苗的生长及时更换网目较大的网袋,网目以不漏苗为度,越大越好,以提高水流透过率,促进贝苗存活和生长。网目大小的使用顺序为60目(适用壳长1.5-3.0mm的贝苗)、40目(适用壳长3.0-6.0mm的贝苗)、20目(适用壳长6.0-10.0mm的贝苗)、10目(适用壳长10.0-20.0mm的贝苗)。每次更换网目时,要把脱落在网袋底部的贝苗洗出,另框培养。假如发现网盘上的贝苗密度较大,为了减少空间竞争,促进贝苗生长,可把第二、第四个或第一、三、五个网盘卸下,另框培养。
3.中培密度控制:新型中培器,中培密度取决于网盘附着密度及每个中培器绑扎的网盘数。本研究不对网盘上的贝苗进行剥离以保护贝苗不被伤害,因此不考虑网盘附着密度调节,同时每个中培器在初期均统一绑扎5个网盘。中培过程,随着贝苗的生长,出现空间拥挤时,采用逐步移出1-3个网盘至新的中培器上,以减少笼内密度的方法,保证贝苗生长与存活。培养过程脱落的贝苗移至新的中培器网盘上让其重新附着。中培过程对同一网盘上的贝苗不进行剥离疏分,以避免造成足丝腺损伤和贝壳破裂,提高成活率。
4.中培管理措施:中培器下海后,每3-5天检查一次网袋网孔堵塞情况,若堵塞严重,要及时洗刷,保证网孔畅通。洗刷过程动作要轻,避免震荡。随着贝苗生长,要及时更换网袋及适当疏分,促进贝苗生长。贝苗下海后,每15天测量一次大小,每次随机测量30个个体,观察贝苗生长速度及存活情况。贝苗壳长超过20mm后,结束新型中培器培育阶段,更换柱形笼,进入另一中培阶段。新型中培器培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利用该笼优点替代传统中培器,充分提高贝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同时本新型提供如下培育数据,根据新型中培器培育的贝苗成活率,提供了传统中培器和新型中培器培育效果比较数据如下:
1.实施条件:
(1)实验海区:雷州市乌石镇下郁村珍珠贝养殖海区,海区水深9-12m,盐度28-32%,水温28.5-30.7℃;中培器吊养于5m深水层。
(2)吊养设施:下沉4m的浮子延绳筏,中培器吊养于浮子延绳筏筏身下1m。
(3)中培器具:实验组-新型中培器10吊;对照组-传统中培器10吊,为圆柱形的网笼,由网孔2.5cm的渔网与5个直径31cm、孔径1.0cm的塑料盘组合而成,共5层,层距15cm,用于盛放苗袋,苗袋规格为宽29cm×长45cm(袋口绑扎占用13cm长度,袋内单面实用附着面积900cm2),网目10-60孔/英寸,装苗时苗袋内部放入一个传统的包装带支撑架,用于撑开苗袋内部空间。每层中培器放苗袋1个。中培器外底部加坠石。
(4)中培密度:新型中培器,5个网盘/笼,网盘上贝苗密度不做控制,中培过程分疏方法按照上述新型中培器使用方法。传统中培器,按传统方法,把剥离下来的贝苗,按每袋1000粒左右分装,中培器每层装1袋,每笼共装5袋。随着贝苗生长,进行分疏和更换大网目网袋。网目的大小和密度控制如下:开始为60目网袋,适用壳长1.5-3.0mm的贝苗,密度为1000粒/袋;40目网袋,适用壳长3.0-6.0mm的贝苗,密度为500粒/袋;20目网袋,适用壳长6.0-10.0mm的贝苗,密度为200粒/袋;10目网袋,适用壳长10.0-20.0mm的贝苗,密度为100粒/袋。
(5)中培管理措施:按前述新型中培器使用方法。
2.实施效果:
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实施效果见表1。由表1可见,新型中培器中培效果显著好于传统的中培器,前者的投苗密度提高71.0%,中培育成率提高125.0%,壳长、壳高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5.35%和15.42%。本案例采用新型中培器培育壳长2.63cm贝苗3.694万粒。
表1.传统中培器和新型中培器中培效果比较
备注: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组别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同列右上角字母不同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新型中培器投苗量=1.96(粒/cm2)×900cm2/片网盘×5片网盘/笼×10笼=85500粒;传统中培器投苗量=1000粒/袋×5袋/笼×10笼=50000粒,贝苗从网盘洗脱,大小与新型中培器相同;中培开始时贝苗大小均为壳长2.43mm,壳高2.32mm。
本实用新型所用新型中培器,采用创新的笼具结构,其中中培器本体与网盘采苗器上的网盘有机组合为一体,即附着有贝苗的网盘从采苗器上剪下,直接嵌入相匹配的中培器本体框架中,贝苗不用经历洗脱和重新附着的过程,实现了贝苗的直接转移,从而减少了贝苗从采苗器上洗脱再转移到中培器内的网袋的繁琐操作,节约劳动力,缩短操作时间,避免了贝苗洗脱过程对贝苗造成的机械损伤,提高了贝苗的成活率。
同时,该中培器还有如下优点:
本新型中培器,其框架可以折叠,方便规模化生产和运输,成本也低;其网盘具有通透性,水流可以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穿过网盘,给贝苗带来充足的饵料和氧气,保证贝苗不缺饵、不缺氧,同时,贝苗的粪便也随着上下流动的水流被带出笼外,保证了中培器内部环境的干净,从而提高贝苗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本新型中培器,中培开始时,贝苗已处于附着状态,并均匀分布在网盘上,互不干扰,克服了传统中培器网袋内贝苗因损伤、风浪冲击而未能及时附着,造成贝苗附着前严重堆积挤压,互相干扰,互相咬合,缺饵缺氧,导致贝苗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等问题,使新型中培器培养的贝苗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因此新型中培器的中培成活率比传统中培器提高125.0%,壳长生长速度提高15.35%,贝苗投放密度提高7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培器本体和网盘,所述网盘固定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内,所述中培器本体的框架外形为正方体结构,所述中培器本体包括8支活动杆、14支固定杆和2支支撑杆,所述活动杆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两个没有固定杆的侧面的四条边上,所述固定杆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其中两个相对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杆固定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的另两个没有固定杆的侧面的对角线上,两支支撑杆在正方体中呈十字交叉状态,所述支撑杆的两头扣在对应活动杆上的固定扣上,支撑杆可以在固定扣上转动,所述活动杆两两之间采用活动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包括网盘绑扎杆和保护杆,所述保护杆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两个相对的侧面的上、下端,固定点设置在活动扣的相邻部位,所述网盘绑扎杆装置在所述中培器本体中的上下两支保护杆之间,每侧5支,间距相等,上下两支绑扎杆离保护杆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盘通过绑扎带固定绑定在所述网盘绑扎杆及支撑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盘由遮光率75-85%的遮光网和直径2mm、边长30cm的四方形镀锌铁线框缝制组合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固定杆、支撑杆直径均为4mm的镀锌铁线,活动杆两端做扣后含扣的实际长度为30cm,扣为圆形,直径为1.5cm,固定杆长度为3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32944.8U CN206078613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032944.8U CN206078613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78613U true CN206078613U (zh) | 2017-04-12 |
Family
ID=58476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032944.8U Active CN206078613U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7861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66496A (zh) * | 2019-01-15 | 2019-04-05 | 北海汇善珠宝有限公司 | 海水珍珠贝越冬吊养笼具及养殖方法 |
CN113875683A (zh) * | 2021-11-22 | 2022-01-04 | 任进礼 | 鱼池排污装置、节能养鱼装备及方法、节能养虾方法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21032944.8U patent/CN2060786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66496A (zh) * | 2019-01-15 | 2019-04-05 | 北海汇善珠宝有限公司 | 海水珍珠贝越冬吊养笼具及养殖方法 |
CN113875683A (zh) * | 2021-11-22 | 2022-01-04 | 任进礼 | 鱼池排污装置、节能养鱼装备及方法、节能养虾方法 |
CN113875683B (zh) * | 2021-11-22 | 2023-03-24 | 任进礼 | 节能养鱼装备及方法、节能养虾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50457B (zh) | 一种三角帆蚌苗种早繁方法 | |
CN201938196U (zh) | 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装置 | |
JP2012167097A (ja) | 付着性海生動物の培養 | |
CN102499158B (zh) | 一种青虾高密度工厂化育苗方法 | |
CN101156556B (zh) | 池塘海参养殖方法 | |
CN102077810A (zh) | 野生宽体金线水蛭的人工养殖 | |
CN101720693A (zh) | 一种用养殖贝类的网笼在海底养殖海参的装置和方法 | |
CN206402939U (zh) | 一种单体牡蛎养殖笼 | |
CN102823529A (zh) | 一种拟目乌贼苗种培育方法 | |
CN101720694A (zh) | 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049093A (zh) | 北方海区滩涂及浅海牡蛎单体养殖方法 | |
CN109984071A (zh) | 一种适于藻鱼混养的组合型人工礁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6078613U (zh) | 一种大珠母贝新型中培器 | |
CN101027976A (zh) | 一种蛸产卵孵化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 | |
CN203912940U (zh) | 一种室外土池培育单体牡蛎苗用的多层浮动网箱 | |
CN203058077U (zh) | 一种刺参生态苗种室外培育网箱 | |
CN202456086U (zh) | 一种刺参保苗附着基 | |
CN102027885A (zh) | 一种能使贝类"游动"育肥和采苗的悬浮式养殖装置 | |
CN1336108A (zh) | 大竹蛏人工育苗方法 | |
CN106719187A (zh) | 一种虾夷扇贝海底设施养殖方法及装置 | |
CN110393164B (zh) | 适合我国北方寒冷海区的文蛤大规格苗种三段式培育方法 | |
CN110447579B (zh) | 一种适于亲螺培育及采卵孵化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019516B (zh) | 珠母贝人工苗网箱中间培育方法 | |
CN110140680A (zh) | 一种合浦珠母贝底播养殖方法 | |
CN105766751A (zh) | 适宜于北方的底栖贝类稚贝中间培育装置及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