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7315U - 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7315U
CN206077315U CN201621089086.0U CN201621089086U CN206077315U CN 206077315 U CN206077315 U CN 206077315U CN 201621089086 U CN201621089086 U CN 201621089086U CN 206077315 U CN206077315 U CN 206077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extrusome
supporting structure
bottom girder
photovolta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90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凌翔
张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 Warner New Energy (Xiangya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Zhuiri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Zhuiri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Zhuiri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90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7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7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7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浮体和支架等,支架包括底梁、斜梁和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浮体设置为两个,底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浮体上,底梁和两个浮体的连接处分别固定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与底梁垂直,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与斜梁铰接,斜梁安装有光伏组件,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设置有伸缩结构,伸缩结构用于调节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的长度以调节光伏组件与水面的倾斜角度。采用浮体与非金属支架相结合组成的新型模块化组装单元,为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提供了新型的性价比高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采用浮体与非金属支架相结合,融合两者分体式及一体式结构的特点,组成的新型模块化组装单元。本发明涉及水上漂浮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漂浮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光伏电站用地政策的收紧,水上光伏电站开始进入不少人的视野。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主要是利用水塘、中小型湖泊、水库、蓄水池、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水上平台将光伏组件漂浮在水面进行发电。与传统光伏电站相比其有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优势明显、提升发电量等优点,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漂浮浮体与光伏支架,主要是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设计的支架,其质量及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漂浮电站的成败。
传统的漂浮支架通常采用的是分体式(或称浮管式)或者一体式(或称浮箱式)的结构,其中分体式由主浮体、过道浮体、连接销栓、金属支架组成,通过设计合理的浮体,将光伏组件安装于金属支架上,金属支架固定于浮体上,浮体漂浮于水面上,并对浮体进行固定,但是存在用固定结构复杂及用钢量、浮体用量大,成本较高,金属支架抗腐蚀性较差的缺点:一体式由浮体支架、过道浮体、支架组成,通过设计合理的浮体,将光伏组件用螺栓直接安装于浮体支架上,浮体支架漂浮于水面上,并对浮体支架进行固定,存在光伏组件倾角受浮体限制(一般不超过20°),无法达到最佳倾角,影响发电量,浮体支架的结构复杂,加工、制造工艺要求较高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加工工艺简易、固定结构简单、成本性价比高,可根据要求任意调节倾角的光伏漂浮支架,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浮体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梁、斜梁和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浮体设置为两个,所述底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浮体上,所述底梁和两个所述浮体的连接处分别固定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与所述底梁垂直,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与所述斜梁铰接,所述斜梁安装有所述光伏组件,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用于调节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的长度以调节光伏组件与水面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梁与所述浮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通过压块固定于所述斜梁。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结构包括第一伸缩体、第二伸缩体以及插销,所述第一伸缩体和所述第二伸缩体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体和所述第二伸缩体上均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插销适配的调节孔,所述插销分别插入所述第一伸缩体的所述调节孔和所述第二伸缩体上的所述调节孔以使第一伸缩体和第二伸缩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梁和所述第一立柱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梁和所述第二立柱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为聚乙烯浮体。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玻璃钢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光伏组件设置有用于配合固定螺栓的安装孔,所述的压块通过固定螺栓将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斜梁上。
进一步地,当所述压块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时,所述压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贴合。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浮体与非金属支架相结合组成的新型模块化组装单元,没有采用传统的一体式或分体式结构,选用新型材料将两种的结构进行了融合,成功地避免了两种结构的缺点,集中了两种结构的优点,为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提供了新型的性价比高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侧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平面俯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前视图。
附图标记:1、浮体;2、底梁;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斜梁;6、光伏组件;7、压块;8、线槽;9、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一种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包括光伏组件6,浮体1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梁2、斜梁5和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所述浮体1设置为两个,所述底梁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浮体1上,所述底梁2和两个浮体1的连接处分别固定有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所述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分别与底梁2垂直,所述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均与斜梁5铰接,所述斜梁5安装有光伏组件6,所述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分别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用于调节第一立柱3或第二立柱4的长度以调节光伏组件6与地面的倾斜角度。所述底梁2与浮体1之间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所述光伏组件6通过压块7固定于斜梁5固定。所述伸缩结构包括第一伸缩体、第二伸缩体以及插销,所述第一伸缩体和第二伸缩体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体和第二伸缩体上均设置有若干与插销适配的调节孔,所述插销分别插入第一伸缩体和第二伸缩体上的调节孔以使第一伸缩体和第二伸缩体固定。所述底梁2和第一立柱3通过螺栓9连接。所述底梁2和第二立柱4通过螺栓9连接。
上述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其中浮体1采用无污染水体的环保高分子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材料,其添加包括但不局限于高强度抗紫外线、抗老化、抗腐蚀、抗冻、阻燃环保新型改性材料,可以通过一次性无缝隙吹塑成型;支架(含底梁2、第一立柱3、第一立柱4、斜梁5)采用新型的纤维增强复合(FRP)非金属材料,该材料密度仅为钢材的25%左右,且强度为钢材的2到3倍,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重量轻、耐腐性好、抗紫外线能力强、易于成型加工,可现场开孔不产生腐蚀等优点,可减少对浮体1浮力的要求;连接螺栓9采用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连接螺栓,具有强度高、防腐性强等特点;以上材料均可很好的满足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的工况要求。
非金属支架安装在两个浮体1上,光伏组件6采用压块7安装在非金属支架上,底梁2通过连接螺栓9固定两个浮体1,第一和第二两个立柱与底梁2进行连接,斜梁5再与两个立柱固定,浮体1通过斜梁5、底梁2、立柱组成的支架结构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方便组装和维修、调整的模块,浮体1既可作为支架的支撑,其浮体之间间距又可以供人穿过,可作为方阵区的检修通道和走廊,倾角可根据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的高度改变进行任意的调节。底梁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4均采用L型型材结构,线槽8采用U型型材结构。这样一来,可以方便调节,调节结构不做局限,但是本设计中可以通过插销进行高度的调节,当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换立柱调节长度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而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的高度发生改变时,对应的斜梁的倾斜角度同样会发生改变,这样一来,就会改变光伏组件的受光面积,提高使用效果。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非金属支架采用前后双立柱结构,底梁2安装在浮体1上,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安装在底梁2上,斜梁5将第一立柱3和第二立柱4固定连接,光伏组件6通过压块7固定在斜梁5上,压块、光伏组件以及斜梁上均设置有预留孔,通过螺栓穿过预留孔实现三者固定;线槽8固定在第一立柱3上,各部件的连接均可通过连接螺栓9固定,形成模块化组装单元,倾角可根据第一立柱3和后立4的高度改变进行任意的调节;各个组装单元可通过连接螺栓9利用浮体1进行桥接,进而组成光伏发电的方阵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包括光伏组件,浮体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梁、斜梁和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浮体设置为两个,所述底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浮体上,所述底梁和两个所述浮体的连接处分别固定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与所述底梁垂直,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与所述斜梁铰接,所述斜梁安装有所述光伏组件,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用于调节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的长度以调节光伏组件与水面的倾斜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与所述浮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通过压块固定于所述斜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包括第一伸缩体、第二伸缩体以及插销,所述第一伸缩体和所述第二伸缩体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体和所述第二伸缩体上均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插销适配的调节孔,所述插销分别插入所述第一伸缩体的所述调节孔和所述第二伸缩体上的所述调节孔以使第一伸缩体和第二伸缩体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和所述第一立柱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和所述第二立柱通过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为聚乙烯浮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玻璃钢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设置有用于配合固定螺栓的安装孔,所述的压块通过固定螺栓将所述光伏组件安装在所述斜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块固定于所述光伏组件时,所述压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贴合。
CN201621089086.0U 2016-09-29 2016-09-29 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 Active CN206077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9086.0U CN206077315U (zh) 2016-09-29 2016-09-29 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9086.0U CN206077315U (zh) 2016-09-29 2016-09-29 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7315U true CN206077315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9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9086.0U Active CN206077315U (zh) 2016-09-29 2016-09-29 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73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844A (zh) * 2019-07-13 2019-09-06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面光伏支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2844A (zh) * 2019-07-13 2019-09-06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水面光伏支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4820U (zh) 一种浮筒式漂浮光伏支架
CN204998723U (zh) 柔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安装系统
CN108069000A (zh) 一种模块式水上漂浮光伏系统的锚固结构
CN205792366U (zh) 一种模块化漂浮式光伏阵列及其光伏电站
CN106335612A (zh) 异径浮管式水面光伏浮体支架平台
CN104828216A (zh) 一种水上太阳能发电平台
CN105186968A (zh) 水上光伏电站用浮体及其连接方法
CN107054577A (zh) 一种水上光伏组件安装用单元漂浮平台
CN110011598B (zh) 一种预应力双层悬索光伏支架
CN206077315U (zh) 一种新型光伏漂浮支架结构
CN209553451U (zh) 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用复合材料矩形管浮体架台系统
CN204993157U (zh) 水上光伏电站用浮体
CN114313124A (zh) 一种圆环式海上风机浮式基础
CN206679216U (zh) 一种水上光伏组件安装用单元漂浮平台
CN208963284U (zh) 水上漂浮光伏组件支撑系统
CN207809703U (zh) 一种用于水上漂浮式光伏系统的支架式浮筒
CN208842586U (zh) 光伏组件支撑系统
CN203675036U (zh) 漂浮观光型水面太阳能发电平台
CN206245200U (zh) 水面漂浮光伏支架系统连续式走道
CN206993038U (zh) 一种浮筒式太阳能组合支架
CN207809707U (zh) 一种远水域水上漂浮光伏系统的锚固结构
CN107985520A (zh) 一种远水域水上漂浮光伏系统的锚固结构
CN204886818U (zh) 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整体平台漂浮式装置
CN107878700A (zh) 一种用于水上漂浮式光伏系统的支架式浮筒
CN209896967U (zh) 一种新型水面光伏支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7

Address after: 441000 No. 59, Guanyu Road, Tuanshan Town, Xiangya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Chasr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9, Guanyu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gfan City, Hubei Province 441000

Patentee before: HUBEI SURPASS SUN NEW ENERGY TECHNOLOGIE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41000 No. 59, Guanyu Road, Tuanshan Town, Xiangya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org Warner New Energy (Xiangy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0 No. 59, Guanyu Road, Tuanshan Town, Xiangyang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bei Chasr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