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7225U - 一种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及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及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77225U CN206077225U CN201621109979.7U CN201621109979U CN206077225U CN 206077225 U CN206077225 U CN 206077225U CN 201621109979 U CN201621109979 U CN 201621109979U CN 206077225 U CN206077225 U CN 2060772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ance
- electric capacity
- inductance
- circuit
- bu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及电源,该电源电路包括接收交流市电并将交流市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直流信号的整流滤波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接收直流信号并基于直流信号输出PWM控制信号的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与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连接,接收PWM控制信号并基于PWM控制信号输出电能的BUCK电路;与BUCK电路连接,接收电能并基于电能输出供电电压的供电电路。本实用新型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可以极大提高转换效率,与普通的FLYBACK电源构成双电源,电路可以共地,在LED照明领域可以直接调光,不需隔离器件,简化整个电路,降低成本;能够给WIFI模组、4G模组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及电源。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功率因数校正电源电路中,通常采用的是FLYBACK电路,在FLYBACK电路中,利用反激变压器实现储能的目的以提供电能,但是该种结构所采用的反激变压器需要多级绕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成本高、占用空间大,且变压器在储能过程中会有能量损耗,转换效率相对较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进的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电路存在能量损耗、转换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种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及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该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包括:
接收交流市电并将所述交流市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直流信号的整流滤波电路;
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直流信号并基于所述直流信号输出PWM控制信号的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
与所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连接,接收所述PWM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PWM控制信号输出电能的BUCK电路;
与所述BUCK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电能并基于所述电能输出供电电压的供电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中,优选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第一电感、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三电容,其中,所述整流桥包括四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
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和第三端与所述交流市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的节点还连接至所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感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
所述整流桥接收所述交流市电并通过所述四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整流将所述交流市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所述直流电至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三电容,经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三电容滤波后输出直流信号至所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中,优选所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二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容、第九二极管、第六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十四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还与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启动控制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启动控制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五电容连接信号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BUCK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的节点还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的节点还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检测引脚,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信号地;
接收所述直流信号,且所述直流信号包括第一分流信号和第二分流信号,所述第一分流信号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输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启动控制引脚,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根据所述启动控制引脚接收到的经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进行限流后的第一分流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到所述第六电阻,经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十五电阻输出至所述BUCK电路的控制端,启动所述BUCK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中,优选所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五电阻、第九电容、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三电阻以及第十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启动控制引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监控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信号地,所述第十电容与所述第十三电阻并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中,优选所述BUCK电路包括开关管、第十二电阻以及变压电感,其中,所述开关管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所述BUCK电路的控制端;
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的节点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检测引脚,所述变压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变压电感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的节点连接;
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后导通,所述第二分流信号经所述第十二电阻对所述变压电感进行充电,所述变压电感产生电能信号并持续向所述供电电路提供电能;所述变压电感在充电过程中,所述电感第一端的端电压还经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第十电阻传送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监控引脚,同时所述第十二电阻第一端的电压值传送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检测引脚;当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监测到所述检测引脚的电压值或所述监控引脚的电压值达到开关管关闭的电压时,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控制撰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至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开关管断开,所述BUCK电路充电结束。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中,优选所述开关管为增强型的MOS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MOS管的漏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为所述MOS管的源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所述MOS管的栅极。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中,优选供电电路包括第二电容、第八电容以及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信号地;
开关管导通时,接收所述变压电感输出电能,经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八电容进行滤波输出所述供电电压;开关断开时,接收所述变压电感释放的电能,并由所述整流二极管对所述变压电感释放的电能进行续流,并输出相应的供电电压,持续供电。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源,所述电源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及电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BUCK电路以及供电电路,通过增加BUCK电路,形成共地的双电源,从而使得电路应用于LED照明领域时可直接调光,不需隔离器件,简化了整个电路,降低成本,同时可给WIFI模组或4G模组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巧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中,该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包括接收交流市电并将交流市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直流信号的整流滤波电路100;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直流信号并基于所述直流信号输出PWM控制信号的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200;与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200连接,接收PWM控制信号并基于PWM控制信号输出电能的BUCK电路300;与BUCK电路300连接,接收电能并基于电能输出供电电压的供电电路400。
整流滤波电路100主要用于接收交流市电,并将交流市进行整流输出直流电,即输出直流信号,并将直流信号通过整流滤波电路100中的滤波电路对直流信号进行储能滤波。在一些实施例中,滤波电路可由电容、电感、电阻组成。通过滤波消除直流信号中的电磁干扰。在本实用新型中,直流信号为电压信号,整流滤波电路100可将220V的交流市电转换为310V的直流电,并将该310V的直流电输出至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200。
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200主要用于对电路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并控制BUCK电路300输出电能的变化。具体地,通过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200基于整流滤波电路100输出的直流信号启动控制BUCK电路300,同时利用临界模式功率因数进行校正,提供功率因数。
BUCK电路300主要用于储能与续流,简化电路结构,提高电路的转换效率。
供电电路400主要用于输出供电电压,给负载提供能量,如可给WIFI模组或4G模组供电,也可给LED灯供电。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BUCK电源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地,整流滤波电路100包括整流桥、第一电感L1、第一电阻R1、第一电容C1以及第三电容C3,其中,整流桥包括四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DB1。整流桥的第一端和第三端与交流市电的输出端连接,整流桥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的节点还连接至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感L1并联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
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200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五电容C5、第九二极管D9、第六电阻R6、第十五电阻R15、第八电阻R8以及第十四电阻14,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还与BUCK电路300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启动控制引脚(PIN6)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的启动控制引脚(PIN6)还通过第五电容C5连接信号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输出端(PIN5)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与BUCK电路300的控制端连接,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第九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第九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的节点还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的节点还连接到第一控制芯片U1的检测引脚(PIN3),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连接信号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200还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五电阻R5、第九电容C9、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三电阻R13、第十电容C10、第五电容C5、第七电容C7、第十一电阻R11以及第六电容C6。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启动控制引脚(PIN6)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芯片U1的监控引脚(PIN7)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信号地,第十电容C10与第十三电阻R13并联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的PIN2引脚和PIN4引脚共同连接信号地。
BUCK电路300包括开关管Q1、第十二电阻R12以及变压电感T1A,其中,开关管Q1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为BUCK电路300的控制端。在本实用新型中,开关管Q1为增强型的MOS管,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为MOS管的漏极,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为MOS管的源极,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为MOS管的栅极,即MOS管的栅极为BUCK电路的控制端。
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的节点连接,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与变压电感T1A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还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连接,并连接至第一控制芯片U1的检测引脚(PIN3),变压电感T1A的第一端与供电电路400连接,变压电感T1A的第一端还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的节点连接。
供电电路400包括第二电容C2、第八电容C8以及续流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变压电感T1A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续流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续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信号地。
以下对图2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有市电(AC)输入时,整流桥对市电进行整流。具体地,整流桥的第一端和第三端接收交流市电并通过四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DB1进行整流,将交流市电整流成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出到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及第三电容C3,经第一电容C1、第一电感L1及第三电容C3滤波后输出直流信号至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200。
如图2所示,整流滤波电路100输出的直流信号包括第一分流信号和第二分流信号,第一分流信号经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输入至第一控制芯片U1的启动控制引脚(PIN6),第一控制芯片U1根据启动控制引脚(PIN6)接收到的经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进行限流后的第一分流信号控制第一控制芯片U1的输出引脚(PIN5)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第六电阻R6,第六电阻R6将第一分流信号经第十五电阻R15传送至BUCK电路300的控制端,启动BUCK电路300。BUCK电路300的控制端即为MOS管Q1的栅极,MOS管Q1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后导通,第二分流信号经第十二电阻R12对变压电感T1A进行充电,在变压电感T1A充电过程中,第十二电阻R12第一端的端电压缓慢上升,同时该电压传送至第一控制芯片U1的检测引脚(PIN3),变压电感T1A第一端端电压缓慢上升同时反馈至第二二极管D2和第九电阻R9,该反馈电压信号经第二二极管D2对第九电容C9充电,第九电容C9充电结束后,对经第五电阻R5进行放电并输出至第一控制芯片U1的启动控制引脚(PIN6);该反馈电压信号还经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输出至第一控制芯片U1的监控引脚(PIN7)。在变压电感T1A充电过程中,第一控制芯片U1同时监测第一控制芯片U1的检测引脚(PIN3)和监控引脚(PIN7)的电压,如果检测引脚(PIN3)和监控引脚(PIN7)的电压中任一个引脚的电压值达到变压电感T1A充电结束的电压时,第一控制芯片U1输出低电平信号至MOS管Q1的栅极,第九二极管D9同时作用实现对MOS管Q1的快速关断,停止对变压电感T1A的充电,节省能耗。变压电感T1A在充电过程中,不仅对电路进行储能,而且还将经第十二电阻R12传送的电压进行降压,输出电能给供电电路400。当停止对变压电感T1A进行充电时,变压电感T1A的电极性能开始反转,即变压电感T1A的第二端为负、变压电感T1A的第一端为正,此时,变压电感T1A开始放电,换句话说,在停止充电后,变压电感T1A没有停止对供电电路400供电,而是继续对供电电路40供电,也即变压电感T1A开始释放电能,对第二电容C2进行充电,并经续流二极管D2对电路进行续流,保持供电电路400持续提供供电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通过在普通的FLYBACK电路中增加BUCK电路300,通过BUCK电路300中的变压电感T1A进行降压,在储能和续流过程中(开关管Q1导通时,变压电感T1A储能并将直流电压进行从直流到直流的降压变换;开关管Q1关断时,变压电压T1A电流连续,持续对供电电路400供电),大大提高了整个电路的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损耗。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变压电感T1A与FLYBACK电路中所使用的变压器体积小、成本低、工艺简单,在电路输出相同的功率时,变压电感T1A所需的绕组比变压器少。另外,本实用新型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还可形成的双电源,如将本实用新型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应用于LED照明领域,可以对LED灯直接进行调光,不需使用隔离器件(如光耦器件),使整个电路更加简化、成本更低。以低成本、高效率满足小型化、智能化的要求。同时也可给WIFI模组或4G模组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该电源包括上述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通过在普通FLYBACK电路中增加BUCK降压电感,大大提高了整个电路的转换效率、减少能量损耗,同时还可给WIFI模组和4G模组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包括:
接收交流市电并将所述交流市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直流信号的整流滤波电路;
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直流信号并基于所述直流信号输出PWM控制信号的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
与所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连接,接收所述PWM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PWM控制信号输出电能的BUCK电路;
与所述BUCK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电能并基于所述电能输出供电电压的供电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第一电感、第一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三电容,其中,所述整流桥包括四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
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和第三端与所述交流市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的节点还连接至所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感并联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
所述整流桥接收所述交流市电并通过所述四个相同的整流二极管整流将所述交流市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所述直流电至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三电容,经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阻及所述第三电容滤波后输出直流信号至所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第二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容、第九二极管、第六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八电阻以及第十四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整流滤波电路中的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还与所述BUCK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启动控制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启动控制引脚还通过所述第五电容连接信号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BUCK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的节点还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的节点还连接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检测引脚,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信号地;
接收所述直流信号,且所述直流信号包括第一分流信号和第二分流信号,所述第一分流信号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输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启动控制引脚,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根据所述启动控制引脚接收到的经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进行限流后的第一分流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到所述第六电阻,经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十五电阻输出至所述BUCK电路的控制端,启动所述BUCK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功率因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五电阻、第九电容、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三电阻以及第十电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启动控制引脚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监控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信号地,所述第十电容与所述第十三电阻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包括开关管、第十二电阻以及变压电感,其中,所述开关管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所述BUCK电路的控制端;
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的节点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并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检测引脚,所述变压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所述变压电感的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的节点连接;
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后导通,所述第二分流信号经所述第十二电阻对所述变压电感进行充电,所述变压电感产生电能信号并持续向所述供电电路提供电能;所述变压电感在充电过程中,所述电感第一端的端电压还经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第十电阻传送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监控引脚,同时所述第十二电阻第一端的电压值传送至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检测引脚;当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监测到所述检测引脚的电压值或所述监控引脚的电压值达到开关管关闭的电压时,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至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所述开关管断开,所述BUCK电路充电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管为增强型的MOS管,所述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MOS管的漏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二端为所述MOS管的源极,所述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所述MOS管的栅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二电容、第八电容以及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电感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电源地,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信号地;
开关管导通时,接收所述变压电感输出电能,经所述第二电容、所述第八电容进行滤波输出所述供电电压;开关断开时,接收所述变压电感释放的电能,并由所述续流二极管对所述变压电感释放的电能进行续流,并输出相应的供电电压,持续供电。
8.一种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09979.7U CN206077225U (zh) | 2016-10-09 | 2016-10-09 | 一种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及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09979.7U CN206077225U (zh) | 2016-10-09 | 2016-10-09 | 一种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及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77225U true CN206077225U (zh) | 2017-04-05 |
Family
ID=5844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0997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77225U (zh) | 2016-10-09 | 2016-10-09 | 一种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及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77225U (zh) |
-
2016
- 2016-10-09 CN CN201621109979.7U patent/CN20607722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846637U (zh) | 电源充电控制电路、变频空调器控制电路及变频空调器 | |
CN106332355B (zh) | 一种基于Boost和Flyback电路集成的非隔离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源 | |
CN108235509B (zh) | 一种集成降压Cuk和LLC电路的单级LED驱动电路 | |
CN102802318A (zh) | 反激式快速启动led驱动电路结构 | |
CN105939107B (zh) | 一种混合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 |
CN101286707A (zh) | 功率因数补偿型恒流驱动led节能照明灯 | |
CN109525132A (zh) | 一种交错式pfc恒压驱动电路、驱动电源和电视机 | |
CN103269164B (zh) | 原边恒流控制的准单级高功率因数电路及装置 | |
CN108494274A (zh) | 用于三相输入的开关电源电路 | |
CN102665322A (zh) | 一种无电解电容的驱动电源 | |
CN104780692B (zh) | 一种单级无桥双Boost与Flyback集成的LED驱动电路 | |
CN101282090A (zh) | 电容分压型直流稳压电源 | |
CN204069441U (zh) | Led照明非隔离驱动电路 | |
CN110012574A (zh) | 一种混合控制单级无桥Sepic和LLC的LED驱动电路 | |
CN201985754U (zh) | 开关电源启动电路装置 | |
CN206077225U (zh) | 一种buck架构的电源电路及电源 | |
CN101394135B (zh) | 一种电器的控制系统及控制器电源 | |
CN203326884U (zh) | 原边恒流控制的准单级高功率因数电路及装置 | |
CN203537623U (zh) | 一种led驱动电源 | |
CN107041040A (zh) | 一种单绕组led驱动电路及led驱动装置 | |
CN204652709U (zh) | 无极性电容器降分压整流线性led驱动电源 | |
CN207460553U (zh) | 一种驱动led灯带的恒压电源及应用其的led光源 | |
CN202840989U (zh) | 一种电源电路 | |
CN207251464U (zh) | 具有宽输出范围阻尼的防过冲电路 | |
CN201450446U (zh) | 一种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