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74458U -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74458U
CN206074458U CN201621086235.8U CN201621086235U CN206074458U CN 206074458 U CN206074458 U CN 206074458U CN 201621086235 U CN201621086235 U CN 201621086235U CN 206074458 U CN206074458 U CN 206074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glass jar
detector
motor
portable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862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贯京
张红治
高伟明
葛新科
刘志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 Techc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 Techc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 Techc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 Techc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862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74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74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74458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6516 priority patent/WO2018058990A1/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包括上盖、缸体及电机。缸体的空腔内设置有转刀装置,该转刀装置包括多个刀片和驱动器,电机通过导电线连接至驱动器,电机驱动刀片旋转将缸体内的野外植物切碎形成植物液;缸体的侧壁设置多个试剂缸,每一个试剂缸通过导通管各自连通至一个玻璃缸,缸体的底部开设多个洞孔,一个洞孔对应一个玻璃缸,缸体内的植物液通过洞孔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内;缸体的侧壁设置电动圈,每一导通管设置一个开关阀,每一个开关阀连接至电动圈,电动圈转动时打开每一个开关阀使试剂缸内的毒性检测试剂液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来检测玻璃缸内植物液的毒性。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方便地检测野外植物的毒性情况。

Description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毒性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背景技术
据估计,地球上大约有22万到42万种不同类别的植物。对于植物的分类识别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作,传统的植物识别方法主要依靠相应的植物学家,利用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植物外形、表皮、叶子等进行研究分析,确认植物类别。然而,对于经常需要进行野外作战或工作人员来说,不具备专业的植物学知识,很难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植物名称及该植物的相关信息,更不能得知野外植物是否有毒性,从而不利于野外作战或工作人员野外生存。由于植物种类繁多且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植物本身也存在差异,植物识别特别是野外植物毒性检测难度大、准确度不高且不方便,从而影响了人们对野外植物使用,例如人们可能把有毒植物当作食物食用,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从而不利于野外作战或工作人员野外生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旨在解决如何快速方便地检测出野外植物毒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包括上盖、缸体以及电机,所述上盖设置在缸体的上部,所述电机设置在缸体的底部,其中:
所述缸体的空腔内设置有转刀装置,该转刀装置包括多个刀片和驱动器,所述电机通过导电线连接至所述驱动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刀片旋转将所述缸体内的野外植物切碎形成植物液;
所述缸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试剂缸,每一个试剂缸内装有一种毒性检测试剂液,每一个试剂缸的下部通过一个导通管各自连通至一个玻璃缸,所述缸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洞孔,每一个洞孔对应一个玻璃缸,所述缸体内的植物液通过所述洞孔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内;
所述缸体的侧壁还设置有环绕轨道,该环绕轨道上设置有电动圈,每一导通管设置有一个开关阀,每一个开关阀连接至电动圈上,所述电动圈用于转动时带动每一个开关阀打开所述导通管使每一个试剂缸内的毒性检测试剂液通过导通管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内来检测所述玻璃缸内植物液的毒性。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边缘一侧设置有联接块,所述上盖和联接块构成整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缸体的上边缘固定有联接套,所述联接块套入所述联接套内,所述联接套设置有转轴,该转轴将所述联接块与联接套联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试剂缸的数量为四个、六个或八个,每一个试剂缸呈中空圆筒状,每一个试剂缸等间隔距离设置在缸体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玻璃缸为无色透明的中空扁平柱状玻璃体。
优选的,所述玻璃缸的上部通过各自的导通管连通至所述试剂缸,所述玻璃缸的下部有一个开口旋钮。
优选的,所述每一个试剂缸的上部均设置有顶盖,用于供使用者将毒性检测试剂液添加到试剂缸中。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供电电源,该供电电源通过导电线分别连接至所述电动圈和电机上,用于为所述电动圈和电机提供工作电能。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该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环绕轨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该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动圈在所述环绕轨道上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如下技术效果:采用多个试剂缸内装有的不同毒性检测试剂液同时检测野外植物是否含有多种毒性成分,由于每一个玻璃缸为无色透明,使用者以通过肉眼可直接观察出玻璃缸内植物液颜色的变化情况,从而快速方便地判定待测野外植物的毒性情况,防止野外作战或工作人员把有毒植物当作食物食用,有利于野外作战或工作人员的野外生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中缸体优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包括上盖1、电机11以及缸体14。所述上盖1设置在缸体14的上部,所述电机11设置在缸体14的底部。所述缸体14的形状为底部密封的圆筒状,所述上盖1的形状与缸体14相匹配,并设置在缸体14的上部开口处。所述上盖1边缘一侧设置有联接块2,所述上盖1和联接块2构成整体结构。所述缸体14上边缘固定有联接套4,该联接套4呈U型槽结构,所述联接块2套入联接套4内,所述联接套4设置有转轴3,该转轴3将联接块2与联接套4联接在一起,所述上盖1能够以转轴3为转动支点从缸体14的上部打开或合上。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中缸体优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缸体14的空腔内设置有转刀装置13,该转刀装置13包括多个刀片131和驱动器132。所述刀片131可以采用四个刀片、六个刀片或者八个刀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刀片131采用四个刀片,所述驱动器132为现有技术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刀片131旋转将缸体14内的待测野外植物切碎形成植物液。
结合图1及图2所示,所述缸体14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试剂缸5,每一个试剂缸5呈中空圆筒状,每一个试剂缸5等间隔距离设置在缸体14的侧壁上。所述试剂缸5可以为四个、六个或八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缸体14的侧壁设置有六个试剂缸5,每一个试剂缸5内装有一种毒性检测试剂液,用于检测植物液中的毒性成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毒性检测试剂液为现有技术中的能够检测植物毒素的毒性检测液,例如可检测细菌毒素、真菌毒素、藻类毒素、残留农药、抗生素、有机磷、青霉素、磺胺等植物毒素。每一个试剂缸5的上部均设置有顶盖50,用于供使用者将毒性检测试剂液添加到试剂缸5中。由于本实例采用六个试剂缸5且每一个试剂缸5内装有不同的毒性检测试剂液,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能够同时检测植物液中的多种毒性成分。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试剂缸5的下部通过导通管8各自连通至一个玻璃缸9的上部,每一个玻璃缸9的下部有一个开口旋钮10,当开口旋钮10打开时,玻璃缸9内的植物液体可以自动排出至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缸体14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电机11,该电机11通过导电线连接至转刀装置13中的驱动器132,当电机11开启工作时驱动刀片131旋转将缸体14内的待测野外植物切碎形成植物液。所述缸体14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洞孔140,每一个洞孔140对应一个玻璃缸9,所述缸体14内的植物液可以通过洞孔140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9内,所述玻璃缸9为无色透明的中空扁平柱状玻璃体。此外,使用者可以通过将清水倒入缸体14,通过缸体14底部的洞孔140流入玻璃缸9,从而可以对缸体14和玻璃缸9进行清洗,保证每次野外植物毒性检测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11的底部设置有供电电源15和第一控制开关16,所述供电电源15通过导电线分别连接至所述电动圈7和电机11上,用于为所述电动圈7和电机11提供工作电能,该供电电源15为一种可充电的蓄电池,可进行充电后重复使用,因而可减少更换电池的成本,进而可提升供电电源15的使用寿命。第一控制开关16用于控制所述电机11的开启或关闭。当第一控制开关16开启时,所述电机11驱动转刀装置13开始工作;当第一控制开关16关闭时,所述电机11驱动转刀装置13停止工作。
所述缸体14的侧壁还设置有环绕轨道17,该环绕轨道17上设置有电动圈7和第二控制开关18。每一导通管8设置有一个开关阀6,每一个开关阀6连接至电动圈7上。所述电动圈7为一种带有驱动装置的电动驱动圈,在供电电源15通电的情况下可在环绕轨道15上逆势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控制开关18控制电动圈7在环绕轨道15上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当第二控制开关18被使用者开启时,第二控制开关18产生正向脉冲电流使电动圈7顺时针转动预设距离,带动每一个开关阀6打开各自的导通管8使每一个试剂缸5内的毒性检测试剂液通过各自的导通管8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9内,从而使得玻璃缸9内的植物液中的毒性成分与流入的毒性检测试剂液反应。当第二控制开关18被使用者关闭时,第二控制开关18产生反向脉冲电流使电动圈7逆时针转动预设距离,带动每一个开关阀6关闭导通管8使得每一个试剂缸5内的毒性检测试剂液不能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9内。所述预设距离为预先设定的小段距离(例如1cm),当电动圈7顺时针转动预设距离时,能够开启每一个导通8管上的开关阀6,当电动圈7逆时针转动预设距离时,能够关闭每一个导通8管上的开关阀6。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使用者使用该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检测野外植物的毒性时,首先将该野外植物毒性检测装置放置一个支架(图1中未示出)上,手动打开上盖并将待测的野外植物放置在所述缸体14的空腔内,将缸体14的上盖1合上并开启第一控制开关16,此时电机11开始工作并驱动转刀装置13中的刀片131旋转将缸体14内的待测野外植物切碎形成植物液,植物液通过缸体14底部的每一个洞孔140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9内。使用者开启第二控制开关18使电动圈7顺时针转动来带动每一个开关阀6打开各自的导通管8,此时每一个试剂缸5内的毒性检测试剂液通过各自的导通管8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9内与植物液相混合。由于玻璃缸9为无色透明,因此使用者通过肉眼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玻璃缸9内植物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定野外植物是否含有毒性成分。当玻璃缸9内植物液的颜色发生变化,说明玻璃缸9内的毒性检测试剂液与植物液发生化学反应,则说明待测野外植物含有毒性成分。当玻璃缸9内植物液的颜色未发生变化,说明玻璃缸9内的毒性检测试剂液与植物液未发生化学反应,则说明待测野外植物不含毒性成分。由于本实例采用多个试剂缸5且每一个试剂缸5内装有不同的毒性检测试剂液,因此能够同时检测植物液中是否含有多种毒性成分,使用者通过肉眼就可观察出玻璃缸9内植物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快速方便地识别出野外植物的毒性情况,从而防止人们把有毒植物当作食物食用,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功能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包括上盖、缸体以及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设置在缸体的上部,所述电机设置在缸体的底部,其中:
所述缸体的空腔内设置有转刀装置,该转刀装置包括多个刀片和驱动器,所述电机通过导电线连接至所述驱动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刀片旋转将所述缸体内的野外植物切碎形成植物液;
所述缸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试剂缸,每一个试剂缸内装有一种毒性检测试剂液,每一个试剂缸的下部通过一个导通管各自连通至一个玻璃缸,所述缸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洞孔,每一个洞孔对应一个玻璃缸,所述缸体内的植物液通过所述洞孔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内;
所述缸体的侧壁还设置有环绕轨道,该环绕轨道上设置有电动圈,每一导通管设置有一个开关阀,每一个开关阀连接至电动圈上,所述电动圈用于转动时带动每一个开关阀打开所述导通管使每一个试剂缸内的毒性检测试剂液通过导通管流入到对应的玻璃缸内来检测所述玻璃缸内植物液的毒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边缘一侧设置有联接块,所述上盖和联接块构成整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上边缘固定有联接套,所述联接块套入所述联接套内,所述联接套设置有转轴,该转轴将所述联接块与联接套联接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缸的数量为四个、六个或八个,每一个试剂缸呈中空圆筒状,每一个试剂缸等间隔距离设置在缸体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缸为无色透明的中空扁平柱状玻璃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缸的上部通过各自的导通管连通至所述试剂缸,所述玻璃缸的下部有一个开口旋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试剂缸的上部均设置有顶盖,用于供使用者将毒性检测试剂液添加到每一个试剂缸中。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供电电源,该供电电源通过导电线分别连接至所述电动圈和电机上,用于为所述电动圈和电机提供工作电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该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开启或关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绕轨道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该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动圈在所述环绕轨道上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
CN201621086235.8U 2016-09-28 2016-09-28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74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6235.8U CN206074458U (zh) 2016-09-28 2016-09-28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PCT/CN2017/086516 WO2018058990A1 (zh) 2016-09-28 2017-05-31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86235.8U CN206074458U (zh) 2016-09-28 2016-09-28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74458U true CN206074458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3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8623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74458U (zh) 2016-09-28 2016-09-28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74458U (zh)
WO (1) WO20180589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8990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8930B (zh) * 2019-01-24 2022-07-19 浙江共安检测鉴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尾气检测的衔接系统
CN112629970B (zh) * 2020-12-10 2024-01-30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金银花定量分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36752Y (zh) * 2004-07-30 2005-10-26 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提取药物残留的样品制备仪
CN101672736B (zh) * 2009-09-27 2013-01-02 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果蔬中农药残留分析的样本前处理装置及果蔬中农药残留分析
JP5395847B2 (ja) * 2011-06-17 2014-01-22 日清食品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残留農薬自動前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残留農薬抽出方法
CN203195273U (zh) * 2013-03-26 2013-09-18 广州合口美家居用品开发有限公司 隐蔽式按制旋转柱的保温杯
CN104360054B (zh) * 2014-09-04 2016-07-06 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仪器
CN105300937B (zh) * 2015-09-18 2018-12-1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装置
CN105866355B (zh) * 2016-04-14 2018-02-13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可无线数据传送数据的多种残留农药多方向检测仪
CN206074458U (zh) * 2016-09-28 2017-04-05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CN106248660A (zh) * 2016-09-28 2016-12-21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野外植物毒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8990A1 (zh) * 2016-09-28 2018-04-05 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58990A1 (zh) 2018-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74458U (zh) 便携式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器
CN106248660A (zh) 野外植物毒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8420895U (zh) 一种水质监测机器人
CN107963189A (zh) 一种水上环保监查采样船
CN203745236U (zh) 一种活性炭滤池用采样取炭工具
CN206114681U (zh) 一种流路装置及采用该流路装置的在线测油仪
CN206074562U (zh) 野外植物毒性检测及报警装置
CN207763996U (zh) 一种水文地质用地下水及地表水定深定量采样器
CN211626993U (zh) 一种便携式土壤分析检测收集装置
CN212722623U (zh) 一种便携式茶叶残留农药检测仪
CN208872747U (zh) 一种水质在线监测、分析系统
CN218561454U (zh) 结核杆菌检测装置
CN206479370U (zh) 一种采水监测系统
CN217688896U (zh)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水质监测系统
CN218157843U (zh) 一种水生物多样性采样检测装置
CN216027054U (zh) 一种市政园林环保土壤修复处理装置
CN212722842U (zh) 一种水样检测仪
CN104328042A (zh) 空气微生物液体冲击式采样一体机
CN208672640U (zh) 一种基于生物检测便携式pH值检测装置
CN213779399U (zh) 一种智能手表防水耐压测试装置
CN220367079U (zh) 玻片处理系统
CN216433690U (zh) 一种用于固体废物检测装置
CN212586055U (zh) 洁净水质用检测取样器
CN208568349U (zh) 一种钻孔外业快速取样器
CN210442159U (zh) 一种环境检测用污水采样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