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1856U - 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1856U
CN206061856U CN201620559512.6U CN201620559512U CN206061856U CN 206061856 U CN206061856 U CN 206061856U CN 201620559512 U CN201620559512 U CN 201620559512U CN 206061856 U CN206061856 U CN 206061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ehouse
water
plankton
electromagnetic valve
nurs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5595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东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5595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1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1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18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采用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的高度可选择0.5米至5米,与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配套的有: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水质过滤设备,氧气泵,浮游生物反应堆以及工控PLC+loT组件,通过工控PLC+loT组件对水产品种苗繁殖装置的各项条件进行监测与控制,使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的各项运行环境达到或超过所选水产产品养殖排卵和种苗孵化与种苗育苗所需的自然生态环境,并符合和适应多种水产品品种的要求,从而实现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的高效运行和远程管理的目的。

Description

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厂化水产养殖与种苗繁殖,涉及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
背景技术
据介绍,我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3%,渔业在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接近6700万吨,渔业产值达到1.09万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56万元。水产品出口顺差超过100亿元,出口额稳居国内大宗农产品首位,可以说全世界每3条鱼中,就有两条是中国生产的。水产养殖正在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这一观点,已成为专家和相关从业者的共识。
目前的渔业仍沿用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式经营的传统方式,在渔业养殖过程中缺乏对水质环境的有效监控措施。养殖过程中不合理投喂和用药极大地恶化了水质环境,影响了水产品质量,加剧水产品病害的发生,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水环境污染、养殖风险等问题非常严重。
水产行业对种苗的繁殖和筛选,主要依靠野生和自然资源,部分企业虽然已在温室大棚内,建造水泥池,对野生种苗进行人工繁殖与养殖。但是,对水产养殖和种苗繁殖涉及的自然生态水域环境监测、投饵饲料、病害防治监控、育种、苗种饲养、高效益高品质设施化养殖与远程现代化管理等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达到满意的行业需求和绿色环保的工厂化水产养殖与种苗繁殖的社会需求目的。随着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和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现状的严俊,这 些问题正倒逼传统渔业必须转型升级,以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渔业产品质量与效益,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现有技术还有:《黄鳝野生种苗筛选的定量方法》(专利号:ZL 200410066033.2),鳝鱼养殖场60万年产值的背后(2010-10-08广安日报),如何用人工方式繁殖锦鲤?(2013-02-17笃行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在施设条件下,采用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的平面面积可以根据水产品品种的种类进行设计选择,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的高度可选择0.5米至5米,与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配套的有: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水质过滤设备,氧气泵,浮游生物反应堆以及工控PLC+loT组件。通过工控PLC+loT组件对水产品种苗繁殖装置的各项条件进行监测与控制,使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的各项运行环境达到或超过所选水产产品养殖排卵和种苗孵化与种苗育苗所需的自然生态环境,并符合和适应多种水产品品种的要求,从而实现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的高效运行和远程管理的目的。
尤其,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在货架式结构体上,按标准设置1-5层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不但使工厂化水产种苗的养殖排卵与繁殖功能齐全,单位占地面积的养殖排卵量和孵化量可提高5倍至10倍以上,而且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也可以按照水产品品种的不同,进行单独设置与装配。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和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可选择 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的浮游生物,有利于不同水产产品对浮游生物饵料的需求,使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不但适合多品种淡水水产品的周年养殖排卵与种苗繁殖,也适合部分海水水产品的养殖排卵与种苗繁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集成式工厂化鳝鱼养殖装置>(专利号:201521069317.7)的部分技术。
装配式组合式人工排养殖卵仓,孵化仓,育苗仓结构与组件:
由四根至多根钢结构件或钢结构与砼土构件搭配组成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的框架式结构体49,在框架式结构体49的结构位置,按标准组件安装好1-5层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高度可在0.5米至5米内选择,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一侧,分别安装进水口42和养殖排卵仓供水电磁阀8,孵化仓供水电磁阀7,育苗仓供水电磁阀6,以及高度可调的溢流管43,另一侧底部排污口安装排污电磁阀50,通过工控PLC+loT组件15对供水电磁阀41和养殖排卵仓供水电磁阀8,孵化仓供水电磁阀7,育苗仓供水电磁阀6,供水与水循环泵40的控制,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内部水体可以通过供水与循环水管道分别进行供水与水循环,在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底部适当位置,分别安装一组或多组微孔供氧瀑气带或供氧管44,微孔供氧瀑气带或供氧管44的一端与洁清空气管道及空气泵16连接,通过对空气泵16的控制,使洁清空气通过微孔供氧瀑气带或供氧管44分别对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内的水体进行供氧,高密度增加水体溶解氧,在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的水体内部分别固定一定数量的框架式产卵床45,用于亲本水产品的产卵和种苗孵化,在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 苗仓4的内部分别安装水体环境监测与传感元件59,通过工控PLC+loT组件15对其分别进行监测与控制,从而实现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的高效运行和远程管理的目的。
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采用高强度格栅框或格栅板组装而成,在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内壁,分别安装固定相同尺寸的环保型复合防渗膜60,在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外侧,分别固定环保型保温材料48。
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
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采用封闭式保温箱体,在封闭式保温箱体内适当位置设置一组热水交换器37和一组冷水交换器38,热水交换器37通过管道以及电磁阀55,热水泵56,与热水水源相连,冷水交换器38通过管道以及电磁阀31,冷水泵32,与冷水水源相连,在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系统39的上部,设有温度传感器36,液位传感器35,以及O3氧气水混合机34,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所需的热水水源和冷水水源均采用自然能源或绿色环保能源。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的内部水源由水质过滤设备52供给,通过工控PLC+loT组件15对电磁阀33,水位传感器35的控制,使水体和水量保持在设定的高度,通过温度传感器36,以及冷水电磁阀31,热水电磁阀55,冷水泵32,热水泵56的控制,使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内的水温保持在设定值之中,通过O3氧气水混合机34的控制,可以按时按量向池内提供高浓度O3,O3在水体中经较短时间可以自行分解为氧,有效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并通过供水电磁阀41,养殖排卵仓供水电磁阀8,孵化仓供水电磁阀7,育苗仓供水电磁阀6,供水与水循环泵40,供水与循环水管道向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内分别循环供给,可以极大增加人工养 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内水体的溶解氧浓度。
水质过滤设备:
水质过滤设备52,通过电磁阀53,污水泵29,以及污水总管51,再通过排污水阀50与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分别相连,通过工控PLC+loT组件15对污水泵29,排污水阀50,电磁阀53的有效控制,按时按需分别将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2,育苗仓4内的污水抽吸到水质过滤设备52之中,经过水质过滤设备52的处理,洁净水通过电磁阀33的控制,按需返回到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内,以利重复使用,水质过滤设备52中的废水渣,通过排出口30自动排出,供种植作有机质使用。
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
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均采用封闭式保温体结构,在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上部,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21,液位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22,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底部分别安装PTC恒温模块13,PTC恒温模块57,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上部分别通过管道19连接供水电磁阀23,供水电磁阀25,和供水水泵24,供水水泵26,并与水质过滤设备52的洁净水出水管连接,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另一侧,通过料液管与电磁阀9,料液管与电磁阀20,浮游生物料液泵10,浮游生物料液泵18连接,通过工控PLC+loT组件15分别对供水电磁阀23,供水电磁阀25和供水水泵24,供水水泵26,液位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22的控制,使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料液保持在设定的位置,通过对PTC恒温模块13,PTC恒温模块57,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 器21的控制,使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内部水体的温度环境充分满足相关浮游生物一年四季快速繁殖与生长的条件,浮游生物的菌种及浓度检测以及人工光照,均通过浮游生物反应堆监测窗17完成,通过对电磁阀9,电磁阀20,浮游生物料液泵10,浮游生物料液泵18的控制,分别使浮游生物料液按需按时通过浮游生物料液管5向人工养殖排卵仓1,育苗仓4内供应,以满足部分水产养殖与育苗产品对浮游生物饵料的需求。
工控PLC+loT组件:
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采用工控PLC+loT组件15,通过总线系统58,以及信号总线14,驱动总线27,供水与循环水管道,污水总管51,高度可调的溢流管43,氧气管道,浮游生物料液管5,实现对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水质过滤设备52,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空气泵16,O 3氧气水混合机34的有效控制,使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内部的各项水体环境,分别达到或超过相关水产产品自然生态养殖排卵,孵化,育苗的生物条件,从而实现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的高效运行和远程管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在货架式结构体上,按标准设置1-5层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不但使工厂化水产种苗的养殖排卵与繁殖功能齐全,单位占地面积的养殖排卵量和孵化量可提高5倍至10倍以上,而且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也可以按照水产品品种的不同,进行单独设置与装配。
2.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和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可 选择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的浮游生物,有利于不同水产产品对浮游生物饵料的需求,使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不但适合多品种淡水水产品的周年养殖排卵与种苗繁殖,也适合部分海水水产品的养殖排卵与种苗繁殖。
3.本实用新型通过工控PLC+loT组件对水产品种苗繁殖装置的各项条件进行监测与控制,使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的各项运行环境达到或超过所选水产产品养殖和种苗孵化与种苗育苗所需的自然生态环境,并符合和适应多种水产品品种的要求,从而实现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的高效运行和远程管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组织结构图。
图2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原理图。
图3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
实施例1:
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孵化仓,育苗仓。
由四根至多根钢结构件或钢结构与砼土构件搭配组成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的框架式结构体49,在框架式结构体49的结构位置,按标准组件安装好1-5层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高度可在0.5米至5米内选择,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一侧,分别安装进水口42和养殖排卵仓供水电 磁阀8,孵化仓供水电磁阀7,育苗仓供水电磁阀6,以及高度可调的溢流管43,另一侧底部排污口安装排污电磁阀50,通过工控PLC+loT组件15对供水电磁阀41和养殖排卵仓供水电磁阀8,孵化仓供水电磁阀7,育苗仓供水电磁阀6,供水与水循环泵40的控制,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内部水体可以通过供水与循环水管道分别进行供水与水循环,在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底部适当位置,分别安装一组或多组微孔供氧瀑气带或供氧管44,微孔供氧瀑气带或供氧管44的一端与洁清空气管道及空气泵16连接,通过对空气泵16的控制,使洁清空气通过微孔供氧瀑气带或供氧管44分别对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内的水体进行供氧,高密度增加水体溶解氧,在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的水体内部分别固定一定数量的框架式产卵床45,用于亲本水产品的产卵和种苗孵化,在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内部分别安装水体环境监测与传感元件59,通过工控PLC+loT组件15对其分别进行监测与控制,从而实现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的高效运行和远程管理的目的。
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采用高强度格栅框或格栅板组装而成,在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内壁,分别安装固定相同尺寸的环保型复合防渗膜60,在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外侧,分别固定环保型保温材料48。
实施例2:
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
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采用封闭式保温箱体,在封闭式保温箱体内适当位置设置一组热水交换器37和一组冷水交换器38,热水交换器37通过管道以及电磁阀55,热水泵56,与热水水源相连,冷水交换器38通过 管道以及电磁阀31,冷水泵32,与冷水水源相连,在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糸统39的上部,设有温度传感器36,液位传感器35,以及O3氧气水混合机34,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所需的热水水源和冷水水源均采用自然能源或绿色环保能源。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的内部水源由水质过滤设备52供给,通过工控PLC+loT组件15对电磁阀33,水位传感器35的控制,使水体和水量保持在设定的高度,通过温度传感器36,以及冷水电磁阀31,热水电磁阀55,冷水泵32,热水泵56的控制,使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内的水温保持在设定值之中,通过O3氧气水混合机34的控制,可以按时按量向池内提供高浓度O3,O3在水体中经较短时间可以自行分解为氧,有效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并通过供水电磁阀41,养殖排卵仓供水电磁阀8,孵化仓供水电磁阀7,育苗仓供水电磁阀6,供水与水循环泵40,供水与循环水管道向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内分别循环供给,可以极大增加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内水体的溶解氧浓度。
实施例3:
水质过滤设备。
水质过滤设备52,通过电磁阀53,污水泵29,以及污水总管51,再通过排污水阀50与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分别相连,通过工控PLC+loT组件15对污水泵29,排污水阀50,电磁阀53的有效控制,按时按需分别将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随排卵仓,孵化仓2,育苗仓4内的污水抽吸到水质过滤设备52之中,经过水质过滤设备52的处理,洁净水通过电磁阀33的控制,按需返回到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装置39内,以利重复使用,水质过滤设备52中的废水渣,通过排出口30自动排出,供种植作有机质使用。
实施例4:
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
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均采用封闭式保温体结构,在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上部,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21,液位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22,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底部分别安装PTC恒温模块13,PTC恒温模块57,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上部分别通过管道19连接供水电磁阀23,供水电磁阀25,和供水水泵24,供水水泵26,并与水质过滤设备52的洁净水出水管连接,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另一侧,通过料液管与电磁阀9,料液管与电磁阀20,浮游生物料液泵10,浮游生物料液泵18连接,通过工控PLC+loT组件15分别对供水电磁阀23,供水电磁阀25和供水水泵24,供水水泵26,液位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22的控制,使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料液保持在设定的位置,通过对PTC恒温模块13,PTC恒温模块57,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21的控制,使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内部水体的温度环境充分满足相关浮游生物一年四季快速繁殖与生长的条件,浮游生物的菌种及浓度检测以及人工光照,均通过浮游生物反应堆监测窗17完成,通过对电磁阀9,电磁阀20,浮游生物料液泵10,浮游生物料液泵18的控制,分别使浮游生物料液按需按时通过浮游生物料液管5向人工养殖排卵仓1,育苗仓4内供应,以满足部分水产养殖与育苗产品对浮游生物饵料的需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的基本方案设置及应用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进行简易变更和替换,仍然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其特征是:
由四根至多根钢结构件与砼土构件搭配组成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的框架式结构体(49),在框架式结构体(49)的结构位置,按标准组件安装好1-5层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高度为0.5米至5米,配套的系统还有: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系统(39),水质过滤系统(52),氧气泵系统(16),浮游生物反应堆(47),浮游生物反应堆(28)以及工控PLC+IoT组件(15),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一侧,分别安装进水口(42)和养殖排卵仓供水电磁阀(8),孵化仓供水电磁阀(7),育苗仓供水电磁阀(6),以及高度可调的溢流管(43),另一侧底部排污口安装排污电磁阀(50),通过工控PLC+IoT组件(15)对供水电磁阀(41)和养殖排卵仓供水电磁阀(8),孵化仓供水电磁阀(7),育苗仓供水电磁阀(6),供水与水循环泵(40)的控制,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内部水体可以通过供水与循环水管道分别进行供水与水循环,在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底部适当位置,分别安装一组或多组微孔供氧瀑气带或供氧管(44),微孔供氧瀑气带或供氧管(44)的一端与洁清空气管道及空气泵连接,通过对空气泵的控制,使洁清空气通过微孔供氧瀑气带或供氧管(44)分别对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内的水体进行供氧,高密度增加水体溶解氧,在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的水体内部分别固定一定数量的框架式产卵床(45),用于亲本水产品的产卵和种苗孵化,在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内部分别安装水体环境监测与传感元件(59),通过工控PLC+IoT组件(15)对其分别进行监测与控制,从而实现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的高效运行和远程管理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其特征是:
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采用高强度格栅框或格栅板组装而成,在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内壁,分别安装固定相同尺寸的环保型复合防渗膜(60),在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的外侧,分别固定环保型保温材料(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其特征是:
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系统(39),采用封闭式保温箱体,在封闭式保温箱体内适当位置设置一组热水交换器(37)和一组冷水交换器(38),热水交换器(37)通过管道以及电磁阀(55),热水泵(56),与热水水源相连,冷水交换器(38)通过管道以及电磁阀(31),冷水泵(32),与冷水水源相连,在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系统(39)的上部,设有温度传感器(36),液位传感器(35),以及O3氧气水混合机(34),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系统(39)所需的热水水源和冷水水源均采用自然能源或绿色环保能源,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系统(39)的内部水源由水质过滤系统(52)供给,通过工控PLC+IoT组件(15)对电磁阀(33),水位传感器(35)的控制,使水体和水量保持在设定的高度,通过温度传感器(36),以及冷水电磁阀(31),热水电磁阀(55),冷水泵(32),热水泵(56)的控制,使水体循环供给与温度调节系统(39)内的水温保持在设定值之中,通过O 3氧气水混合机(34)的控制,可以按时按量向池内提供高浓度O3,O3在水体中经较短时间可以自行分解为氧,有效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并通过供水电磁阀(41),养殖排卵仓供水电磁阀(8),孵化仓供水电磁阀(7),育苗仓供水电磁阀(6),供水与水循环泵(40),供水与循环水管道向装配式组合式人工养殖排卵仓(1),孵化仓(2),育苗仓(4)内分别循环供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其特征是:
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均采用封闭式保温体结构,在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上部,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21)和液位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22),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底部分别安装PTC恒温模块(13),PTC恒温模块(57),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上部分别通过管道(19)连接供水电磁阀(23),供水电磁阀(25)和供水水泵(24),供水水泵(26),并与水质过滤系统(52)的洁净水出水管连接,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另一侧,通过料液管与电磁阀(9),电磁阀(20),浮游生物料液泵(10),浮游生物料液泵(18)连接,通过工控PLC+IoT组件(15)分别对供水电磁阀(23),供水电磁阀(25)和供水水泵(24),供水水泵(26),液位传感器(12),液位传感器(22)的控制,使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的料液保持在设定的位置,通过对PTC恒温模块(13),PTC恒温模块(57),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21)的控制,使1号浮游生物反应堆(47),2号浮游生物反应堆(28)内部水体的温度环境充分满足相关浮游生物一年四季快速繁殖与生长的条件,浮游生物的菌种及浓度检测以及人工光照,均通过浮游生物反应堆监测窗(17)完成,通过对电磁阀(9),电磁阀(20),浮游生物料液泵(10),浮游生物料液泵(18)的控制,分别使浮游生物料液按需按时通过浮游生物料液管(5)向人工养殖排卵仓(1),育苗仓(4)内供应,以满足部分水产养殖与育苗产品对浮游生物饵料的需求。
CN201620559512.6U 2016-06-06 2016-06-06 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61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9512.6U CN206061856U (zh) 2016-06-06 2016-06-06 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559512.6U CN206061856U (zh) 2016-06-06 2016-06-06 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1856U true CN206061856U (zh) 2017-04-05

Family

ID=58421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55951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61856U (zh) 2016-06-06 2016-06-06 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185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7118A (zh) * 2017-12-11 2018-05-29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文昌鱼繁殖季节多次重复排精排卵的人工调控方法
CN108901937A (zh) * 2018-06-19 2018-11-30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种质度夏接力保存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771542A (zh) * 2019-12-05 2020-02-11 南京坤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
CN112237158A (zh) * 2020-11-06 2021-01-19 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工厂化培育黄鳝苗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7118A (zh) * 2017-12-11 2018-05-29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文昌鱼繁殖季节多次重复排精排卵的人工调控方法
CN108901937A (zh) * 2018-06-19 2018-11-30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种质度夏接力保存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771542A (zh) * 2019-12-05 2020-02-11 南京坤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鱼苗孵化率的养殖方法
CN112237158A (zh) * 2020-11-06 2021-01-19 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工厂化培育黄鳝苗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6177C (zh) 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
CN206061856U (zh) 多功能工厂化水产种苗繁殖装置
CN103081864B (zh) 采光温室大棚集约化养殖鳖种的方法
CN205213877U (zh) 集成式工厂化鳝鱼养殖装置
CN104365528A (zh) 一种箱式鱼菜共生养殖系统
CN104430125B (zh) 一种高效水产养殖系统和方法
CN104585081A (zh) 一种地下水循环节水型鲟鱼生态养殖方法
CN103583428A (zh) 一种池塘中设置网箱培育泥鳅苗种的方法
CN207305794U (zh) 高繁殖率养鱼池
CN106332821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大棚多茬生态养殖方法
CN206565014U (zh) 鱼菜共生智能养殖系统
CN102265805A (zh) 黄鳝的阶段养殖方法
CN206294733U (zh) 一种折叠式对虾养殖池
CN205658206U (zh) 超高密度工厂化鲶鱼养殖系统
CN105393960B (zh) 一种大口黑鲈的早繁方法
CN105594631A (zh) 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
CN110352893A (zh) 一种黑鱼循环水净化养殖系统
CN102696514B (zh) 生态养鱼及生物净水一体化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00531684C (zh) 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方法
CN107087560A (zh) 南美白对虾与金鲳鱼生态混养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
CN103435163B (zh) 一种生活小区排污口去富营养化的方法
CN205213849U (zh) 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
CN109937953A (zh) 利用循环水进行黑斑原鮡培育驯化养殖的方法
CN109169424A (zh) 一种海水鱼池塘生态集约化养殖系统
CN106259085B (zh) 一种中华鳖繁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ai Dongli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Go Through Formalities of Registr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