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61118U - 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61118U
CN206061118U CN201620677240.XU CN201620677240U CN206061118U CN 206061118 U CN206061118 U CN 206061118U CN 201620677240 U CN201620677240 U CN 201620677240U CN 206061118 U CN206061118 U CN 206061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amplification
coil
voice coil
amplification uni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67724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秉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un Shun F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tune Gran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tune Grand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Fortune Grand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62067724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61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61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611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包括有:一支架;一音圈,具有多个线圈组,各该线圈组各具有一对接线端;一振膜,结合于该支架且与该音圈结合;一磁回结构,结合于该支架而相对该音圈具有磁间隙;以及一功率放大组,具有多个功率放大单元,各该功率放大单元各具有一对耦接端,而令各该对接线端与对应的各该对耦接端电性连接,致使各该线圈组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借此,用以提供一种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而具有输出音量大幅增加的功效。

Description

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尤指一种单一音圈配置多个线圈组,透过各线圈组电性连接多个功率放大单元的设计。
背景技术
现今的薄型化电子产品其扬声器系统功率放大器所能提供给扬声器的输出功率有限,导致扬声器的输出音量有限;因此,为了提升扬声器的音量,目前业界的作法,通常只有改善磁路设计或是扩大振膜有效发声面积等方式,但这些方法的效果也都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具有输出音量大幅增加的功效;具有滤波功能,针对扬声器特性,调整特定频段的输出功率,达成各别频段音质提升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单磁路态样的结构特征,包括:一支架;一音圈,具有多个线圈组,各该线圈组各具有一对接线端;一振膜,结合于该支架且与该音圈结合;一磁回结构,结合于该支架而相对该音圈具有磁间隙;以及一功率放大组,具有多个功率放大单元,各该功率放大单元各具有一对耦接端,而令各该对接线端与对应的各该对耦接端电性连接,致使各该线圈组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
再者,该功率放大单元的数量等于该线圈组的数量,而令各该线圈组一对一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或者,该功率放大单元的数量少于该线圈组的数量,而至少有两个该线圈组与对应的同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其中,至少有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为低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而其余的该功率放大单元为全音频段或中高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又,各该线圈组绕设于一线架。
此外,本实用新型多磁路态样的结构特征,包括:一支架;一音圈,具有多个线圈组,各该线圈组各具有一对接线端;一第二音圈,具有多个第二线圈组,各该第二线圈组各具有一对第二接线端;一振膜,结合于该支架且与该音圈、该第二音圈结合;一磁回结构,结合于该支架而相对该音圈具有磁间隙;一第二磁回结构,结合于该支架而相对该第二音圈具有磁间隙;以及一功率放大组,具有多个功率放大单元,各该功率放大单元各具有一对耦接端,而令各该对接线端与对应的各该对耦接端电性连接,且令各该对第二接线端与对应的各该对耦接端电性连接,致使各该线圈组及各该第二线圈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
然而,该功率放大单元的数量等于该线圈组的数量亦等于该第二线圈组的数量,而令各该线圈组一对一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且令各该第二线圈组一对一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或者,该功率放大单元的数量少于该线圈组的数量亦少于该第二线圈组的数量,而至少有两个该线圈组与对应的同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且至少有两个该第二线圈组与对应的同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其中,至少有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为低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而其余的该功率放大单元为全音频段或中高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又,各该线圈组绕设于一线架。
借此,单一音圈搭配的线圈组愈多,累加每一个线圈组承受功率,就是整个扬声器的最大承受功率,而达到输出音量大幅增加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输出音量大幅增加的功效;具有滤波功能,针对扬声器特性,调整特定频段的输出功率,达成各别频段音质提升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单体结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音圈与功率放大组电性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音圈与功率放大组电性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扬声器单体结构剖示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双音圈与功率放大组电性连接示意图(音圈的间采用并联电性连接)。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双音圈与功率放大组电性连接示意图(音圈的间采用串联电性连接)。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双音圈与功率放大组电性连接示意图(音圈的间采用并联电性连接)。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双音圈与功率放大组电性连接示意图(音圈的间采用串联电性连接)。
图中标号说明:
10、10a支架
20音圈
20a第二音圈
21、22、23线圈组
21a、22a、23a第二线圈组
24、25、26接线端
24a、25a、26a第二接线端
27线架
27a第二线架
30、30a振膜
40磁回结构
40a第二磁回结构
50、50a功率放大组
51、51a、52、52a、53功率放大单元
54、54a、55、55a、56耦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括:一支架10;一音圈20,具有三个线圈组21、22、23,各该线圈组21、22、23各具有一对接线端24、25、26,各该线圈组21、22、23可绕设于一线架27;一振膜30,结合于该支架10且与该音圈20结合;一磁回结构40,结合于该支架10而相对该音圈20具有磁间隙;以及一功率放大组50,具有三个功率放大单元51、52、53,各该功率放大单元51、52、53各具有一对耦接端54、55、56,而令各该对接线端24、25、26与对应的各该对耦接端54、55、56电性连接,致使各该线圈组21、22、23一对一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51、52、53电性连接;其中,至少有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52为低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而其余的该功率放大单元51、53为全音频段或中高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
接着,请再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该功率放大组50a具有两个功率放大单元51a、52a,各该功率放大单元51a、52a各具有一对耦接端54a、55a,而有一个该线圈组22一对一与对应的该功率放大单元52a电性连接,且有两个该线圈组21、23并联(或串联)电性连接后,再与对应的该功率放大单元51a电性连接;其中,至少有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52a为低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而其余的该功率放大单元51a为全音频段或中高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
然而,请再参阅图4、图5A、图5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包括有:一支架10a;一音圈20,具有三个线圈组21、22、23,各该线圈组21、22、23各具有一对接线端24、25、26,各该线圈组21、22、23可绕设于一线架27;一第二音圈20a,具有三个第二线圈组21a、22a、23a,各该第二线圈组21a、22a、23a各具有一对第二接线端24a、25a、26a,各该第二线圈组21a、22a、23a可绕设于一第二线架27a;一振膜30a,结合于该支架10a且与该音圈20、该第二音圈20a结合;一磁回结构40,结合于该支架10a而相对该音圈20具有磁间隙;一第二磁回结构40a,结合于该支架10a而相对该第二音圈20a具有磁间隙;以及一功率放大组50,具有三个功率放大单元51、52、53,各该功率放大单元51、52、53各具有一对耦接端54、55、56,而令各该对接线端24、25、26与各该对第二接线端24a、25a、26a并联(如图5A)或串联(如图5B)电性连接后,再与对应的各该对耦接端54、55、56电性连接,致使各该线圈组21、22、23与各该第二线圈组21a、22a、23a并联或串联电性连接后,再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51、52、53电性连接;其中,至少有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52为低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而其余的该功率放大单元51、53为全音频段或中高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
另者,请再参阅各该对接线端24、25、26与各该对第二接线端24a、25a、26a并联电性连接的图6A和各该对接线端24、25、26与各该对第二接线端24a、25a、26a串联电性连接的图6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该功率放大组50a具有两个功率放大单元51a、52a,各该功率放大单元51a、52a各具有一对耦接端54a、55a,而有一个该线圈组23一对一与对应的该功率放大单元51a电性连接,且有两个该线圈组21、22并联(或串联)电性连接后,再与对应的该功率放大单元52a电性连接,另有一个该第二线圈组23a一对一与对应的该功率放大单元51a电性连接,且有两个该第二线圈组21a、22a并联(或串联)电性连接后,再与对应的该功率放大单元52a电性连接;其中,至少有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52a为低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而其余的该功率放大单元51a为全音频段或中高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
基于上述的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单一音圈配置多个线圈组的结构,透过各线圈组电性连接多个功率放大单元的设计,让每个线圈组形成独立的机电转换单元,进而产生独立的电磁作用而致使音圈动作,由于音圈的动作会推动振膜的动作,并进一步推动振膜前方空气分子的位移,而当音圈动作产生的位移量愈大时,也就意谓着扬声器所能提供的音量愈大;因此,当单一音圈搭配的线圈组愈多,其产生的效果是累加的,也就是每一个线圈组承受功率的加总,就是整个扬声器的最大承受功率,而各线圈组动作的位移量加总,也会是整个音圈的最大位移量,位移量的大小是决定音量与低频音质的关键因素;是以,本实用新型可提升整个扬声器系统的功率,达到输出音量大幅增加的目的。
然而,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让至少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为低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而其余的该功率放大单元为全音频段或中高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为一种不同输出频段的滤波设计,可以进一步针对低音或中高音扬声器的特性,分别调整特定频段的输出功率,使低频量感优异而中高频声音清晰,达成各别频段音质提升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实用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

Claims (10)

1.一种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架;
一音圈,具有多个线圈组,各该线圈组各具有一对接线端;
一振膜,结合于该支架且与该音圈结合;
一磁回结构,结合于该支架而相对该音圈具有磁间隙;
一功率放大组,具有多个功率放大单元,各该功率放大单元各具对耦接端,而令各该对接线端与对应的各该对耦接端电性连接,致使各该线圈组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数量等于该线圈组的数量,而令各该线圈组一对一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数量少于该线圈组的数量,而至少有两个该线圈组与对应的同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为低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而其余的该功率放大单元为全音频段或中高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线圈组绕设于一线架。
6.一种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架;
一音圈,具有多个线圈组,各该线圈组各具有一对接线端;
一第二音圈,具有多个第二线圈组,各该第二线圈组各具有一对第二接线端;
一振膜,结合于该支架且与该音圈、该第二音圈结合;
一磁回结构,结合于该支架而相对该音圈具有磁间隙;
一第二磁回结构,结合于该支架而相对该第二音圈具有磁间隙;
一功率放大组,具有多个功率放大单元,各该功率放大单元各具有一对耦接端,而令各该对接线端与对应的各该对耦接端电性连接,且令各该对第二接线端与对应的各该对耦接端电性连接,致使各该线圈组及各该第二线圈组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数量等于该线圈组的数量亦等于该第二线圈组的数量,而令各该线圈组一对一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且令各该第二线圈组一对一与对应的各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数量少于该线圈组的数量亦少于该第二线圈组的数量,而至少有两个该线圈组与对应的同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且至少有两个该第二线圈组与对应的同一个该功率放大单元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功率放大单元为低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而其余的该功率放大单元为全音频段或中高音频段的功率放大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线圈组绕设于一线架,各该第二线圈组绕设于一第二线架。
CN201620677240.XU 2016-06-30 2016-06-30 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61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7240.XU CN206061118U (zh) 2016-06-30 2016-06-30 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677240.XU CN206061118U (zh) 2016-06-30 2016-06-30 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61118U true CN206061118U (zh) 2017-03-29

Family

ID=58375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67724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61118U (zh) 2016-06-30 2016-06-30 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611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4531A (zh) * 2017-09-22 2017-12-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终端及调节音量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4531A (zh) * 2017-09-22 2017-12-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终端及调节音量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98541U (zh) 新型驻极体静电扬声器
CN206061118U (zh) 可调整输出特性的扬声器系统
CN201360348Y (zh) 平膜扬声器
CN107710788A (zh) 静电扬声器及其方法
CN201718025U (zh) 微型扬声器阵列模组
CN207053745U (zh) 一种异口同声蓝牙对箱
CN205647982U (zh) 多驱动器平板扬声器
CN105744449A (zh) 一种薄膜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6196037U (zh) 一种麦克风信号无极调节模块
CN203225871U (zh) 一种简易的计算机音频放大电路
CN202759588U (zh) 双压电式骨导传声器
CN206117993U (zh) 一种音频地隔离差分电路及音箱
CN205647938U (zh) 一种数字卡拉ok功放设备的装置
CN201219303Y (zh) 扬声器组合装置
CN209402715U (zh) 一种音频功放电路
CN100592824C (zh) 一种能够消除扬声器热效应的系统
CN202135291U (zh) 可串联音箱
CN1016550B (zh) 音频功率放大器及双绕组音圈扬声器
CN103077566A (zh) 一种声控电子门铃电路
CN202168037U (zh) 一种单端输出变压器的推挽放大器系统
CN209201159U (zh) 一种电话会议用扩音电路
CN205545153U (zh) 一种智能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
CN203086682U (zh) 阻抗可调式受话器
CN208521162U (zh) 一种语音播报控制电路
CN203071818U (zh) 双dc升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13

Address after: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Dalang town Dajingtou Industrial Zone second road five Shunxing No. 12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Shun Shun Feng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350, Yingying Road, turtle mountain, Taoyuan City

Patentee before: Fortune Grand Technology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6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