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40103U - 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 - Google Patents

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40103U
CN206040103U CN201621010969.8U CN201621010969U CN206040103U CN 206040103 U CN206040103 U CN 206040103U CN 201621010969 U CN201621010969 U CN 201621010969U CN 206040103 U CN206040103 U CN 206040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rinting ink
counterfeiting
ink layer
fal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109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少良
巩运军
宋波
巩涛
崔丽慧
巩文灵
巩玉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ai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aibao Preventing Counterfeit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aibao Preventing Counterfeit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aibao Preventing Counterfeit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109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40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40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40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所述的防伪膜带,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覆膜层、温变油墨层、离型层、成像层、防伪信息层和背胶层,温变油墨层与离型层之间设有防伪图案层和若干光变油墨层,所述的若干光变油墨层随机嵌于防伪图案层内且与防伪图案层一起形成完整的图案。本实用新型设置温变油墨层,能够对下层防伪图案进行遮盖,不易被仿制;设置防伪图案层和若干光变油墨层,在白光下正看或者侧视,随着视角的不同,光变油墨层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使得标签不易被仿制造假,进一步加强防伪的效果;设置防伪信息层,手机app扫描即可确定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即可鉴别产品真假,易于鉴别真伪。

Description

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
背景技术
药品电子监管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编码技术,对药品实施全过程电子监控的方法,由此产生药品唯一的“电子身份证”。有关部门介绍说:电子监管码一品一码,每个药盒上的编码都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起到监控、追溯、查询作用。
现在,药企在使用电子监管码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贴码,另一种是直接找包装厂印刷,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贴码要人工操作,每一盒药的码都不相同,都要扫码,之后还要做关联,特别耗费人力,生产效率低。如果扫码出现错误,整条线都得停下,检查废码,然后同一条线上的药都要做重新关联,返工率高。
2、直接找包装厂印刷,在包装盒上印上监管码后,在生产线机器上进行读码、关联,然后再上传到药品电子监管网。为了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在相关的各个环节配备计算机、服务器、上网设备,更关键的是,为了在生产线上安装扫码、关联的设备,还要进行生产线改装。
现在采用电子监管码的标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难以鉴别真伪。从电子监管码看不出药的真假,除非两个人同时去查同一个监管码,才能确定哪个是假的,这种做法的几率很小。这不是给造假者增加成本,而是给药厂和药品经销企业增加成本。
2、电子监管码印刷在标签表层,防伪信息可见,容易被仿制,防伪力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防伪信息不可视、不易被仿制、防伪力度高、易于鉴别真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覆膜层、温变油墨层、离型层、成像层、防伪信息层和背胶层,温变油墨层与离型层之间设有防伪图案层和若干光变油墨层,所述的若干光变油墨层随机嵌于防伪图案层内且与防伪图案层一起形成完整的图案。
所述的覆膜层是厚度为12~20μm的PET膜。
所述的温变油墨层采用可逆变的温变油墨印刷,温变油墨层覆盖住防伪图案层和光变油墨层,高温检测,温变油墨由深色变为透明。
所述的防伪图案层采用水性油墨印刷。
所述的防伪信息层包含的信息为可变数字水印、数码和电子监管码,可变数字水印、数码和电子监管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工作原理及过程:
所述的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覆膜层、温变油墨层、离型层、成像层、防伪信息层和背胶层,温变油墨层与离型层之间设有防伪图案层和若干光变油墨层,所述的若干光变油墨层随机嵌于防伪图案层内且与防伪图案层一起形成完整的图案。
所述的覆膜层是厚度为12~20μm的PET膜。覆膜层能够防止烫印到产品包装盒上的标识在对产品转移、运输时造成的磨损,杜绝标识失效的情况发生,延长标识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温变油墨层采用可逆变的温变油墨印刷,温变油墨层覆盖住防伪图案层和光变油墨层,高温检测,温变油墨由深色变为透明。
温变油墨层下方为防伪图案层和若干光变油墨层,在客户需要防伪验证时,通过高温检测,温变油墨层变为透明,显示出防伪图案层和光变油墨层的图案信息,可以通过在白光下正看或者侧视,随着视角的不同,光变油墨层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使得标签不易被仿制造假,从而达到防伪的效果。
所述的防伪图案层采用水性油墨印刷。
所述的防伪信息层包含的信息为可变数字水印、数码和电子监管码,可变数字水印、数码和电子监管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通过手机app扫描即可确定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从而鉴别产品真假,三者对应关系的防伪能够防止在市场上被仿制,有利于维护厂家的利益。
防伪信息层上方为成像层,成像层的存在能够防止撕去离型层时对防伪信息层上的信息带来的损坏,保护防伪信息层的完整。
防伪信息层下方为背胶层,背胶层的存在能确保该标识在烫印到药品包装盒或其他包装盒上时贴合的更牢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脱落。
成像层上方为离型层,在鉴别产品真伪时,撕去成像层上方的离型层可以对防伪信息层上的信息进行识别,进一步防伪验证。
使用时,将所述的防伪膜带烫印到包装盒的设计位置上。消费者进行防伪验证时,首先进行高温检测,温变油墨层变为透明,显示出防伪图案层和光变油墨层的图案信息,可以通过在白光下正看或者侧视,随着视角的不同,光变油墨层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使得标签不易被仿制造假,从而达到防伪的效果。撕去成像层上方的离型层可以对防伪信息层上的信息进行识别,进一步防伪验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温变油墨层,高温检测,温变油墨由深色变为透明,正常情况下温变油墨层为深色,能够对下层防伪图案进行遮盖,不易被仿制。
2、本实用新型设置防伪图案层和若干光变油墨层,通过高温检测,温变油墨层变为透明,显示出防伪图案层和光变油墨层的图案信息后,可以通过在白光下正看或者侧视,随着视角的不同,光变油墨层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使得标签不易被仿制造假,进一步加强防伪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防伪信息层包含的信息为可变数字水印、数码和电子监管码,可变数字水印、数码和电子监管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通过手机app扫描即可确定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从而鉴别产品真假,易于鉴别真伪,三者对应关系的防伪能够防止在市场上被仿制,有利于维护厂家的利益。
4、本实用新型三重防伪,防伪力度高,防伪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伪膜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覆膜层;2、温变油墨层;3、防伪图案层;4、光变油墨层;5、离型层;6、成像层;7、防伪信息层;8、背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覆膜层1、温变油墨层2、离型层5、成像层6、防伪信息层7和背胶层8,温变油墨层2与离型层5之间设有防伪图案层3和若干光变油墨层4,所述的若干光变油墨层4随机嵌于防伪图案层3内且与防伪图案层3一起形成完整的图案。
所述的覆膜层1是厚度为12~20μm的PET膜。覆膜层1能够防止烫印到产品包装盒上的标识在对产品转移、运输时造成的磨损,杜绝标识失效的情况发生,延长标识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温变油墨层2采用可逆变的温变油墨印刷,温变油墨层2覆盖住防伪图案层3和光变油墨层4,高温检测,温变油墨由深色变为透明。
温变油墨层2下方为防伪图案层3和若干光变油墨层4,在客户需要防伪验证时,通过高温检测,温变油墨层2变为透明,显示出防伪图案层3和光变油墨层4的图案信息,可以通过在白光下正看或者侧视,随着视角的不同,光变油墨层4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使得标签不易被仿制造假,从而达到防伪的效果。
所述的防伪图案层3采用水性油墨印刷。
所述的防伪信息层7包含的信息为可变数字水印、数码和电子监管码,可变数字水印、数码和电子监管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通过手机app扫描即可确定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正确,从而鉴别产品真假,三者对应关系的防伪能够防止在市场上被仿制,有利于维护厂家的利益。
防伪信息层7上方为成像层6,成像层6的存在能够防止撕去离型层5时对防伪信息层7上的信息带来的损坏,保护防伪信息层7的完整。
防伪信息层7下方为背胶层8,背胶层8的存在能确保该标识在烫印到药品包装盒或其他包装盒上时贴合的更牢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脱落。
成像层6上方为离型层5,在鉴别产品真伪时,撕去成像层6上方的离型层5可以对防伪信息层7上的信息进行识别,进一步防伪验证。
使用时,将所述的防伪膜带烫印到包装盒的设计位置上。消费者进行防伪验证时,首先进行高温检测,温变油墨层2变为透明,显示出防伪图案层3和光变油墨层4的图案信息,可以通过在白光下正看或者侧视,随着视角的不同,光变油墨层4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使得标签不易被仿制造假,从而达到防伪的效果。撕去成像层6上方的离型层5可以对防伪信息层7上的信息进行识别,进一步防伪验证。

Claims (5)

1.一种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覆膜层(1)、温变油墨层(2)、离型层(5)、成像层(6)、防伪信息层(7)和背胶层(8),温变油墨层(2)与离型层(5)之间设有防伪图案层(3)和若干光变油墨层(4),所述的若干光变油墨层(4)随机嵌于防伪图案层(3)内且与防伪图案层(3)一起形成完整的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膜层(1)是厚度为12~20μm的PET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变油墨层(2)采用可逆变的温变油墨印刷,温变油墨层(2)覆盖住防伪图案层(3)和光变油墨层(4),高温检测,温变油墨由深色变为透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图案层(3)采用水性油墨印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信息层(7)包含的信息为可变数字水印、数码和电子监管码,可变数字水印、数码和电子监管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CN201621010969.8U 2016-08-31 2016-08-31 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 Active CN206040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0969.8U CN206040103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10969.8U CN206040103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40103U true CN206040103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30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10969.8U Active CN206040103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4010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0536A (zh) * 2017-12-28 2018-06-29 王道顺 一种对光可变防伪标识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003535A (zh) * 2018-07-04 2018-12-14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防伪标签
CN114067664A (zh) * 2021-10-19 2022-02-18 广东德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色变防伪标签
CN114333553A (zh) * 2021-12-27 2022-04-12 深圳市华鑫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变防伪标签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0536A (zh) * 2017-12-28 2018-06-29 王道顺 一种对光可变防伪标识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003535A (zh) * 2018-07-04 2018-12-14 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防伪标签
CN114067664A (zh) * 2021-10-19 2022-02-18 广东德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色变防伪标签
CN114333553A (zh) * 2021-12-27 2022-04-12 深圳市华鑫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光变防伪标签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40103U (zh) 三重防伪的防伪膜带
CN103093355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防伪标签及标签制作方法
CN103390187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并具有校验功能的包装盒及其实现方法
CN206003441U (zh) 一种防伪标识
CN106960411A (zh) 二维码叠加数字水印的方法及其识别方法和识别系统
CN102831530B (zh) 一种基于二维图形编码防伪的方法
CN202306599U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防伪标签
CN206877592U (zh) 一种揭开组合式防伪标识
CN205028583U (zh) 基于二维码与指纹相结合的防伪标签
CN104240592B (zh) 孔·粒镜像对应防伪方法
CN109410743A (zh) 一种防止信息泄露的标签
CN203624147U (zh) 带有覆盖式暗码防伪层的包装袋
CN212135475U (zh) 一种镭射防伪标签
CN2923794Y (zh) 多层防伪纸
CN2475094Y (zh) 纤维丝、粒计数描述防伪标贴
CN204303264U (zh) 一种应用于拉链上的防伪结构
CN206841917U (zh) 多重防伪标签包装
CN102081879B (zh) 印刷线、点与载体中所含纤维丝、粒重合状态描述防伪方法
CN214335765U (zh) 一种激光二维码的防揭安全标识
CN207833780U (zh) 可变智能微缩信息点防伪标识
CN216133400U (zh) 一种放大镜、一种防伪标识系统及一种防伪结构系统
CN201804499U (zh) 颜色过滤型防伪标识
CN206877594U (zh) 一种嵌入式可变微缩数码与二维码结合的防伪标识
CN213691193U (zh) 一种防伪标签
CN207909407U (zh) 纳米隐形信息防伪标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56407 Shandong Zibo County, Huantai Province, north of the first sea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Tai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6407 Shandong Zibo County, Huantai Province, north of the first sea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TAIBAO PREVENTING COUNTERFEIT PRODUC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