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6597U - 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6597U
CN206036597U CN201621053715.4U CN201621053715U CN206036597U CN 206036597 U CN206036597 U CN 206036597U CN 201621053715 U CN201621053715 U CN 201621053715U CN 206036597 U CN206036597 U CN 206036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ute
clamp assemblies
cavity
slide
install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37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海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CH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ECH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ECH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ECH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37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6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6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6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包括安装部(1)、支撑部(2)以及夹持部(3);所述安装部(1)具有顶部开口的腔体(1.1);所述安装部(1)的表面自顶向下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腔体(1.1)连通且竖向平行设置的滑槽(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对多种物体进行固定,可广泛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诸如手机、平板电脑、视频播放器等移动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移动设备的功能日益强大,人们在工作时,常常需要同时携带移动设备以及其他所需的机器设备,例如,以其他机器设备点巡检仪为例,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点巡检作业时,需要同时携带点巡检仪和移动设备。然而,由于移动设备和点巡检仪为两个独立构件,因此,一方面,不易携带;另一方面,移动设备由于缺乏支撑结构,当工作人员操作移动设备时,不易放置点巡检仪;而当工作人员操作点巡检仪时,又不易放置移动设备,由此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包括安装部(1)、支撑部(2)以及夹持部(3);
所述安装部(1)具有顶部开口的腔体(1.1);所述安装部(1)的表面自顶向下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腔体(1.1)连通且竖向平行设置的滑槽(1.2);
所述支撑部(2)包括支撑槽体(2.1)以及至少一组滑动组件(2.2);所述支撑槽体(2.1)的轴向水平设置且开口向上;每个所述滑动组件(2.2)包括连接臂(2.2.1)以及插板(2.2.2);所述连接臂(2.2.1)与所述支撑槽体(2.1)的轴向垂直,所述连接臂(2.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槽体(2.1)的外侧壁,所述连接臂(2.2.1)的另一端固定所述插板(2.2.2);所述插板(2.2.2)自上而下置入所述安装部(1)的腔体(1.1)内部,且与所述腔体(1.1)过盈配合,同时,使所述连接臂(2.2.1)穿过对应位置的滑槽(1.2);使所述插板(2.2.2)在所述腔体(1.1)内部自顶向下滑动到第1需要位置,带动所述连接臂(2.2.1)沿对应的滑槽(1.2)自顶向下滑动到第1需要位置,进而带动所述支撑槽体(2.1)在所述腔体(1.1)的外部滑动到第1需要位置,通过所述支撑槽体(2.1),支撑被固定物体的底端;
所述夹持部(3)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夹持组件(3.1)和右夹持组件(3.2);所述左夹持组件(3.1)和所述右夹持组件(3.2)均包括:夹持件(3.3)和滑动构件(3.4);其中,所述滑动构件(3.4)包括连接件(3.4.1)以及插件(3.4.2);所述插件(3.4.2)通过所述连接件(3.4.1)固定到所述夹持件(3.3)的外侧壁;
使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插件自上而下置入所述安装部(1)的腔体(1.1)内部,且与所述腔体(1.1)过盈配合,同时,使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连接件穿过对应位置的滑槽(1.2);然后,使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插件在所述腔体(1.1)内部自顶向下滑动到第2需要位置,带动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连接件沿对应的滑槽(1.2)自顶向下滑动到第2需要位置,进而带动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夹持件在所述腔体(1.1)的外部滑动到第2需要位置,通过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夹持件,夹持被固定物体的左侧边缘;
使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插件自上而下置入所述安装部(1)的腔体(1.1)内部,且与所述腔体(1.1)过盈配合,同时,使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连接件穿过对应位置的滑槽(1.2);然后,使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插件在所述腔体(1.1)内部自顶向下滑动到第3需要位置,带动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连接件沿对应的滑槽(1.2)自顶向下滑动到第3需要位置,进而带动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夹持件在所述腔体(1.1)的外部滑动到第3需要位置,通过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夹持件,夹持被固定物体的右侧边缘。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1)为壳体结构,包括前面板(1.3)以及与所述前面板(1.3)的两侧固定连接的后面板(1.4);各个所述滑槽(1.2)开设于所述前面板(1.3)上。
优选的,所述滑槽(1.2)呈两组设置,分别为第1组滑槽和第2组滑槽;所述第1组滑槽和所述第2组滑槽均为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滑槽(1.2);所述第1组滑槽和所述第2组滑槽分别布置于所述腔体(1.1)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2)设置的滑动组件(2.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布置于所述支撑槽体(2.1)外侧壁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槽体(2.1)采用弹性材料,在所述支撑槽体(2.1)的内壁铺设有防磨材料。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2)的每个所述滑动组件(2.2)为一体结构设计;所述支撑槽体(2.1)与所述滑动组件(2.2)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或固定连接结构。
优选的,对于所述左夹持组件(3.1)或所述右夹持组件(3.2),其夹持件与对应的滑动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或固定连接结构;和/或所述夹持件采用弹性材料,在所述夹持件的内壁铺设有防磨材料;和/或每个所述滑动构件为一体结构设计。
优选的,调整所述左夹持组件(3.1)滑动时所采用的滑槽(1.2)和/或调整所述右夹持组件(3.2)滑动时所采用的滑槽(1.2),进而调节所述左夹持组件(3.1)到所述右夹持组件(3.2)之间的水平距离,最终夹持不同宽度的被固定物体。
优选的,还包括若干组不同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4),用于调节被固定物体在所述安装部(1)的高度位置;
所述高度调节卡件(4)包括外壳(4.1),所述外壳(4.1)具有上下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外壳(4.1)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
所述外壳(4.1)自上而下套入到所述安装部(1)的开设有滑槽(1.2)的面板上,所述外壳(4.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沿对应位置的滑槽(1.2)向下滑动,进而将所述外壳(4.1)滑动到位;
当所述高度调节卡件(4)滑动到所述安装部(1)的底部时,所述支撑部(2)沿对应位置的滑槽(1.2)滑动到所述高度调节卡件(4)的上表面,进而调节所述支撑部(2)的高度位置;和/或
所述高度调节卡件(4)滑动到所述支撑部(2)的上表面,然后,所述夹持部(3)沿对应位置的滑槽(1.2)滑动到所述高度调节卡件(4)的上表面,进而调节所述夹持部(3)的高度位置;
和/或
在所述外壳(4.1)的内部腔体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滑槽(1.2)相适配的凸起条(4.2)。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1)为建筑墙体、机器设备的外壳体、车辆内外壁和家具内外壁;所述被固定物体为电子设备、餐厨用具、日常用品、广告牌和壁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对多种物体进行固定,可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在未带附图标记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在增加附图标记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持部中的某个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度调节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度调节卡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包括安装部1、支撑部2以及夹持部3;当需要对移动终端等各类物体进行固定的,将支撑部2以及夹持部3装配到安装部,通过支撑部支撑物体的底部,通过夹持部夹持物体的侧边缘,从而将物体固定到安装部。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安装部1既可以为某些机器设备的外壳,也可以直接为建筑物上的建筑墙体、车辆内外壁和家具内外壁等;而被固定的物体既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器等电子设备,也可以为某些非电子设备,例如,餐厨用具、日常用品、广告牌和壁画等,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例如,当安装部为点巡检仪外壳、被固定的物体为手机时,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可以简单、方便、快速的将不同规格的手机固定到点巡检仪外壳上,一方面,二者固定到一起,方便巡检人员在作业时携带;另一方面,由于二者巧妙的固定到一起,方便巡检人员对点巡检仪或手机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巡检效率。
对于安装部,只需要对设备外壳稍加改造,即可形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用于支撑固定物体的安装部,具有改造成本低的优点。此外,通过在安装部设计中空插拔式凹槽,不仅适用于对物体固定,也便于设备的散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安装部、支撑部以及夹持部分别详细介绍:
(一)安装部
参考图3,为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安装部1具有顶部开口的腔体1.1;安装部1的表面自顶向下开设有若干个与腔体1.1连通且竖向平行设置的滑槽1.2。
在图3中,滑槽1.2呈两组设置,分别为第1组滑槽和第2组滑槽;第1组滑槽和第2组滑槽均为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滑槽1.2;第1组滑槽和第2组滑槽分别布置于腔体1.1的左右两侧。
(二)支撑部
参考图4,为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支撑部2包括支撑槽体2.1以及至少一组滑动组件2.2;在附图4中,共设置两组滑动组件,分别布置于支撑槽体2.1外侧壁的左右两侧。
支撑槽体2.1的轴向水平设置且开口向上,支撑槽体主要用于支撑被固定物体的底部,因此,为实现对不同厚度的物体的支撑,同时对被固定物体底部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磨损被固定物体,支撑槽体2.1可优选采用弹性材料,例如,tpu材料。此外,在支撑槽体的内壁铺设有防磨材料,从而延长支撑槽体的使用寿命,减少被固定物体底部对支撑槽体内壁的磨损。
每个滑动组件2.2包括连接臂2.2.1以及插板2.2.2;连接臂2.2.1与支撑槽体2.1的轴向垂直,连接臂2.2.1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槽体2.1的外侧壁,连接臂2.2.1的另一端固定插板2.2.2;实际应用中,连接臂2.2.1与插板2.2.2为一体结构设计,而支撑槽体2.1与滑动组件2.2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或固定连接结构,当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时,可根据被固定物体的厚度,灵活选择不同规格的支撑槽体,从而扩大物体固定装置的适用范围。
另外,支撑槽体、连接臂以及插板所采用的材料优选与安装部的壳体材料一致,均需采用坚韧性强、抗冲击能力强及硬度较高的材料,从而保证与安装部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实现对被固定物体的稳固支撑与固定。
其安装方法为:
插板2.2.2自上而下置入安装部1的腔体1.1内部,且与腔体1.1过盈配合,同时,使连接臂2.2.1穿过对应位置的滑槽1.2;使插板2.2.2在腔体1.1内部自顶向下滑动到第1需要位置,带动连接臂2.2.1沿对应的滑槽1.2自顶向下滑动到第1需要位置,进而带动支撑槽体2.1在腔体1.1的外部滑动到第1需要位置,通过支撑槽体2.1,支撑被固定物体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中,在将支撑部装配到安装部的某个位置时,由于插板与安装部1的腔体采用过盈配合,因此,安装部1的腔体对插板具有一定的挤压力,所以,在自顶向下将插板滑动到某个所需高度的位置时,可保持支撑部在该高度位置不变,从而实现对被固定物体的稳定支撑。
当然,如果需要更为稳定的使支撑部保持在所需高度位置不变时,可采用两种方法:(1)直接使支撑部的插板滑动到安装部滑槽的最底部;(2)可选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件,即:高度调节卡件。关于高度调节卡件的结构和功能,详见后续内容的介绍。
(三)夹持部
夹持部3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夹持组件3.1和右夹持组件3.2;左夹持组件3.1和右夹持组件3.2用于分别夹持固定物体的左右边缘,使物体不发生倾斜。
左夹持组件3.1和右夹持组件3.2均包括:夹持件3.3和滑动构件3.4;其中,滑动构件3.4包括连接件3.4.1以及插件3.4.2;插件3.4.2通过连接件3.4.1固定到夹持件3.3的外侧壁。
夹持件3.3用于对物体边缘进行夹持固定,与支撑槽体的设计构思相似,为实现对不同厚度的物体的夹持固定作用,同时对被固定物体侧部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磨损被固定物体,夹持件可优选采用弹性材料,例如,tpu材料。此外,在夹持件的内壁铺设有防磨材料,从而延长夹持件的使用寿命,减少被固定物体侧部对夹持件内壁的磨损。
对于左夹持组件3.1或右夹持组件3.2,每个滑动构件为一体结构设计,而夹持件与对应的滑动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或固定连接结构;当采用可拆卸连接结构时,可根据被固定物体的厚度,灵活选择不同规格的夹持件,从而扩大物体固定装置的适用范围。
另外,夹持组件所采用的材料优选与安装部的壳体材料一致,均需采用坚韧性强、抗冲击能力强及硬度较高的材料,从而保证与安装部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实现对被固定物体的稳固夹持。
其安装方法为:
使左夹持组件3.1的插件自上而下置入安装部1的腔体1.1内部,且与腔体1.1过盈配合,同时,使左夹持组件3.1的连接件穿过对应位置的滑槽1.2;然后,使左夹持组件3.1的插件在腔体1.1内部自顶向下滑动到第2需要位置,带动左夹持组件3.1的连接件沿对应的滑槽1.2自顶向下滑动到第2需要位置,进而带动左夹持组件3.1的夹持件在腔体1.1的外部滑动到第2需要位置,通过左夹持组件3.1的夹持件,夹持被固定物体的左侧边缘;
使右夹持组件3.2的插件自上而下置入安装部1的腔体1.1内部,且与腔体1.1过盈配合,同时,使右夹持组件3.2的连接件穿过对应位置的滑槽1.2;然后,使右夹持组件3.2的插件在腔体1.1内部自顶向下滑动到第3需要位置,带动右夹持组件3.2的连接件沿对应的滑槽1.2自顶向下滑动到第3需要位置,进而带动右夹持组件3.2的夹持件在腔体1.1的外部滑动到第3需要位置,通过右夹持组件3.2的夹持件,夹持被固定物体的右侧边缘。
本实用新型中,在将夹持组件装配到安装部的某个位置时,由于插件与安装部1的腔体采用过盈配合,因此,安装部1的腔体对插件具有一定的挤压力,所以,在自顶向下将插件滑动到某个所需高度的位置时,可保持夹持组件在该高度位置不变,从而实现对被固定物体的稳定夹持作用。
当然,如果需要更为稳定的使夹持组件保持在所需高度位置不变时,可采用两种方法:(1)直接使夹持组件的插件滑动到支撑部的插板的上表面,使支撑部的插板对夹持组件的插件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防止夹持组件的插件沿滑槽进一步向下滑动;(2)可选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件,即:高度调节卡件;在安装支撑部后,首先安装高度调节卡件,然后再安装夹持组件,通过高度调节卡件对夹持组件进行支撑,防止夹持组件的插件沿滑槽进一步向下滑动,关于高度调节卡件的结构和功能,详见后续内容的介绍。
实际应用中,调整左夹持组件3.1滑动时所采用的滑槽1.2和/或调整右夹持组件3.2滑动时所采用的滑槽1.2,进而调节左夹持组件3.1到右夹持组件3.2之间的水平距离,最终夹持不同宽度的被固定物体,扩大固定装置的使用范围。
(四)高度调节卡件
高度调节卡件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配件,实际应用中,可以不采用高度调节卡件,直接依靠插板或插件与安装部壳体内腔之间的过盈作用力,即可将物体固定于某个所需高度位置。
当然,当需要进一步稳固的使物体固定于某个高度时,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度调节卡件。
参考图6和图7,为高度调节卡件的结构示意图,高度调节卡件可设计为一套具有不同高度的调节卡件,进而灵活调节被固定物体在安装部1的高度位置。实际应用中,高度调节卡件的高度最小可达到5mm,最大无限制,具体根据使用人员需求进行灵活生产。
具体的,高度调节卡件4包括外壳4.1,外壳4.1具有上下开口的中空腔体;外壳4.1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
外壳4.1自上而下套入到安装部1的开设有滑槽1.2的面板上,外壳4.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沿对应位置的滑槽1.2向下滑动,进而将外壳4.1滑动到位。
下面介绍高度调节卡件的一种具体的使用方法:
(1)根据安装部所开设的滑槽底部高度以及支撑部所需的目标高度,选择对应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例如,安装部所开设的滑槽底部高度为20cm;而支撑部所需的目标高度为30cm,则选择30cm-20cm=10cm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
(2)将10cm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沿滑槽滑动到滑槽的最底部,由于滑槽底部的限位作用,使高度调节卡件无法进一步向下滑动;
(3)将支撑部2沿对应位置的滑槽1.2滑动到高度调节卡件的上表面,由于高度调节卡件的限位作用,支撑部2无法进一步向下滑动,从而使支撑部2稳固在高度为30cm的位置。
(3)根据支撑部的高度以及夹持组件的最底部所需的目标高度,选择对应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例如,支撑部的高度为30cm,而夹持组件的最底部高度为35cm,则选择35cm-30cm=5cm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
(4)将5cm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沿滑槽滑动到支撑部的上表面,由于支撑部的上表面的限位作用,使5cm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无法进一步向下滑动;
(5)将左右夹持组件沿对应位置的滑槽滑动到5cm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的上表面,由于高度调节卡件的限位作用,左右夹持组件无法进一步向下滑动,从而使左右夹持组件稳固在所需高度位置。
另外,对于高度调节卡件,还可以在高度调节卡件的外壳4.1的内部腔体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滑槽1.2相适配的凸起条4.2,当高度调节卡件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沿对应位置的滑槽1.2向下滑动时,凸起条同时沿对应位置的滑槽向下滑动,保证滑动的顺畅性。
由此可见,通过灵活选配不同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可灵活的调节支撑部和夹持部的高度位置,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可灵活的使支撑部和夹持部固定于安装部的所需高度位置,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从而满足对物体固定高度的需求;
(2)通过调整左右夹持组件所滑动的滑槽,可灵活调节左右夹持组件之间的水平距离,从而满足对不同宽度物体的固定需求;
(3)支撑部的支撑槽体和夹持组件的夹持件均采用弹性材料,既满足对不同厚度物体固定的需求,又能够防止磨损被固定物体;
(4)支撑部的支撑槽体和夹持组件的夹持件可均采用可拆卸安装方式,从而进一步满足对不同厚度物体固定的需求;
(5)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部(1)、支撑部(2)以及夹持部(3);
所述安装部(1)具有顶部开口的腔体(1.1);所述安装部(1)的表面自顶向下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腔体(1.1)连通且竖向平行设置的滑槽(1.2);
所述支撑部(2)包括支撑槽体(2.1)以及至少一组滑动组件(2.2);所述支撑槽体(2.1)的轴向水平设置且开口向上;每个所述滑动组件(2.2)包括连接臂(2.2.1)以及插板(2.2.2);所述连接臂(2.2.1)与所述支撑槽体(2.1)的轴向垂直,所述连接臂(2.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槽体(2.1)的外侧壁,所述连接臂(2.2.1)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插板(2.2.2);所述插板(2.2.2)自上而下置入所述安装部(1)的腔体(1.1)内部,且与所述腔体(1.1)过盈配合,同时,使所述连接臂(2.2.1)穿过对应位置的滑槽(1.2);使所述插板(2.2.2)在所述腔体(1.1)内部自顶向下滑动到第1需要位置,带动所述连接臂(2.2.1)沿对应的滑槽(1.2)自顶向下滑动到第1需要位置,进而带动所述支撑槽体(2.1)在所述腔体(1.1)的外部滑动到第1需要位置,通过所述支撑槽体(2.1),支撑被固定物体的底端;
所述夹持部(3)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夹持组件(3.1)和右夹持组件(3.2);所述左夹持组件(3.1)和所述右夹持组件(3.2)均包括:夹持件(3.3)和滑动构件(3.4);其中,所述滑动构件(3.4)包括连接件(3.4.1)以及插件(3.4.2);所述插件(3.4.2)通过所述连接件(3.4.1)固定到所述夹持件(3.3)的外侧壁;
使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插件自上而下置入所述安装部(1)的腔体(1.1)内部,且与所述腔体(1.1)过盈配合,同时,使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连接件穿过对应位置的滑槽(1.2);然后,使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插件在所述腔体(1.1)内部自顶向下滑动到第2需要位置,带动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连接件沿对应的滑槽(1.2)自顶向下滑动到第2需要位置,进而带动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夹持件在所述腔体(1.1)的外部滑动到第2需要位置,通过所述左夹持组件(3.1)的夹持件,夹持被固定物体的左侧边缘;
使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插件自上而下置入所述安装部(1)的腔体(1.1)内部,且与所述腔体(1.1)过盈配合,同时,使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连接件穿过对应位置的滑槽(1.2);然后,使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插件在所述腔体(1.1)内部自顶向下滑动到第3需要位置,带动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连接件沿对应的滑槽(1.2)自顶向下滑动到第3需要位置,进而带动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夹持件在所述腔体(1.1)的外部滑动到第3需要位置,通过所述右夹持组件(3.2)的夹持件,夹持被固定物体的右侧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为壳体结构,包括前面板(1.3)以及与所述前面板(1.3)的两侧固定连接的后面板(1.4);各个所述滑槽(1.2)开设于所述前面板(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2)呈两组设置,分别为第1组滑槽和第2组滑槽;所述第1组滑槽和所述第2组滑槽均为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滑槽(1.2);所述第1组滑槽和所述第2组滑槽分别布置于所述腔体(1.1)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设置的滑动组件(2.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布置于所述支撑槽体(2.1)外侧壁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体(2.1)采用弹性材料,在所述支撑槽体(2.1)的内壁铺设有防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的每个所述滑动组件(2.2)为一体结构设计;所述支撑槽体(2.1)与所述滑动组件(2.2)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或固定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左夹持组件(3.1)或所述右夹持组件(3.2),其夹持件与对应的滑动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或固定连接结构;和/或所述夹持件采用弹性材料,在所述夹持件的内壁铺设有防磨材料;和/或每个所述滑动构件为一体结构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所述左夹持组件(3.1)滑动时所采用的滑槽(1.2)和/或调整所述右夹持组件(3.2)滑动时所采用的滑槽(1.2),进而调节所述左夹持组件(3.1)到所述右夹持组件(3.2)之间的水平距离,最终夹持不同宽度的被固定物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组不同高度的高度调节卡件(4),用于调节被固定物体在所述安装部(1)的高度位置;
所述高度调节卡件(4)包括外壳(4.1),所述外壳(4.1)具有上下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外壳(4.1)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
所述外壳(4.1)自上而下套入到所述安装部(1)的开设有滑槽(1.2)的面板上,所述外壳(4.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沿对应位置的滑槽(1.2)向下滑动,进而将所述外壳(4.1)滑动到位;
当所述高度调节卡件(4)滑动到所述安装部(1)的底部时,所述支撑部(2)沿对应位置的滑槽(1.2)滑动到所述高度调节卡件(4)的上表面,进而调节所述支撑部(2)的高度位置;和/或
所述高度调节卡件(4)滑动到所述支撑部(2)的上表面,然后,所述夹持部(3)沿对应位置的滑槽(1.2)滑动到所述高度调节卡件(4)的上表面,进而调节所述夹持部(3)的高度位置;
和/或
在所述外壳(4.1)的内部腔体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滑槽(1.2)相适配的凸起条(4.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为建筑墙体、机器设备的外壳体、车辆内外壁和家具内外壁;所述被固定物体为电子设备、餐厨用具、日常用品、广告牌和壁画。
CN201621053715.4U 2016-09-13 2016-09-13 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 Active CN206036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3715.4U CN206036597U (zh) 2016-09-13 2016-09-13 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3715.4U CN206036597U (zh) 2016-09-13 2016-09-13 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6597U true CN206036597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297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3715.4U Active CN206036597U (zh) 2016-09-13 2016-09-13 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65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223A (zh) * 2020-05-15 2020-08-25 成都中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输出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6223A (zh) * 2020-05-15 2020-08-25 成都中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输出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17434U (zh) 高度可调节的移动讲台
CN208224316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测试夹具
CN206036597U (zh) 弹性可调节的物体固定装置
CN207175932U (zh) 一种用于摄影培养皿的减震固定架
CN210776384U (zh) 一种带扩展坞的移动终端立式支架
CN210227352U (zh) 一种带有会议功能的组合式办公桌
CN207736235U (zh) 一种用于安装电气柜回转架横梁与扎线板的装置
CN210534645U (zh) 一种基于电力调度用管理控制台
CN213991394U (zh) 一种机柜用线束固定装置
CN213023907U (zh) 一种视觉传达设计用的投影装置
KR100887677B1 (ko) 체결의 안정성과 용이성이 보장되는 컴퓨터 장착용 다목적물품수납함
CN211441813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美术工具箱
CN109363397B (zh) 一种可变面积置物面板
CN208719763U (zh) 一种可升降底座
CN206234586U (zh) 一种固定装置及电脑一体机固定系统
CN218635541U (zh) 一种增高架
CN205424309U (zh) 一种电视机背板的装夹装置
CN210836047U (zh) 一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用画板
CN205678380U (zh) 一种计算器用多功能辅助支架
CN216568912U (zh) 一种多功能讲桌
CN205306323U (zh) 一种多功能透图机构
CN218704668U (zh) 带收纳装置的托盘盒
CN205872830U (zh) 一种便捷式医用手套存放架
CN215532435U (zh) 一种新型便于连接的办公桌
CN217259375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绘画写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