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5853U - 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35853U CN206035853U CN201620895781.XU CN201620895781U CN206035853U CN 206035853 U CN206035853 U CN 206035853U CN 201620895781 U CN201620895781 U CN 201620895781U CN 206035853 U CN206035853 U CN 2060358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exhaust air
- wind wheel
- flow fan
- spiral c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其包括:壳体和风轮。壳体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的蜗壳部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多个出风风道,多个出风风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风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风轮,设置于容纳腔内。其中,风轮叶片的叶型曲线与第一风道曲线、第二风道曲线弯曲延伸方向相同。当风轮沿叶型曲线方向转动时,风轮在容纳腔内部搅动形成气流,气流的流动方向和第一风道曲线、第二风道曲线弯曲延伸方向相同,因此可以沿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流出。本实用新型的贯流风机能够由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方向同时出风,实现了贯流风机的双向同时送风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调在其内部靠近出风口的位置横向设置有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将流经空调蒸发器的冷/热气流引入,再由自身的风道将气流排出空调出风口,以实现空调的制冷或制热。
目前的空调大多只能具有一个贯流风机,并只能朝一个方向送风。单风向的空调送风系统因其吹风空间有限,存在屋内温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以及空调直吹的缺点,因此容易造成用户舒适感较差。
现有的可双向送风的空调,其大多内部设置有两个贯流风机,两个贯流风机分别吹向不同的方向,但是这种空调结构复杂,一台空调配置两个贯流风机,成本较高,而且两个贯流风机也需要配置两个电动机,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实现空调器的双向出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得送风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两个出风方向上的风互不干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的蜗壳部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多个出风风道,多个出风风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风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沿蜗壳部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排列设置;和风轮,设置于容纳腔内,其转动轴线方向与蜗壳部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风轮的叶片沿叶型曲线弯曲延伸,第一出风风道沿第一风道曲线弯曲延伸,第二出风风道沿第二风道曲线弯曲延伸,第一风道曲线、第二风道曲线和叶型曲线的弯曲延伸方向相同。
可选地,第一出风风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出风风道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且第二出风风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出风风道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可选地,上述贯流风机还包括:第一送风通道,其与每个第一出风风道的风道出口均连通,以使进入第一出风风道内的风由第一送风通道流出;第二送风通道,其与每个第二出风风道的风道出口均连通,以使进入第二出风风道内的风由第二送风通道流出。
可选地,蜗壳部沿其长度方向分成多个蜗壳区段,每个蜗壳区段均设置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容纳腔通过多个出风口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一出风风道的风道入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的风道入口连通。
可选地,每个蜗壳区段包括:在风轮外侧沿风轮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蜗壳壁和第二蜗壳壁,其中第一蜗壳壁沿风轮的周向方向的两侧端缘和第二蜗壳壁的沿风轮的周向方向的两侧端缘之间形成的两段间隙分别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
可选地,多个进风口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并且多个出风口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可选地,第一蜗壳壁与风轮之间的间隙自其限定形成进风口的一侧端缘向其限定形成出风口的一侧端缘逐渐增大,以利于风轮旋转出风。
可选地,第二蜗壳壁与第一出风风道的风道壁或第二出风风道的风道壁的连接部分朝向出风口内侧突出以形成蜗舌。
可选地,第二蜗壳壁远离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翻边,翻边沿远离风轮以及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相邻两个蜗壳区段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挡板部分分隔相邻两个蜗壳区段内的容纳腔的空间。
可选地,第一出风风道以及第二出风风道自其各自的风道入口朝其风道出口渐扩延伸。
可选地,上述贯流风机还包括:驱动装置,与风轮连接,配置成驱动风轮沿叶型曲线的弯曲延伸方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贯流风机,其包括:壳体和风轮。壳体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的蜗壳部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多个出风风道,多个出风风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风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风轮,设置于容纳腔内。其中,风轮叶片的叶型曲线与第一风道曲线、第二风道曲线弯曲延伸方向相同。当风轮沿叶型曲线方向转动时,风轮在容纳腔内部搅动形成气流,气流的流动方向和第一风道曲线、第二风道曲线弯曲延伸方向相同,因此可以沿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流出。本使用新型的贯流风机能够在同一时间内,由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的方向上出风,实现了贯流风机的双向同时送风功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贯流风机还包括: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第一送风通道与每个第一出风风道的风道出口均连通,以使进入第一出风风道内的风由第一送风通道流出;第二送风通道与每个第二出风风道的风道出口均连通,以使进入第二出风风道内的风由第二送风通道流出。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风通道的出口沿蜗壳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贯流风机整个横向方向均有风吹出,送风更加均匀。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贯流风机的相邻两个蜗壳区段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上述挡板向容纳腔内部延伸,以部分分隔相邻两个蜗壳区段内部的容纳腔的空间,以防止相邻风轮区段转动形成的风发生相互干扰。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壳体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壳体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3所示的壳体在A截面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图3所示的壳体在B截面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风轮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风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图8所示的贯流风机在A截面的横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10是根据图8所示的贯流风机在B截面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贯流风机,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该贯流风机横向设置于空调器室内机内部,用于空调器室内机出风,其包括:壳体10和风轮20。
壳体10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的蜗壳部11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多个出风风道,上述壳体10具有一定长度,容纳腔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容纳腔的尺寸与风轮20的尺寸相适配,以便于容纳风轮20。多个出风风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风道121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122,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2沿蜗壳部11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排列设置。
蜗壳部11沿其长度方向分成多个蜗壳区段11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壳体10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壳体10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蜗壳部11沿其长度方向分成5个蜗壳区段111,多个蜗壳区段111并行排列且相互固定连接。每一个蜗壳区段111的外侧均连接一个风道,相邻的两个蜗壳区段111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出风风道121和一个第二出风风道122,也就是说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2在蜗壳部11的长度方向上交替间隔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具有5个出风风道12,处于第1、3、5位置的蜗壳区段111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出风风道121,处于第2、4位置的蜗壳区段111分别连接一个第二出风风道122。
图4是根据图3所示的壳体10在A截面的横截面示意图,即连通第一出风风道121的蜗壳区段111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图3所示的壳体10在B截面的横截面示意图,即连通第二出风风道122的蜗壳区段111的横截面示意图。上述第一出风风道121沿第一风道曲线弯曲延伸,上述第二出风风道122沿第二风道曲线弯曲延伸,第一风道曲线与第二风道曲线弯曲延伸方向相同。如图4或5所示,曲线a为第一风道曲线,曲线b为第二风道曲线,曲线a和曲线b的弯曲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曲线a在周向方向上沿逆时针方向弯曲,曲线b在周向方向上沿同样沿逆时针方向弯曲,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曲线a和曲线b在周向方向上可以沿顺时针方向弯曲,总之,曲线a和曲线b的弯曲延伸方向相同,即共同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弯曲延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蜗壳部11可以仅包含两个蜗壳区段111,其中一个蜗壳区段111连接第一出风风道121,另一个蜗壳区段111连接第二出风风道122。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蜗壳部11可以包含多个蜗壳区段111。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2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出风风道121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多个第二出风风道122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也就是说,多个第一出风风道121的风道长度相同,并且多个第一出风风道121的风道出口124沿蜗壳部11的长度方向并行排列;多个第二出风风道122的风道长度相同,并且多个第二出风风道122的风道出口124沿蜗壳部11的长度方向并行排列。
上述第一出风风道121以及第二出风风道122自其各自的风道入口123朝其风道出口124渐扩延伸,以便于贯流风机出风。
上述贯流风机还可以包括:第一送风通道13和第二送风通道14。第一送风通道13与每个第一出风风道121的风道出口124均连通,以使进入第一出风风道121内的风由第一送风通道13流出;第二送风通道14与每个第二出风风道122的风道出口124均连通,以使进入第二出风风道122内的风由第二送风通道14流出。第一送风通道13的出口沿蜗壳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连通多个第一出风风道121的风道出口124,第二送风通道14的出口沿蜗壳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连通多个第二出风风道122的风道出口124,流入贯流风机内的风最终由第一送风通道13或第二送风通道14的22出口流出。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风轮20的示意图。风轮20设置于容纳腔110内,其转动轴线方向与蜗壳部11的长度方向一致,风轮20可以围绕其转动轴线单方向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贯流风机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风轮20连接,配置成驱动风轮20旋转。优选地,驱动装置可以包括电动机。风轮20沿其长度方向分为多个风轮区段22,每个风轮区段22分别与一个蜗壳区段111对应,相邻风轮区段22之间设置有隔板23,以防止相邻风轮区段22成风发生干扰。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风轮20的横截面示意图。风轮20的叶片21沿叶型曲线弯曲延伸,如图7所示,曲线c为叶型曲线。上述叶型曲线即曲线c和第一风道曲线即曲线a以及第二风道曲线即曲线b的弯曲延伸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曲线a、曲线b和曲线c均沿逆时针方向弯曲延伸。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风轮20设置于壳体10的容纳腔110内部。蜗壳区段111均与风轮区段22的长度相同,并且每个风轮区段22分别与一个蜗壳区段111对应。叶型曲线和第一风道曲线、第二风道曲线弯曲延伸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叶型曲线和第一风道曲线、第二风道曲线在周向方向上均沿逆时针弯曲延伸。
图9是根据图8所示的贯流风机在A截面的横截面示意图,即第一出风风道121所在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以及图10是根据图8所示的贯流风机在B截面的横截面示意图,即第二出风风道122所在位置的横截面示意图。每个蜗壳区段111均设置一个进风口115和一个出风口116,容纳腔110通过多个出风口116分别与至少一个第一出风风道121的风道入口123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122的风道入口12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蜗壳区段111包括在其对应的风轮区段22外侧沿风轮20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蜗壳壁112和第二蜗壳壁113,第一蜗壳壁112沿风轮20的周向方向的两侧端缘和第二蜗壳壁113的沿风轮20的周向方向的两侧端缘之间形成的两段间隙分别形成进风口115和出风口116。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第一出风风道121的多个蜗壳区段111的进风口115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其出风口116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也重合;连接第二出风风道122的多个蜗壳区段111的进风口115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其出风口116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也重合。并且所有进风口115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所有出风口116在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即相邻的两个蜗壳区段111的进风口115部分连通。
第一蜗壳壁112与风轮20之间的间隙自其限定形成进风口115的一侧端缘向其限定形成出风口116的一侧端缘逐渐增大,以利于风轮20旋转成风。第二蜗壳壁113与第一出风风道121的风道壁或第二出风风道122的风道壁的连接部分朝向出风口116内侧突出以形成蜗舌117,以对出风进行分流。第二蜗壳壁113远离出风口116的一端设置有翻边118,翻边118沿远离风轮20以及出风口116的方向延伸。
相邻两个蜗壳区段111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114,上述挡板114向容纳腔110内部延伸,以部分分隔相邻两个蜗壳区段111内容纳腔110的空间,以防止相邻风轮区段22转动形成的风发生相互干扰。挡板114的高度根据风轮20的直径大小进行设定,以防止挡板114对风轮20的转动产生阻碍。
本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工作原理为:叶片21的叶型曲线弯曲延伸方向为逆时针,电动机带动风轮20逆时针转动,与叶片21的叶型曲线弯曲延伸方向一致。风轮20产生气流,并且该气流的流动方向和第一风道曲线、第二风道曲线的弯曲延伸方向相同,因此,第一出风风道121、第二出风风道122能够同时出风。多个第一出风风道121产生的风最终沿第一送风通道13的出口方向流出,多个第二出风风道122产生的风最终沿第二送风通道14的出口方向流出。
当然,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能由于风轮20叶片21和出风风道12的弯曲延伸方向和本实施例的设置均相反,电动机带动风轮20顺时针转动,第一送风通道13和第二送风通道14同时出风,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容易理解,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本实施例的贯流风机,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风轮20沿叶型曲线的弯曲延伸方向旋转,使风从第一送风通道13和第二送风通道14的出口方向同时流出,实现了双向送风功能。本实施例的贯流风机优选地用于空调器的室内机,该室内机可以设置两个不同的送风口,贯流风机的第一送风通道13和第二送风通道14的出口各自连通一个送风口,以实现室内机的双向同时送风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贯流风机,其包括:壳体10和风轮20。壳体10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10的蜗壳部11和与容纳腔110连通的多个出风风道12,多个出风风道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风道121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122。风轮20设置于容纳腔内110。其中,风轮20叶片21的叶型曲线与第一风道曲线、第二风道曲线弯曲延伸方向相同。当风轮20沿叶型曲线方向转动时,风轮20在容纳腔内部搅动形成气流,气流可以沿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2流出,因此,本实施例的贯流风机,其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2能够同时成风,实现了贯流风机的双向同时送风功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贯流风机还包括:第一送风通道13和第二送风通道14。第一送风通道13与每个第一出风风道121的风道出口124均连通,以使进入第一出风风道121内的风由第一送风通道13流出;第二送风通道14与每个第二出风风道122的风道出口124均连通,以使进入第二出风风道122内的风由第二送风通道14流出。第一送风通道13和第二送风通道14的出口沿蜗壳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贯流风机在其整个横向方向均有风吹出,送风更加均匀。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贯流风机的相邻两个蜗壳区段111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114,上述挡板114向容纳腔110内部延伸,以部分分隔相邻两个蜗壳区段111中容纳腔110的空间,以防止相邻风轮区段22转动形成的风发生相互干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的蜗壳部和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多个出风风道,所述多个出风风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出风风道和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沿所述蜗壳部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排列设置;和
风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其转动轴线方向与所述蜗壳部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
所述风轮的叶片沿叶型曲线弯曲延伸,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沿第一风道曲线弯曲延伸,所述第二出风风道沿第二风道曲线弯曲延伸,所述第一风道曲线、所述第二风道曲线和所述叶型曲线的弯曲延伸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且
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风道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送风通道,其与每个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风道出口均连通,以使进入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内的风由所述第一送风通道流出;
第二送风通道,其与每个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风道出口均连通,以使进入所述第二出风风道内的风由所述第二送风通道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壳部沿其长度方向分成多个蜗壳区段,每个所述蜗壳区段均设置一个进风口和一个出风口,所述容纳腔通过多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出风风道的风道入口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出风风道的风道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蜗壳区段包括:
在所述风轮外侧沿所述风轮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蜗壳壁和第二蜗壳壁,其中
所述第一蜗壳壁沿所述风轮的周向方向的两侧端缘和所述第二蜗壳壁的沿所述风轮的周向方向的两侧端缘之间形成的两段间隙分别形成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进风口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并且
多个所述出风口在垂直于所述转动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部分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蜗壳壁与所述风轮之间的间隙自其限定形成所述进风口的一侧端缘向其限定形成所述出风口的一侧端缘逐渐增大,以利于所述风轮旋转出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蜗壳壁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风道壁或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风道壁的连接部分朝向所述出风口内侧突出以形成蜗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蜗壳壁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沿远离所述风轮以及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所述蜗壳区段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部分分隔相邻两个所述蜗壳区段内的所述容纳腔的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风风道以及所述第二出风风道自其各自的风道入口朝其风道出口渐扩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装置,与所述风轮连接,配置成驱动所述风轮沿所述叶型曲线的弯曲延伸方向旋转。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95781.XU CN206035853U (zh) | 2016-08-17 | 2016-08-17 | 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895781.XU CN206035853U (zh) | 2016-08-17 | 2016-08-17 | 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35853U true CN206035853U (zh) | 2017-03-22 |
Family
ID=58306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895781.XU Active CN206035853U (zh) | 2016-08-17 | 2016-08-17 | 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3585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42526A (zh) * | 2017-11-16 | 2018-03-27 | 惠州德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噪风道结构 |
JPWO2022195717A1 (zh) * | 2021-03-16 | 2022-09-22 |
-
2016
- 2016-08-17 CN CN201620895781.XU patent/CN20603585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42526A (zh) * | 2017-11-16 | 2018-03-27 | 惠州德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噪风道结构 |
JPWO2022195717A1 (zh) * | 2021-03-16 | 2022-09-22 | ||
WO2022195717A1 (ja) * | 2021-03-16 | 2022-09-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スクロールケーシング、このスクロールケーシングを備えた送風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
EP4310341A4 (en) * | 2021-03-16 | 2024-06-0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SPIRAL HOUSING AND AIR BLOWER AS WELL AS AIR CONDITIONING WITH THIS SPIRAL HOUSING |
JP7555474B2 (ja) | 2021-03-16 | 2024-09-2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送風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03029B (zh)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5627429B (zh) | 壁挂式空调器 | |
CN105605685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KR20140019207A (ko) |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 |
CN105371362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14046563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8644905A (zh) |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 |
CN106482213A (zh) | 一种混流空调 | |
CN208475464U (zh) | 出风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 |
CN20513769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4515284A (zh) | 具有旋转出风结构的空调器 | |
CN105423429A (zh) | 超薄空调壁挂室内机 | |
CN105588186A (zh) |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6403026B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 |
CN205403039U (zh) | 具有换气、新风功能的取暖装置 | |
CN103453638B (zh) | 设有气流分配组件的空调送风装置 | |
CN105135535A (zh) | 风机系统、风管机及空调设备 | |
CN105588185A (zh) | 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 | |
CN206035853U (zh) | 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 | |
CN106321473B (zh) | 用于空调器的贯流风机 | |
WO2021036415A1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5258217A (zh) | 一种立体环抱送风装置及其空调器 | |
CN206222479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WO2023246547A1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6222480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