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4780U -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 Google Patents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34780U
CN206034780U CN201621059715.5U CN201621059715U CN206034780U CN 206034780 U CN206034780 U CN 206034780U CN 201621059715 U CN201621059715 U CN 201621059715U CN 206034780 U CN206034780 U CN 206034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drainage
roof drainage
water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597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翔
申超
谢光武
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597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34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34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34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54Roof garden systems; Roof coverings with high solar reflect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80/00Archite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improv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Y02B80/32Roof garden system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涉及排水领域,尤其是一种屋顶排水装置。屋顶排水结构,包括上端为开口的框架体、布水槽、水泵、绿色植物、水平排水管、竖直排水管、溢流管,所述框架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覆盖层、营养基质层、防渗层、储水层,所述布水槽上设置有布水孔,布水槽固定在框架体的侧边上,且位于覆盖层的上方,所述绿色植物种植在营养基质层上,所述水泵可将储水层中的水输送至布水槽中;所述储水层上设置有孔,所述溢流管竖直固定在孔中,所述水平排水管一端与溢流管相连接,另一端与竖直排水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排水效果好、资源利用率高的屋顶排水装置。

Description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领域,尤其是一种屋顶排水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屋顶领域,尤其是一种绿色屋顶。
背景技术
雨水直接通过屋顶的排水系统排放至下水管道,当降雨量较大时,单位时间的雨水径流大,对下水管道有着明显的冲击,对下水管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雨水直接排出,没能得到任何的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目前,通过在屋顶上种植绿色植物来提高空气的质量,绿色植物需要频繁的人工浇灌来供应植被生长所需水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维护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排水效果好、资源利用率高的屋顶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屋顶排水结构,包括上端为开口的框架体、布水槽、水泵、绿色植物、水平排水管、竖直排水管、溢流管,所述框架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覆盖层、营养基质层、防渗层、储水层,所述布水槽上设置有布水孔,布水槽固定在框架体的侧边上,且位于覆盖层的上方,所述绿色植物种植在营养基质层上,所述水泵可将储水层中的水输送至布水槽中;
所述储水层上设置有孔,所述溢流管竖直固定在孔中,所述水平排水管一端与溢流管相连接,另一端与竖直排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框架体包括塑料板构成的外壁和位于外壁内表面的金属骨架。
进一步的是,所述覆盖层为粒径在0.5-1.0cm范围内的碎石,碎石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在营养基质层、防渗层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渗层包括活性炭、砂、有机质、粒径在5-10cm范围内的玄武岩碎块,玄武岩碎块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金属网格板,所述金属网格板固定设置在防渗层、储水层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水泵为潜水泵。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防水橡胶板,所述防水橡胶板设置在框架体的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排水效果好、资源利用率高的绿色屋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绿色屋顶,包括屋顶排水系统、屋顶平台,所述屋顶排水系统设置在屋顶平台上,所述屋顶排水系统由多个屋顶排水装置构成,所述屋顶排水系统中的布水槽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屋顶排水系统中的储水层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屋顶排水系统的数量为多个,相互屋顶排水系统的间隔为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屋顶平台设置屋顶排水装置,降雨时,雨水滴落至框架体中,雨水穿过覆盖层、营养基质层、防渗层,可存储在储水层中,当无降雨时,水泵将储水层中的水输送至布水槽中,通过布水槽上的布水孔对绿色植物进行浇灌,使用雨水对绿色植物进行浇灌,水资源得到循环使用,资源利用率高,同时减少人工浇灌绿色植物的次数,降低了绿色植物运行管理费用;而过量的雨水通过溢流管、水平排水管、竖直排水管排放至下水管道中,保证建筑物屋顶的负载在允许范围内,覆盖层、营养基质层、防渗层、储水层对雨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储水层能够存储一定的雨水,雨量较大时,减少单位时间的雨水径流量,降低雨水对下水管道的冲击力,提高了雨水排放效果。
通过在屋顶平台上设置屋顶排水系统,屋顶排水系统是由多个屋顶排水装置构成,提高了屋顶雨水的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排水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排水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排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屋顶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绿色屋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框架体1、覆盖层11、营养基质层12、防渗层13、储水层14、布水槽2、水泵3、绿色植物4、水平排水管5、竖直排水管6、溢流管7、屋顶排水系统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屋顶排水装置,包括上端为开口的框架体1、布水槽2、水泵3、绿色植物4、水平排水管5、竖直排水管6、溢流管7,框架体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覆盖层11、营养基质层12、防渗层13、储水层14,布水槽2上设置有布水孔,布水槽2固定在框架体1的侧边上,且位于覆盖层11的上方,绿色植物4种植在营养基质层12上,水泵3可将储水层14中的水输送至布水槽2中;储水层14上设置有孔,溢流管7竖直固定在孔中,水平排水管5一端与溢流管7相连接,另一端与竖直排水管6相连接。
降雨时,雨水滴落至框架体1中,雨水穿过覆盖层11、营养基质层12、防渗层13,可存储在储水层14中,当无降雨时,水泵3将储水层14中的水输送至布水槽2中,通过布水槽2上的布水孔对绿色植物进行浇灌,使用雨水对绿色植物进行浇灌,水资源得到循环使用,资源利用率高,同时减少人工浇灌绿色植物的次数,降低了绿色植物运行管理费用;而过量的雨水通过溢流管7、水平排水管5、竖直排水管6排放至下水管道中,保证建筑物屋顶的负载在允许范围内,覆盖层11、营养基质层12、防渗层13、储水层14对雨水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储水层14能够存储一定的雨水,雨量较大时,减少单位时间的雨水径流量,降低雨水对下水管道的冲击力,提高了雨水排放效果。
为了保证框架体1的强度和降低建筑物屋顶平台9的承载,框架体1由塑料板构成的外壁和位于外壁内表面的金属骨架,塑料板降低框架体1的重量,金属骨架保证框架体1的强度和稳定性。
覆盖层11、营养基质层12、防渗层13目的是满足绿色植物4的生长要求,绿色植物4优选抗干旱能力强的植物。营养基质层12的作用是为绿色植物4生长提供必须的营养原料,营养基质层12可采用原土、砂、细木屑组成,体积比为6:3:1,厚度20cm。覆盖层11的作用:一是防止营养基质层12中的物料水份快速、过量蒸发而板结开裂,二是防止营养基质层12中的物料被雨水冲刷而流失,三是对绿色植物4生产起固定作用。覆盖层11采用粒径在0.5-1.0cm范围内的碎石,碎石之间具有间隙,厚度5cm,间隙用于水的流过,碎石成本低,强度高,使用效果好。防渗层13的作用:一是对营养基质层12中的物料安装、防止物料滴落至储水层14中,二是防渗层13中的间隙中可存储一定的水分,保证植物的生长。防渗层包括粒径在5-10cm范围内的玄武岩碎块、活性炭、砂、有机质,体积比为2:3:3:2,玄武岩碎块之间具有间隙,活性炭具有小孔,武岩碎块之间与活性炭的孔隙率为50%,平均孔径为100μm-1mm之间,武岩碎块和活性炭中具有大量孔隙可以储蓄较多的水分,起到持水作用,而砂和有机质的主要目的是让防渗层13中形成毛细管,以便在防渗层13中形成毛细作用补充营养层的需水量。为了便于防渗层13的安装、固定,框架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金属网格板,金属网格板固定设置在防渗层13、储水层14之间。防渗层13中的物料安装在金属网格板上,操作简单。更进一步,框架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固设置在营养基质层12、防渗层13之间,过滤网进一步防止营养基质层12中的物料的流失。
水泵3优选为潜水泵,潜水泵放置于水中,不管储水层14中的水量如何,都可保证水泵3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防止储水层14的雨水下渗至建筑内部,对建筑物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在框架体1的底板上设置有防水橡胶板。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绿色屋顶,包括屋顶排水系统8、屋顶平台9,屋顶排水系统8设置在屋顶平台9上,屋顶排水系统8由多个屋顶排水装置构成,屋顶排水系统8中的布水槽2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屋顶排水系统8中的储水层14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
通过将屋顶排水系统8中的布水槽2并排设置,布水槽2连通,对屋顶排水系统8中的每个屋顶排水装置中的绿色植物4均可以同时进行浇灌,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屋顶排水系统8中的储水层14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储水层14中的水可以共用。
根据屋顶平台9的面积不同,保证雨水的排放效果,可在屋顶平台9上设置多个屋顶排水系统8,相互屋顶排水系统8的间隔为50c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实施例
如图5所示,某小区的屋顶平台9的面积为100m2,每个屋顶排水系统8包括4个屋顶排水装置,整个屋顶平台9设置4个屋顶排水系统8,4个屋顶排水系统8两两并排设置,相互屋顶排水系统8的间隔距离为50cm,每个屋顶排水系统8距屋顶平台9边缘的距离也为50cm。

Claims (10)

1.屋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为开口的框架体(1)、布水槽(2)、水泵(3)、绿色植物(4)、水平排水管(5)、竖直排水管(6)、溢流管(7),所述框架体(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覆盖层(11)、营养基质层(12)、防渗层(13)、储水层(14),所述布水槽(2)上设置有布水孔,布水槽(2)固定在框架体(1)的侧边上,且位于覆盖层(11)的上方,所述绿色植物(4)种植在营养基质层(12)上,所述水泵(3)可将储水层(14)中的水输送至布水槽(2)中;
所述储水层(14)上设置有孔,所述溢流管(7)竖直固定在孔中,所述水平排水管(5)一端与溢流管(7)相连接,另一端与竖直排水管(6)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体(1)包括塑料板构成的外壁和位于外壁内表面的金属骨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11)为粒径在0.5-1.0cm范围内的碎石,碎石之间具有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固设置在营养基质层(12)、防渗层(13)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13)包括活性炭、砂、有机质、粒径在5-10cm范围内的玄武岩碎块,玄武岩碎块之间具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金属网格板,所述金属网格板固定设置在防渗层(13)、储水层(14)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3)为潜水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橡胶板,所述防水橡胶板设置在框架体(1)的底板上。
9.绿色屋顶,包括屋顶排水系统(8)、屋顶平台(9),所述屋顶排水系统(8)设置在屋顶平台(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排水系统(8)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排水装置构成,所述屋顶排水系统(8)中的布水槽(2)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屋顶排水系统(8)中的储水层(14)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绿色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排水系统(8)的数量为多个,相互屋顶排水系统(8)的间隔为50cm。
CN201621059715.5U 2016-09-18 2016-09-18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Active CN206034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9715.5U CN206034780U (zh) 2016-09-18 2016-09-18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59715.5U CN206034780U (zh) 2016-09-18 2016-09-18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34780U true CN206034780U (zh) 2017-03-22

Family

ID=58295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59715.5U Active CN206034780U (zh) 2016-09-18 2016-09-18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3478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3553A (zh) * 2016-09-18 2016-12-14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CN113638554A (zh) * 2021-07-24 2021-11-12 山东华盛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绿色屋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3553A (zh) * 2016-09-18 2016-12-14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CN113638554A (zh) * 2021-07-24 2021-11-12 山东华盛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绿色屋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66945U (zh) 一种解决积水的涵水路面
CN205681983U (zh) 一种用于坡面屋顶的绿化种植框
CN201957502U (zh) 屋顶种植箱
CN106013624B (zh) 一种基于植草板改造的绿色海绵屋顶的技术方法
CN203575202U (zh) 一种框架牵引式垂直绿化系统
CN108360761B (zh) 一种雨水利用和减载节水控根的屋顶种植方法
CN206034780U (zh)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CN108401729A (zh) 装配式抗振节水防蚊虫植物墙
EP3648575B1 (de) Gebäudeflächen-pflanzsystem
CN106223553A (zh) 屋顶排水装置及绿色屋顶
KR20130048670A (ko) 경량 식재 모듈 구성으로 식물의 생육, 빗물 여과, 홍수조절 시스템
CN109168741B (zh) 挡土墙绿化方法
CN210183988U (zh) 水平灌溉和垂直灌溉结合的生态节水灌溉设备
CN105028013A (zh) 一种室内植物种植架
CN112982559B (zh) 一种城市群绿地网络化生态涵养节水系统
CN206547427U (zh) 一种绿化屋顶
CN202095321U (zh) 立体绿化设施栽培装置
CN211210685U (zh) 一种建筑室外自动灌溉的空中绿化种植构架系统
CN202280212U (zh) 泄水板及屋顶绿化层结构
CN108901469A (zh) 一种供蔬菜栽培的社区道路棚架系统
CN210421118U (zh) 一种框格生态边坡结构
JP3191153U (ja) 緑化用植栽基盤
CN207252303U (zh) 一种可折叠蓄水花槽
CN208768553U (zh) 一种供蔬菜栽培的社区道路棚架系统
CN207144328U (zh) 一种用于移动式房屋的屋顶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