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33904U - 氢水杯 - Google Patents
氢水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033904U CN206033904U CN201620933984.3U CN201620933984U CN206033904U CN 206033904 U CN206033904 U CN 206033904U CN 201620933984 U CN201620933984 U CN 201620933984U CN 206033904 U CN206033904 U CN 2060339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p
- electrode plate
- hydrogen
- fixed
- hydrogen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水杯,包括杯体、杯座和底盖,杯座的一端与杯体可拆卸连接,底盖上固定有锂电池,底盖固定在杯座的另一端,且两者固定连接后围合形成一腔体,该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负电极板、正电极板、螺纹塞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底盖上且与锂电池电连接,负电极板和正电极板均向底盖方向引出一电极条,两个电极条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设有电极膜,通过螺纹塞上的气体容纳槽,将电解后产生的氧气、氯气和臭氧均聚集在该气体容纳槽后通过底盖上的排气孔排出。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氧气及其他气体与氢气的完全分离,继而实现了氢气的制取,氢气溶于水后形成了可供人饮用的氢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氧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水杯。
背景技术
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氢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氢气的质量只有空气的1/14,即在0 ℃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 g/L。
大量生物学研究表明,氢气具有选择性中和自由基和亚硝酸阴离子的作用,这是氢气对抗氧化损伤治疗疾病的基础。研究表明,氢气能治疗的疾病类型非常多,例如恶性肿瘤、结肠炎、一氧化碳中毒后脑病、脑缺血、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抑郁症、脊髓损伤、皮肤过敏、2型糖尿病、急性胰腺炎、器官移植损伤、小肠缺血、系统炎症反应、放射损伤、视网膜损伤和耳聋等68多种疾病。尽管氢气对人体具有潜在的治疗疾病价值,但为了达到抗氧化的目的,如何使用氢气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使用氢气的方式有3种,一是可以采用直接呼吸含有氢气的混合气体,二是饮用或注射含氢气的溶液,三是经过皮肤扩散和诱导大肠细菌产生氢气。从使用和经济角度考虑,普通人饮用含氢气的水是比较理想的方法。在日本、中国台湾、香港等地被大量人群使用,氢气将成为人类的健康保护神。如何制氢成为了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在产生氢的同时会产生臭氧,以及自来水中本身存在的余氯,目前市面上的产品都是无法除去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水杯,实现了氢气的制取及氧气等其他气体的排出,通过氢水杯就可产生可供人体饮用的氢水,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水杯,包括杯体、杯座和底盖,杯座的一端与杯体可拆卸连接,底盖上固定有锂电池,底盖固定在杯座的另一端,且两者固定连接后围合形成一腔体,该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负电极板、正电极板、螺纹塞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底盖上且与锂电池电连接,负电极板和正电极板通过螺纹塞固定在杯座内,负电极板和正电极板均向底盖方向引出一电极条,且两个电极条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设有电极膜;控制电路板通电工作后通过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对杯体内的水进行电解,电解后在正电极板上产生氧气,在负电极板上产生氢气;通过电极膜的隔离后产生的氢气不与氧气混合,形成氢气;螺纹塞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一气体容纳槽,且气体容纳槽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气槽,多个导气槽与底盖连通;电解后氧气、氯气和臭氧均聚集在该气体容纳槽后通过底盖上的排气孔排出;气体容纳槽的形成,可及时将氧气、氯气和少量的臭氧排出。
其中,杯座中心处向上凸起形成一电解容纳槽,负电极板、电极膜和正电极板依次置于该电解容纳槽内,该电解容纳槽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螺纹塞设有外螺纹,螺纹塞与电解容纳槽螺纹连接后,负电极板、电极膜和正电极板固定在杯座内。
其中,所述负电极板与电极膜之间及正电极板与电极膜之间均固定贴合有电极密封圈,两个电极密封圈均呈空心圆柱体,两个电极密封圈的空心处对应的负电极板和正电极板上均设有多个电解孔。
其中,所述底盖上设有多个连接柱,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相应的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与对应的连接柱插接后,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底盖上。
其中,所述螺纹塞与控制电路板之间设有压紧盖和压紧盖密封圈,所述压紧盖和压紧盖密封圈均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压紧盖和压紧盖密封圈上的多个固定孔依次穿过连接柱后,压紧盖和压紧盖密封圈固定在连接柱上,多个螺丝分别穿过对应的连接柱后与杯座连接,所述底盖通过螺丝固定在杯座上。
其中,所述螺纹塞上设有两个电极孔,所述两个电极条穿过对应的电极孔后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连个电极条与对应的电极孔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其中,该氢水杯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杯座上设有开关孔,所述电源开关穿过开关孔后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所述底盖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槽,该密封槽内固定有底盖密封圈。
其中,所述杯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杯座设有内螺纹,所述杯体与杯座螺纹连接后,杯座固定在杯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氢水杯
1)杯体与杯座连通,在杯座内设置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和控制电路板,向杯体内注入净化水、纯净水、市政自来水或者矿泉水,打开电源开关就可实现氢气的制取了,产生的氢气直接溶于水形成氢水。上述的改进,实现了对氢气的制取,通过对水的电解,直接得到氢气,氢气溶于水后形成可供人体饮用的氢水,该氢水杯具有安全可靠,实用性高且方便快捷的有点。
2)在螺纹塞上设置气体容纳槽和导气槽,将正电极板产生的氧气、氯气和臭氧收集于气体容纳槽内,然后通过导气槽引入到底盖内,在经底盖上的排气孔排出杯外;该设计可以及时的将氧气、氯气和臭氧及时的排出杯外,防止了上述气体在次溶于水或者与氢气混合,而负电极板产生的氢气可直接溶于水形成氢水,氢气具有抗氧化还原力,长期饮用氢水可以达到清除体内过剩活性氧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简单易操作和制取的氢气可直接形成氢水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氢水杯的爆炸图;
图2为图1组装后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杯体 2、杯座
3、底盖 4、锂电池
5、负电极板 6、正电极板
7、螺纹塞 8、控制电路板
9、电极膜 10、气体容纳槽
11、导气槽 12、电极密封圈
13、电解孔 14、压紧盖
15、压紧盖密封圈 16、固定孔
17、连接柱 18、连接孔
19、电源开关 20、开关孔
21、密封槽 22、底盖密封圈
23、电解容纳槽 24、电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氢水杯,包括杯体1、杯座2和底盖3,杯座2的一端与杯体1可拆卸连接,底盖3上固定有锂电池4,底盖3固定在杯座2的另一端,且两者固定连接后围合形成一腔体,该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负电极板5、正电极板6、螺纹塞7和控制电路板8,控制电路板8固定在底盖3上且与锂电池4电连接,负电极板5和正电极板6均向底盖3方向引出一电极条24,且两个电极条24均与控制电路板8电连接,正电极板6与负电极板5之间设有电极膜9;
控制电路板8通电工作后通过正电极板6和负电极板5对杯体1内的水进行电解,电解后在正电极板6上产生氧气,在负电极板5上产生氢气;通过电极膜9的隔离后产生的氢气不与氧气混合,形成氢气;
螺纹塞7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一气体容纳槽10,且气体容纳槽10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气槽11,多个导气槽11与底盖3连通;电解后氧气、氯气和臭氧均聚集在该气体容纳槽10后通过底盖3上的排气孔排出;气体容纳槽10的形成,可及时将氧气、氯气和少量的臭氧排出。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氢水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杯体1与杯座2连通,在杯座2内设置正电极板6、负电极板5和控制电路板8,向杯体1内注入净化水、纯净水、市政自来水或者矿泉水,打开电源开关19就可实现氢气的制取了,产生的氢气直接溶于水形成氢水。上述的改进,实现了对氢气的制取,通过对水的电解,直接得到氢气,氢气溶于水后形成可供人体饮用的氢水,该氢水杯具有安全可靠,实用性高且方便快捷的有点。
2)在螺纹塞7上设置气体容纳槽10和导气槽11,将正电极板6产生的氧气、氯气和臭氧收集于气体容纳槽10内,然后通过导气槽11引入到底盖3内,在经底盖3上的排气孔排出杯外;该设计可以及时的将氧气、氯气和臭氧及时的排出杯外,防止了上述气体在次溶于水或者与氢气混合,而负电极板5产生的氢气可直接溶于水形成氢水,氢气具有抗氧化还原力,长期饮用氢水可以达到清除体内过剩活性氧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简单易操作和制取的氢气可直接形成氢水等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杯座2中心处向上凸起形成一电解容纳槽23,负电极板5、电极膜9和正电极板6依次置于该电解容纳槽23内,负电极板5直接与杯体1中的水接触发生反应生产氢气,而该电解容纳槽23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螺纹塞7设有外螺纹,螺纹塞7与电解容纳槽23螺纹连接后,负电极板5、电极膜9和正电极板6固定在杯座2内,正电极板6产生的氧气、氯气和臭氧因为电极膜9的阻挡,只能从螺纹塞7流出进入底盖3中,底盖3上设有排气孔,氧气、氯气和臭氧最后从底盖3上的排气孔排出。
在电解的过程中,负电极板5浸没在水中,正电极板6由于电极膜9的阻隔,所以只有微量的水穿过电极膜9与正电极板6发生反应,所以在正电极板6产生的氧气也是微量的,所以只需要通过排气孔排出即可,这样既保证了电解过程的正常完成,同时也避免了有水流入控制电路板8或者锂电池4所在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负电极板5与电极膜9之间及正电极板6与电极膜9之间均固定贴合有电极密封圈12,两个电极密封圈12均呈空心圆柱体,两个电极密封圈12的空心处对应的负电极板5和正电极板6上均设有多个电解孔13。
在本实施例中,底盖3上设有多个连接柱17,控制电路板8上相应的设有多个连接孔18,多个连接孔18与对应的连接柱17插接后,控制电路板8固定在底盖3上。
在本实施例中,螺纹塞7与控制电路板8之间设有压紧盖14和压紧盖密封圈15,压紧盖14和压紧盖密封圈15上均设有多个固定孔16,压紧盖14和压紧盖密封圈15上的多个固定孔16依次穿过连接柱17后,压紧盖14和压紧盖密封圈15固定在连接柱17上,多个螺丝分别穿过对应的连接柱17后与杯座2连接,底盖3通过螺丝固定在杯座2上。通过压紧盖14对螺纹塞7进一步固定,通过压紧盖密封圈15对螺纹塞7与电解容纳槽23螺纹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气体进入杯座2中。
在本实施例中,螺纹塞7上设有两个电极孔,两个电极条24穿过对应的电极孔后与控制电路板8电连接,且两个电极条24与对应的电极孔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密封垫是防止正电极板6上少量的水流到控制电路板8上。该氢水杯还包括电源开关19,杯座2上设有开关孔20,所述电源开关19穿过开关孔20后与控制电路板8电连接。底盖3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槽21,该密封槽21内固定有底盖密封圈22。多个螺丝分别穿过对应的连接柱17后,底盖3固定在杯座2上。杯体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杯座2设有内螺纹,杯体1与杯座2螺纹连接后,杯座2固定在杯体1上。
工作原理:将杯体1内注入水,按下电源开关19键;水为净化水、纯净水、市政自来水、矿泉水,水质感官指标与理化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安全使用规范》的规定,不同品牌的矿泉水的矿物含量不一样,所以做成的氢气浓度也会不一样。根据所选纯净水的矿物成分不一样,水会有不同的味道,不能使用硬度高的水,浮游物和沉淀物会给机器造成伤害,非常纯净的水和软水不易通电,所以不易使用;控制电路板8通电后,负电极板5和正电极板6开始进行电解;并在负电极板5上产生氢气,在正电极板6上产生氧气;通过电极膜9的隔离后,产生的氢气不会与氧气混合,形成的氢气进入水中;负电极板5产生的氢气直接溶于水形成氢水,防止了氢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浪费,从而使氢水的浓度降低;电解后产生的氧气、氯气和臭氧均聚集在气体容纳槽10内,然后通过导气槽11进入底盖3内,最后通过底盖3上的排气孔排出容器外;按下电源开关19键之后大约电解三分钟时,电源会自动关闭,生成氢水。将容器内注入200-300ml的水,水温为5℃-40℃,生成的氢气浓度大概是1000ppb。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氢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杯座和底盖,所述杯座的一端与杯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底盖上固定有锂电池,所述底盖固定在杯座的另一端,且两者固定连接后围合形成一腔体,该腔体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负电极板、正电极板、螺纹塞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底盖上且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负电极板和正电极板通过螺纹塞固定在杯座内,负电极板和正电极板均向底盖方向引出一电极条,且两个电极条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设有电极膜;
所述螺纹塞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一气体容纳槽,且所述气体容纳槽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导气槽,所述多个导气槽与底盖连通;电解后氧气、氯气和臭氧均聚集在该气体容纳槽后通过底盖上的排气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座中心处向上凸起形成一电解容纳槽,所述负电极板、电极膜和正电极板依次置于该电解容纳槽内,所述电解容纳槽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螺纹塞设有外螺纹,螺纹塞与电解容纳槽螺纹连接后,负电极板、电极膜和正电极板固定在杯座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极板与电极膜之间及正电极板与电极膜之间均固定贴合有电极密封圈,两个电极密封圈均呈空心圆柱体,两个电极密封圈的空心处对应的负电极板和正电极板上均设有多个电解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上设有多个连接柱,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相应的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多个连接孔与对应的连接柱插接后,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底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塞与控制电路板之间设有压紧盖和压紧盖密封圈,所述压紧盖和压紧盖密封圈均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压紧盖和压紧盖密封圈上的多个固定孔依次穿过连接柱后,压紧盖和压紧盖密封圈固定在连接柱上,多个螺丝分别穿过对应的连接柱后与杯座连接,所述底盖通过螺丝固定在杯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塞上设有两个电极孔,所述两个电极条穿过对应的电极孔后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连个电极条与对应的电极孔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水杯,其特征在于,该氢水杯还包括电源开关,所述杯座上设有开关孔,所述电源开关穿过开关孔后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槽,该密封槽内固定有底盖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杯座设有内螺纹,所述杯体与杯座螺纹连接后,杯座固定在杯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33984.3U CN206033904U (zh) | 2016-08-25 | 2016-08-25 | 氢水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0933984.3U CN206033904U (zh) | 2016-08-25 | 2016-08-25 | 氢水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033904U true CN206033904U (zh) | 2017-03-22 |
Family
ID=58304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093398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33904U (zh) | 2016-08-25 | 2016-08-25 | 氢水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03390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9890A (zh) * | 2016-08-25 | 2016-11-16 | 深圳市赫拉铂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氢水杯及其氢水的制作方法 |
CN106906481A (zh) * | 2017-04-18 | 2017-06-30 | 深圳氢爱天下健康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制氢电路和富氢美肤仪 |
CN107326386A (zh) * | 2017-08-04 | 2017-11-07 | 深圳市上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氢氧分离装置以及使用该氢氧分离装置的水杯 |
-
2016
- 2016-08-25 CN CN201620933984.3U patent/CN2060339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19890A (zh) * | 2016-08-25 | 2016-11-16 | 深圳市赫拉铂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氢水杯及其氢水的制作方法 |
CN106906481A (zh) * | 2017-04-18 | 2017-06-30 | 深圳氢爱天下健康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制氢电路和富氢美肤仪 |
CN107326386A (zh) * | 2017-08-04 | 2017-11-07 | 深圳市上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氢氧分离装置以及使用该氢氧分离装置的水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19890A (zh) | 氢水杯及其氢水的制作方法 | |
CN205500867U (zh) | 氢水生成仪 | |
CN205222779U (zh) | 一种便携式氢气氧气和氢水生成器 | |
CN107319877B (zh) | 具有气水分离结构的水素水杯底座 | |
CN206033904U (zh) | 氢水杯 | |
CN105749414A (zh) | 一种便携式富氢水喷雾美容器及方法 | |
CN106820863B (zh) | 氢、氧分离式富氢水杯 | |
CN106510374A (zh) | 一种能量杯 | |
CN208279353U (zh) | 一种雾状小分子富氢水制备装置 | |
CN106637280A (zh) | 一种富氢水的加压电解槽芯及含有该加压电解槽芯的发生器 | |
CN206371791U (zh) | 便携式氢气氢水一体杯 | |
CN206872589U (zh) | 一种水素矿物质水生成器 | |
CN206414099U (zh) | 富氢水杯 | |
CN105441972B (zh) | 分腔式氢氧分离电解装置及其方法 | |
WO2018233185A1 (zh) | 一种水素矿物质水生成器及生产方法 | |
CN206896204U (zh) | 一种杯盖以及具有所述杯盖的富氢水杯 | |
CN107098443A (zh) | 一种富氢水杯 | |
CN205814119U (zh) | 水素养生杯 | |
CN209474312U (zh) | 一种口味佳的多层式便捷富氢水杯 | |
CN203749188U (zh) | 一种多种富氢饮品制备仪 | |
CN206033330U (zh) | 充氢笔 | |
CN210176966U (zh) | 一种基于铝空气电池的富氢水发生装置 | |
CN206901829U (zh) | 一种富氢水杯 | |
CN207016865U (zh) | 一种高灵活性富氢发生器 | |
CN207400610U (zh) | 加强质子膜富氢水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