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24302U - 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24302U
CN206024302U CN201520935154.XU CN201520935154U CN206024302U CN 206024302 U CN206024302 U CN 206024302U CN 201520935154 U CN201520935154 U CN 201520935154U CN 206024302 U CN206024302 U CN 206024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draw
out device
fixed cel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351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臻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AN WELL (GUANGZHOU) ELEC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EAN WELL (GUANGZHOU) ELEC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AN WELL (GUANGZHOU) ELEC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MEAN WELL (GUANGZHOU) ELEC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9351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24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24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24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用以固定(或拆卸)一个容置体,该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主要由容置体、固定模块、以及设置在该固定模块上的一个抽拉模块所构成;其中,使用者可按压并旋转该抽拉模块对被装设在外部主壳体上的该容置体进行快速的拆换或抽取,且仅需压下并旋转被该固定模块固定的该抽拉模块,该容置体即可由该抽拉模块的扣合单元使得该容置体自该主壳体拉出,从而有效减少组装工序及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抽取装置的相关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
背景技术
一般计算机用机壳或电子用机壳在长久的使用下,即必需考虑到整体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维修、置换的便利性,以减少停机与人力所耗费的损失,而目前所使用的抽取装置,在固定电子设备或周边电子设备时,大多是利用螺丝锁固方式,必须将螺丝对准并锁入固定螺孔中,所耗费的工时相当长,使得停机维护的时间大幅增加。然而,电子装置为了符合用户轻薄短小的需求,不论是计算机的机壳内还是电子用机壳内都布满了适配卡、电子组件、以及电源线等,使得手动工具伸入进行锁固动作时非常不方便,导致螺丝可能在锁固期间遗失或脱落,且该螺丝倘若锁合角度不合又强行进行锁固动作时,则容易使抽取装置的固定螺孔损坏从而不利于组装或拆卸。
为避免上述情形发生,可先将抽取装置用螺丝锁固在容置架中,再将容置架锁固装设在壳体内,以此固定该抽取装置在壳体内。以下说明一种常见的电子装置抽取架结构,其是将电子装置固定在容置架上,通过容置架、盖体以及机壳之间的结合,将抽取装置固定在壳体中;然而此种方式仍需通过螺丝锁固该容置架在壳体内,使得抽取装置的拆装过程繁琐,无法达到快速置换的目的。
在前述的现有技术中,抽取装置与容置架之间需要通过多个螺丝进行结合。通常抽取装置的每一侧面都需要锁入至少两个螺丝,且需要在抽取装置的相对的两侧面锁入螺丝,如此才能牢固地固定抽取装置在容置架中。前述多个螺丝的使用,造成拆装时的步骤相当繁琐且浪费大量螺丝,因而增加组装工序及成本。
因此,综合上述内容,可以得知目前所用的方案仍具有许多缺点与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是用以固定(或拆卸)一个容置体,该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主要由容置体、固定模块、以及设置在该固定模块上的一个抽拉模块所构成;其中,使用者可按压并旋转该抽拉模块对被装设在外部主壳体上的该容置体进行快速的拆换或抽取,且仅需压下并旋转被该固定模块固定的该抽拉模块,该容置体即可由该抽拉模块的扣合单元使得该容置体自该主壳体拉出,从而有效减少组装工序及成本。
因此,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
容置体,用以结合至外部主壳体之中;其中,所述主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固定模块,连接至所述容置体,并具有固定单元,且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
抽拉模块,连接所述固定模块并可旋转,包括:
把手单元,连接至所述固定单元;及
扣合单元,连接至所述把手单元,并具有按压部与扣合部;其中,所述按压部变形,所述扣合部能适当地卡扣在所述主壳体的固定孔中。
进一步的,前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的容置体用于容置电子装置。
进一步的,前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的固定单元为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的盖板,且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枢接部,形成在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一侧边;
至少一个第二扣合部,是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枢接部而形成在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二侧边,并包括具有嵌接洞的扣合槽;
至少一个辅助枢接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一侧边,并邻近所述第一枢接部;其中,所述辅助枢接件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枢接部;
至少一个嵌入槽,形成在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一侧边,并相邻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辅助枢接件。
进一步的,前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的壳体还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件,连接在所述固定单元的一个端侧,用以辅助所述固定单元被结合固定在所述容置体中。
进一步的,前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的把手单元形成有凹槽、至少一个枢接端、与至少一个扣接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枢接端嵌入所述至少一个嵌入槽中,并连接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并且,所述扣接部容置在所述扣合槽中,并嵌接在所述嵌接洞中。
进一步的,前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中容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把手单元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前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的扣合单元为弹性体,包括:
连接件,容置在所述容置单元中;
承载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且所述承载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具有一个夹角;其中,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扣合部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
档板,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并邻近所述扣合部。
进一步的,前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中所述的承载件是部份焊接在所述把手单元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当分别施加推力与按压力至所述抽拉模块的所述把手单元与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抽拉模块的把手单元会进行反向旋转运动;此时,所述扣合部会因为受到所述按压部的带动而进行正向运动,并且,随着所述把手单元进行所述反向旋转运动,所述扣合部会被移动进相对于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固定孔中;此时,当停止施加按压力到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扣合部会进行反向运动,进而扣合所述扣合部,使得所述抽拉模块固定在所述固定模块中;
其中,当按压所述抽拉模块的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扣合部会进行所述正向运动,使得所述扣合部自所述固定孔中脱离;此时,通过施加拉力所述抽拉模块的所述把手单元可使得所述把手单元进行正向旋转运动,进一步地,再次施加拉力至所述抽拉模块,即可将所述容置体自所述主壳体中拉出。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抽取装置与壳体结构结合的示意图;
图3A与图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容置体、固定模块与抽拉模块的立体图;
图4A与图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固定模块与抽拉模块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固定模块与抽拉模块的剖视图;
图6A与图6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固定模块与抽拉模块的分解图;
图7A与图7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 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
11 容置体
12 固定模块
13 抽拉模块
120 固定单元
121 第一枢接部
121a 第一枢接部
122 嵌入槽
122a 嵌入槽
123 第一扣合部
124 第二扣合部
125 固定件
125a 固定件
126 辅助枢接件
126a 辅助枢接件
130 把手单元
130a 凹槽
131 扣合部
133 枢接端
133a 枢接端
134 扣接部
135 扣合单元
136 按压部
137 挡板
138 容置单元
139 连接件
139a 承载件
1201 散热孔
1241 扣合槽
1242 嵌接洞
1261 第二枢接部
1261a 第二枢接部
2 主壳体
21 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以下将配合图式,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见图1A与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立体图;并且,请同时参阅图2、图3A、与图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抽取装置与壳体结构结合的示意图以及容置体、固定模块与抽拉模块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1包括:容置体11、固定模块12以及抽拉模块13;其中,该容置体11是用以容置电子装置的内部电子组件,并结合至外部主壳体2中;并且,该主壳体2具有多个固定孔21。在此,必须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装置可以是电源供应器、服务器、资料储存器等,但不以此为限。
继续参阅图4A、图4B、图5、图6A与图6B;其中,图4A与图4B为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固定模块12与抽拉模块13的立体图,图5为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固定模块12与抽拉模块13的剖视图,且图6A与图6B为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固定模块12与抽拉模块13的分解图。如图所示,该固定模块12包括有:固定单元120、两个第一枢接部(121、121a)、两个嵌入槽(122、122a)、第一扣合部123、第二扣合部124、两个固定件(125、125a)与两个辅助枢接件(126、126a)。
两个第一枢接部(121、121a)分别相对形成于固定单元120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并且,两个辅助枢接件(126、126a)分别连接于固定单元120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并且分别具有第二枢接部(1261、1261a);同时,两个嵌入槽(122、122a)分别形成于固定单元120的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并分别相邻于两个第一枢接部(121、121a)与两个辅助枢接件(126、126a)。进一步地,第一扣合部123形成于固定单元120的第一侧边,并且第二扣合部124形成于固定单元120的第二侧边,并包括具有嵌接洞1242的扣合槽1241。特别地,两个固定件(125、125a)设置在固定单元120的两端,用以辅助固定单元120被结合固定在容置体11上。在此,必须特别说明的是,固定单元120为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201的金属盖板或塑料盖板。
继续参见图7A与图7B;其中,图7A与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 取装置的壳体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抽拉模块13包括有:连接至固定单元120的把手单元130以及连接至该把手单元130的扣合单元135;其中,把手单元130上形成有凹槽130a、两个枢接端(133、133a)与扣接部134,并且至少两个枢接端(133、133a)分别嵌入两个嵌入槽(122、122a)之中,并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枢接部(121、121a)与两个第二枢接部(1261、1261a)。此外,扣接部134容置在扣合槽1241中,并能嵌接在嵌接洞1242中。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单元130的内表面设置有容置单元138。
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所述扣合单元135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且其构件包括:承载件139a、连接件139、挡板137、按压部136与扣合部131;其中,按压部136变形,扣合部131能适当地卡扣在主壳体2的固定孔21中;其中,连接件139容置在容置单元138中,并且承载件139a连接于连接件139,且承载件139a与连接件139之间具有一个夹角。如图所示,该夹角约为90°,但不以此为限。如此设计,则承载件139a与连接件139构成扣合单元135的L形主体,并能够贴合于U形把手单元130的内表面。此外,按压部136与扣合部131分别设置在承载件139a上,且档板137设置在承载件139a上,并邻近于扣合部131,用以相对应于凹槽130a。另外,承载件139a部份焊接在把手单元130上,可增强受力,避免扣合单元135因长期按压变形,例如以点焊的方式将承载件139a部份固定在把手单元130上,保留按压部136一端的活动。
上述已经完整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1的结构组成;接着,将继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1的功能与技术特征。请同时参阅图7A、图7B、与图8;其中,图7A与图7B系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剖面示意图,且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按压该按压部136时,扣合部131会受到扣合单元135主体(即,弹性体)的带动而进行正向运动,如图7A与图7B所示的向下运动;此时,基于挡板137抵触在凹槽130a中而使得所述扣合部131能稳定地从主壳体2上的固定孔21中脱离。进一步地,通过施加拉力至把手单元130可使得把手单元130进行正向旋转 运动,如图8所示的顺时针旋转运动,此时扣接部134会随着该正向旋转运动而从第二扣合部124内的嵌接洞1242中脱离,同时使得扣接部134自第二扣合部124的扣合槽1241中拉出。最后,再度施加拉力至该把手单元130便能够将所述容置体11从主壳体2中拉出。
相反地,被拉出的容置体11再度被置入主壳体2后,可通过分别施加推力与按压力至把手单元130与按压部136的方式,使得把手单元130会进行反向旋转运动(在此为逆时针旋转运动);此时,由于扣合部131受到扣合单元135主体(即,弹性体)的带动而进行正向运动(在此为向下运动),且扣合部131随着把手单元130的反向旋转运动而移动至主壳体2的固定孔21的下方处;此时,当停止施加按压力至按压部136时,扣合部131通过主体反弹力的带动而进行反向运动(在此为上项运动),进而直接扣合固定孔21,使得抽拉模块13固定在固定模块12上。
在此,必须特别说明的是,虽然上述说明是示范性地指出正向旋转运动为顺时钟旋转运动,且正向运动为向下运动;然而,顺时钟旋转运动与向下运动是针对抽拉模块13与固定模块12相对设置的位置而言的,并非用以限制正向旋转运动与正向运动必然为顺时钟旋转运动及向下运动。随着抽拉模块13与固定模块12的相对位置的配置改变,所述正向旋转运动也可以为逆时钟旋转运动,同样地,所述的正向运动也可以为向上运动。同理,所述的反向旋转运动也可以为顺时钟旋转运动而不限制必然为逆时钟旋转运动,并且,所述的反向旋转运动也可以为向下运动而不必然为向上运动。
如此,上述已完整且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的结构、功能;经由上述,可以得知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技术特征与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用以方便地固定或拆卸容置体11,使用者仅需压下并旋转被固定模块12固定的抽拉模块13,容置体11即可通过抽拉模块13的把手单元130与扣合单元135的设计使得容置体11脱离与外部主壳体2的固定关系。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通过简化结合抽取装置与 壳体所需的步骤,使用者不需通过任何额外的拆卸工具,即可轻易地固定(或抽取)装设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从而有效减少组装工序及成本。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的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而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容置体,用以结合至外部主壳体之中;其中,所述主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固定模块,连接至所述容置体,并具有固定单元,且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扣合部;
抽拉模块,连接所述固定模块并可旋转,包括:
把手单元,连接至所述固定单元;及
扣合单元,连接至所述把手单元,并具有按压部与扣合部;其中,所述按压部变形,所述扣合部能适当地卡扣在所述主壳体的固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体用于容置电子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为表面开设有多个散热孔的盖板,且所述固定单元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枢接部,形成在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一侧边;
至少一个第二扣合部,是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枢接部而形成在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二侧边,并包括具有嵌接洞的扣合槽;
至少一个辅助枢接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一侧边,并邻近所述第一枢接部;其中,所述辅助枢接件还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枢接部;
至少一个嵌入槽,形成在所述固定单元的第一侧边,并相邻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辅助枢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件,连接在所述固定单元的一个端侧,用以辅助所述固定单元被结合固定在所述容置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单元形成有凹槽、至少一个枢接端、与至少一个扣接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枢接端嵌入所述至少一个嵌入槽中,并连接所述第一枢 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并且,所述扣接部容置在所述扣合槽中,并嵌接在所述嵌接洞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容置单元设置在所述把手单元的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单元为弹性体,包括:
连接件,容置在所述容置单元中;
承载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且所述承载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具有一个夹角;其中,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扣合部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
档板,设置在所述承载件上,并邻近所述扣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是部份焊接在所述把手单元上。
CN201520935154.XU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 Active CN206024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5154.XU CN206024302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5154.XU CN206024302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24302U true CN206024302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41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35154.XU Active CN206024302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24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2412B2 (en) System for protecting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20160054767A1 (en) Hard disk assembly
US8199499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power supply
CN204143324U (zh) 具有可拆卸面板模块的服务器及可拆卸模块结构
US20120061335A1 (en) Server rack
CN203706039U (zh) 服务器机箱
CN101571735A (zh) 电子装置
US20160147268A1 (en) Point of sale device
US10179689B2 (en) Pill box in automatic pill dispenser
KR20140102182A (ko) 동적 모듈식 처리 유닛을 설치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00327713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CN109616025A (zh) Led显示屏以及该led显示屏的前维护方法
CN101615661A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
CN206024302U (zh) 一种具有抽取装置的壳体
US9250662B2 (en) Holding frame and housing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7605252B (zh) 一种电动锁芯以及包括该电动锁芯的智能门锁
US20160295728A1 (en) Directly serviceable hard drive bay in modular server chassis assembly
CN201170878Y (zh) 硬盘固定机构
US20080155782A1 (en) Hinge assembly
US6817881B2 (en) Fast assembly structure module
US20070235402A1 (en) Slide bearing supporting frame
CN213073323U (zh) 物联网智能信息管理平台
CN107211554A (zh) 用于计算设备的闩锁组件
CN201910490U (zh) 天线装置
CN201629361U (zh) 电池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