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7817U - 滑梯、坐垫及逃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滑梯、坐垫及逃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7817U
CN206007817U CN201620870539.7U CN201620870539U CN206007817U CN 206007817 U CN206007817 U CN 206007817U CN 201620870539 U CN201620870539 U CN 201620870539U CN 206007817 U CN206007817 U CN 206007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slideway
building
medicated cushion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05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晓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8705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7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7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78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梯、坐垫及逃生装置。该滑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滑道,每层所述滑道设置在建筑物的相邻两层之间,所述滑梯的与建筑物出口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用以减小沿所述滑梯滑动的速度。受困者可以通过滑梯快速、有序且安全的逃出高层建筑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设置有减速配合机构,所述减速配合机构与滑梯中的减速机构配合,以减小沿滑梯滑动的速度。在使用过程中,与滑梯相配合,可以达到减小下滑速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滑梯、坐垫及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滑梯、坐垫及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逐步提高,建筑物的高度也越来越高,电梯则以其方便、快捷、省力的特点成为了高层建筑中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但是在遇到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的时候,电梯很有可能因为停电或者故障无法正常运转,这时受困者通常就会选择从楼梯逃生。
楼梯作为建筑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没有因为电梯的出现而被淘汰,每个建筑物都会至少设置一个楼梯,只是其地位从之前的主要交通通道转变成了逃生通道。当出现紧急状况时,大量受困者选择从楼梯逃生,但高楼楼梯层数多,受困者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才能逃出建筑物,而且受困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出现惊慌失措,下楼的过程中会发生太多状况,比如楼高累倒、烟多呛倒、水多滑倒、人多挤倒等,甚至会出现大规模的踩踏事件。
使用楼梯作为主要的逃生通道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遇到紧急状况,住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受困者通过下楼梯的方式很难快速逃离建筑物,留在建筑物中的时间越久,受到危险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方面,受困者在惊慌的状态下,下楼梯的过程容易发生踩踏事件,对受困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梯、坐垫以及逃生装置,以解决居住在高层的住户遇到紧急状况时,可能无法快速、有序且安全的逃出建筑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梯,所述滑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滑道,每层所述滑道设置在建筑物的相邻两层之间;所述滑梯的与建筑物出口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用以减小沿所述滑梯滑动的速度。
优选地,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道表面下方的铁磁性物质,所述滑道表面的材料为非铁磁性材料。
优选地,所述滑道表面的材料为铝或铜。
优选地,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楼梯间内。
优选地,每层所述滑道与其连接的各层建筑物之间设置有进出通道。
优选地,所述进出通道包括与所述滑道连接的辅助匝道,以在所述辅助匝道内滑动的方式进出所述滑道。
优选地,所述滑道为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设置有减速配合机构,所述减速配合机构与滑梯中的减速机构配合,以减小沿滑梯滑动的速度。
优选地,所述减速配合机构为磁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包括上述滑梯和上述坐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梯和坐垫,所述滑梯设置在高层建筑物中,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滑道,每层所述滑道设置在建筑物的相邻两层之间,从而建筑物内的自上而下可以通过上述滑梯相连通,所述滑梯的与建筑物出口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减速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坐垫本体内部设置有减速配合机构,所述减速配合机构与滑梯中的减速机构配合,从而增大坐垫与滑梯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减小坐垫沿滑梯滑动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包括上述滑梯和坐垫,受困者坐在坐垫上,利用滑梯完成逃生。滑梯上设置的减速机构与坐垫上设置的减速配合机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坐垫受到的摩擦力,在下滑的最终阶段可以起到减速的作用。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受困者可以通过上述逃生装置快速、有序且安全的逃出高层建筑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梯与建筑物出口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置有辅助匝道的滑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垫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直滑道; 2:弧形滑道; 3:铁磁性物质;
4:辅助匝道; 5:坐垫; 6: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梯,所述滑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滑道,每层所述滑道设置在建筑物的相邻两层之间,滑梯可以将整个建筑物的每层依次连通起来。所述滑梯的与建筑物出口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用以减小沿所述滑梯滑动的速度,从而保证受困者滑出滑梯时的速度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因为速度过大而从滑梯出口处摔倒。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一层滑道包括两个直滑道1和一个弧形滑道2,所述两个直滑道1和一个弧形滑道2设置在建筑物相邻两层之间的位置处,相邻两层滑道通过一个弧形滑道2连通,也就是说,相邻两个直滑道1之间过渡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弧形滑道2。当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受困者可以通过上述滑梯迅速的从较高楼层位置处滑下,相比于走楼梯来说,从滑梯滑下所用的时间要少很多,在最下面一段直滑道1滑面上可以设置有橡胶凸起,可以减小经过该位置的受困者的速度,从而使滑梯使用更安全。
如图2所示,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道表面下方的铁磁性物质3,所述滑道表面的材料为非铁磁性材料。具体地,自下而上,选取若干个直滑道1,在被选取的直滑道1下方设置有铁磁性物质3。以与建筑物出口相连的直滑道1下方设置有铁磁性物质3为例,所述铁磁性物质3与直滑道1的距离较近,当受困者从滑梯上滑下来的时候,会具有很大的速度,但是当受困者滑到一楼时,如果依然保持较快的速度,那么受困者将从滑道冲出,可能会造成受困者受到伤害。所以,在与建筑物出口相连的直滑道1下方设置有铁磁性物质3,使之与坐垫本体中的磁铁6发生作用,达到减速的效果,从而受困者可以以一个较低的速度滑出滑道,不会造成受困者受伤。
根据建筑物的总楼层高度,设置的铁磁性物质3数目不同,且位置也不同。与建筑物出口相连的直滑道1下方需设置有铁磁性物质3,然后根据总楼层数,有选择的在二层与三层之间也设置有铁磁性物质3,甚至在三层和四层之间设置铁磁性物质3,因为磁铁6与铁磁性物质3作用达到减速的效果是一个过程,当受困者本身从很高的楼层滑下时,是在做加速运动,随着不断下降,自身的速度是不断增加的,到了建筑物的下部,如果只在与建筑物出口相连的直滑道1下方设置铁磁性物质3,让其与磁铁6作用的话,很难在一个直滑道1上就完成将受困者速度降到安全范围内,所以需要连续设置多个铁磁性物质3,从而保证受困者到达滑梯出口位置处的速度不足以使受困者冲出滑道。
需要说明的地,铁磁性物质3设置的位置并不限制为上述与建筑物出口相连位置处、二层与三层、三层与四层之间,还可以在更高楼层之间依次设置,从而保证在该建筑物最高层滑下的受困者,到达一层滑梯出口时的速度在安全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铁磁性物质3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小于所述对应直滑道1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以设置在与建筑物出口相连的直滑道1下方的铁磁性物质3为例,直滑道1倾斜设置,铁磁性物质3设置在直滑道1的下方,铁磁性物质3的倾斜角度要小于直滑道1的倾斜角度,换句话说,就是铁磁性物质3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小于所述对应直滑道1与水平面所成夹角。这样受困者坐着带有磁铁6的坐垫5滑到此位置时,因为直滑道1与铁磁性物质3的倾斜程度不同,自上而下,直滑道1与铁磁性物质3的距离逐渐减少,使磁铁6与铁磁性物质3的作用力由小变大,越是往下滑减速效果越明显。这样,减速过程不至于太过突然,不会造成受困者由于突然减速,由于惯性向前摔倒。
所述滑道为凹槽,换句话说,所述滑道的滑面为中间低,两边高的结构。当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受困者需要通过滑梯滑出建筑物,但是对于住在较高楼层的受困者来说,通过滑梯逃离建筑物,在下滑的过程中可能速度会很快,将滑道的边缘设置的高一些,可以有效的防止高速移动的受困者从滑梯上甩出。
优选地,所述滑道的外侧边缘高度大于内侧边缘高度,当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受困者需要通过滑梯滑出建筑物,但是对于住在较高楼层的受困者来说,通过滑梯逃离建筑物,在下滑的过程中可能速度会很快,尤其经过弧形滑道2的时候,受困者会因为离心作用有脱离滑道并向滑梯外侧运动的趋势,所以将滑道的外侧边缘设置的高一些,可以更有效的防止高速移动的受困者从滑梯上甩出。
每层所述滑道与其连接的各层建筑物之间设置有进出通道,中间楼层的受困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进出通道进入滑梯,而不是翻越滑道侧壁进入,大大增加了滑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进出通道包括与所述滑道连接的辅助匝道4,辅助匝道4一端与直滑道1相连通;另一端设置在该层的地面上,且该端的端口朝向该层的进出口,辅助匝道4的滑面与地面成一定的角度。当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每个楼层的受困者均通过滑梯向下滑从而逃离建筑物,所以滑道上会经常有人向下滑,中间楼层的受困者先进入辅助匝道4,然后观察上方是否有人滑下,当有人向下滑的时候,处于辅助匝道4的受困者用双手扶住辅助匝道4的边缘,使身体停留在辅助匝道4上,当观察上方暂时没有人向下滑的时候松手,其身体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顺着辅助匝道4滑到对应直滑道1上,从而使受困者进入整个滑梯中,向下滑动进而逃出建筑物。
优选地,所述辅助匝道4的滑面最低点要高于与其相连通的直滑道1在过渡位置处滑面的最低点,且辅助匝道4的滑面与对应直滑道1的滑面为均匀过渡。当上层滑下的受困者经过辅助匝道4与直滑道1的过渡口时,如果辅助匝道4的滑面直接过渡到直滑道1,那么受困者的手、脚可能会进入辅助匝道4与直滑道1的连接口处,再向下滑的过程中,辅助匝道4的侧壁对碰伤受困者,可能会造成受困者的手、脚骨折。所以设置辅助匝道4的滑面的最低点要高于直滑道1在过度位置滑面的最低点,这样,受困者从过度位置滑下时,手脚依然靠着直滑道1的侧边,从而防止伤害的发生。
所述滑道外壁上设置有握持结构,所述握持结构为把手,当受困者想要进入滑道的时候,通过握住把手,可以使受困者更好的进入滑道且保持稳定。同时,当受困者坐到滑道上时,松开把手人就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滑去,不松手则会停留在轨道上不动。
所述滑梯的材质为铝或者铜,优选地,所述滑梯的材质为铝,铝的主要优点是质轻、的价格便宜加工容易、且其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可以使其不易腐蚀。
上述滑梯可以在盖房时就建造到建筑中,也可以通过固定件将滑梯固定在现有建筑的楼梯间内。以将滑梯直接建造到建筑中为例,目前建筑中,有的设置有两个楼梯间,有的设置有一个楼梯间。当要建造的建筑中预计有两个楼梯间,可以将其中一个楼梯间内的楼梯替换成上述滑梯,这样当电梯出现问题,住户也可以通过楼梯间内的楼梯上楼,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住户从滑梯下滑,从而快速、有序且安全的逃出建筑。当要建造的建筑内只有一个楼梯间,将楼梯间分成两个部分,靠内的一侧设置有上述滑梯,靠外的一侧依然建造楼梯,这样当电梯出现问题,住户也可以通过楼梯间内的楼梯上楼,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住户从滑梯下滑,从而快速、有序且安全的逃出建筑。
以将滑梯固定在现有建筑中的楼梯间内为例,目前建筑中,有的设置有两个楼梯间,有的设置有一个楼梯间。当建筑中有两个楼梯间,可以将其中一个楼梯间内的楼梯上方通过固定件固定上述滑梯,用滑梯完全取代楼梯,这样当电梯出现问题,住户也可以通过另外一个楼梯间内的楼梯上楼,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住户从滑梯下滑,从而快速、有序且安全的逃出建筑。当建筑内只有一个楼梯间,在楼梯上靠内的一侧固定有上述滑梯,滑梯的宽度为楼梯间宽度的一半,这样当电梯出现问题,住户也可以通过楼梯间内的楼梯上楼,当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住户从滑梯下滑,从而快速、有序且安全的逃出建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垫5,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设置有减速配合机构。所述减速配合机构与滑梯中的减速机构配合,以减小坐垫5沿滑梯滑动的速度。
如图4所示,所述减速配合机构为磁铁6,当受困者乘坐坐垫5滑到具有铁磁性物质3处,坐垫5中的磁铁6会和滑道下方的铁磁性物质3相互吸引,从而增加坐垫5与接触面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受困者的速度逐渐减小的效果。
优选地,磁铁6设置在坐垫5内部相对两侧,当受困者利用坐垫5向下滑动时,由于滑梯的材质为铝,带有磁铁6的坐垫5在其上滑动时,在铝板的内部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周围有磁场,这个磁场阻碍了磁铁6的运动,所以滑垫的滑落会受到阻碍。受困者在下滑的过程中,用手将坐垫5两边抬起,磁铁6与铝制滑梯的接触面距离增加,磁铁6与滑梯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从而坐垫5的下滑速度加快;将坐垫5两边放下,磁铁6与铝制滑梯的接触面距离减小,磁铁6与滑梯的相互作用力增大,从而坐垫5的下滑速度减小。
所述坐垫5表面与所述磁铁6对应位置设置有控制部,用于调节所述磁铁6与接触面的距离,具体地,所述控制部为把手,因为把手设置在与磁铁6对应的坐垫5表面上,所以通过把手可以直接控制磁铁6与接触面的距离,从而调节坐垫5受到的摩擦力,最终达到调节受困者下滑速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逃生装置,包括所述滑梯和所述坐垫5。遇到紧急情况时,受困者使用带有磁铁6的坐垫5从上述滑梯滑下,最终可以达到快速、有序且安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梯,所述滑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滑道,每层所述滑道设置在建筑物的相邻两层之间,滑梯可以将整个建筑物的每层依次连通起来。所述滑梯的与建筑物出口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用以减小沿所述滑梯滑动的速度,从而保证受困者滑出滑梯时的速度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因为速度过大而从滑梯出口处摔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坐垫5,其上设置有减速配合机构,所述减速配合结构与滑梯上的减速机构相配合,可以增加坐垫5与滑梯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减小坐垫5下滑速度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梯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滑道,每层所述滑道设置在建筑物的相邻两层之间;所述滑梯的与建筑物出口相接的一侧设置有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用以减小沿所述滑梯滑动的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道表面下方的铁磁性物质,所述滑道表面的材料为非铁磁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表面的材料为铝或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楼梯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滑道与其连接的各层建筑物之间设置有进出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通道包括与所述滑道连接的辅助匝道,以在所述辅助匝道内滑动的方式进出所述滑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为凹槽。
8.一种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本体设置有减速配合机构,所述减速配合机构与滑梯中的减速机构配合,以减小沿滑梯滑动的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配合机构为磁铁。
10.一种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滑梯和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坐垫。
CN201620870539.7U 2016-08-12 2016-08-12 滑梯、坐垫及逃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7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0539.7U CN206007817U (zh) 2016-08-12 2016-08-12 滑梯、坐垫及逃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0539.7U CN206007817U (zh) 2016-08-12 2016-08-12 滑梯、坐垫及逃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7817U true CN206007817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48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053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7817U (zh) 2016-08-12 2016-08-12 滑梯、坐垫及逃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781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5529A (zh) * 2017-11-07 2018-04-0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高层建筑快速逃生装置
CN110314295A (zh) * 2019-07-16 2019-10-1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物逃生通道
CN111686452A (zh) * 2020-07-14 2020-09-22 王笠成 一种可调式磁力匀速滑梯
CN111840834A (zh) * 2020-07-23 2020-10-30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速度感应控制的逃生设备
WO2024047323A1 (en) * 2022-08-30 2024-03-07 Cole Clarence Escape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5529A (zh) * 2017-11-07 2018-04-06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高层建筑快速逃生装置
CN110314295A (zh) * 2019-07-16 2019-10-11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建筑物逃生通道
CN111686452A (zh) * 2020-07-14 2020-09-22 王笠成 一种可调式磁力匀速滑梯
CN111840834A (zh) * 2020-07-23 2020-10-30 湖南理工学院 一种具有速度感应控制的逃生设备
WO2024047323A1 (en) * 2022-08-30 2024-03-07 Cole Clarence Escape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07817U (zh) 滑梯、坐垫及逃生装置
WO2017063235A1 (zh) 用于高楼逃生的滑行设备
CN202431127U (zh) 逃生门窗
CN208858076U (zh) 一种楼梯安全健步扶手
CN203139419U (zh) 高层建筑救生楼梯速滑装置
CN109395262A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103007446A (zh) 高层建筑消防逃生的方法
CN103893924A (zh) 超高层建筑速降逃生系统
CN205867328U (zh) 一种多滑板式高层建筑逃生系统
CN108273204A (zh) 一种高楼逃生结构
CN202355718U (zh) 高空逃生器
CN202289241U (zh) 消防逃生救生设备
CN1672749A (zh) 滑道式高楼救生系统
CN101612455B (zh) 高空逃生器及其下降速度控制方法
CN200951270Y (zh) 一种高楼逃生滑槽
CN102409928B (zh) 逃生门窗
CN206859540U (zh) 一种防摔的楼梯结构
CN103007452A (zh) 一种底层柔性速滑逃生装置
CN111569313A (zh) 一种高楼救援装置
TWM605108U (zh) 高樓逃生裝置
WO2020252809A1 (zh) 一种多层建筑应急救援滑降梯
CN205867330U (zh) 一种整滑板式高层建筑逃生装置
CN201445716U (zh) 高空逃生器
CN214318879U (zh) 一种高楼应急逃生装置
CN110725491A (zh) 一种新型的逃生栏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