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6222U - 智能手环 - Google Patents

智能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6222U
CN206006222U CN201620723267.8U CN201620723267U CN206006222U CN 206006222 U CN206006222 U CN 206006222U CN 201620723267 U CN201620723267 U CN 201620723267U CN 206006222 U CN206006222 U CN 206006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intelligent bracelet
chamber
battery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232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鹏杰
付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232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6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6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6222U/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91195 priority patent/WO201800675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包括表盘,所述表盘包括具有一容腔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容腔的电路板、电池、显示屏,所述电路板将所述内腔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池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且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电路板将壳体的内腔分割为两个腔室,并且将显示屏和电池分别设置在两个腔室内,从而将壳体内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智能手环内部空间利用率,降低智能手环的体积。

Description

智能手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化产品的发展,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智能化穿戴产品,其中,智能手环作为一种常见的智能化穿戴产品的出现给用户带来了便利。
现有智能手环的壳体内一般设置有电路板、显示屏和电池,通常显示屏和电池均安装在电路板的上表面,但是电路板的上表面的面积有限,电池和显示屏将会给其它电路元件的布设造成不便,进而导致智能手环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智能手环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手环,旨在提高智能手环内部空间利用率,降低智能手环的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手环包括表盘,所述表盘包括具有一容腔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容腔的电路板、电池、显示屏,所述电路板将所述容腔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池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且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底壳具有一开口和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电路板,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腔室,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腔室。
优选的,所述电池呈板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表盘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并且所述振动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
优选的,所述表盘还包括一USB插接头,所述USB插接头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并且所述USB插接头位于所述第二腔室。
优选的,所述USB插接头和所述振动器位于所述电池的同侧。
优选的,所述电池具有一远离所述电路板的底面,所述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设有一通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排线连接所述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排线呈“U”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电路板将壳体的容腔分割为两个腔室,并且将显示屏和电池分别设置在两个腔室内,从而将壳体内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智能手环内部空间利用率,降低智能手环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表盘的俯视图;
图3为图7沿M-M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表盘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壳体内部电路元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手环。
参照图1,智能手环10通常包括表带11和表盘12,表带11连接表盘12的相 对两端而形成环状,以供用户佩戴。在此,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环10与手机通讯连接,从而实现记步、记录行走路线、供用户观看时间等功能。也可以与空调器通讯连接,进而便于用户通过该智能手环10调节空调器的温度、运行模式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智能手环10包括表盘12,所述表盘12包括具有一容腔的壳体12a,以及设置于所述容腔的电路板12b、电池12d、显示屏12c,所述电路板12b将所述容腔分割为第一腔室1210和第二腔室1220,所述显示屏12c和所述电池12d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1210和所述第二腔室1220,且均与所述电路板12b电连接。
具体的,表盘12的壳体12a具有底壳121和上盖122,上盖122盖合于底壳121上并与所述底壳121共同限定出该容腔。电路板12b安装在该容腔内,并且电路板12b将该容腔一分为二。电路板12b自身具有正反两面,在用户佩戴智能手环10时,反面朝向用户手臂,正面朝向上盖122。电路板12b在容腔内的安装方式可以是电路板12b与容腔的内壁抵接而卡持在两相对的内壁之间;也可以是在容腔内壁上开设安装槽,电路板12b插入该安装槽中;还可以是通过限位结构将电路板12b固定在该容腔中。由于显示屏12c是用于将智能手环10的信息显示给用户,所以,显示屏12c设置在第一腔室1210内,并通过透明或半透明的上盖122显示给用户。另外,显示屏12c一般是呈板状的,第一腔室1210内设置显示屏12c之后,剩余的空间厚度较小,不便于设置体积较大的电路元件,但是可以在该空间内设置体积较小的电路元件,以充分利用空间。电池12d的体积相对较大(相对于电路板12b上的一些电阻、二级管等小结构电子元件),电路板12b的反面设置的电路元件一般较少(一般不设置电子元件),将电池12d设置在第二腔室1220后,电池12d占据第二腔室1220的大部分空间,如此可以使第二腔室1220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电路板12b将壳体12a的容腔分割为两个腔室,并且将显示屏12c和电池12d分别设置在两个腔室内,从而将壳体12a内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智能手环10内部空间利用率,降低智能手环10的体积。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5,底壳121具有一开口和与所述开口相 对的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支撑部1211,所述支撑部1211支撑所述电路板12b而使所述电路板12b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腔室1220。在此,该支撑部1211除了使电路板12b和底板形成所述第二腔室1220外,支撑部1211对电路板12b还具有支撑作用,从而防止电路板12b塌陷。
上一实施例中,支撑部1211只是对电路板12b起到支撑作用,电路板12b在容腔内安装后,尚且不够稳定,电路板12b可能会晃动,从而导致第一腔室1210和第二腔室1220内的电路元件的稳定性较差。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5,所述支撑部1211与所述电路板12b固定连接。例如,电路板12b与支撑部1211通过螺接件连接。再例如,在电路板12b上开设通孔,支撑部1211上设置凸起,该凸起插入电路板12b的通孔中,并且该凸起与该通孔过盈配合。如此,可以有效避免电路板12b在第一腔室1210和第二腔室1220之间偏移而影响电路元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减缓电路板12b与容腔内壁的碰撞程度,可以避免因电路板12b振动而导致电路元件与电路板12b的连接处断裂的情况发生。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6至图8,为了进一步降低智能手环10的体积,所述电池12d呈板状设置。在此,由于电路板12b和显示屏12c都是呈板状设置的,二者在容腔内的空间占有率较小,将电池12d设置呈板状,一方面便于电池12d与电路板12b的配合安装,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整个智能手环10的空间占有率,使智能手环10的表盘12更薄。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6,智能手环10内还设置有振动器12e,在用户不方便查看显示屏12c时,智能手环10可以通过振动器12e将信息传达给用户。例如,当用户的手机有短信抵达时,振动器12e可以振动,以提示用户,避免用户错过短消息。在此,所述振动器12e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2b,并且所述振动器12e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220。
智能手环10耗电量较少,通常电池12d的体积不必过大,相对于电路板12b的反面而言,电池12d在反面的投影面积(垂直投影)要小于反面的面积的,振动器12e是安装于电池12d在反面的投影区域外的,如此可以增加空间的利用率。
另外,由于第一腔室1210内设置有显示屏12c,将振动器12e设置在第二腔室1220中,可以避免振动器12e与显示屏12c接触,从而可以减缓显示 屏12c碎屏的事故发生。再者,振动器12e在振动时,电路板12b也会发生振动,同样会带动显示屏12c振动,振动器12e越靠近显示屏12c,显示屏12c的振动幅度越大,显示屏12c振动幅度偏大也会导致显示屏12c与电路板12b之间的电连接处断裂。所以,将振动器12e设置在第二腔室1220内除了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外,还可以降低显示屏12c的振动幅度,避免显示屏12c断电。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2和图6,电路板12b上还设置有一USB插接头12f,该USB插接头12f可以供电池12d充电,还可以供智能手环10输出数据或通过该USB插接头12f向智能手环10输入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SB插接头12f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2b,并且所述USB插接头12f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220。在此,该USB插接头12f同样是安装于电池12d在反面的投影区域外,如此可以增加智能手环10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6,USB插接头12f和振动器12e可以安装在电路板12b反面的任意位置,例如,电池12d设置在USB插接头12f和振动器12e之间;再例如,USB插接头12f和振动器12e设置在电池12d的相邻两侧。USB插接头12f和振动器12e在安装时,各自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而该空间往往要大于USB插接头12f和振动器12e各自所需要的最小空间,否则不利于USB插接头12f和振动器12e的安装。本实施例中,USB插接头12f和振动器12e位于电池12d的同侧,如此,USB插接头12f和振动器12e各自所需的零散空间整合在一起,二者共同所需的空间更小,也就降低了二者的空间占有率。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电池12d具有一远离所述电路板12b的底面,所述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12b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2g,所述壳体具有一通孔,所述温度传感器12g安装于所述通孔。该智能手环10也可用于与空调器通讯连接,进而便于用户通过该智能手环10调节空调器的温度、运行模式等。在此,智能手环10可以起到遥控器的作用,当智能手环10通过温度传感器12g检测到用户体温偏高时,智能手环10可以自行控制空调器开启。当智能手环10检测到用户体温偏低时,智能手环10可以自行控制空调器关闭。另外,由于人体温度一般在37.5℃左右,空气温度一般在0~30℃,空气温度要低于用户体温,通过这种差异,可以检测用户是否佩戴智能手环 10,进而避免智能手环10在非佩戴状况下调控空调器。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2g设置于电池12d的底面,而温度传感器12g需要从壳体12a漏出,所以,温度传感器12g几乎不占用壳体12a的内部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参照图6,考虑到表盘12内部的结构较紧凑,空间较小,连接电路板12b与温度传感器12g的导线不能凌乱,否则影响其他电路元件的装配。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12g通过一排线12h连接电路板12b。在此,排线12h延展性较好,易定形,不易凌乱,空间占用少。另外,为了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因排线12h的拉扯而导致排线12h连接电路板12b的一端脱落,或者排线12h的连接温度传感器12g的一端脱落,所述排线12h呈“U”形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手环,包括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盘包括具有一容腔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容腔的电路板、电池、显示屏,所述电路板将所述容腔分割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池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且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底壳具有一开口和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电路板,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腔室,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上盖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腔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呈板状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并且所述振动器位于所述第二腔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USB插接头,所述USB插接头安装于所述电路板,并且所述USB插接头位于所述第二腔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接头和所述振动器位于所述电池的同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具有一远离所述电路板的底面,所述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设有一通孔,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排线连接所述电路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呈“U”形设置。
CN201620723267.8U 2016-07-08 2016-07-08 智能手环 Active CN206006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3267.8U CN206006222U (zh) 2016-07-08 2016-07-08 智能手环
PCT/CN2017/091195 WO2018006757A1 (zh) 2016-07-08 2017-06-30 智能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23267.8U CN206006222U (zh) 2016-07-08 2016-07-08 智能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6222U true CN206006222U (zh) 2017-03-15

Family

ID=5824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23267.8U Active CN206006222U (zh) 2016-07-08 2016-07-08 智能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62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2965A (zh) * 2020-07-16 2020-10-23 深圳迈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空气检测的智能手表
WO2021056773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阅读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6773A1 (zh) * 2019-09-29 2021-04-01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阅读器
CN111812965A (zh) * 2020-07-16 2020-10-23 深圳迈拓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空气检测的智能手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1509961A (ja) Lcd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モバイル端末
CN204631389U (zh) 一种具有心率监测功能的智能眼镜
KR20170019973A (ko) 외관 금속 프레임 안테나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CN206006222U (zh) 智能手环
CN107547997A (zh) 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8386869U (zh) 无线耳机
CN107770648A (zh) 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4238657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9547335U (zh) 智能梳妆镜
CN205512761U (zh) 智能手环
CN106379243A (zh) 可显示电子图像的后视镜系统及具有该后视镜系统的汽车
CN103995462B (zh) 电子设备
CN210721045U (zh) 一种智能手表
CN105763975A (zh) 一种智能耳机装置
CN204596095U (zh) 用于防止手机丢失的智能报警手环
WO2018032381A1 (zh) 一种智能腰带
CN207251711U (zh) 用于终端的壳体组件和终端
CN204408581U (zh) 一种智能耳机装置
CN206097790U (zh) 智能镜面广告机
CN108347524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9149100U (zh) 一种4g人工智能手表
CN206213412U (zh) 智能手环
CN105852875A (zh) 一种智能警告抖腿器
CN207427467U (zh) 终端设备
CN207636934U (zh) 智能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