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5012U - 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5012U
CN206005012U CN201620964349.1U CN201620964349U CN206005012U CN 206005012 U CN206005012 U CN 206005012U CN 201620964349 U CN201620964349 U CN 201620964349U CN 206005012 U CN206005012 U CN 206005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omponent
circuit board
terminal unit
support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643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643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5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5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50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本实用新型中,终端设备包括:电路板、支架、第一电子元件、第二电子元件,第一电子元件设有至少一个引线;第二电子元件安装于电路板;支架固定在第二电子元件上;第一电子元件安装在支架上,引线连接于电路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叠加设置在电路板上,减小电路板的摆件空间,提高电路板的利用率,而且还有助于通过终端设备的抗摇摆测试性能。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进步,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这是因为手机或电脑等携带便捷,使用简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手机中听筒的安装方式通常是:直接将听筒放在主板上,用弹片和主板的露铜连接,但是会占用较多的主板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使得可以将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叠加设置在电路板上,减小电路板的摆件空间,提高电路板的利用率,而且还有助于通过终端设备的抗摇摆测试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电路板、支架、第一电子元件、第二电子元件,第一电子元件设有至少一个引线;第二电子元件安装于电路板;支架固定在第二电子元件上;第一电子元件安装在支架上,引线连接于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将第二电子元件安装于电路板,支架固定在第二电子元件上,并且将第一电子元件安装在支架上,使得可以将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叠加设置在电路板上,减小电路板的摆件空间,提高电路板的利用率,而且由于将第一电子元件安装在支架上,使得第一电子元件的安装较为牢固,有助于通过终端设备的抗摇摆测试性能。
另外,支架可以包括:固定脚和用于承载第一电子元件的支撑部,并且支撑部对应于第二电子元件;电路板具有与固定脚一一对应的固定孔;固定脚固定于固定孔。通过固定脚和固定孔的相互配合,使得支架与电路板之间的固定方式更加的牢固,以保证支架与电路板之间相互固定的可靠性。
另外,支架可以焊接于第二电子元件,使得支架和第二电子元件的结合更加紧密。
另外,支架与第二电子元件可以为一件式。支架与第二电子元件的一体化设计更加便于后期的安装。
另外,电路板可以具有开口,第二电子元件位于开口,且第二电子元件的引线或弹脚连接于电路板;使得终端设备在厚度方向上省去了电路板的厚度,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整机的厚度。
另外,第一电子元件可以为:听筒、马达或喇叭。
另外,第二电子元件可以为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
另外,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电路板、支架、第一电子元件、第二电子元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包括:电路板1、支架2、第一电子元件3、第二电子元件4,第一电子元件3设有至少一个引线;第二电子元件4安装于电路板1;支架2固定在第二电子元件4上;第一电子元件3安装在支架2上,引线连接于电路板1。
具体地说,通过将第二电子元件4安装于电路板1,支架2固定在第二电子元件4上,并且将第一电子元件3安装在支架2上,使得可以将第一电子元件3和第二电子元件4叠加设置在电路板1上,减小电路板1的摆件空间,提高电路板1的利用率,而且由于将第一电子元件3安装在支架2上,使得第一电子元件3的安装较为牢固,有助于通过终端设备的抗摇摆测试性能。
为了保证支架2与电路板1之间相互固定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支架2可以包括:固定脚21和用于承载第一电子元件3的支撑部22,并且支撑部22对应于第二电子元件4;电路板1具有与固定脚21一一对应的固定孔;固定脚21固定于固定孔。本实施方式中固定脚21可以但不限于为2个、3个或4个,且固定脚21均匀分布于支撑部22的周边位置。通过固定脚21和固定孔的相互配合,使得支架2与电路板1之间的固定方式更加的牢固,以保证支架2与电路板1之间相互固定的可靠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通过抗摇摆测试。值得一提的是,支撑部22上可以设置限位件,用以使第二电子元件4和支撑部22的结合更加紧密稳固,将第二电子元件4限制在支撑部22上而不发生偏离。比如,可以在支撑部22上设置对应于第二电子元件4外形的凹槽,或者还可以在支撑部22上设置夹持第二电子元件4的限位台23等。具体地说,如果在支撑部22上设置限位台23,可以在支撑部22对应于第二电子元件4的的周边设置4个限位台23,并且4个限位台23均匀分布于第二电子元件4的周边。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2可以焊接于第二电子元件4,使得支架2和第二电子元件4的结合更加紧密。或者另外,支架2还可以与第二电子元件4为一件式。支架2与第二电子元件4的一体化设计更加便于后期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支架2不限于焊接于第二电子元件4,或者与第二电子元件4为一体式,凡是能够实现将支架2固定在第二电子元件4上的任意固定方式,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第一电子元件3可以但不限于为:听筒、马达或喇叭。第二电子元件4可以但不限于为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比如,USB可以包括通串线本体、外壳以及用于电连接到电路板1上的若干接触式弹脚;通串线本体位于外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支架2焊接于外壳,或者支架2由外壳延伸形成。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任意型号带有引线的听筒、马达或喇叭安装在支架2上,提高终端设备的通用性,减少呆滞料的发生。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可以将第一电子元件3和第二电子元件4叠加设置在电路板1上,提高电路板1的利用率,而且还有助于通过终端设备的抗摇摆测试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电子元件位于电路板的开口,用以在厚度方向上省去了电路板的厚度。
具体地说,如图3和图4所示,电路板1具有开口(图中未标出),第二电子元件4位于开口,且第二电子元件4的引线或弹脚连接于电路板1。支架2固定在第二电子元件4上;第一电子元件3安装在支架2上。
在实际的应用中,USB可以包括通串线本体、外壳以及用于电连接到电路板1上的若干引线或弹脚;通串线本体位于外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与USB的插接口相对设置;引线或弹脚由通串线本体延伸出来,且延伸至外壳的侧壁外部。电路板1设有用于连接到控制电路的露铜区。USB固定于电路板1上的开口,且引线或弹脚连接于露铜区。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使得终端设备在厚度方向上省去了电路板1的厚度,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整机的厚度。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支架、第一电子元件、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一电子元件设有至少一个引线;
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
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电子元件上;
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引线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脚和用于承载所述第一电子元件的支撑部,并且所述支撑部对应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
所述电路板具有与所述固定脚一一对应的固定孔;
所述固定脚固定于所述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焊接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为一件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开口,所述第二电子元件位于所述开口,且所述第二电子元件的引线或弹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为:听筒、马达或喇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为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
CN201620964349.1U 2016-08-28 2016-08-28 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5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4349.1U CN206005012U (zh) 2016-08-28 2016-08-28 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64349.1U CN206005012U (zh) 2016-08-28 2016-08-28 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5012U true CN206005012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197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6434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005012U (zh) 2016-08-28 2016-08-28 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50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4112A (zh) * 2017-03-28 2017-07-14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0519908A (zh) * 2018-05-22 2019-11-29 发那科株式会社 印制电路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4112A (zh) * 2017-03-28 2017-07-14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0519908A (zh) * 2018-05-22 2019-11-29 发那科株式会社 印制电路板
US10973130B2 (en) 2018-05-22 2021-04-06 Fanuc Corporation Printed wiring boar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26710A1 (en) Riser card for power supply
CN205485738U (zh) 电子设备及其柔性电路板
CN206005012U (zh) 终端设备
CN206004720U (zh) 电子设备
CN206271858U (zh) 终端设备
EP3018972B1 (en) Grounding structure and rotary wireless network card
CN205195768U (zh) 电子设备
EP3038329A1 (en) Intelligent terminal
CN205017754U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4717325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241892B (zh) 一种usb连接器及无线上网设备
CN205071608U (zh) 屏蔽罩及其电子设备
CN206892276U (zh) 一种电路板
CN205213255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屏蔽罩及移动终端
CN205846286U (zh) 电子设备
CN208459910U (zh) 用于平板电脑的静电防护装置
CN207410409U (zh) 一种手机功能键固定支架
CN209659803U (zh) 一种多功能机柜
CN201349361Y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主板
CN201774741U (zh) 电路板结构
CN205921074U (zh) 一种天线弹片及终端设备
CN104991610A (zh) 虚拟仪器平台
CN108762403A (zh) 用于平板电脑的静电防护装置
CN217957175U (zh) 一种布局摄像头的电子设备
CN209690822U (zh) 一种工控机的天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