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00497U - 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00497U
CN206000497U CN201621028553.9U CN201621028553U CN206000497U CN 206000497 U CN206000497 U CN 206000497U CN 201621028553 U CN201621028553 U CN 201621028553U CN 206000497 U CN206000497 U CN 206000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ing leaf
high pressure
slag
blade type
drip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285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大干
潘晓
李曦宇
方兆寅
王国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rovincial Transporation Eningeering &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rovincial Transporation Eningeering &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Transporation Eningeering &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rovincial Transporation Eningeering &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285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00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00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00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提供一种清渣彻底、速度快、结构简单的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包括嵌岩桩、岩芯取样孔、锥形沉渣驱动体、第一刀片式旋转叶、第二刀片式旋转叶、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第一高压喷嘴、第二高压喷嘴、第三高压喷嘴、第四高压喷嘴、第一排渣口、第二排渣口、第三排渣口、第四排渣口、旋转叶定位孔、旋转叶紧固孔、紧固螺栓、高压冲渣管、高压冲渣泵、排渣管、排渣泵、回转驱动器、稳固绳、倒U型稳固系统。有益效果:实现360°全方位清理嵌岩桩桩底沉渣过厚的技术难题。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人工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嵌岩桩沉渣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桥梁公路、民用建筑、港口码头等工程建设对桩基础的埋深越来越深。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桩基础都将碰到软硬不均地层,这时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都必须将桩基嵌入岩层一定的深度,而实际存在的困境是当前施工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旋挖钻机施工,这导致嵌岩桩桩底沉渣过厚,不利于施工人员准确预估嵌岩的深度以及计算持力层的受力情况,致使施工后的桩基础承载力不足,带来地基沉降、坍塌等工程灾害,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现有沉渣的方式主要利用污水泵和泥浆泵,通过抽吸的方式使桩底沉渣得到清除,但是桩底岩石在经过桩锤的连续、反复冲击后,会致使中风化的岩石产生新的微裂隙,此时,流入孔底的水流在微裂隙处会渗漏,使实际的水量损失较多,这时如果污水泵和泥浆泵中的污水和泥浆没有足够的压力和流量,很难保证桩底的沉渣得到彻底清除。因此,亟需一种全方面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清渣彻底、速度快、结构简单的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岩桩1、岩芯取样孔2、锥形沉渣驱动体3、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旋转叶定位孔16、旋转叶紧固孔17、紧固螺栓18、高压冲渣管19、高压冲渣泵20、排渣管21、排渣泵22、回转驱动器24、稳固绳25、倒U型稳固系统26。
所述岩芯取样孔2位于嵌岩桩1的中心。
所述锥形沉渣驱动体3在纵向分为第二中空层32、第一中空层31、和最底部的锥形头33,旋转叶定位孔16、旋转叶紧固孔17、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
所述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设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的第一中空层31,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和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的夹角为90°,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形状呈带镡的一字型刀片式,镡的两侧预设的2个孔通过紧固螺栓18与旋转叶紧固孔17连接,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的尾部可插入预设的旋转叶定位孔16中。
所述的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设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的第一中空层31,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和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的夹角为90°,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的形状呈带镡的T子型刃刀式,镡的两侧预设的2个孔通过紧固螺栓18与旋转叶紧固孔17连接,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尾部可插入预设的旋转叶定位孔16中。
所述的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之间的夹角互为90°。
所述第一中空层31主要作为联系通道,分别用于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与高压冲渣管19连接,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与排渣管21连接。
所述第二中空层32内设高压冲渣管19、排渣管21。
所述锥形头33的头部呈圆锥形,与锥形沉渣驱动体3焊接连接,当嵌岩桩桩底沉渣过厚时,圆锥形锥形头能有效钻入到预定的清渣深度,确保各类高压喷嘴能全方位冲洗附在钻孔壁上的岩渣,同时保证各类排渣口能有效返渣至地面。
所述旋转叶定位孔16共设4个,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的尾部中心各对应一个定位孔,确保各类旋转叶安设于预定的位置。
所述旋转叶紧固孔17设于旋转叶定位孔16的上端和下端,共设8个孔,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的尾部两侧各对应2个孔。
所述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主要用于高压水流射入岩芯取样孔2内部,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设于刀片式旋转叶的下端,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设于刀片式旋转叶的上端,利用高压喷嘴的双层立体布设,保证注入岩芯取样孔2内部高压水流快速、彻底地清除附着于孔壁、孔底的岩渣。
所述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主要用于大流量水流注入岩芯取样孔2内部,通过返水将清洗的岩渣带回至预定工作面,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设于刃式旋转叶的下端,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设于刃式旋转叶的上端,利用排渣口的双层立体布设,保证注入岩芯取样孔2内部的大流量返水能够彻底带回桩底的沉渣。
所述的高压冲渣管19与高压冲渣泵20连接,高压冲渣管19材质选用高温高压加布硅胶管。
所述排渣管21与排渣泵22连接,排渣管21的材质选用高温高压加布硅胶管。
所述电缆23用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与回转驱动器24连接,通过回转驱动器24带动沉渣驱动体360°旋转(传动连接部分图中未示意),继而带动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能360°旋转切削岩渣。
所述稳固绳25用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与倒U型稳固系统26连接,确保锥形沉渣驱动体3工作时准确定位,可根据沉渣的深度随时调整稳固绳25的高度,清楚任意高度的岩渣29。
实现的工作原理:嵌岩桩1内部设岩芯取样孔2,锥形沉渣驱动体3下端安设于岩芯取样孔2内,上端通过稳固绳25与倒U型稳固系统26连接置于岩芯取样孔2的中心;锥形沉渣驱动体3呈双层中空结构,底部呈圆锥形,外设四个高压喷嘴、四个排渣口,内置高压冲渣管和排渣管;锥形沉渣驱动体3下端通过紧固螺栓18与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连接,上端通过电缆23与回转驱动器24连接,从而带动锥形沉渣驱动体3呈360°旋转,进而带动刀片式旋转叶、T型刃式旋转叶转动,同时通过高压冲渣泵20往高压冲渣管内注入高压水,使高压水进入岩芯取样孔2内,冲洗不同部位的岩渣,然后通过排渣泵22往排渣管21内注入大流量水,通过大流量返水带动桩底沉渣返至预定工作面,从而完成嵌岩桩桩底沉渣的清除。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360°全方位清理嵌岩桩桩底沉渣过厚的技术难题,保证嵌岩桩桩底沉渣的彻底性,提高嵌岩桩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嵌岩桩桩底持力层设计的合理性。
(2)可实现根据嵌岩桩桩底沉渣的性质,人工更换任意形状的旋转叶,清除任意岩性、任意嵌岩深度的的岩渣,同时不需要铸铁管,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人工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装置工作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逆时针旋转90°后工作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工作状态下A‐A俯视图。
图4是图2工作状态下B‐B俯视图。
图中,1‐嵌岩桩、2‐岩芯取样孔、3‐锥形沉渣驱动体、31‐第一中空层、32‐第二中空层、33‐锥形头、4‐第一刀片式旋转叶、5‐第二刀片式旋转叶、6‐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7‐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8‐第一高压喷嘴、9‐第二高压喷嘴、10‐第三高压喷嘴、11‐第四高压喷嘴、12‐第一排渣口、13‐第二排渣口、14‐第三排渣口、15‐第四排渣口、16‐旋转叶定位孔、17‐旋转叶紧固孔、18‐紧固螺栓、19‐高压冲渣管、20‐高压冲渣泵、21‐排渣管、22‐排渣泵、23‐电缆、24‐回转驱动器、25‐稳固绳、26‐倒U型稳固系统、27‐岩层、28‐土层、29‐岩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包括嵌岩桩1、岩芯取样孔2、锥形沉渣驱动体3、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旋转叶定位孔16、旋转叶紧固孔17、紧固螺栓18、高压冲渣管19、高压冲渣泵20、排渣管21、排渣泵22、电缆23、回转驱动器24、稳固绳25、倒U型稳固系统26、岩层27、土层28、岩渣29。
所述岩芯取样孔2位于嵌岩桩1的中心。
所述锥形沉渣驱动体3设第一中空层31、第二中空层32、锥形头33、旋转叶定位孔16、旋转叶紧固孔17、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
所述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设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的下端,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和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的夹角为90°,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形状呈带镡的一字型刀片式,镡的两侧预设的2个孔通过紧固螺栓18与旋转叶紧固孔17连接,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的尾部可插入预设的旋转叶定位孔16中。
所述的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设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的下端,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和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的夹角为90°,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的形状呈带镡的T子型刃刀式,镡的两侧预设的2个孔通过紧固螺栓18与旋转叶紧固孔17连接,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尾部可插入预设的旋转叶定位孔16中。
所述的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之间的夹角互为90°。
所述第一中空层31主要作为联系通道,分别用于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与高压冲渣管19连接,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与排渣管21连接。
所述第二中空层32内设高压冲渣管19、排渣管21。
所述锥形头33的头部呈圆锥形,与锥形沉渣驱动体3焊接连接,当嵌岩桩桩底沉渣过厚时,圆锥形锥形头能有效钻入到预定的清渣深度,确保各类高压喷嘴能全方位冲洗附在钻孔壁上的岩渣,同时保证各类排渣口能有效返渣至地面。
所述旋转叶定位孔16共设4个,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的尾部中心各对应一个定位孔,确保各类旋转叶安设于预定的位置。
所述旋转叶紧固孔17设于旋转叶定位孔16的上端和下端,共设8个孔,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的尾部两侧各对应2个孔。
所述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主要用于高压水流射入岩芯取样孔2内部,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设于刀片式旋转叶的下端,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设于刀片式旋转叶的上端,利用高压喷嘴的双层立体布设,保证注入岩芯取样孔2内部高压水流快速、彻底地清除附着于孔壁、孔底的岩渣。
所述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主要用于大流量水流注入岩芯取样孔2内部,通过返水将清洗的岩渣带回至预定工作面,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设于刃式旋转叶的下端,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设于刃式旋转叶的上端,利用排渣口的双层立体布设,保证注入岩芯取样孔2内部的大流量返水能够彻底带回桩底的沉渣。
所述的高压冲渣管19与高压冲渣泵20连接,高压冲渣管19材质选用高温高压加布硅胶管。
所述排渣管21与排渣泵22连接,排渣管21的材质选用高温高压加布硅胶管。
所述电缆23用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与回转驱动器24连接,通过回转驱动器24带动沉渣驱动体360°旋转,继而带动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能360°旋转切削岩渣。
所述稳固绳25用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与倒U型稳固系统26连接,确保锥形沉渣驱动体3工作时准确定位,可根据沉渣的深度随时调整稳固绳25的高度,清楚任意高度的岩渣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嵌岩桩(1)、岩芯取样孔(2)、锥形沉渣驱动体(3)、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旋转叶定位孔(16)、旋转叶紧固孔(17)、紧固螺栓(18)、高压冲渣管(19)、高压冲渣泵(20)、排渣管(21)、排渣泵(22)、回转驱动器(24)、稳固绳(25)、倒U型稳固系统(26);
所述岩芯取样孔(2)位于嵌岩桩(1)的中心;
所述锥形沉渣驱动体(3)在纵向分为第二中空层(32)、第一中空层(31)、和最底部的锥形头(33),旋转叶定位孔(16)、旋转叶紧固孔(17)、第一高压喷嘴(8)、第二高压喷嘴(9)、第三高压喷嘴(10)、第四高压喷嘴(11)、第一排渣口(12)、第二排渣口(13)、第三排渣口(14)、第四排渣口(15);
所述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设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的第一中空层(31),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和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通过紧固螺栓(18)与旋转叶紧固孔(17)连接,所述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的尾部可插入预设的旋转叶定位孔(16)中;
所述的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设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的第一中空层(31),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和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通过紧固螺栓(18)与旋转叶紧固孔(17)连接,所述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尾部可插入预设的旋转叶定位孔(16)中;
所述的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之间的夹角互为90°;
所述第二中空层(32)内设高压冲渣管(19)、排渣管(21);
所述锥形头(33)的头部呈圆锥形;
通过回转驱动器(24)带动沉渣驱动体旋转,继而带动第一刀片式旋转叶(4)、第二刀片式旋转叶(5)、第一T型刃式旋转叶(6)、第二T型刃式旋转叶(7)能旋转切削岩渣;
所述稳固绳(25)用于锥形沉渣驱动体(3)与倒U型稳固系统(26)连接。
CN201621028553.9U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Active CN206000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8553.9U CN206000497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28553.9U CN206000497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00497U true CN206000497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19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28553.9U Active CN206000497U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0004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013A (zh) * 2021-08-30 2021-11-02 太原理工大学 瓦斯抽采下向钻孔智能抽采排水排渣一体化系统与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013A (zh) * 2021-08-30 2021-11-02 太原理工大学 瓦斯抽采下向钻孔智能抽采排水排渣一体化系统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3334A (zh) 用注浆冻结管加固冻结联络通道抑制冻胀融沉的施工方法
CN104912065B (zh) 水下锚筋桩施工方法
CN107476301A (zh) 一种桥梁桩基全护筒跟进法施工方法
CN111593726A (zh) 富水地层地下隧道下穿敏感管线对接既有结构mjs+人工冻结联合加固方法
CN108797621A (zh) 一种在富水深卵砾漂石地层超前预注浆的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736812A (zh) 一种竖井开挖过程中的出渣方法
CN103134236A (zh) 一种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倾斜埋设的施工方法
CN108756955A (zh) 盾构隧道重力式止水封堵结构与方法
CN102373705A (zh) 外掘预应力离心管桩、方桩沉桩装置及其沉桩方法
CN206396745U (zh) 具有旋冲扩孔装置的长螺旋桩机
CN206000497U (zh) 一种全方位清洗嵌岩桩桩底沉渣的装置
CN113154979B (zh) 一种大倾角湿法钻孔膨胀剂静态破岩施工方法
CN205369234U (zh) 冻结高压旋喷桩
CN105019917B (zh) 冲击钻进式超前旋喷管棚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3527078A (zh) 一种用潜孔锤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成孔工艺和设备
CN204941551U (zh) 一种曲线顶管支护结构扩建盾构施工的地铁车站
CN201696048U (zh) 煤层采空区裂隙带注水观测系统
CN208563316U (zh) 一种大直径灌注桩桩底虚土沉渣处理装置
CN207673287U (zh) 一种喷气式高效螺旋钻具
CN207905710U (zh) 一种砂性土降水井的快速成孔装置
CN110306540A (zh) 一种全回转套管桩基成孔的施工方法
CN109914390A (zh) 一种用于咬合式排桩施工冷缝的注浆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3088033U (zh) 一种承压水地层中锚孔注浆堵水装置
CN210217684U (zh) 一种用于进行快速固壁堵漏的装置
CN211115872U (zh) 一种旋挖灌注干作业气体吹扫清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