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94958U - 下肢肌肉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下肢肌肉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94958U
CN205994958U CN201620793303.8U CN201620793303U CN205994958U CN 205994958 U CN205994958 U CN 205994958U CN 201620793303 U CN201620793303 U CN 201620793303U CN 205994958 U CN205994958 U CN 205994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ar
backplate
lower limb
support column
limb mus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7933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跃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inan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inan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inan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inan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7933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94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94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9495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装置。所述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包括横杆、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夹板装置,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使所述夹板装置能够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在横杆上设置弹性组件,使用时,锻炼者只需站立着,双腿向前用力,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夹板装置上,带动弹性组件沿横杆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当双腿放松时,夹板装置可在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锻炼者恢复直立状态。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和小腿肌肉,从而实现对下肢肌肉进行全面有效的锻炼。

Description

下肢肌肉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炼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肥胖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困扰和健康隐患,因此,人们逐渐增强了定期锻炼身体的意识,并且推动了体育健身行业的稳步增长。考虑到现代生活的压力,所有年龄段的群体都希望在有限的业余时间获得明显的锻炼效果,尤其是希望下肢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锻炼。但是现有的体育锻炼器材一般只针对身体的单一部分进行锻炼,而针对腿部、腰部的锻炼器材通常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对下肢肌肉进行全面有效的锻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肢肌肉锻炼器材存在的结构复杂、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对下肢肌肉进行全面有效的锻炼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包括横杆、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夹板装置,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使所述夹板装置能够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套筒,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套筒均套设在所述横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套筒之间;所述套筒能够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夹板装置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滑块,所述横杆沿轴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滑块均设置在所述滑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滑块之间;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夹板装置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装置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套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装置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地,还包括机台,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机台的台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均设置有防护软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均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和所述竖向部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部的板面与所述竖向部的板面呈倾角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包括横杆、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夹板装置,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使所述夹板装置能够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杆上设置弹性组件,使用时,锻炼者只需站立着,双腿向前用力,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夹板装置上,带动弹性组件沿横杆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当双腿放松时,夹板装置可在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锻炼者恢复直立状态。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和小腿肌肉,从而实现对下肢肌肉进行全面有效的锻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施例一提供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弹性组件与夹板装置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弹性组件与夹板装置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横杆; 102-第一支撑柱;
103-第二支撑柱; 104-第一弹簧;
105-套筒; 106-第一护板;
107-第二护板; 108-连接件;
109-第二弹簧; 110-机台;
111-扶手; 112-横向部;
113-竖向部; 114-弹性组件;
115-滑块; 116-支撑杆;
117-导向杆; 118-第一导向套;
119-第二导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弹性组件与夹板装置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件的剖视图。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包括横杆101、第一支撑柱102、第二支撑柱103和夹板装置,横杆10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102相连接,横杆101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柱103相连接;横杆101上设置有弹性组件114,弹性组件114用于使夹板装置能够沿所述横杆101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在横杆101上设置弹性组件,使用时,锻炼者只需站立着,双腿向前用力,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夹板装置上,带动弹性组件114沿横杆101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当双腿放松时,夹板装置可以随套筒105一起在弹性组件11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锻炼者恢复直立状态。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和小腿肌肉,从而实现对下肢肌肉进行全面有效的锻炼。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弹性组件114包括第一弹簧104和套筒105,第一弹簧104和套筒105均套设在横杆101上,且第一弹簧104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02和套筒105之间,第一弹簧104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102相抵接,第一弹簧104的另一端与套筒105相连接。作为优选,第一弹簧104与套筒105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地更换不同力度和不同数量的第一弹簧104,更好地适应不同要求的使用者对下肢肌肉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夹板装置与套筒105固定连接,当锻炼者双腿向前用力,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夹板装置上时,套筒105能够沿横杆101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从而压缩第一弹簧104;当双腿放松时,夹板装置可在第一弹簧10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锻炼者恢复直立状态。复位后,双腿再次向前用力,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和小腿肌肉,从而实现对下肢肌肉进行全面有效的锻炼。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夹板装置包括第一护板106、第二护板107和连接件108,其中,第一护板106与第二护板107之间通过连接件108与套筒105相连接。
本实施例一的可选方案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108包括支撑杆116、导向杆117、第一导向套118和第二导向套119,支撑杆116的一端与套筒105固定连接,支撑杆116的另一端与导向杆117的中部固定连接,且导向杆117垂直于支撑杆116。第一导向套118和第二导向套119的一端均开设有导向孔,第一导向套118和第二导向套11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护板106和第二护板107固定连接。导向杆117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第一导向套118的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套119的导向孔中,并且第一导向套118和第二导向套119可以沿导向杆117的轴线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夹板装置,在第一护板106与第二护板107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09。当锻炼者的双腿向内用力时,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第一护板106和第二护板107上,从而对第二弹簧109进行压缩;当双腿放松时,第一护板106与第二护板107在第二弹簧109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锻炼者恢复直立状态。复位后,双腿再次向内用力,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内侧的肌肉。
作为优选,第二弹簧109与第一护板106和第二护板107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地更换不同力度和不同数量的第二弹簧109,使第一护板106和第二护板107之间产生不同力度大小的弹力,更好地适应不同要求的使用者对下肢肌肉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夹板装置,第一护板106和第二护板107均设置有防护软垫,可以保护锻炼者的膝盖,防止锻炼者的膝盖在锻炼过程中受到损害。防护软垫的材料可以选用海绵、硅胶等。
本实施例一的可选方案中,第一护板106和第二护板107均包括横向部112和竖向部113,横向部112和竖向部113固定连接,横向部112的板面与竖向部113的板面呈倾角设置;其中,第一护板106的竖向部113与第一导向套118固定连接,第二护板107的竖向部113与第二导向套119固定连接;横向部112用于与锻炼者的膝盖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装置,还包括机台110,第一支撑柱102和第二支撑柱103分别垂直设置于机台110的台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装置,还包括扶手111,扶手111设置于第一支撑柱102上。在锻炼过程中,锻炼者可以双手握住扶手,提高了锻炼过程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在使用时,锻炼者只需站在机台110上,双手握住扶手111,双腿向前用力,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第一护板106的横向部112和第二护板107的横向部112上,带动套筒105沿横杆101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对第一弹簧104进行压缩;当双腿放松时,夹板装置可以随套筒105一起在第一弹簧10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锻炼者恢复直立状态。复位后,双腿再次向前用力,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和小腿肌肉。
在锻炼过程中,在双腿向前用力的同时,锻炼者的双腿也可以向内用力,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第一护板106的竖向部113和第二护板107的竖向部113上,从而对第二弹簧109进行压缩;当双腿放松时,第一护板106与第二护板107在第二弹簧109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锻炼者恢复直立状态。复位后,双腿再次向内用力,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内侧的肌肉。
锻炼者可以通过双腿反复同时向前和向内用力,来同时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大腿内侧肌肉和小腿肌肉,从而实现对下肢肌肉进行全面有效的锻炼。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弹性组件与夹板装置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该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装置,该实施例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描述了弹性组件与夹板装置相配合的另一种实现方案,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
与实施例一相区别的是,弹性组件114包括第一弹簧104和滑块115,所述横杆101沿轴向开设有滑槽,第一弹簧104和滑块115均设置在滑槽的内部,且第一弹簧104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02和滑块115之间;第一弹簧104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柱102相抵接,第一弹簧104的另一端与滑块115相连接。作为优选,第一弹簧104与滑块115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地更换不同力度和不同数量的第一弹簧104,更好地适应不同要求的使用者对下肢肌肉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夹板装置与滑块115固定连接,当锻炼者双腿向前用力,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夹板装置上时,滑块115能够沿横杆101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当双腿放松时,夹板装置可以随滑块115一起在第一弹簧10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锻炼者恢复直立状态。复位后,双腿再次向前用力,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和小腿肌肉,从而实现对下肢肌肉进行全面有效的锻炼。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夹板装置包括第一护板106、第二护板107和连接件108,其中,第一护板106与第二护板107之间通过连接件108与滑块115相连接。
本实施例二的可选方案中,连接件108包括支撑杆116、导向杆117、第一导向套118和第二导向套119,支撑杆116的一端与滑块115固定连接,支撑杆116的另一端与导向杆117的中部固定连接,且导向杆117垂直于支撑杆116。第一导向套118和第二导向套119的一端均开设有导向孔,第一导向套118和第二导向套11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护板106和第二护板107固定连接。导向杆117的两端分别伸入到第一导向套118的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套119的导向孔中,并且第一导向套118和第二导向套119可以沿导向杆117的轴线往复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在使用时,锻炼者只需站在机台110上,双手握住扶手111,双腿向前用力,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第一护板106的横向部112和第二护板107的横向部112上,带动滑块115沿横杆101的长度方向向前移动,对第一弹簧104进行压缩;当双腿放松时,夹板装置可以随滑块115一起在第一弹簧10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锻炼者恢复直立状态。复位后,双腿再次向前用力,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和小腿肌肉。
在锻炼过程中,在双腿向前用力的同时,锻炼者的双腿也可以向内用力,将作用力直接作用在第一护板106的竖向部113和第二护板107的竖向部113上,从而对第二弹簧109进行压缩;当双腿放松时,第一护板106与第二护板107在第二弹簧109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锻炼者恢复直立状态。复位后,双腿再次向内用力,反复进行上述动作,可以锻炼大腿内侧的肌肉。
锻炼者可以通过双腿反复同时向前和向内用力,来同时锻炼大腿前侧肌肉、大腿内侧肌肉和小腿肌肉,从而实现对下肢肌肉进行全面有效的锻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夹板装置,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横杆上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用于使所述夹板装置能够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套筒,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套筒均套设在所述横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套筒之间;所述套筒能够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夹板装置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滑块,所述横杆沿轴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滑块均设置在所述滑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滑块之间;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横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夹板装置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装置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套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装置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滑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与所述第二护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台,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机台的台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均设置有防护软垫。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下肢肌肉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均包括横向部和竖向部,所述横向部和所述竖向部固定连接,所述横向部的板面与所述竖向部的板面呈倾角设置。
CN201620793303.8U 2016-07-26 2016-07-26 下肢肌肉锻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4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3303.8U CN205994958U (zh) 2016-07-26 2016-07-26 下肢肌肉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793303.8U CN205994958U (zh) 2016-07-26 2016-07-26 下肢肌肉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94958U true CN205994958U (zh) 2017-03-08

Family

ID=58202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79330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94958U (zh) 2016-07-26 2016-07-26 下肢肌肉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949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3922A (zh) * 2017-11-01 2018-03-09 孙立民 一种腿部肌肉训练锻炼器
CN108451206A (zh) * 2018-03-28 2018-08-28 陈文� 一种多功能老年人锻炼座椅
CN112657135A (zh) * 2020-12-07 2021-04-16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方便使用的腿部综合训练器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73922A (zh) * 2017-11-01 2018-03-09 孙立民 一种腿部肌肉训练锻炼器
CN108451206A (zh) * 2018-03-28 2018-08-28 陈文� 一种多功能老年人锻炼座椅
CN112657135A (zh) * 2020-12-07 2021-04-16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方便使用的腿部综合训练器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vaggioni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core exercises on respiratory parameters and abdominal strength
CN204447147U (zh) 体育教学用蹬伸锻炼器
CN205994958U (zh) 下肢肌肉锻炼装置
CN205127268U (zh) 一种新型体育训练器械
CN209500664U (zh) 一种体育训练弹跳装置
CN208287395U (zh) 一种骨科医疗康复腿部训练装置
CN205095330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健身康复器
CN205391552U (zh) 多功能健身康复装置
CN206777731U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床
CN106730621B (zh) 一种便携式全身拉力器
CN204972114U (zh) 一种颈椎诊疗台
CN208838976U (zh) 一种便携式俯撑综合健身器
CN203458748U (zh) 一种腰腹力量锻炼器械
CN210992817U (zh) 一种颈椎康复训练装置
CN203790523U (zh) 助力腹肌练习器
CN207838149U (zh) 一种体操用单人基本功训练装置
CN205127293U (zh) 体育锻炼用仰卧起坐训练装置
CN103751960A (zh) 仰卧推力架
CN216092108U (zh) 一种下肢肌肉放松锻炼装置
CN205042043U (zh) 一种可调式简易腹肌板
CN103157250A (zh) 倒立架
CN109331395A (zh) 一种锻炼双手灵活性的运动康复器械
CN208877197U (zh)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CN203736787U (zh) 一种多功能运动器械
CN108543273A (zh) 一种基于导轨可滑动的武术训练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