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7317U - 音响 - Google Patents

音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7317U
CN205987317U CN201620957921.1U CN201620957921U CN205987317U CN 205987317 U CN205987317 U CN 205987317U CN 201620957921 U CN201620957921 U CN 201620957921U CN 205987317 U CN205987317 U CN 205987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er
installation position
button
utility
qui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579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209579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7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7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73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音响包括柜体和扬声器,扬声器的接线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夹具,所述夹具包括静夹件、动夹件、弹性件和按键,所述静夹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位连接,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动夹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位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动夹件连接,所述按键带动所述动夹件弹性离开所述静夹件。上述接线装置,通过在本体在设置夹具,利用夹具的夹持功能,使得待连接的线缆相互接触并被夹具夹紧,从而完成线缆的连接,该连接方式方便快捷,接线效率高。

Description

音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响。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的大型的音响与外部线缆连接的常规方式是将外部线缆与音响内的线缆通过绞合连接、绝缘包扎带连接或者螺接等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绞合连接的通常做法是指将需连接导线的芯线直接紧密绞合在一起。这种方式较常用于铜导线的绞合连接。绝缘包扎带连接主要用作包缠电线和电缆的接头。常用的有黑胶布带、聚路乙烯带两种。螺接的通常做法是将外部线缆绞缠在导电片并通过螺丝将线缆固定。
上述的连接方式均可达到将两根导线连接的目的,以便于接线导电。但是,当需要将多根导线连接在一起时,利用绞合连接、绝缘包扎带连接或者螺接等方式时,连接时需要的工序繁多,连接所需要的时间较多,连线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接线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音响。
一种音响,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具有多个容置腔,
若干扬声器,每一所述扬声器对应设置于一所述容置腔中,所述扬声器包括器体和接线装置,所述器体设置有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扬声组件,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接线装置包括本体和夹具,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设置于所述安装槽;
所述夹具包括静夹件、动夹件、弹性件和按键,
所述静夹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位连接,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动夹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位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动夹件连接,所述按键用于在受力时带动所述动夹件弹性离开所述静夹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柜体为中空的长方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的数量为三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三个所述容置腔成一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扬声器对应可拆卸地设置于一所述容置腔中。
上述音响,通过柜体的多个容置腔,每一扬声器对应设置于一容置腔中,且通过器体的底座开设安装槽,接线装置收容于该安装槽后,利用夹具的夹持功能,当按下按键后动夹件远离静夹件,此时在动夹件和静夹件之间放置待连接的两根线缆,放置待连接的两根线缆后松开按键,动夹件靠近静夹件,从而使得待连接的线缆相互接触并被夹具的动夹件和静夹件夹紧,从而完成线缆的连接,该连接方式方便快捷,接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音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静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动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线缆与夹具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动夹件与导电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静夹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动夹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线缆与夹具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和图13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处于抵接状态和处于离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例如,一种音响包括柜体和若干扬声器。所述柜体具有多个容置腔。例如,每一所述扬声器对应设置于一所述容置腔中。例如,所述扬声器包括器体和接线装置,所述器体设置有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扬声组件,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槽。例如,所述接线装置包括本体和夹具,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例如,所述夹具包括静夹件、动夹件、弹性件和按键。例如,所述静夹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位连接,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动夹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位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动夹件连接,所述按键用于在受力时带动所述动夹件弹性离开所述静夹件。本实施例中,扬声组件采用现有技术制成。
例如,一种音响包括柜体和若干扬声器。所述柜体具有多个容置腔。例如,每一所述扬声器对应可拆卸地设置于一所述容置腔中。例如,所述扬声器包括器体和接线装置,所述器体设置有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扬声组件,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槽。例如,所述接线装置包括本体和夹具,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例如,所述夹具包括静夹件、动夹件、弹性件和按键。例如,所述静夹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位连接,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动夹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位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动夹件连接,所述按键用于在受力时带动所述动夹件弹性离开所述静夹件。
请参阅图1-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音响3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音响30包括柜体31和若干扬声器70。例如,柜体31具有多个容置腔32。例如,每一扬声器70对应设置于一容置腔32中。例如,所述柜体31为中空的长方体。例如,所述容置腔的数量为三个。例如,三个所述容置腔成一排设置。例如,每一所述扬声器对应可拆卸地设置于一所述容置腔中。本实施例中,例如,所述容置腔的数量为二个。例如,二个所述容置腔成一排上下位置设置。
请参阅图1-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例如,扬声器70包括器体71和接线装置10。例如,器体71设置有底座72以及与底座72连接的扬声组件73。例如,底座72开设有安装槽74。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本体100的结构示意图,本体10设置有第一安装位101和第二安装位102。例如,第二安装位102设置于安装槽74。
为便于组装,例如,所述第二安装位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槽74中。例如,所述底座72背向所述扬声组件73开设有所述安装槽74。例如,所述底座72为圆柱形结构。例如,所述安装槽74为长方形结构。
例如,扬声组件通过导线与接线装置连接。具体的,扬声组件通过导线与接线装置的夹具电性连接,当夹具与外部供电线缆连接后使得扬声组件间接地与外部供电线缆连接,从而实现外部供电线缆向扬声组件传输电源或者传输声音信号等。例如,扬声组件与所述夹具的导电件焊接。
请参阅图1-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接线装置10包括本体100和夹具200,夹具200与本体100连接。本体100为夹具200提供操作平台以使夹具200快速连接导线。
例如,本体100包括框体110、第一安装位101和第二安装位102。例如,第一安装位101和第二安装位102分别设置于框体110的顶端和底端。例如,框体110为长方体结构;又如,框体110为圆柱体结构。例如,框体110主要提高支撑平台,以便于设置第一安装位101和第二安装位102。优选的,第一安装位101和第二安装位102位于同一轴线上。
为提高安全性能,一实施例中,框体110采用绝缘硬质橡胶制成;又一实施例中,框体110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以使得在保证硬度的同时避免与接入的导电线电性连接,提高接线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夹具200的结构示意图,夹具200包括静夹件210、动夹件220、弹性件230和按键240。例如,动夹件220分别和弹性件230以及按键240连接,静夹件210与动夹件220相对应。一实施例中,用户按下按键240带动所述动夹件220弹性远离静夹件210,并当用户松开按键240后动夹件220在弹性件230的作用下靠近静夹件210并最终于静夹件210抵持,当有两根导线交错地放置在静夹件210和动夹件220之间时,交错放置的两根导线将被夹持。
所述按键与所述动夹件连接,用于在受力时带动所述动夹件弹性离开所述静夹件;结合图2,例如,按键240位于轴线上并与动夹件220抵接,以使得用户在竖直方向上按压按键240时,可带动该动夹件220往下运动,以便于接入线缆。并且,在不受力状态下,弹性件230使得按键240复位,从而夹紧所接入的线缆。
结合图1、图2和图3,静夹件210与第一安装位101连接,弹性件230分别与动夹件220和第二安装位102连接,按键240与动夹件220连接。按键240带动所述动夹件220弹性离开静夹件210。例如,静夹件210与第一安装位101可拆卸连接;又如,静夹件210与第一安装位101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静夹件210的结构示意图,静夹件210包括第一安装板211和若干第一连接端子212。每一第一连接端子212均与第一安装板211连接。例如,若干第一连接端子212设置于第一安装板211的同一侧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21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连接电路中的正极和负极或者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21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用于连接电路中的火线、零线和地线。
为安装按键240,例如,第一安装板211开设有穿孔213。按键240穿设该穿孔213后与动夹件220连接。例如,按键240穿设该穿孔213后与动夹件220可拆卸连接。例如,按键240穿设该穿孔213后与动夹件220螺接。例如,按键240穿设该穿孔213后与动夹件220卡接。如此,便于操作按键240以带动该动夹件220离开静夹件210。
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动夹件220的结构示意图,动夹件220包括第二安装板221和若干第二连接端子222。例如,第二安装板221与所述弹性件连接。例如,若干第二连接端子222均与第二安装板221连接。例如,若干第二连接端子222设置于第二安装板221的同一侧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22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连接电路中的正极和负极或者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222的数量为三个,分别用于连接电路中的火线、零线和地线
为连接按键240,例如,第二安装板221设置有连接槽223。按键240穿设所述穿孔213后与连接槽223连接。优选的,按键240与连接槽223可拆卸连接。例如,按键240与连接槽223螺接。如此,提高了连接按键240的便捷性。
结合图3、图4和图5,用户按下按键240后,第二安装板221远离第一安装板211,从而带动同一侧的第一连接端子212远离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222,使得第一连接端子212与第二连接端子222之间具有预设的距离,该预设的距离也可称夹持空间,此时将需要相互连接的两条导线的端部交错地放置在第一连接端子212的相对两侧上,松开按键240后两条导线的端部即被第一连接端子212以及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222相对夹持,从而实现两导线的相互连接。对于需要连接多根导线的情况与上述的方法类型,只需要将多根导线的距离调整合适,按下按键后对应地放入第一连接端子,然后松开按键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连接端子212和第二连接端子222可采用胶皮或其他材质的材料制成,以提高夹持效果,使得导线在第一连接端子212和第二连接端子222的夹持下更加固定牢固。
请参阅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弹性件230的结构示意图,弹性件230包括第三安装板231、弹簧232和第四安装板233。例如,第三安装板231、弹簧232和第四安装板233依次连接。
结合图1至图6,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位101与第一安装板211连接。第二安装板221和第三安装板231连接。第四安装板233与第二安装位102连接。如此,当按键240在外力作用下往下运动时,弹性件230形变,动夹件220离开静夹件210。
请参阅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线缆与夹具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连接线缆的实施例中,待连接的两根线缆,例如第一线缆51和第二线缆52分别插设在静夹件210和动夹件220之间。
如此,动夹件220在弹性件230的作用下与静夹件210配合将两根线缆夹紧,当两根线缆被夹紧后接触时即完成线缆的连接,此方式可以连接两根自由的线缆。
请参阅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动夹件220与导电件250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夹具200还包括导电件250,导电件250与动夹件220连接,并用于与外部导线连接。
为连接导电件250,例如,动夹件220开设有通口,导电件250嵌设于该通口中。例如,导电件250与通口过盈配合,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9和图10,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静夹件和动夹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动夹件220具有第一卡槽224。静夹件210具有第二卡槽214。结合图7,导电件250嵌设于第一卡槽224。第二卡槽214的开口朝向第一卡槽224。
具体的,第一连接端子212开设有该第二卡槽214。第二连接端子222开设有该第一卡槽224,导电件250设置于第二连接端子222中。优选的,第一卡槽224和第二卡槽214为均具有半圆形截面凹槽结构,以便于容置待连接的线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槽224和第二卡槽214的形状可根据导线连接的实际情况而定,而不限制于半圆形截面的凹槽结构。
例如,导电件250的数量与第二连接端子222的数量匹配,也就是说,每一个第二连接端子222对应一个导电件250。需要说明的是,导电件250的导电材质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本实施例中导电件250的导电材质为铜。
请参阅图11,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线缆与夹具连接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8、图12和图13,在一个连接线缆的实施例中,首先,每一个第二连接端子222上的导电件250均预先与外部的线缆61连接固定。
然后,按下按键240,以使第一连接端子212暂时离开第二连接端子222,同时将待连接线缆62插入第一连接端子212和第二连接端子222之间。
最后,松开按键240以使第二连接端子222靠近第一连接端子212并将线缆62夹紧固定,从而完成待连接线缆62与外部的线缆61的连接,方便快捷。
请参阅图14,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接线装置还包括与本体100连接的限位件310,用于在弹性件230发生预设压缩形变时连接弹性件230远离第二安装位102的一端。
例如,接线装置还包括推动件320,推动件320与限位件310连接,用于在限位件310与弹性件230连接时,推动限位件310离开弹性件230。
优选的,推动件320还与本体100弹性连接,以使得推动件320推动限位件310后弹性复位,以便于下次操作。
请参阅图15,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为防止在按压按键240时弹簧232偏离原形变轨道,例如,弹性件230还包括限位柱234。例如,限位柱234穿设于弹簧232中,例如,限位柱23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安装板231和第四安装板233连接。
如此,按压按键240时弹簧232将沿限位柱234的长度方向运动,从而避免弹簧232偏离原形变轨道,提高连接导线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柜体31的多个容置腔32,每一扬声器对应设置于一容置腔32中,且通过器体的底座开设安装槽,接线装置收容于该安装槽后,利用夹具的夹持功能,当按下按键后动夹件远离静夹件,此时在动夹件和静夹件之间放置待连接的两根线缆,放置待连接的两根线缆后松开按键,动夹件靠近静夹件,从而使得待连接的线缆相互接触并被夹具的动夹件和静夹件夹紧,从而完成线缆的连接,该连接方式方便快捷,接线效率高。
例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扬声器或所述接线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音响,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具有多个容置腔,
若干扬声器,每一所述扬声器对应设置于一所述容置腔中,所述扬声器包括器体和接线装置,所述器体设置有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扬声组件,所述底座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接线装置包括本体和夹具,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一安装位和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安装位设置于所述安装槽;
所述夹具包括静夹件、动夹件、弹性件和按键,
所述静夹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位连接,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动夹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位连接,所述按键与所述动夹件连接,所述按键用于在受力时带动所述动夹件弹性离开所述静夹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为中空的长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数量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容置腔成一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音响,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扬声器对应可拆卸地设置于一所述容置腔中。
CN201620957921.1U 2016-08-26 2016-08-26 音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87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7921.1U CN205987317U (zh) 2016-08-26 2016-08-26 音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57921.1U CN205987317U (zh) 2016-08-26 2016-08-26 音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7317U true CN205987317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37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5792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87317U (zh) 2016-08-26 2016-08-26 音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7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05072A1 (en) Four-way jumper/half block
CN205987364U (zh) 扬声器
CN205987317U (zh) 音响
CN208127593U (zh) 顶针式短接工具
CN205985377U (zh) 插座
CN205985370U (zh) 插头
CN214254885U (zh) 防短路电子连接头和防短路电子连接器
CN212485595U (zh) 一种电力电缆专用压接型设备线夹
CN206022646U (zh) 接线器
CN110556758B (zh) 一种共用线槽的通用连接设备
CN206022640U (zh) 接线装置
CN211236727U (zh) 一种散热优良型饼圈式交流稳压器
CN201112670Y (zh) 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线新型连接结构
CN205985376U (zh) 可快速连接的接线装置
CN217036199U (zh) 一种一体式led显示屏电源和信号连接器
CN201853919U (zh) 网络终端接线盒
CN219106955U (zh) 一种低压配电电缆用的组合线夹
CN219644379U (zh) 一种方便机柜间走线的机柜
CN204992040U (zh) 电线快接插头
CN217427239U (zh) 一种接线组
CN213212444U (zh) 一种拼装组合式接线端子
CN210607938U (zh) 一种直头电源线
CN212571381U (zh) 一种线夹接线器
CN217217102U (zh) 一种分体式电梯控制柜
CN213243014U (zh) 一种电连接器接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