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6987U - 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6987U
CN205986987U CN201620877535.1U CN201620877535U CN205986987U CN 205986987 U CN205986987 U CN 205986987U CN 201620877535 U CN201620877535 U CN 201620877535U CN 205986987 U CN205986987 U CN 205986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over plate
housing
euphotic cover
illumina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8775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晨东
朱士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8775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6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6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6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所述壳体包括透光盖板和边框,所述透光盖板具有按键区和设置于所述按键区周围的入光区,以及具有位于所述透光盖板周缘的漏光区,所述边框固定于所述透光盖板周缘,并遮蔽所述漏光区。通过所述边框固定于所述透光盖板的周缘,并遮蔽所述漏光区,从而使得所述入光区的光线经所述透光盖板折射后,无法从所述漏光区透射出去,即使得所述透光盖板无法产生漏光,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作为通讯和信息交互设备,已经广泛的被使用。人们通过终端设备可以拨打电话、发短信或通过社交软件与人联络,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了提示来电、短信或其他事件,终端设备通常会设置一个提示灯来进行视觉提示,比如有未读短信时会点亮提示灯来提示用户。
然而,提示灯的光线都会经过手机的透光盖板,提示灯的光线经过透光盖板的折射后,容易在透光盖板的周缘产生漏光,从而导致用户体验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透光盖板和边框,所述透光盖板包括背向用户的内侧面,所述内侧面具有按键区和设置于所述按键区周围的入光区,以及具有位于所述透光盖板周缘的漏光区,所述边框固定于所述透光盖板周缘,并遮蔽所述漏光区。
其中,所述透光盖板包括内侧面,所述内侧面设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设置镂空区域,所述按键区和所述入光区在所述油墨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区域内。
其中,所述内侧面设有与所述镂空区域相对应的凸起、或平整面、或凹槽、或通孔,所述按键区和所述入光区均位于凸起、或平整面、或所述凹槽、或通孔。
其中,所述透光盖板包括外侧面,所述外侧面具有出光区,所述出光区在所述油墨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区域内,所述出光区以透出提示光线。
其中,所述透光盖板包括透光区域和与所述透光区域相邻的遮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用以透过显示屏的显示光线,所述遮光区用以遮蔽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油墨层位于所述遮光区域。
其中,所述漏光区位于所述透光盖板的外周侧面。
其中,所述边框包括内周侧面,所述内周侧面紧密贴合所述外周侧面。
其中,所述边框采用金属材质。
其中,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透光盖板相盖合的背壳,所述边框一体设置于所述背壳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按键部和发光部,所述按键部固定于所述按键区,所述发光部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且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入光区,其中,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入光区。
其中,所述发光部包括导光板及光源,所述导光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导光板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入光区,所述光源靠近所述导光板设置,所述光源响应一预设事件的发生而发光,并通过所述导光板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导至所述入光区。
其中,所述光源为一个LED灯或多个LED灯组成的LED灯组,所述LED灯或LED灯组的发光颜色为白色或彩色。
其中,所述导光板为透明玻璃、透明树脂或透明塑料制成。
其中,所述按键部包括指纹芯片及电路板,所述指纹芯片和所述电路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按键区,电路板位于靠近发光部的一侧,用于承载指纹芯片。
其中,所述指纹芯片为通过BGA(Ball Grid Array,焊球阵列封装)技术封装形成,或通过LGA(Land Grid Array,栅格阵列封装)技术封装形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所述的任意一项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终端本体和固定于所述终端本体的处理器,所述壳体组件固定于所述终端本体,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发光部,用以控制所述发光部发光或熄灭。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边框固定于所述透光盖板的周缘,并遮蔽所述漏光区,从而使得所述入光区的光线经所述透光盖板折射后,无法从所述漏光区透射出去,即使得所述透光盖板无法产生漏光,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壳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实施例的壳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实施例的壳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6是图1壳体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壳体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包括透光盖板10和边框20,所述透光盖板10具有按键区11和设置于所述按键区11周围的入光区12,以及具有位于所述透光盖板10周缘的漏光区13。所述边框20固定于所述透光盖板10周缘,并遮蔽所述漏光区1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100应用于移动终端中,可以作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外壳或外壳一部分。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
通过所述边框20固定于所述透光盖板10的周缘,并遮蔽所述漏光区13,从而使得所述入光区12的光线经所述透光盖板10折射后,无法从所述漏光区13透射出去,即使得所述透光盖板10无法产生漏光,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盖板10为矩形板件。所述透光盖板10采用蓝宝石材质或采用钢化玻璃材质。所述透光盖板10可以是对移动终端的显示屏进行保护。所述透光盖板10还可以对移动终端的按键或其他功能部件进行防护。所述按键区11位于所述透光盖板10远离边缘处。所述按键区11用以安装移动终端的按键,从而方便用户在所述按键区11向移动终端输入指令。所述入光区12用以透过移动终端内的光源光线。所述入光区12透过光源的光线,从而供用户观察穿透所述透光盖板10光线,该光线可以是以不同颜色、或闪烁、或持续发光灯方式进行提示,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所述透光盖板10上的光线提示获知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由于光线透过所述入光区12后,会存在部分光线沿图示方向经所述透光盖板10折射至所述漏光区13。从而使得部分光线从所述漏光区13透射出去,由于所述漏光区13位于所述透光盖板10的周缘,从而使得用户在所述透光盖板10的周缘可以看到光线,造成用户视觉上容易在所述透光盖板10的边缘形成加亮的“粗线”,进而影响用户体验。通过所述边框20遮蔽所述漏光区13,从而部分光线无法透过所述漏光区13,即无法被用户所观察到,即无法产生漏光现象,使得所述透光盖板10的边缘“无边化”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边框20对所述透光盖板10的周缘进行防护。所述边框20采用非透光材质构成。所述边框20可以采用塑胶、或金属、或陶瓷等制成。所述边框20与所述透光盖板10紧密结合,并且完全贴合所述漏光区13,从而经过所述透光盖板10的光线无法从所述漏光区13透射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盖板10包括内侧面14,所述内侧面14设有油墨层15,所述油墨层15设置镂空区域16。所述按键区11和所述入光区12在所述油墨层15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16区域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面14背向用户。所述油墨层15涂布于所述内侧面14的一部分,以方便使得所述内侧面14的另一部分可以透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光线。所述油墨层15可以是采用丝网印刷工艺成型于所述内侧面14上。所述镂空区域16可以是经掩膜版成型。利用所述按键区11和所述入光区12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区域16内,从而方便在所述按键区11上安装按键,以及方便所述入光区12透过提示光线,以供用户观察。
提供第一实施例,所述内侧面14设有与所述镂空区域16相对应的通孔141。所述按键区11和所述入光区12均位于所述通孔141。具体的,所述按键区11位于所述通孔141的中空位置,所述按键区11的周缘距离所述通孔141的内侧壁存在间距,所述入光区12位于该间距内,即所述入光区12邻近所述通孔141的内侧壁。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所述按键区11位于所述通孔141内,从而方便按键穿过所述通孔141,并曝露于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侧,从而方便用户触摸按键,方便用户输入指令。而所述入光区12位于所述通孔141内,提示光线经过所述入光区12后,大部分从所述通孔141透射出去,从而方便用户观察,仅存在少部分光线经过所述通孔141的内侧壁入射至所述透光盖板10的内部,并在所述透光盖板10的内部折射至所述漏光面13。进而使得所述壳体100方便用户输入指令,且减少漏光现象。
请参阅图2,提供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内侧面14设有与所述镂空区域16相对应的凹槽142。所述按键区11和所述入光区12均位于所述凹槽142。具体的,所述凹槽142包括底面142a和位于所述底面142a周侧的侧面142b。所述底面142a平行所述内侧面14,所述侧面142b相对所述底面142a倾斜。所述侧面142b连接于所述底面142a和所述内侧面14之间。所述按键区11位于所述底面142a。所述入光区12位于所述侧面142b。由于所述底面142a距离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侧减小,从而方便用户触控所述按键区11上的按键。所述入光区12透过提示光线后,一部分可以直接从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侧透射出去,而另一部分光线则经所述透光盖板10的内部折射至所述漏光面13。而所述漏光面13被所述边框20遮蔽,从而使得用户仅能从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侧观察到位于所述按键区11周围的光线,即方便用户识别出所述按键11,方便用户根据提示输入指令。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142b还可以是与所述底面142a相垂直,则所述入光区12可以位于所述凹槽142的开口端外侧。
请参阅图3,提供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内侧面14设有于所述镂空区域16相对应的平整面143。所述按键区11和所述入光区12均位于所述平整面143上。具体的,所述平整面143与所述内侧面14相平齐,从而使得方便所述透光盖板10的生产加工。所述平整面143所覆盖的区域与所述镂空区域16在所述内侧面14上的正投影相重合。所述按键区11位于所述平整面143的腹部,而所述入光区12则位于所述平整面143的周缘。
请参阅图4,提供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内侧面14设有与所述镂空区域16相对应的凸台144。所述按键区11和所述入光区12均位于所述凸台144上。具体的,所述凸台144包括顶面144a和连接于所述顶面144a的侧面144b。所述顶面144a平行于所述内侧面14,所述侧面144b相对所述顶面144a倾斜。所述侧面144b连接于所述顶面144a和所述内侧面14之间。所述按键区11位于所述顶面144a。所述入光区12位于所述侧面144b。所述入光区12透过提示光线后,大部分可以直接从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侧透射出去,而另仅存在部分光线朝所述漏光区13折射。而所述漏光面13被所述边框20遮蔽,从而使得用户仅能从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侧观察到位于所述按键区11周围的光线,即方便用户识别出所述按键11,方便用户根据提示输入指令。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144b还可以是与所述顶面144a相垂直,则所述入光区12可以位于所述凸台144的底端外缘。
当然,本发明不排除通过对上述实施例的简单替换或相互混合进行改进的实施方式。
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盖板10包括外侧面17,所述外侧面17具有出光区171,所述出光区171在所述油墨层15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区域16内,所述出光区171以透出提示光线。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出光区171位于所述通孔141在所述外侧面17的开口处。从而在所述入光区12透过提示光线后,直接从所述出光区171透射出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侧。从而方便用户观察。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在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所述出光区171与所述入光区12在所述外侧面17上的正投影相重合。所述出光区171透射光线,从而用户可以从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侧面17观察到所述与所述出光区171形状相符的光斑,从而方便提示用户进行操控,提高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5,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盖板10包括透光区域10a和与所述透光区域10a相邻的遮光区域10b,所述透光区域10a用以透过显示屏的显示光线,所述遮光区10b用以遮蔽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油墨层15位于所述遮光区域10b。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盖板10为矩形盖板。所述遮光区域10b位于所述透光盖板10的长度方向两端,所述透光区域10a位于所述透光盖板10的两端之间。所述遮光区域10b还可以遮蔽与显示屏相连接的功能元件,从而在所述壳体100应用于移动终端时,提高移动终端的外观性能。所述按键区11和所述入光区12均位于所述遮光区域10b,从而方便所述遮光区10b遮蔽所述按键11的按键,同时防止所述入光区12的光线漏光。所述通孔141为椭圆形孔,所述出光区171在所述外侧面17出光后,形成椭圆环形跑道状光斑。
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所述漏光区13位于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周侧面18。所述边框20包括内周侧面21,所述内周侧面21紧密贴合所述外周侧面18。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盖板10的周缘包括所述外周侧面18和连接于所述外周侧面18与所述外侧面17之间的圆弧倒角面19。由于所述圆弧倒角面19和所述外侧面17均可以光滑设置,而所述周侧面18由于加工精度限制,从而所述周侧面18粗糙度比所述外侧面17和所述圆弧倒角面19大,进而使得经过所述入光面12的光线折射至所述漏光面13后,容易产生漫反射,从而使得所述周侧面18被点亮,影响用户体验。然而利用所述边框20的内周侧面21紧密贴合所述外周侧面18,从而使得用户无法直接观察到所述外周侧面18,即无法产生漏光,提高用户体验。
更进一步地,所述边框20可以是采用金属材质,从而所述边框20可以对所述透光盖板10进行有效防护,而且增加所述壳体100的外观性能。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0还包括与所述透光盖板10相盖合的背壳30(见图6)。所述边框20可以一体设置于所述背壳30的边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背壳30与所述透光盖板20相盖合后,使得所述壳体100可以构成移动终端的外壳。所述背壳30可以作为移动终端的电池后盖,承载移动终端的内部功能部件,对移动终端内部元件进行保护。
请参阅图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壳体组件200,所述壳体组件200包括所述壳体100,所述壳体组件200还包括按键部40和发光部50,所述按键部40固定于所述按键区11,所述发光部50固定于所述壳体100内侧,且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入光区12,其中,所述发光部50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入光区12。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按键部40收容于所述通孔141,所述发光部50位于所述按键部40下方,且所述发光部50整体覆盖所述通孔141。所述按键部40与所述通孔141内侧壁之间形成缝隙141a,即所述按键部40安装于所述按键区11,所述入光区12和所述出光区171均对应于所述缝隙141a。具体的,所述通孔141呈椭圆形。所述发光部50延伸出所述按键部40之外的区域覆盖所述缝隙141a,所述缝隙141a的横截面呈环形跑道状,即所述发光部50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入光区12和所述出光区171后,呈现环形“跑道”状光斑。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50响应一预设事件的发生而发光,并透过所述缝隙141a将发出的光导出至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侧从而提示所述发生的预设事件,并且利用所述边框10遮蔽所述漏光区13,从而防止漏光发生提高用户体验。其中,所述发光部50发光的方式可为常亮发光或闪烁发光。
在第一实施例中,按键部40为一指纹按键模组,所述按键部40包括指纹芯片41、电路板42及指纹盖板43。所述电路板42、指纹芯片41及指纹盖板43依次层叠设置于发光部50之上,电路板42位于靠近发光部50的一侧,用于承载指纹芯片41,所述指纹盖板43位于远离发光部50的一侧,用于保护所述指纹芯片41。即,所述指纹盖板43靠近所述透光盖板10的外侧,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盖板43穿过所述通孔141。所述电路板42层叠于所述指纹芯片41以及所述发光部50之间。所述指纹盖板43可为ITO(Indium Tin Oxid,氧化铟锡)透明薄膜,具有导电效果。所述指纹芯片41用于侦测用户触摸,并采集用户触摸时的指纹信息,并根据指纹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及特征对比,确定是否与预存的指纹信息匹配。所述电路板42用于承载所述指纹芯片41以及其他的功能芯片,例如电路板42上还有电源芯片,用于为所述指纹芯片41供电。
所述指纹芯片41可通过BGA(Ball Grid Array,焊球阵列封装)技术封装形成,或通过LGA(Land Grid Array,栅格阵列封装)技术封装形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事件为一指纹触摸事件,所述发光部50在所述指纹芯片41侦测到用户触摸时发光,提示用户触摸启动了指纹识别功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部50包括导光板51及光源52,所述导光板51设置于所述按键部40的下方且延伸于按键部40之外,并覆盖所述缝隙141a。所述光源52靠近所述导光板51设置,当所述光源52发光时,所述导光板51将所述光源52发出的光传导至所述缝隙141a,即所述导光板51将光线导光至所述入光区12。而后部分光线通过所述缝隙21发射到透光盖板10的外部,即从所述出光区171透射出,以起到提示作用。而少部分光线折射至所述漏光区13,被所述边框20遮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52设置于导光板51的侧壁511处。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52还可以设置于所述导光板51的背向所述按键部40的底面;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52可以是为一个LED灯或多个LED灯组成的LED灯组,所述LED灯或LED灯组的发光颜色可为白色、红色、绿色、黄色等。所述导光板51为透明玻璃、透明树脂或透明塑料等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8,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按键部40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按键部40仅包括指纹芯片42和电路板43。所述指纹芯片42直接贴合于所述凹槽142的底面142a,所述电路板43承载所述指纹芯片42。所述发光部50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所述发光部50包括围合于所述指纹芯片42周围的导光圈51a和排列于所述导光圈51a上的多个光源52a。所述导光区51a覆盖所述侧面142b,即光源52a点亮所述导光圈51a后,所述导光圈51a的光线经过所述侧面142b,即经过所述入光区12,并最终部分光线从所述出光区171透射出,部分光线折射至所述漏光区13。
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述按键部40和所述发光部50采用与所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结构,不同的是,所述按键部40贴合于所述平整面143或所述顶面144a上。
请参阅图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300,所述移动终端300包括所述壳体组件200,所述移动终端300还包括终端本体60和固定于所述终端本体60的处理器70,以及固定于所述终端本体60的显示屏80,所述壳体组件200固定于所述终端本体60,所述处理器70电连接所述发光部50,用以控制所述发光部50发光或熄灭。所述壳体组件200可以包覆所述终端本体60,对所述终端本体60进行保护。所述处理器70和所述显示屏80均固定于所述壳体组件200内。所述处理器70可在来电或未接来电事件、未读短信事件、日程提醒事件、指纹触摸事件或按键按压事件等事件发生时,控制所述发光部50的光源52发光,以产生对应的提示。所述显示屏80透过所述透光区10a,从而方便用户观察显示屏80的显示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通过所述边框固定于所述透光盖板的周缘,并遮蔽所述漏光区,从而使得所述入光区的光线经所述透光盖板折射后,无法从所述漏光区透射出去,即使得所述透光盖板无法产生漏光,进而提高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透光盖板和边框,所述透光盖板包括背向用户的内侧面,所述内侧面具有按键区和设置于所述按键区周围的入光区,以及具有位于所述透光盖板周缘的漏光区,所述边框固定于所述透光盖板周缘,并遮蔽所述漏光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设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设置镂空区域,所述按键区和所述入光区在所述油墨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面设有与所述镂空区域相对应的凸起、或平整面、或凹槽、或通孔,所述按键区和所述入光区均位于凸起、或平整面、或所述凹槽、或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盖板包括外侧面,所述外侧面具有出光区,所述出光区在所述油墨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区域内,所述出光区以透出提示光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盖板包括透光区域和与所述透光区域相邻的遮光区域,所述透光区域用以透过显示屏的显示光线,所述遮光区用以遮蔽所述显示屏的非显示区域,所述油墨层位于所述遮光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漏光区位于所述透光盖板的外周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内周侧面,所述内周侧面紧密贴合所述外周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采用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透光盖板相盖合的背壳,所述边框一体设置于所述背壳的边缘。
10.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按键部和发光部,所述按键部固定于所述按键区,所述发光部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且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入光区,其中,所述发光部发出的光经过所述入光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包括导光板及光源,所述导光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导光板至少部分覆盖所述入光区,所述光源靠近所述导光板设置,所述光源响应一预设事件的发生而发光,并通过所述导光板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导至所述入光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一个LED灯或多个LED灯组成的LED灯组,所述LED灯或LED灯组的发光颜色为白色或彩色。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透明玻璃、透明树脂或透明塑料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部包括指纹芯片及电路板,所述指纹芯片和所述电路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按键区,电路板位于靠近发光部的一侧,用于承载指纹芯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芯片为通过BGA(Ball GridArray,焊球阵列封装)技术封装形成,或通过LGA(Land Grid Array,栅格阵列封装)技术封装形成。
1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利要求10~15任意一项所述壳体组件,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终端本体和固定于所述终端本体的处理器,所述壳体组件固定于所述终端本体,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发光部,用以控制所述发光部发光或熄灭。
CN201620877535.1U 2016-08-12 2016-08-12 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05986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7535.1U CN205986987U (zh) 2016-08-12 2016-08-12 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877535.1U CN205986987U (zh) 2016-08-12 2016-08-12 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6987U true CN205986987U (zh) 2017-02-22

Family

ID=59977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877535.1U Active CN205986987U (zh) 2016-08-12 2016-08-12 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69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265A (zh) * 2017-05-05 2017-08-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移动电子终端
CN109709701A (zh) * 2019-01-16 2019-05-03 柳州阜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5265A (zh) * 2017-05-05 2017-08-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与移动电子终端
CN109709701A (zh) * 2019-01-16 2019-05-03 柳州阜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使用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5580B (zh) 指纹按键及终端设备
CN106098444B (zh) 按键、发光提示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06178862U (zh) 指纹按键、发光提示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08769296A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TWI454126B (zh) 行動式通信裝置
CN108600421A (zh)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6178781U (zh) 发光提示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06502320A (zh) 指纹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05986987U (zh) 壳体、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4091708B (zh) 一种按键符号显示装置及终端
CN206353269U (zh) 发光提示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0312394A (zh) 一种壳体、壳体组件、电子设备以及壳体发光控制方法
CN206178863U (zh) 指纹按键、发光提示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09041483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TWI559199B (zh) Electrostatic capacitive touch panel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7181385A1 (zh) 一种手持电子设备
CN106790819A (zh) 电子设备
CN110177158A (zh)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CN206164498U (zh) 一种触摸按键装置及触摸设备
CN110312018A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4044692U (zh)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6584262U (zh) 电子设备
CN205789642U (zh) 一种用于船舶的智能电子墨水键盘
CN209676283U (zh)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CN103346038A (zh) 一种发光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