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86972U -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86972U
CN205986972U CN201621043631.2U CN201621043631U CN205986972U CN 205986972 U CN205986972 U CN 205986972U CN 201621043631 U CN201621043631 U CN 201621043631U CN 205986972 U CN205986972 U CN 205986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support member
phone
suppor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0436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喜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Dragon Xi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Dragon X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Dragon Xi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Dragon Xi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0436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86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86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869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属于呼叫系统领域,包括客户端和后端呼叫平台,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式话机,移动式话机的内部集成物联卡上网模块;移动式话机包括话机本体和吊挂支撑座,吊挂支撑座与话机本体之间通过金属链连接,吊挂支撑座包括设置有内球面的支撑件和设置有外球面的转动圈,转动圈转动设置于支撑件的内部,转动圈的外球面与支撑件的内球面滚动或者滑动连接;移动式话机设置有支撑插口,转动圈设置支撑插件,支撑插件能够卡接于支撑插口。本技术方案中的客户端移动式话机便于携带且方便放置,话机本体能够相对于吊挂支撑座转动,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角度,使用范围更广,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叫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联网中,实时呼叫业务都是通过在本地网关中实现电话呼叫功能,但是作为客户端输入的移动式话机在面对信号的较小区域变化时,能够辨识的范围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以改善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包括客户端和后端呼叫平台,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式话机,移动式话机的内部集成物联卡上网模块,后端呼叫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电话机,电话机与设置在本地网关中的电话分配终端连接,电话分配终端通过互联网与移动式话机连接;
移动式话机包括话机本体和吊挂支撑座,吊挂支撑座与话机本体之间通过金属链连接,吊挂支撑座包括设置有内球面的支撑件和设置有外球面的转动圈,转动圈转动设置于支撑件的内部,转动圈的外球面与支撑件的内球面滚动或者滑动连接;移动式话机设置有支撑插口,转动圈设置支撑插件,金属链的一端设置于支撑插口的内部,金属链的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插件的内部,支撑插件能够卡接于支撑插口。
电话分配终端包括电话分配终端处理单元、电话分配单元、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电话分配终端电源和电话分配终端输入单元,电话分配终端电源分别与电话分配终端处理单元、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电话分配单元和电话分配终端输入单元连接,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经电话分配单元与电话机连接。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由物联网卡以及串口组成,串口与电话分配单元采用串行通信方式连接通信,电话分配终端输入单元采用键盘,电话机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话机,电话分配单元采用电话分配器,客户端与电话分配终端之间采用无线的互联网接入方式连接,
移动式话机集成物联网SIM卡和软件,在WIFI信号覆盖的场景下,物联网SIM卡会自动生成1个设备ID号,通过互联网建立与后端呼叫平台链接,通过后端呼叫中心平台语音出口对外通话。移动式话机向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发送拨号请求信息,电话分配终端处理单元对拨号请求信息进行分配后,经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电话分配单元发送至电话机,通过本地网关及互联网与客户端之间建立语音连接。
话机本体与吊挂支撑座之间通过金属链连接,在不使用吊挂支撑座时,吊挂支撑座吊挂于金属链上,起到装饰的作用,同时也不影响移动式话机的正常使用时,如果需要将话机本体放平,则将吊挂支撑座的支撑插件插入话机本体的支撑插口,同时金属链收入支撑插口内,完成卡接,即可将话机本体放平,放置更加方便,也便于使用。
同时,转动圈能够在支撑件上发生转动,因此,话机本体能够在吊挂支撑座上发生转动且转动幅度较小,相对于由人控制,采用该种方式,能够使话机本体感觉到更小范围内的信号变化,从而使通讯效果更好,使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地,支撑插口设置有内螺纹,支撑插件设置有外螺纹,支撑插件与支撑插口之间螺纹连接,金属链置于支撑插口的内部。支撑插件和支撑插口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转动圈的外球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部滑动嵌设有卡接块,卡接块的一端位于凹槽的内部且与凹槽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卡接块的另一端的远离支撑插件的一侧设置有抵压倾斜面,抵压倾斜面的一侧延伸至转动圈的外球面;支撑件的靠近支撑插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接通孔,多个卡接通孔沿着支撑件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卡接块能够卡接于卡接通孔。
转动圈的中心线与支撑件的中心线发生一定的角度偏离且卡接块的位于凹槽的外部的端部向支撑件的内侧方向移动时,主体相对于点烟器插头转动,抵压倾斜面受到支撑件的端部的挤压逐渐退回凹槽内,直到卡接块全部退回到凹槽内,转动圈相对于支撑件继续转动,当转动至卡接块与卡接通孔相对时,卡接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并卡接于卡接通孔,此时转动圈相对于支撑件的位置固定,则主体相对于点烟器插头的位置固定,完成一次角度的调节。多个卡接通孔环绕支撑件的周向方向设置,从而主体能够做360°的旋转,从而使该无线上网设备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当需调节下一个角度时,则将卡接块退回到凹槽内,解除卡接块与卡接通孔之间的卡接关系,则转动圈能够相对于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了,再次重复上述的动作即可完成下一个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支撑件的靠近支撑插件的一端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导向滑槽,每个卡接通孔对应设置一个导向滑槽,每个导向滑槽的靠近支撑插件的一端贯穿支撑件的端部形成导入口,每个导向滑槽的另一端延伸至卡接通孔且与卡接通孔贯通,导向滑槽所限定的移动轨迹为弧线。
在每一次角度调节的过程中,卡接块均与一个卡接通孔对应,为了加快调节的过程,使卡接块能够快速的与相对应的卡接通孔卡接,设置了导向滑槽。实际操作时,先将卡接块的位于凹槽外的端部对准相应的导入口,然后再转动转动圈,使卡接块的端部沿着导入口滑入导向滑槽的内部,继续转动转动圈,卡接块则沿着导向滑槽所限定的轨迹滑动,直至卡接块滑动到卡接通孔的位置,卡接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卡接于卡接通孔。
进一步地,支撑件的靠近支撑插件的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抵压板,每个卡接通孔对应设置一个抵压板,抵压板的一端与支撑件转动连接,抵压板的另一端与支撑件可拆卸连接,抵压板的朝向支撑件的外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抵压块,抵压块能够嵌设于卡接通孔,抵压块的厚度尺寸大于或者等于卡接通孔的孔长尺寸。
一次角度调节完成之后,进行下一次角度调节,首先需要将卡接块从卡接通孔内退出,此处利用抵压块嵌入卡接通孔将卡接块从卡接通孔内推出,解除卡接块和卡接通孔之间的卡接。抵压块的移动通过抵压板控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快捷。
进一步地,支撑件的靠近支撑插件的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卡接通孔位于一个安装槽内且与一个安装槽贯通;抵压板活动卡接于安装槽,安装槽设置有转动轴,抵压板的一端转动设置于转动轴,抵压板的另一端与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设置安装槽,能够使抵压板置于安装槽的内部,减小支撑件外侧的凸起部分,避免刮伤使用者以及其他外部设备刮坏抵压板。抵压板不使用时,则卡接于安装槽的内部,需要使用的时候,通过解除抵压板与安装槽可拆卸连接的一端,即可转动抵压板,从而带动抵压块嵌入卡接通孔内,解除卡接块和卡接通孔之间的卡接关系。
进一步地,安装槽的远离卡接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安装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凸起,第二卡接凸起与第一卡接凸起相对设置,转动轴设置于安装槽的中部,抵压板的一端与转动轴转动连接,抵压板的未与转动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接凸起,第三卡接凸起能够分别与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卡接。
不使用抵压板时,抵压板通过第三卡接凸起和第一卡接凸起之间的卡接实现抵压板和安装槽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此时卡接通孔敞开,方便卡接块卡入卡接通孔。使用抵压板时,抵压板通过第三卡接凸起与第二卡接凸起之间的卡接实现抵压块嵌入卡接通孔,进而完成卡接块推出卡接通孔,实现转动圈和支撑件的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卡接块的侧壁设置有凸块,凸块滑动嵌设于限位槽。
设置限位槽和凸块,保证卡接块在凹槽内的移动方向,进而保证抵压倾斜面能够始终与支撑件的端部相对,才能保证卡接块在转动圈转动的过程中顺利划入支撑件内,实现角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支撑件包括外圈和设置于外圈的底部的支座,转动圈转动设置于外圈,支座的纵向截面呈梯形,支撑件的横向截面呈圆形,支撑件的横向截面的圆半径从支撑件的顶端到支撑件的底端逐渐变大。外圈与内圈转动连接,支座主要用于支撑作用。支座的纵向截面成梯形,使充电宝本体的放置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摩擦层。加大支座底部与放置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充电宝本体的放置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中的客户端移动式话机便于携带且方便放置,话机本体能够相对于吊挂支撑座转动,进而能够适用于不同的角度,使用范围更广,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呼叫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呼叫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呼叫系统中的吊挂支撑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吊挂支撑座中的外圈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F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G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3所示的吊挂支撑座中的外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的吊挂支撑座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8中的B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3所示的吊挂支撑座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C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1中的D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3所示的吊挂支撑座的第三种使用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E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8-转动圈;109-外圈;200-支撑插口;201-支撑插件;202-凹槽;203-卡接块;204-弹簧;205-抵压倾斜面;206-卡接通孔;207-导向滑槽;208-导入口;209-抵压板;300-抵压块;301-安装槽;302-转动轴;303-第一卡接凸起;304-第二卡接凸起;305-第三卡接凸起;306-限位槽;307-凸块;308-防滑摩擦层;309-金属链;400-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包括客户端和后端呼叫平台,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式话机,移动式话机的内部集成物联卡上网模块,后端呼叫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电话机,电话机与设置在本地网关中的电话分配终端连接,电话分配终端通过互联网与移动式话机连接;
如图1所示,移动式话机包括话机本体和吊挂支撑座,吊挂支撑座与话机本体之间通过金属链309连接,如图3所示,吊挂支撑座包括设置有内球面的支撑件和设置有外球面的转动圈108,转动圈108转动设置于支撑件的内部,转动圈108的外球面与支撑件的内球面滚动或者滑动连接;移动式话机设置有支撑插口200,转动圈108设置支撑插件201,金属链309的一端设置于支撑插口200的内部,金属链309的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插件201的内部,支撑插件201能够卡接于支撑插口200。
电话分配终端包括电话分配终端处理单元、电话分配单元、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电话分配终端电源和电话分配终端输入单元,电话分配终端电源分别与电话分配终端处理单元、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电话分配单元和电话分配终端输入单元连接,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经电话分配单元与电话机连接。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由物联网卡以及串口组成,串口与电话分配单元采用串行通信方式连接通信,电话分配终端输入单元采用键盘,电话机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话机,电话分配单元采用电话分配器,客户端与电话分配终端之间采用无线的互联网接入方式连接。
移动式话机集成物联网SIM卡和软件,在WIFI信号覆盖的场景下,物联网SIM卡会自动生成1个设备ID号,通过互联网建立与后端呼叫平台链接,通过后端呼叫中心平台语音出口对外通话。移动式话机向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发送拨号请求信息,电话分配终端处理单元对拨号请求信息进行分配后,经电话分配终端通讯单元、电话分配单元发送至电话机,通过本地网关及互联网与客户端之间建立语音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话机本体与吊挂支撑座之间通过金属链309连接,在不使用吊挂支撑座时,吊挂支撑座吊挂于金属链309上,起到装饰的作用,同时也不影响移动式话机的正常使用时,如果需要将话机本体放平,则将吊挂支撑座的支撑插件201插入话机本体的支撑插口200,同时金属链309收入支撑插口200内,完成卡接,即可将话机本体放平,放置更加方便,也便于使用。
同时,转动圈108能够在支撑件上发生转动,因此,话机本体能够在吊挂支撑座上发生转动且转动幅度较小,相对于由人控制,采用该种方式,能够使话机本体感觉到更小范围内的信号变化,从而使通讯效果更好,使用范围更广。
支撑插口200设置有内螺纹,支撑插件201设置有外螺纹,支撑插件201与支撑插口200之间螺纹连接,金属链309置于支撑插口200的内部。支撑插件201和支撑插口20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3所示,支撑件包括外圈109和设置于外圈109的底部的支座400,转动圈108转动设置于外圈109,支座400的纵向截面呈梯形,支撑件的横向截面呈圆形,支撑件的横向截面的圆半径从支撑件的顶端到支撑件的底端逐渐变大。外圈109与内圈转动连接,支座400主要用于支撑作用。支座400的纵向截面成梯形,使充电宝本体的放置更加稳固。
如图3所示,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摩擦层308。加大支座400底部与放置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充电宝本体的放置更加稳固。
如图4所示,支撑件的靠近支撑插件201的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安装槽301,每个卡接通孔206位于一个安装槽301内且与一个安装槽301贯通;抵压板209活动卡接于安装槽301,安装槽301设置有转动轴302,抵压板209的一端转动设置于转动轴302,抵压板209的另一端与安装槽301可拆卸连接。
设置安装槽301,能够使抵压板209置于安装槽301的内部,减小支撑件外侧的凸起部分,避免刮伤使用者以及其他外部设备刮坏抵压板209。抵压板209不使用时,则卡接于安装槽301的内部,需要使用的时候,通过解除抵压板209与安装槽301可拆卸连接的一端,即可转动抵压板209,从而带动抵压块300嵌入卡接通孔206内,解除卡接块203和卡接通孔206之间的卡接关系。
如图5所示,支撑件的靠近支撑插件201的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抵压板209,每个卡接通孔206对应设置一个抵压板209,抵压板209的一端与支撑件转动连接,抵压板209的另一端与支撑件可拆卸连接,如图9和图12所示,抵压板209的朝向支撑件的外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抵压块300,抵压块300能够嵌设于卡接通孔206,抵压块300的厚度尺寸大于或者等于卡接通孔206的孔长尺寸。
一次角度调节完成之后,进行下一次角度调节,首先需要将卡接块203从卡接通孔206内退出,此处利用抵压块300嵌入卡接通孔206将卡接块203从卡接通孔206内推出,解除卡接块203和卡接通孔206之间的卡接。抵压块300的移动通过抵压板209控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快捷。
如图5和图6所示,安装槽301的远离卡接通孔206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303,安装槽30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凸起304,第二卡接凸起304与第一卡接凸起303相对设置,转动轴302设置于安装槽301的中部,抵压板209的一端与转动轴302转动连接,抵压板209的未与转动轴30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接凸起305,第三卡接凸起305能够分别与第一卡接凸起303和第二卡接凸起304卡接。
不使用抵压板209时,抵压板209通过第三卡接凸起305和第一卡接凸起303之间的卡接实现抵压板209和安装槽30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此时卡接通孔206敞开,方便卡接块203卡入卡接通孔206。使用抵压板209时,抵压板209通过第三卡接凸起305与第二卡接凸起304之间的卡接实现抵压块300嵌入卡接通孔206,进而完成卡接块203推出卡接通孔206,实现转动圈108和支撑件的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如图7所示,支撑件的靠近支撑插件201的一端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导向滑槽207,每个卡接通孔206对应设置一个导向滑槽207,每个导向滑槽207的靠近支撑插件201的一端贯穿支撑件的端部形成导入口208,每个导向滑槽207的另一端延伸至卡接通孔206且与卡接通孔206贯通,导向滑槽207所限定的移动轨迹为弧线。
在每一次角度调节的过程中,卡接块203均与一个卡接通孔206对应,为了加快调节的过程,使卡接块203能够快速的与相对应的卡接通孔206卡接,设置了导向滑槽207。实际操作时,先将卡接块203的位于凹槽202外的端部对准相应的导入口208,然后再转动转动圈108,使卡接块203的端部沿着导入口208滑入导向滑槽207的内部,继续转动转动圈108,卡接块203则沿着导向滑槽207所限定的轨迹滑动,直至卡接块203滑动到卡接通孔206的位置,卡接块203在弹簧204的作用下卡接于卡接通孔206。
如图8、图11和图14所示,转动圈108的外球面设置有凹槽202,凹槽202的内部滑动嵌设有卡接块203,卡接块203的一端位于凹槽202的内部且与凹槽202之间通过弹簧204连接,卡接块203的另一端的远离支撑插件201的一侧设置有抵压倾斜面205,抵压倾斜面205的一侧延伸至转动圈108的外球面;支撑件的靠近支撑插件20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接通孔206,多个卡接通孔206沿着支撑件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卡接块203能够卡接于卡接通孔206。
转动圈108的中心线与支撑件的中心线发生一定的角度偏离且卡接块203的位于凹槽202的外部的端部向支撑件的内侧方向移动时,如图10所示,主体相对于点烟器插头转动,抵压倾斜面205受到支撑件的端部的挤压逐渐退回凹槽202内,直到卡接块203全部退回到凹槽202内,转动圈108相对于支撑件继续转动,当转动至卡接块203与卡接通孔206相对时,如图15所示,卡接块203在弹簧204的作用下弹出并卡接于卡接通孔206,此时转动圈108相对于支撑件的位置固定,则主体相对于点烟器插头的位置固定,完成一次角度的调节。多个卡接通孔206环绕支撑件的周向方向设置,从而主体能够做360°的旋转,从而使该无线上网设备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当需调节下一个角度时,则将卡接块203退回到凹槽202内,解除卡接块203与卡接通孔206之间的卡接关系,则转动圈108能够相对于支撑件发生相对转动了,再次重复上述的动作即可完成下一个角度的调节。
如图10、图13和图15所示,凹槽202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306,卡接块203的侧壁设置有凸块307,凸块307滑动嵌设于限位槽306。设置限位槽306和凸块307,保证卡接块203在凹槽202内的移动方向,进而保证抵压倾斜面205能够始终与支撑件的端部相对,才能保证卡接块203在转动圈108转动的过程中顺利划入支撑件内,实现角度的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和后端呼叫平台,所述客户端包括至少一个移动式话机,所述移动式话机的内部集成物联卡上网模块,所述后端呼叫平台包括至少一个电话机,所述电话机与设置在本地网关中的电话分配终端连接,所述电话分配终端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移动式话机连接;
所述移动式话机包括话机本体和吊挂支撑座,所述吊挂支撑座与所述话机本体之间通过金属链连接,所述吊挂支撑座包括设置有内球面的支撑件和设置有外球面的转动圈,所述转动圈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内部,所述转动圈的所述外球面与所述支撑件的所述内球面滚动或者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式话机设置有支撑插口,所述转动圈设置支撑插件,所述金属链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插口的内部,所述金属链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插件的内部,所述支撑插件能够卡接于所述支撑插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插口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支撑插件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撑插件与所述支撑插口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金属链置于所述支撑插口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圈的所述外球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嵌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且与所述凹槽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卡接块的另一端的远离所述支撑插件的一侧设置有抵压倾斜面,所述抵压倾斜面的一侧延伸至所述转动圈的所述外球面;所述支撑件的靠近所述支撑插件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接通孔,多个所述卡接通孔沿着所述支撑件的周向方向环绕设置,所述卡接块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接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靠近所述支撑插件的一端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导向滑槽,每个所述卡接通孔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导向滑槽,每个所述导向滑槽的靠近所述支撑插件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件的端部形成导入口,每个所述导向滑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卡接通孔且与所述卡接通孔贯通,所述导向滑槽所限定的移动轨迹为弧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靠近所述支撑插件的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抵压板,每个所述卡接通孔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抵压板,所述抵压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抵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抵压板的朝向所述支撑件的外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抵压块,所述抵压块能够嵌设于所述卡接通孔,所述抵压块的厚度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卡接通孔的孔长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靠近所述支撑插件的一端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每个所述卡接通孔位于一个所述安装槽内且与一个所述安装槽贯通;所述抵压板活动卡接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抵压板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轴,所述抵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远离所述卡接通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凸起,所述安装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二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接凸起相对设置,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中部,所述抵压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抵压板的未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接凸起,所述第三卡接凸起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凸起和第二卡接凸起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卡接块的侧壁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滑动嵌设于所述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外圈和设置于所述外圈的底部的支座,所述转动圈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圈,所述支座的纵向截面呈梯形,所述支撑件的横向截面呈圆形,所述支撑件的横向截面的圆半径从所述支撑件的顶端到所述支撑件的底端逐渐变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联网呼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摩擦层。
CN201621043631.2U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86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3631.2U CN205986972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043631.2U CN205986972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86972U true CN205986972U (zh) 2017-02-22

Family

ID=58039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04363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86972U (zh) 2016-09-07 2016-09-07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869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4521A (zh) * 2016-09-07 2016-12-21 深圳市龙禧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4521A (zh) * 2016-09-07 2016-12-21 深圳市龙禧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CN106254521B (zh) * 2016-09-07 2023-04-18 深圳市龙禧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2475B (zh) 一种远端sim卡转接装置及其鉴权方法
CN205986972U (zh)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CN104135575A (zh) 一种基于手机管理的多卡通信系统
CN106254521A (zh) 一种物联网呼叫系统
CN205986930U (zh) 一种移动充电宝物联卡上网设备
CN206115901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led显示屏
CN214889941U (zh) 一种无线便携多屏智能旋转广告桌牌
CN208969883U (zh) 一种英语知识的快速查询装置
CN208094623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3943360U (zh) 一种具有充电及数据传输功能的座椅
CN208798015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5986842U (zh) 一种车载物联卡上网设备
CN207301438U (zh) 一种通信工程光缆架设用端头牵引装置
CN202178791U (zh) 一种通讯设备及通话管理装置
CN207939751U (zh) 一种网络接入设备
CN110252583A (zh) 一种智能手机加工用均匀涂胶装置及涂胶方法
CN101764877A (zh) 一种两部手机互传数据的方法
CN201531520U (zh) 枢纽器
CN204090089U (zh) 可滑动折叠的头戴式蓝牙耳机
CN220668934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屏支架
CN205070535U (zh) 一种手机充电装置
CN203574740U (zh) 一种数字化舞台视频调度系统
CN209488652U (zh) 一种手机扣环
CN208112287U (zh) 一种多接口的手机充电设备
CN204442710U (zh) 一种wifi网络信息服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7